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调研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97403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9.37KB
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调研试题.docx
《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调研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调研试题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中质量模拟调研
语文试卷
2017.4
注意:
本试卷共6页,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5分)
(1)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______》)
(3)《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
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
2.按要求选择。
(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先生早年教学育人的风采我未能亲见,甚是遗憾;但我又是幸运的,承蒙先生不弃,耳提面命、______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②如今,视觉文化______,图像和文本之间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图文关系正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③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社会风气舆论有重要影响,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______,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A.现身说法/来日方长/洁身自好
B.言传身教/来日方长/独善其身
C.现身说法/方兴未艾/独善其身
D.言传身教/方兴未艾/洁身自好
(2)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近日准备搬进新居。
为增添喜庆气氛,想在大门上贴一幅对联。
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一幅是()(2分)
A.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B.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松柏不知年
C.祥云环绕新门第,红日光临喜人家
D.顾客如川川流不息,生财有道道畅无穷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
地铁在叮咚声中关上门,车厢里的人挤作一团。
手机不在手上,你开始默不作声地观察周围的人。
这个符合审美的多看几眼;那个不敢恭维的就此作别。
前方的小伙子满头大汗,大概是要迟到了。
短短几站,你感觉自己已经观察过了车上各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却对你一无所知。
别被这美好的感觉骗了——其实别人也一样在观察你,只是你没意识到
而已。
最近,耶鲁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仿佛他们在挤地铁或者在餐厅吃饭时,都是穿着隐形斗篷在看别人。
我看你,我看他,你们却不看我?
研究者艾莉卡·布斯比等人做了六个实验来证明这“隐形斗篷错觉”的存在。
他们先从网上招募被试,让他们在完成一个无关测试后回答一系列问题。
这其中,就包括“你会多常观察自己周围的人”或“一个普通人会多常观察他周围的人?
”这样的问题。
结果表明,被试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会比一般人更常观察别人,而觉得随机某个人对自己的观察会较少。
这种效应并不只存在于想象的场景当中。
他们的另一个实验地点更加生活化——耶鲁大学一个大受欢迎的食堂门口。
刚吃完饭的学生们被要求回忆自己刚结束的午餐,回答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在观察别人,又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有人在观察自己。
提交答卷之后,研究人员会给学生们发糖作为酬劳。
结果显示,尽管这些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在对诸如餐桌这样的物体上投入的关注度没什么差别,但96%的被试认为自己在餐厅里看别人的次数要比别人看自己来得多。
后续实验发现,哪怕这个“别人”不是某个陌生人而是自己的朋友,结果也是一致的。
甚至,就算只有两个人共处一室,这种错觉也还是存在。
【上图】:
隐形斗篷错觉示意图。
箭头的颜色从浅到深表示观察量从少到多。
研究显示,被试(自己)相信他或她观察他人最多(路径a),他人观察自己最少(路径b),而他人之间的相互观察介于两者之间(路径c)。
但自己和他人对非社交物体的观察大致等同(路径d、e、f)。
更显尴尬的是,就算出现了两人目光相接的情形——你都看到对方在看你了——也还是只有24%的人相信这是有人观察自己被自己发现了
,而剩下的76%都认为那应该是自己在偷偷观察别人然后被对方发现了。
不得不说,这真是无药可救的谜之偏见。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基洛维奇表示,隐形斗篷错觉体现了人类那根深蒂
固的自我中心主义——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基洛维奇自己也发现过类似的偏见:
当他让学生穿上图案令人尴尬的T恤时,他们会认为自己获得的关注变得高于平时(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偏见叫做“聚光灯效应”。
乍看之下,聚光灯效应与隐形斗篷错觉描述的心理似乎恰恰相反呀?
但实际上,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在最后的实验中,布斯比等人召集被试两两会面,一人负责看对方,另一人负责被看。
当被看的人穿上一件正面印有巨大人脸的长袖T恤时,他们会显著高估对方对T恤的关注,尽管对方其实不在乎他或她穿的是什么。
然而,当评价对方对自己(这个人)的关注程度时,他们又会低估了对方。
换言之,他们显眼的T恤触发了聚光灯效应,却没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也引人注目起来——隐形斗篷错觉得以同时存在。
观察量
观察量
【上表】:
在目标穿着自己的衣服或实验室提供的特殊衣服这两种状况下,研究者调查了观察者观察、注意及想到目标(图a)或目标的衣服(图b)的频繁程度,以及目标认为对方投入这些关注的程度。
评价通过一个7分量表进行,1表示从未关注,7表示很多关注。
为什么这个错觉看起来如此稳固?
研究者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能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在观察别人,却很难捕捉到他人观察自己的目光,这加剧了偏见本身。
在多数人的生活中,观察别人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
察言观色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别人的行为及态度,也
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研究者指出,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获得了更多关于别人的信息,而非相反。
这种“掌控世界”而不被世界掌控的感觉,可能给人带来了某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可能成为人们愿意躲在隐形斗篷错觉中生活的动机之一。
现在,轮到你来选择了。
我知道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停止观察别人的(因为这实在是有趣),那么,你会愿意沉浸在隐形斗篷错觉中获取一些虚无的掌控感,还是面对现实,接受观察你的人比你想象中多?
——摘自果壳网,有删改
3.“隐形斗篷错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下列对“聚光灯效应”的相关信息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倾向于认为:
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观察。
B.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总是很难捕捉到他人观察自己的目光,因而更加剧了偏见。
C.当自己出丑时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但别人或许并不会像自己那样关注自己。
D.为了克服聚光灯效应,个人应该更多关注观察他人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及态度。
5.下列对材料信息、结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示意图和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和易懂,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入实验者的调查,这样循序渐进,符合读者认知过程。
C.“每天坐地铁都在偷偷摸摸观察人家?
别人也望着你呢”可作为本篇文章的标题。
D.文章的结尾以类似对话的方式引发了读者阅读思考,有利于文章表达写作目的。
6.文章第
段能否删去?
试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
7.第
段“现在,轮到你来选择了。
”结合本文,谈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及理由。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
11题。
(16分)
任继愈先生漫谈录
张国风
任继愈先生去世快七年了,我早该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所敬重的先生。
第一次去冯先生家,恰好任先生在家,出来陪了一会儿。
面对一位大哲学家,我心中忐忑,非常拘谨,不知说什么好。
越紧张就越说不出话。
又怕耽误任先生的时间。
渐渐的,见得多了,就放松了许多。
再往后,比较熟悉了,就觉得非常亲切,聊起来,如沐春风。
我曾经对王弼的《老子指略》很感兴趣。
当然是不自量力,花了一个月,把《老子指略》翻译成了现代汉语。
请任先生给我看一下。
任先生看了以后,对我说:
“翻译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要弄清他使用的主要的概念。
它的内涵和外延。
光用古汉语的方法是不够的。
古人抽象思维的水平,无法与今人相比,他们所用的概念,不能达到今人所达到的高度抽象的水准。
”我听了以后,非常惭愧。
回去以后,又重读了任先生的《老子新译》,初步明白了任先生的方法,譬如“道”这个概念,任先生把《道德经》里出现“道”字的句子都找了出来,结合上下文,分析它的含义。
看老子所谓的“道”,有几种含义。
任先生家里有一副对联:
“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
”我体会这副对联的意思。
硕士生阶段,我跟冯
钟芸先生学的是诗歌。
1985年,因为林庚先生当年不想招生,我只好改学小说,报考了吴组缃先生的博士生。
当时我已近不惑之年,无法等第二年再考。
冯先生送了我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词话》,任先生送了我一句话:
“你虽然改为攻读小说了,平时还是要读读唐诗宋词,去俗。
”我想是这个道理。
虽然以后主攻的方向变为小说了,但还是要经常读读唐诗宋词,保持诗歌高远飘逸的境界。
我也由此联想到,天长日久,研究对象对于研究者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的博士论文,是《儒林外史及其时代》,分析吴敬梓对科举、对八股的批判。
任先生提议我写一篇八股文,找找感觉。
可是,因为懒,我没有去写。
对八股的认识,确实是不深的。
任先生说:
“八股文,也是一种智力测验。
”我体会任先生的意思,对八股和科举也不能一味地否定。
超星,一个制作
收集名师授课录像的公司,仰慕任先生的名声,希望采访任先生,请我去动员。
任先生婉言谢绝了,说他的时间很紧:
“我一年比一年衰弱,就好像银行的存款,你们的存折上还有100元,我的存折上只有5元了。
我的任务很重,还有一些项目没完成。
我要集中精力,把这些项目做完。
”
2001年,由任先生推荐,我在国图文津街老馆讲了一次《红楼梦》。
主持人是蔡萍老师。
讲完以后,蔡老师告诉我:
“任馆长来听讲座了。
”我一惊,问蔡老师:
“任先生现在在哪?
”蔡老师说:
“走了。
”我说:
“你怎么没告诉我呢?
”蔡老师向我解释说:
“任先生不让告诉。
怕你紧张吧?
任先生经常来听讲座。
”
任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住在北京医院。
我去看任先生。
任先生的女儿任远在。
任先生说:
“医院不愿意病人长住,占着床位。
”我说:
“医院考虑的是收益……先秦的法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利害关系。
”任先生说:
“只讲利益,就不能长久。
”任远告诉我:
“你和他谈别的,他就困。
你和他谈学问,他就来精神。
”
我的回忆如此琐碎,不成为一篇文章,只是一种记录,希望这些琐碎的记录,能够挽住渐行渐远的回忆。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8.第
段的“如沐春风”在文中的意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9.谈谈你对第
段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的理解。
(4分)
10.任继愈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请简要分析。
(4分)
11.漫谈的意思是不拘形式地谈体会或发表意见。
请结合文本,赏析本文的内容选材和语言特色。
(5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
汾沮洳
《诗经·国风·魏风》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彼其之子,美无度。
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
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
【注释】
汾:
汾水。
发源于山西管涔山,至河津县西南流入黄河。
沮洳:
音句入,水边低湿的地方。
莫:
音木,羊蹄菜。
公路:
管王公宾祀之车驾的官吏。
公行:
管王公兵车的官吏。
藚:
音序,泽泻草。
公族:
管王公宗族之事的官吏。
12.这是诗一般被理解为是一首女子赞美情人的诗,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体现出了男子的翩翩风度。
(2分)
13.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开头使用赋比兴的手法表现出了女子劳作的时间和空间变换。
B.女子不仅因勤劳男子的良好形象赞叹,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别。
C.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虽然三章字句变化无多,但其诗意却层层递进。
D.全诗没有正面描写女子所思之人,但其形象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显得栩栩如生。
14.《毛传》评这
首诗是:
“刺俭(讽刺节俭)也。
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
”认为采菜男子应该也是位贵族青年。
贵族哪里要自己亲自动手去采菜,为了节俭却失了身份。
朱熹说:
“刺俭不中礼之诗。
言若此人者、美则美矣。
然其俭啬褊急之态、殊不似贵人也。
”赞扬了贵族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如此好青年。
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
“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
“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
“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
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
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
不畜牛羊,百乘之家
不畜聚敛之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选自《大学·第十一章》)
【注释】
絜矩之道:
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伐冰之家:
指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人家。
是卿大夫类大官的待遇。
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诸侯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毋以事上()
(2)仁者以财发身()
16.为下列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
A.制伏B.战胜C.能够D.严格限定
(2)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
A.查看B.觉察C.关注D.仔细看
17.下列各项的文言句式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是()(2分)
A.民之父母B.克配上帝C.不与同中国D.灾害并至
18.翻译下列文中划线句: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6分)
19.《秦誓》中认为做国君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是:
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0.根据文意,探究“絜矩之道”的真正内涵。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
曾国藩诫子书
清·曾国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21.简述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22.第
段至第
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试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
2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
段。
(3分)
24.下列对“习劳则神钦”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2分)
A.刻苦勤劳是作为一个人生存的根本,能够自食其力是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B.“习劳则神钦”不仅在个人安身立命层面有重大意义,更是对国家有重要影响。
C.勤劳劳动而带来的丰衣足食是值得神明敬佩的,安逸生活得以使家族长盛不衰。
D.曾国藩的此番主张是从子孙后代的长远考虑,告诫子孙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25.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结合上文,请简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评价。
(4分)
三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互联网”会带来什么?
是行业整合还是技术整合?
是社会环境的大变革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构?
是对社会
固有思维或传统的颠覆还是对抗现实的强大武器?
或是其他……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研究各种新现象、新思维、新模式,这也是一种新“现象”。
各人的思考不尽相同。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期中模拟调研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7.2
一、积累运用
1.(5分)
(1)心远地自偏
(2)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5分)
(1)D(现身说法:
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
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来日方长:
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独善其身:
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洁身自好: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
(2)C
二、阅读
(一)
3.(2分)答案示例:
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
4.(3分)C(A项指隐形斗篷错觉;B项不是根本原因;D项与文意相反)5.(3分)C(用词较生硬,“望”显然不妥)
6.(3分)答案示例:
不能。
第(10)段较详细地分析了隐形斗篷错觉产生者的心理状态(原因),是对第(9)段原因推测的进一步有力补充,删去后不仅减少了结构的严密性,而且使得(9)(11)段衔接不太自然。
(言之有理即可,观点+理由,1+2分)
7.(4分)答案示例:
我会选择面对现实,接受自己也被他人观察的事实。
在公共场合的察言观
色对在社会上生存有点帮助,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隐形斗篷错觉带来的“掌控感”,应该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放下心理包袱,以免造成自我不必要的纠结和困扰。
(言之有理即可)
(二)
8.(2分)答案示例:
和任继愈先生相处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
9.(4分)答案示例:
无论做什么事,包括做学问,都需要下苦功夫,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很多艰辛和痛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满怀激情,这样最终才可能有所成就。
(两点各2分)
10.(4分)答案示例:
学识渊博、专注于研究、关爱后进、淡泊名利。
(举例示例:
任先生涉猎很多领域,对哲学
、宗教、历史等均有研究;任先生婉言谢绝采访,因为他要集中精力做项目;任先生在很多方面给予作者指导,曾去听捉着的讲座,怕他紧张不让人告诉他;任先生给一所学校题写校名,校方给的现金他替学校捐赠了出去。
)(1点1分,要求每点有内容举例、分析)
11.(5分)答案示例:
漫谈有不拘形式的表达特点,表达和写作内容相对自由。
(1分)本文选取了作者回忆的任继愈先生和其相处的几个生活画面,谈及任先生的为人特点、对作者的文学指导和生活态度,共同烘托,使得任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2分)作者没有将笔墨渲染于描写上,而是用平淡质朴的文字作了简短叙述,符合任先生的平静、淡泊的性格特点,也流露出作者对其的敬意。
(2分)(1+2+2)
(三)
12.(2分)美无度、美如英、美如玉。
13.(3分)A(赋的手法运用不明显,时间的变换不突出)
14.(3分)答案示例:
同意朱熹的观点。
女主人公仰慕的男青年不但貌美,还爱劳动。
相比大众的贵族公子,他不在意贵族身份,亲自采菜显得平易而不流俗、特立独行。
三个“殊异乎”看出了女主人公对自己心上人的爱慕与骄傲。
从而倾向于积极意义的观点。
(1+2分)
(四)
15.(2分)
(1)对待
(2)发达
16.(2分)
(1)C
(2)C
17.(2分)A
18.(6分)答案示例: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所谓;判断句;老;恤;长;倍)(落实重点字,倒扣完为止)
19.(2分)答案示例:
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否则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20.(4分)答案示例:
絜矩之道包含了以身作则,推己度人,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身份高的人要有示范作用;不将自己的情绪强加在他人身上;君主要注重修养德行、注重仁德;国家要以仁义为利益。
(观点+展开,2+2)(五)
21.(2分)答案示例:
对自身年老位高而学业德行不足感到惭愧,交代诫子书的写作缘由,引起儿子们的重视。
22.(2分)答案示例:
不可以。
四点分别是修身养性、接人待物、讲究仁爱、勤俭劳动。
这四点虽然都很重要,但仍有主次高低。
从个人层面向社会、国家升华,并对家族长盛不衰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言之有理即可)
23.(3分)答案示例:
整句写出了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的方法和效果,短句散句写出了对人对事对物两种不同态度,(2分)参差的句式有音韵美,“强有力论证了主敬则身强”的观点。
(1分)
24.(2分)C
25.(4分)答案示例:
曾国藩在晚年为后代留下了“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的四句格言,对当时曾氏子孙和如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语文 学期 期中 模拟 调研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