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397373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82KB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1、课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中考议论文的考查重点
①寻找、归纳中心论点
②论证结构的梳理(论证方法的说明)
③概括文段内容
④重点句子的理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2.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4.掌握作者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进行驳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议沦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成为有用人才,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
(红字为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元教学建议:
这个单元又是全套书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章三篇、驳论文章两篇,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在教学中,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阅读议论文,需要介绍一点议论文知识点到为止,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第二,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议论文。
第三,注意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能促进写。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
学习议论文的知识,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归纳论点,辨识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多角度欣赏的图片,学生观察并交流观察结果。
2、出示课文第一段的数学事例,学生选择答案并阐述理由。
二、浏览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文体特点
议论——即对人或事物、社会现象、问题等表示自己的立场、意见、观点。
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在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立场之前,首先要了解议论的话题。
2、明确话题:
浏览1—3段,思考:
⑴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
⑵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
⑶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
(讲解“论点”的概念:
作者对论题所持有的观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
三、理清文脉,仔细研读
1、理文脉
跳读4——12段,思考:
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画出原句。
(交流答案后总结)设问句往往出现句末或句首或独句成段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助于对文章层次的梳理。
2、辨方法
(速读标画)
⑴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
⑵作者在怎样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⑶作者又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
(总结归纳)议论文常用的议论方式是摆事实、讲道理,摆出的事实在议论文中称为事实论据。
四、总结归纳:
全文的论证思路
五、拓展训练
1、寻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2、组图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观点;学习正反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讨论对“高分低能”现象的认识,大致了解《大学》原文中“格物致知”的意思。
二、简介作者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梳理结构
1、朗读课文,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和具有总领性质的语句。
2、在勾画的基础上分段
第一部分(1—2):
提出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2):
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
知,并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
(第13段):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2、概括论据,把握论据思路
(方法)题写表格。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角度
(讲解正反论证的方法)
五、拓展练习
运用正反两方面摆事实的方法写一个议论性片断。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巩固议论文的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的论述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是人生一大要事,亦为人生一大乐事。
这是两篇谈论读书的文章。
二、学习《谈读书》
㈠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㈡理解文章内容
1、划分层次:
自读课文,归纳整理作者围绕读书谈论了哪些具体的问题。
(明确)第一层: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
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
阐述读书的功效。
2、明确观点:
作者对这三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方法:
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功效:
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㈢探讨论证过程:
作者怎样论证每一观点的?
第一层:
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
作者介绍了几种读书的方法,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并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层:
作者在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㈣归纳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三、学习《不求甚解》
㈠引入
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
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
看看马南政邨是怎样理解的。
㈡收集处理信息
概括各段内容,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讨论)文章是怎样展开驳论的?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
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
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四、拓展——片断练习
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请选择一句作为论点,写一个议论性片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驳论文的相关常识;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和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哀求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写了这篇文章。
二、理清文章思路
1、听读课文,感受题目中解释的论点和我们学过的文章有何不同。
(学习驳论文知识)驳论文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或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2、找出对立的论点、论据
敌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敌论据:
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作者的论据:
列举“中国的脊梁”
三、理解驳论方法
1、分析直接驳论部分
⑴作者指出对方的观点错在何处?
⑵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⑶敌论点的错误实质是什么?
(讲解)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2、分析间接驳轮部分
⑴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
请举例说明。
⑵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⑶现今的“中国的脊梁”有什么特点?
⑷“状元宰相”,“地底下”,“脂粉”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⑴“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⑵作者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代表中国人的本质。
这样有回击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歌颂中国人民的伟大的自信力。
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对人民的歌颂,对敌人的讽刺和揭露。
⑶从人数上看:
何尝少呢;从特征上看:
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从处境上看:
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⑷状元宰相:
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地底下:
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四、体会语言特色
(思考)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⑴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⑵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
(总结)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五、总结整理论证过程
第一部分(1、2)摆出“敌论”和论据。
第二部分(3—8)批驳敌论
第一层(3—5)直接驳论证:
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二层(6—8)间接驳斥:
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9)提出判别标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六、拓展练习——运用理论和事实论据,驳斥错误
观点。
1、老实人吃亏
2、有钱就幸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教材 分析 教学 设计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