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3971395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3.98KB
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
《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
普通建筑混凝土用砂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
1检测依据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2颗粒级配
2.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BH-30电子称DGYS-024
c)方孔筛:
孔径为150μm、300μm、600μ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筛底和筛盖DGYS-023
d)ZBSX-92A震击式标准振筛机DGYS-022
e)搪瓷盘,毛刷等。
2.2试验步骤
a)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c)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完为止。
d)称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
式中:
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面面积mm2;
D—筛孔尺寸mm。
e)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1)分成少于按上式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余量。
2)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2.3结果计算与评定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c)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Mx=
式中:
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3含泥量
3.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YP10002电子天平DGYS-008
c)方孔筛DGYS-023
d)容积升DGYS-029
e)搪瓷盘,毛刷等。
3.2试验步骤
a)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μm筛上面),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
试验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c)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d)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μ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0.1g。
3.3结果计算与评定
a)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Qa=
×100
式中:
Qa——含泥量%;
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b)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4表现密度
4.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YP10002电子天平DGYS-008
c)500mL容量瓶DGYS-165
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等
4.2试验步骤
a)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称取试样300g,精确到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的刻度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队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c)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量瓶内注水(应与5.2.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4.3结果计算与评定
a)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
ρ——表观密度,kg/m3
ρ水——1000,kg/m3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at——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5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5.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BH-30电子称DGYS-024
c)容积升DGYS-029
d)4.75mm方孔筛DGYS-023
e)垫棒:
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
f)漏斗或料勺、搪瓷盘、直尺、毛刷等
5.2试验步骤
a)按规定取样,用搪瓷盘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松散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外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g。
c)紧密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分二次装入容量筒。
装完第一层后(约计稍高于1/2),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下。
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g。
5.1结果计算与评定
a)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1=
式中:
ρ1——松散堆积密度,kg/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L。
b)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V0=〔1-
〕×100
式中:
V0——空隙率,%
ρ1——试样的松散堆积密度,kg/m3;
ρ2——按式(4)计算的试样表观密度,kg/m3。
c)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5.4容量筒的核准方法
将温度为(20±2)℃的饮水用水装满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着筒口推移,使其紧贴水面。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容量筒容积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mL。
V=G1-G2
式中:
V——容量筒容积,mL;
G1——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g;
G2——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g。
6含水率
6.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YP1002电子天平DGYS-008
c)干燥器、吸管、搪瓷盘、小勺、毛刷等
6.2试验步骤
a)在自然潮湿状态下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拌匀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称取一份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已知质量的烧杯中,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至恒量。
待冷却至室温后,再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6.3结果计算与评定
a)含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Z=
×100
式中:
Z——含水率,%
G2——烘干前的试样质量,g;
G1——烘干后的试样质量,g。
b)含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试验。
7泥块含量
7.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YP10002电子天平DGYS-008
c)方孔筛:
孔径为600μm及1.18mm的筛各一只DGYS-023
d)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e)搪瓷盘,毛刷等
7.2试验步骤
a)按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1.18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b)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600μ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c)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到定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7.3结果计算与评定
a)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Qb
×100
式中:
Qb——泥块含量,%;
G1——1.18mm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b)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8压碎值
8.1仪器设备
a)101-3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DGYS-070
b)BH-30电子称DGYS-024
c)DY-2008DX全自动压力试验机DGYS-032
d)Φ150×125mm石子压碎值测定仪DGYS-025
e)方孔筛:
孔径为4.75mm、2.36mm、1.18mm、600μm及300μm的筛各一个DGYS-023
f)搪瓷盘、小勺、毛刷等
8.2试验步骤
a)按规定取样,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及小于300μm的颗粒,然后筛分成300μm~600μm;600μm~1.18mm;1.18mm~2.36mm及2.36mm~4.75mm四个粒级,每个粒级1000g备用。
b)称取单粒级试样33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已组装成的受压钢模内,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整平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c)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每秒钟500N的速度加荷。
加荷至25kN时稳荷5s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d)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进行筛分,称出试样的筛余量和通过量,均精确至1g。
8.3结果计算与评定
a)第i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
Yi——第i单粒级压碎值标值,%
G1——试样的筛余量,g
G2——通过量,g。
b)第i单粒级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取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值作为其压碎指标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建筑 混凝土 见证 取样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