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论文.docx
- 文档编号:3968730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47KB
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论文.docx
《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论文
教师教育改革及教育学专业的革新重构
摘要: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与教师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连,经过百年的演进,教育学专业也到了一个选择的关口。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全面化,教育学专业的传统培养目标已不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格局及需要,因此,适时变通及转型是教育学专业必须作出的选择。
除少数师范大学可延续教育学专业的传统培养目标外,更多的院校应该将教育学专业的改革提上日程,将教育学专业改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类专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
“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教师培养数量和规模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随着社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教师的供求关系和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质量和结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
教师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进入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一、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嬗变
在这场新背景下教师教育变革的浪潮中,教育学专业似乎又比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面临着更加明显的危机与挑战。
从历史上看,对教育过程的研究,通常被叫做“教育学”[1]295。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康德在其讲义中指他所理解的教育是“保育(养育、维系)、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
据此,人要依次经历婴儿、儿童和学生这样几个成长阶段”[2]3。
从这种理解出发,教育学探讨的教育是“通常被认为最幼稚、最令人不感兴趣的方面。
”在世俗的观点看来,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凭借权力和传统的权威就能解决。
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学生方面的努力。
努力是意志的问题,而意志取决于对学生的控制。
但是,由于学生的柔弱、纯真,所以,控制学生是无需花很大力气的,或者是不必殚思极虑、过分看重的。
”[1]296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初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由于幼小师资的匮乏,师范学校和师资培养学校开始大量培养适应初等学校要求的师资。
这些学校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教授小学里开设的各种科目,如何解决学校日常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小学教师们不仅要懂得他们要教授的科目,而且应该了解和掌握教学的各种策略与方法,这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为培养教师,各师范院校开设教育学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是为师资训练而准备的。
但教育过程日益复杂及漫长,每个个体并不是只经历小学这一阶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学或学院陆续设立教育学系。
1832年,纽约市立大学(University.of.the.City.of..New.York)即现在的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ty)开设了教育学方面的课程。
1890年,纽约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院,并且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
而美国相当多的大学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纷纷设立了教育学教授的职位。
从教育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在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后,开始设预科,分政科和艺科;设速成科,分仕学馆、师范馆,是为中国高等教师教育之发轫。
“师范馆于1902年10月、11月两次招生,就考了“教育学大义”,12月开学,其“课程门类表”,明确设置了教育学课程”[3]。
自北京师范大学1923年在国内率先成立教育系起,教育学专业已有了90余年的发展历史。
其在设立之初就将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造就中等学校及师范学校师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研人员,至今该培养目标依然被相当多教育学专业所坚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教师培养体制上采取定向型、封闭式的三级教师培养体制。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教师数量需求(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培养需求)庞大。
由于大量中师学校的存在,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的规定,使得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去处无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制一直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对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加之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成效不断显现,小学生入学人数逐年减少。
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我国要形成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既要坚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制度,又要进一步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一级师范的过渡和布局结构的调整。
在此背景下,专门为小学培养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走向终结只是个时间问题。
伴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改制及退出,传统的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就业需求导向下已经处在一种四顾心茫然的状态。
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的发展历程看,大都是沿着定向型、封闭式的模式向开放、多元的教师培养体制转型。
其内在原因和外在背景则必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强大、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改革师范教育,遵循由师范学校阶段—教育学院阶段—大学教育院系阶段这样的三部曲的发展脉络。
可以说“美国20世纪教师培养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的组织变迁过程,是师范学校向教师学院过渡,接着是教师学院向多目标的文科学院转变,现在则成为地方州立大学。
”[4]21这种变迁的路径,一方面说明教师培养的数量问题解决之后,必然会转向高素质、高质量规格的教师培养;另一方面也说明伴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使教师教育有资格成为专业教育,这也推动了大学设置教育学院或教育系从事教师教育。
在当前,以市场为取向的多元开放培养教师的体制业已形成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不管是否情愿,都不得不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诸多的学校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概括下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尝试:
1.坚守传统的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管理培养高层次人才这部分高校主要是那些重点大学的教育学专业。
由于这些学校大多拥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可以解决教育学专业本科生进一步学术发展问题,故在当前此种背景下依旧坚守传统的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
从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上看,的确需要一批从本科阶段起就受过良好学术训练和具备坚实教育理论基础的学生在将来从事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然,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坚持该培养目标的教育学专业的院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顺势而为才能避免将来的被动。
2.将培养目标转向中小学教师由于中师学校的逐渐退出,传统上小学教师的培养出现了一定的空白,199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后,小学教育专业成为本科专业目录的一个全新的专业。
随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本科化逐渐成为常态,相当多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和综合型院校都将教育学专业的转型投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
当然,如何在现有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下重新认识、丰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是摆在这些学校的一个核心任务。
3.将培养目标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除了为教师教育类专业提供教育理论基础课外,也为教育培训机构、新闻传媒出版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等部门培养懂教育的专业工作者。
二、教育学专业的更新与改造
(一)将教育学专业改造为小学教育专业
当前全国本科专业目录设有学科门类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249种。
其中,教育学类本科专业分别是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教育技术学,而开设教育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18所(这118所院校里有些教育学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
每年有数量庞大的教育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
但是近些年,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遇到极大的困难,常常面临“毕业即失业,毕业即转行”的尴尬处境。
应该说,随着教师培养体制的变革,对教师未来的需求与发展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是一种必然趋势。
因此,有相当多的学者对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向提出了各种建议,其中就有将教师的准入学历改为本科起点,即“重建以本科分数线为基准的教师教育专业招生体系”[5]。
其实,从当今就业市场的变迁和表现而言,本科学历起点的教师培养体制已经基本达成,换言之,本科学历的准入标准并不成为影响当前教师培养质量的充分原因。
从本质而言,教师的培养没有捷径,必须要有明确的理念,并辅之务实稳健的做法,才能真正达成通过教师教育体制培养优秀师资的最终目标。
但由于师资培养涉及专业众多,最好针对每个教师教育类专业逐一开出药方,方可对症下药。
本文拟以教育学专业为例作一尝试。
客观而论,在当前用人单位选聘教师的惯性思维下,教育学专业在这场变革中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狭窄与不顺应教师培养体制的变化而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教育学专业在应对这场先由自身培养体制变革再伴随就业体制的巨大变迁而合成的挑战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教育学专业的使命是什么?
二是教育学专业在教师体制培养中起何作用?
即在教师培养体制中是否有教育学专业的一席之地?
我国目前教师资格可分为:
(1)幼儿园教师资格;
(2)小学教师资格;(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6)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在这七种教师类型中,教育学专业可以负责哪类教师培养呢?
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升格和退出,使教育学专业沦落为仅负责给相关教师教育类专业上公共课的地步。
加之中国长期以来受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师培养上过于强调分学科培养。
此种培养模式加重了就业市场上教师招聘过程中教育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困境,很简单—在目前中小学学科设置目录没有教育学专业所对应的学科。
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学生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所需教师素质差异性及与其年龄的适应性要求。
小幼师资培养目标与中学及至大学是不一样的,它不仅是知识传授,人格陶冶亦是相当重要。
小学教师不只是教一门课程,更可能需要从事包班制工作,这些都异于中学师资。
如小学教师的选聘就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对小学教师而言,由于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儿童,处在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如何教”比“教什么”可能更加迫切及重要。
其二,小学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知识,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
特别是随着小班化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可能会对教师提出包班教学的要求。
其三,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师范技能,特别是“三字一话”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绝不能沿袭培养中学师资的思维定势,套用中学师资的培养模式。
而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把握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上、在教育教学策略上,乃至教育理念上的专业训练是其他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所不能比拟的。
至此,我们可以为教育学专业开出第一种转型之路:
将教育学专业改造成小学教育专业,专门为小学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当然,这种改革一方面要跟教育学专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特点相匹配,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当前就业市场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对于高教领域来说,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必须从小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来重新认识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综合相关文献探讨,大致可从知识、能力和道德三大要件来归纳和概括教师素质。
[6]24先看知识层面,可从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的教学知识和班级管理知识这样几个方面来讨论。
从教育部2012年2月颁布试行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来看,关于学科知识方面,主要强调要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7]136而其他涉及专业知识内容则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这几部分。
可见,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更需要一种综合性、通识性知识,目的更应朝向综合型教师的培养方向。
而到了中学阶段,在课程内容的掌握上则应更具专门性。
从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而言,小学教师面对的是生动活泼的6岁至12岁的儿童,因此,陪伴儿童成长、指引儿童发展是小学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小学这一阶段的时间为六年,跨度很大。
小学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须注意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面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并适时进行青春期辅导和性健康教育。
如何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注意力、引发学习动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小学教育的重点。
小学老师须创造性设计教学,开放性地组织课堂,多元和发展性地评价学习,真正为小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创设良好环境。
因此,为了更好地为中学阶段学习作好准备,小学教育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在小学阶段虽然已经开展分科教学,但单一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仍然很强,要更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与通识性知识的教学。
其次,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一方面要适应该年龄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
当然,我们也必须顾及当前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
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教学,因此在实际的教师招聘中,用人单位不断强调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而忽视了小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对何为优秀小学教师认知的一大缺失。
为顺应中学教学的连贯性,小学教育专业应采取不同学科方向的模式培养小学教师。
建议小学教师培养可分为小学语文方向、小学数学方向和小学科学方向这样三个方向,即在强化小学教师综合性素质的基础上顾及所教学科的特点与要求,为将来学生升入中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对小学阶段另一门重要课程—小学英语而言,由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特殊性(主要是考虑儿童学习语言必须强调语音的纯正与地道),建议主要仍由外国语学院来负责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
目前,相关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对如何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进行不同的尝试与探讨,主要围绕“综合培养模式”还是“分科培养模式”而展开,抑或结合二者优势进行“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模式。
(二)将教育学专业改造成非师范类专业
教育学专业学生作为师资是为中等师范学校而准备的,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中小学教师而培养。
当中师学校走到历史终结的时候,教育学专业作为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传统思维应及时调整。
2007年教育部属6所师范大学恢复免费师范生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6所重点师范大学纷纷将教育学专业从免费教师教育类专业目录中剔除。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学专业无法在当前中小学学科目录中找到对应的科目,使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教师招聘市场上无所适从。
由于越来越强调规范与法治,当前招聘教师越来越要求严谨,在招聘新教师时往往都会附上所需专业的代码,而教育学专业(代码040101)基本上不会被列入新教师招聘所需的专业。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上述所说的我国传统上受赫尔巴特分科教学理论的深刻影响,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则认为智育为所需提升的能力中优先甚至是唯一优先考虑的因素。
从这两个顽固的认识而言,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新教师选拔的竞争中就处于天然的弱势。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大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来观察当前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走向与趋势。
教育学(大类)本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丰富的实践能力、赤诚的教育之爱、宽阔的国际视野和不竭的创新精神的各类教育人才。
为学生未来成长为各类高素质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工程师、教育管理人员、国际教育事务专门人才(教育外事人才)以及教育产品研发和教育传媒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和激励学生成长为热爱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并在教育决策、管理、实践、研究、技术与市场开发、国际交流等众多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未来教育家、教育学家、教育发展专家、教育企业家等,成长为中国社会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卓越领导者。
①在其公布的五个专业方向中,除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方向还坚持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外,其他三个方向的培养目标都已经转型为非教师教育方向。
因此,教育学专业另一个发展趋势大致可判断向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发展。
或许这让人唏嘘,但教育学的职业范围已拓展到了许多新的领域,如咨询辅导、媒体从业者、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媒体等。
此外还可开办各种教育培训、考试培训等,如山西大学教育学专业是非教师教育类方向,它的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两种。
另外,也有院校(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师范与非师范方向同时开设。
(三)教育学专业应肩负起为其他教师教育类
专业提供教育教学思想与技能素质的使命与责任教师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基础,教师教育专业性的标志就是与基础教育相适应的学科知识结构和与教师职业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素质。
因此,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与学科专业方面的课程是同等重要的。
从目前各教师教育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培养单位所开设的与教育类专业相关的课程大都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法这三大块。
但从现实的调查及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访谈来看,这些准教师们在走上实践岗位后倍觉缺乏的是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及可资有效运用的教学技能与方法。
因此,在强调高素质的教师培养过程里,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的开设及效果;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实务课程;在课程安排与设计上,遵循《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这样的学科开设顺序。
同时,在课时上和教学形式上呈现多样化,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理解何谓班级管理及班级活动的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是有效的。
一方面,要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去亲身体验实践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效果。
现在有相当多的院校在设定教师教育类学生的实习环节时,从以前的6-8周时间延长到大四学年上学期整个学期。
从实施的效果和学生反馈的结果上看,实习学校和学生自身都认为此种改革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提升实际教学水平和积累班级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恰当融合,使每个即将走向职业岗位的年轻人意识到理解及掌握相关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也是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注意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言,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与理念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去了解的。
曾经有学者呼吁《教育学基础》应该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不应只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必修课。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
“历史虽终结,社会仍存在……如何建构人性乌托邦,如何使每个个体的身心、潜能全面而健康地开发、成长和实现,就要提上日程。
教育学作为一个研究人的全面生长和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中心学科。
”[9]44诚如是,则教育学这个古老的学科必然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亨德森.教育学[M]//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M].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教育改革 教育学 专业 革新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