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文采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396774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2.20KB
第十九讲文采教师版.docx
《第十九讲文采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讲文采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九讲文采教师版
作文案卷·讲练通大胆探险,我行!
第十九讲文采——怎样做到文句有表现力
一、例题导引
(2011年江苏卷命题作文满分作文)
拒绝平庸
我以为生活就像沙丁鱼罐头,平淡无奇,无滋无味。
我以为自己被颓废吞吐噬,在条条框框中受他人目光审度。
仿佛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琥珀,而我只是里面那只平庸的虫子。
高三的生活太过单调,机械式地重复,毫无波澜。
走在街口,姑且称之为流浪,我认定了自己的平庸,也从未渴望转机。
远处,一串飘然而至的音符牵引了我的思路。
耀眼的白炽灯在空中划出一道明亮的光圈,一群时尚女正在灯光下舞臂、踢腿、扭胯、摆臀。
阳光照射过的地方似乎还残留着余温。
动人的音符在迷人的夜色中似有形的烟雾弥漫着、氤氰着。
女人们脸上绚丽的微笑,享受的目光,都是我久违的表情。
她们心情摇摆着,影子似乎也随着主人心情摆。
动感的音乐伴着舞动的身姿,成了夜色中最迷人的风景,散发了让人无法抗拒的活力。
她们就这样跳啊舞啊,旁边围了不少人,有议论的有指点的,似乎只有我是被吸引过去,驻足围观的。
我似乎被感染了,有争议的不是她们,而是那些假装指点的平庸之辈,你们是否有如此胆量,如此激情。
大灯泡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灯光下,音乐下,影子交错、重叠、分离,拉长又缩短。
她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在乎别人的说评。
此刻,她们是火焰,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她们是调味,充实着生命的滋味,她们展现生命的活力,追求自己的完美,不甘平庸地匆匆走过,却将生命最美的姿态展现给世人,展现给这样的夜。
她们的脸上沁出汗水,眸子里泻下的却是不尽的喜悦。
生命给的单调平庸,她们可以拒绝,因此铸就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夜。
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平庸,我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以别人的标准框定自己,我从未想过突破,从未想过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平庸是生命给的,但我们可以拒绝,没有谁注定平庸。
正如此刻的女人们,拒绝平庸只是那简单的起舞。
我明白了,给自己一个微笑,光芒下一个华丽的转身,即可拒绝平庸。
点评:
这是一篇在夹叙夹议中抒写真切感情的佳作。
作者描绘了一幅夜色下时尚女心情展现动感舞姿的优美画面,盛赞她们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不甘平庸地充实着生活,追求着完美。
命题,用灵魂的舞姿和哲思的感悟来破解,是这篇佳作给中学生的启迪。
文章词语生动,善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妥帖得体,文句意蕴深厚,值得仔细品味。
二、方法研讨
考点导读
词语生动
1.精心锤炼动词。
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2.精心锤炼叠音词。
运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使词语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细腻浓烈,增强语言的意境美。
3.精心锤炼色彩词。
色彩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
4.精心锤炼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
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能形成一种整体和谐美。
成语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意义蕴丰,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的连用有时还可以有增强情势的效果。
句式灵活
1.长、短、整、散句交错运用使文章有文采。
在语言表达上,交错运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长句和短句相对而言。
一般地说,长句字数多,结构较复杂,层次也较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宜于表达严密精确的思想;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
整句与散句也各有长处。
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而散句则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整、散根据需要交错使用,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变式句是相对于常式句的句子形式,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
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
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
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倒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
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更好的表达情意。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修辞手段使表达富有文采。
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骈散结合,形象鲜明,气韵流畅。
音调铿锵有力,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思辩的魅力。
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内在的气势,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2.力求铺排取势。
表达能力强的考生在写作中,最好侧重排比,兼容对偶、比喻、拟人、引用等其他修辞,从而获得充沛畅达的气势。
排比可以各式各样,有短语的排比,也有单句、复句的排比,还有段落的排比,交错使用能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铺排”要讲究对事物、事理的“立体透视”,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地认知和剖析,避免单调重复。
3.注意修辞新颖。
作文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
4.注重情理美感。
修辞,要合乎事物的情理、民族的习惯,要有审美情趣。
汉族说“姑娘像花”,藏族说“姑娘像初升的太阳”,蒙古族说“姑娘像小羊羔”,都蕴含着各民族的愿望,都富有美感。
如果我们说“美丽的姑娘像狗尾巴草”,那是不是有恶心的感觉?
判定是否“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主要有两方面依据:
①从量上看,整篇作文是否多次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②从质上看,这些修辞手法是否恰当、精彩,是否有助于表情达意。
如果全文仅使用一次精彩修辞,那算不上“善于使用”,因为每人都有灵感突现的时候;同样,如果各种修辞手法贯穿始终,但大多庸俗、无聊、蹩脚,那更不属于“善于使用”。
只有作文达到了一定的“量”和高品位的“质”,才当之无愧于“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意蕴
1.形象表达。
运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发情感、发表见解。
比如,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都颇有意蕴。
类比也是一种形象化方法,它通过此类与彼类的对比说明抽象的道理。
如:
“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天空,或烟霭,或流水,或远方,使得画面境界空灵,意趣无穷。
……作为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也喜爱‘空白’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
”
2.注重引用。
恰当地引用一些精辟的名言警句,能收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
如:
“面对玫瑰的艳丽,‘离离原上草’的我不会叹息;面对高山的峻拔,‘低矮黄沙土丘堆’的我不会自卑;面对别人的荣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我不会忧伤……”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议论。
“引用”仅仅是表达个人观念的手段,不是目的。
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议”,一“引”便万事大吉,造成了缺乏个性、潦草肤浅的弊病。
3.移花接木。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传说等,这些材料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和总结,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
在写作时,恰当地借用,或者作为论据来形象说理,或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此予以加工、演绎、包装,即进行再创作……都能增强作文的意蕴。
2002年高考有考生虚构了昭君在出塞前心灵抉择的故事,添加了幼蛾赴火等情节,极富意蕴。
4.留有余地。
质朴的语言让读者易于理解,平易近人,但质朴不等于简单,不等于浅陋。
如果能在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让读者深入思考,这样质朴就和深邃结合在一起了。
含蓄的语言能使读者体会朦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
这种暗示的方法也会取得好的效果。
别忘了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
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是否留下了读者再创作的空间。
当作者的创作结束时,正是读者再创作的开始,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如果不能通过你的创作引发读者联想和想像,或是进行再创作的话,那么,这样的作品不是成功的。
(一)借“灵活”的句式胜人一筹
——高考作文考点解析系列之句式灵活
“句式灵活”,是指在作文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常见的句式有:
(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肯定句和否定句;(3)主动句和被动句;(4)长句和短句;(5)整句和散句;(6)常式句和变式句。
这些句式的合理运用,对于表情达意大有好处。
[写作指导]
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率真地、有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句式,以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
具体而言,首先是率真而不做作,一任情感抒发的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需对偶时对偶,需排比时排比。
其次是有变化而不呆板,在文气的驱遣下,如行云流水,自然风成。
再次是丰富而不单一,能综合使用各种句式,既摇曳多姿,又琅琅上口。
一句话,当表达进入自由王国时,再也不必去单纯追求句式的变化,而是自由自在地随文而变,由情而生。
一、巧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议论文、散文中常要用到疑问句和感叹句。
优秀的议论文,不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气”,没有气势的语言苍白无力,自然难以震撼人心。
在议论文中,疑问句可以提出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入;可以设疑问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论证过程中,反问句还可以强化语气,增强论辩的力度。
而感叹句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感情,使议论充满激情。
比如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共用了9个疑问句和44个感叹句,使在场听众无不深受感染。
相对于议论文的重说理,散文则重在抒情。
散文中用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能使心理描写更加细腻,感情抒发更为强烈。
比如2003全国卷满分作文《哥,是捡来的吗?
》,标题就用疑问句设下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显示出作者较高的写作素养;正文中更是连续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大大推进了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二、综合运用长、短、整、散句 交错运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地说,长句字数多,层次也比较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和严密精确的思想;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
整句与散句也是各有长处。
整句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形式比较整齐,音节比较匀称,具有强调语义、加强语势的作用;而散句则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
中学生写文章,当然要以短句、散句为主,但是全用短句、散句就难免单调,显不出文采。
“物相杂故曰文”(《易经》),把两者融合起来,可以使语言表达既挥洒自如,又气势贯通。
比如: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恒。
(张彦金《距离产生美》) 上段文字整散结合,参差错落,既有流畅的旋律,又有铿锵的节奏。
三、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就是按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
变式句一般有两种:
一是句内成分的倒装,二是正句和偏句倒装(比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
变式句用得好,能取得常式句无法达到的效果。
比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有这样一笔: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写水生嫂的问话,不用常式句,而用主谓倒装的变式句,就更能突出她对丈夫的关切,情感表现力大大增强。
当然,如非特殊需要,变式句不宜多用,毕竟我们说话和听话还是以常式句为主。
四、表达时还要注意节奏 古人作文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的特色。
虽说现代语体文没有必要像文言文那样严格,但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
好的文章要“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所以至少要讲究一些节奏。
如果有了节奏感,文采也就氤氲其中了。
比如:
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温馨与柔美。
(张彦金《距离产生美》)虽然这段文字的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并不谐调,但读起来却有节奏感;若把“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一句提至最前边,就失去了这种效果——这是句式的长短决定了句子的节奏。
[考场佳作]
人生的“出”与“入”湖北考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
入而为事,出而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
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
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果只能使我们像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任何一件事。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说的是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罗丹对工作的投入到了何等程度。
他“钻进去”工作,竟忘掉了整个世界。
后来茨威格回忆说,那天他在罗丹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还多。
这种“入”的境界和知识同样重要。
纵观古今,大凡成事者无不有“入”的决心。
因为“入”,才有王羲之染黑的18缸墨水;因为“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因为“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
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入”并不代表一味蛮干,而是要与“出”相协调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对“出”的必要性作了最好的阐释。
我们做事是由主观意识起着主导作用的,而人的想法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一丝纰漏。
古人曰“智者干虑,必有一失”,当我们出现失误时,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可能误入歧途,等我们醒悟过来时,也只能哀叹“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所以,在为人做事时,跳出主观的圈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尽可能少犯错误。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
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
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
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
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有人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它的深度;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数量,却能提高它的质量。
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的关系,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点评] 本文开篇由王国维的话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入”和“出”两方面展开论述。
大量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语言表达颇见功底,不时有佳句炫人眼目,比如“因为‘入’,才有王羲之染黑的18缸墨水;因为‘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行程;因为‘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
有了‘入’,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又如文章结尾写道:
“我们要把握好‘入’和‘出’的关系,用‘入’来增加人生的深度,用‘出’来提高生命的质量,出入之间,创造成功的人生。
”这些语句或文气畅达,或见解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摈弃浅薄,追求“意蕴”
——高考作文考点解析系列之文句有意蕴
所谓“文句有意蕴”,指文中语句或蕴蓄着深刻的哲理,或包含着历史的反思,或夹杂着几许幽默。
它自然不是一眼就能望穿的浅薄,但也不是故作高深的隐晦,而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凝重与厚实。
这种语言风格说到底是思想成熟的产物,决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所能实现的,唯有思想深刻凝重,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
[写作指导]
优秀的文章,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风格上不管是明白如话还是委婉含蓄,总有一些文句辞约旨丰,“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严羽《沧浪诗话》)。
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力求含蓄蕴藉 含蓄的语句,用于开头、结尾或其他关节处,或起笔脱俗,或收束有味,凝聚文章的精神,点题明旨,令人遐思迩想。
比如《学习的革命》有一句“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恳切地告诫我们如果没有前瞻的眼光,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那么,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语句精辟蕴藉,警策人心。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的图图主教,在一次基督仪式上曾说“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
传教士说:
‘让我们祈祷吧。
’我们就闭目祈祷。
待我们睁开眼睛一看,我们手里有《圣经》,而土地都到他们手里去了”。
此句揭露西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占非洲的罪恶,一下子便撩开了侵略者虚伪的面纱。
再如下面五个例句:
1、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艾尔玛·邦贝克《父亲的爱》) 2、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3、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4、看客顶礼膜拜,祈祷的是来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群,争取的是今天的富足。
可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想要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
5、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
请牢记:
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
这类警策性的话语,于形象中蕴涵哲思。
含英咀华,如嚼橄榄。
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成熟思想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二、力求风趣活泼 语句风趣,能使文章不觉呆滞。
请看散文《家添小壮丁》的开头部分:
2001年岁末,一个晴朗的日子,随着一声不算哄亮的啼哭,很荣幸我也荣升为舅舅了……小家伙可不管这些,嘴巴撇成瓢状,扯开喉咙只管哭他的。
我想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看他都嚎上了,定有什么伤心事!
姐姐哄着抱起来,小家伙知道似的张开了小嘴,四处寻找“食堂”;喉咙还急急地发出“哼哼”的声音,原来是饿了,看他那副吃像,没准前世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吧!
作者夸张性的用词,超前性的沟通,使文章具有了特有的氛围和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再如下面一组例句:
1.一个准备高考的学生,一个学期要做11.35公斤的考卷,于是只能在课堂上想想带张软盘去冲浪。
2.“克隆绵羊,没爹没娘。
名人出书,一塌糊涂……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某某居然也克隆家长签字哎!
”“小广播”大声宣布着。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凄惨的分数,敢于正视严厉的批评。
4.引用一句《笑傲江湖》里令狐冲的话:
这个世界都在改变,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改变自己。
令狐冲的改变,并不是妥协……(2005年上海卷《跟时代一起改变》) 5.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
否则,“后果很严重”。
(同上) 以上这类文句,于机智幽默中蕴含着一丝“叛逆”,却又洋溢着校园生活的青春气息,“庄谐之间,个性尽显”,读来灵动活泼。
考试中如能打破死板乏味的语言套路,以独创的词语、句式把作文写得绚丽生辉,自然会备受好评。
三、整篇文章形成个性化的风格 部分出类拔萃的考生,文字表达不但基本功好,而且善于调控文气、文势,善于不拘一格地修辞,善于举重若轻、以一当十。
他们的作文,处处显示出内在的文采,语言或简明老到,或诗意浓郁。
阅读此类佳作,如品香茗,如饮醇酒,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2001年全国卷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是语言简明老到的范例。
请看该文片段:
赤兔马叹曰:
“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 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
’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
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
‘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 …… 伯喜放声痛哭,曰: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
“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 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出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深刻表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一联和“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突出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
更令人称奇的文章的语言。
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整散错综,明白畅晓,有些句子甚至是字字珠玑。
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2004年江苏卷金牌作文《文化的性格》,则以诗化的表达见长。
请品读该文节选: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
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
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西北文化则是东坡的超旷豪放;若江南文化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求之于乐器,若江南文化是幽咽欲泣的二胡,西北文化则是悠扬嘹亮的唢呐。
求之于人物,若江南文化是溪边濯足的浣纱女,西北文化则是鬓发染霜的牧羊人;若江南文化是活泼伶俐的黄蓉,西北文化则是端凝厚重的郭靖。
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西北文化则是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
江南文化若是温飞卿的鲜艳浓丽,西北文化则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江南文化如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西北文化则如烽烟滚滚的战场杀伐。
开篇即由山水的“性格”契入“文化的性格”这一耀眼的主题,起笔不凡,颇有“凤头”效果。
主体部分巧妙地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作为行文的支点,从自然、文学、音乐等方面,极其潇洒地阐述了中国文化“灵动”与“沉稳”的丰富内涵。
援引自然而从容,意象选择鲜明而典型,行文一气而下,显得文思飘逸,才情飞扬。
篇中有余意,句中有余味,能使人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这类文章是最受阅卷者青睐的。
当然,语言上的功夫不是靠突击就能达到的,它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写作实践中花大力气,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考场佳作]
雨正大,路也正长陕西考生
漫天大雨降落在高考前夕,无情的纸花将爷爷送走。
这一刻,我很清楚,我在高考;这一天,我终生难忘,是爷爷的头七祭日;这一刻,爸妈正在麦地里挥洒着土黑的汗水拼命地收割,而不孝的儿子却在考场上无奈地发呆!
是的,这一刻,谁都应该铭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爷爷念书只有小学程度,然后便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十几岁已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一个人承担了家里几乎所有事务。
为了生计,他学过盖房,做过生意,又唱过戏,精通各种乐器,他是农村的能人。
他曾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方向,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都要吃得苦中苦,这一点,我至今铭记。
看着窗外,阳光洒满大地,这一天对许许多多人来说是快乐的,是享受的一天。
对于我,对于农民,却是残酷的,家要割麦,儿要高考。
太阳暴晒,汗水挥洒,娘是高兴的,因为我在高考;儿却无奈,因为我知道娘在做梦。
这一刻,是刻骨的一刻,是疼,是痛!
是该铭记,还是该忘记?
我不知道!
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九讲 文采教师版 第十九 文采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