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953288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6.75KB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教案
教案本
语文主题学习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单位:
西地小学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者:
赵丽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我们五年级上册课文,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在保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
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如月是故乡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
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传统篇目,如《落花生》,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最后一分钟》,《学会看病》。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精读课文通过课后习题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
习作”单列。
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我对照课程标准,以及我们平时教学,提醒大家关注一些平时我们容易忽略掉一些目标。
往常,我们关注过多的是:
识字、书写;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人物情感、说明方法、诗歌积累背诵、标点运用、课外阅读量;习作中积累素材、分段表述、应用文,每学期8篇以上习作。
(题外话:
应用文虽然练了,但学生应用较少,格式大部分是记不住的,例如信的格式,去年六年级毕业前复习信的格式连续5天强化也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不住。
)
容易忽略的一些课程标准高段目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教过的班中调查所知有一半以上学生握笔、书写姿势是不正确的,这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的。
)
(2)阅读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个目标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由于书面考试很少考察,因此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少对每个学生做检测。
有人做过调查,朗读好学生语文成绩往往很好,反之亦然。
说明朗读体现的是一个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亲近感、综合能力。
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上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面。
B、课标中还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这是初读文章时的一个要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这种本领,而不是一两个学生说说,其他同学认同即可。
C、领悟表达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这项要求应该落实到笔答上,指导学生一些方法。
(三)习作
A、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这是写作的一个目的,学生的习作,如果只有老师会看,甚至老师也只是浏览一下的话,那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达不到“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功能。
因为文章是需要读者才有意义。
而学生的父母、老师、更多的同学则是最好的读者。
如果一篇文中能让5个人欣赏、评价、签字后,再交上来,老师给予一个评语,岂不更让学生收获良多。
B.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我以为,在儿童的世界里,“有趣”的文章远大于“有意义”的文章。
“扶老奶奶过马路”文章有意义,听多了会“无趣”,《我们班的“乌鸦嘴”》《“吃货”吃水果》则更鲜活有趣。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留心观察生活,写出鲜活有趣的文章来。
C.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这个很重要,但很少有老师去做。
多数情况是老师改学生习作,而非学生自己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
我相信:
“作文是写出来的,写作的能力是改出来的。
”改1篇文章比写2篇文章更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这需要有一定的修改作文的技巧,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吧。
对于课标中“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想,口语的东西如何转化成书面语需要大家指导学生不仅会说,还要能写出来,毕竟考查方式是笔试。
五年级语文上册学段课程标准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
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口语交际
1.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教材共选编了28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
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
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一)识字与写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三)口语交际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因为:
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
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
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
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
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三、本册教材教学建议有哪些?
1.关于识字、写字。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关于阅读教学
精读课文的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
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
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
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
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
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
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
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
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
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
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酌情检查。
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
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
3.关于口语交际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际中,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4.关于习作教学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
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
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
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
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
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
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
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
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
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
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
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
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5.关于综合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语文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研究使用“三个模式”。
借鉴“单篇引路,单元整合,主题阅读,读写共进”的“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三个模式”。
1.第一种是“1+χ模式”,就是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
即是以一篇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迁移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中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求扩大学生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和理解能力。
2.第二种是“χ+1模式”,即选择《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某篇课文,即“反三归一”。
3.第三种是“χ+y模式”,即学完教材一个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在运用“1+X”、“X+1”、“X+Y”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语文主题学习”新的课堂模式。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学生广泛的阅读,因此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契机,充分利用好实验教材(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三、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些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要求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力争在有限时间阅读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相似、相近、相对、相反的文章,及时发现疑难问题,作为小组内互相交流的依据,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发现,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支撑,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
学生针对各组在主题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探究,力争在顾及全篇、单元主题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生可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赏析,可对文章的整体赏析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感悟、谈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研究合适的、一个单元不同节次的课型,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案”的模板,研究单元结构化预习方法等,都是重要的具体内容。
五.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课型
1、单元预习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习单元导读。
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找到单元要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引导学生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的问题:
①在原有学生预习习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预习的具体做法,进一步转变教师完全或大部指导预习的观念,使教师成为学生预习的组织者、引领学生完成并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完成预习的目标。
②对学生的预习操作进一步规范,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预习方法,鼓励教师根据学情创造性地开展预习。
③一个单元的预习,可用一课时到两课时。
教师可开发预习工具单,给学生预习提示任务、方法等,但不要设计成习题。
④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预习达标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生字、生词,流利地朗读整组课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并能运用所学词语遣词造句。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学生在预习中尝试完成导学单、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的习题。
注意的问题:
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时学生
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字词。
②中低年级过渡阶段可以放缓梯度,要求学生从写完整的句子做起逐步提高难度以达到要求。
3、精读引领课
改变过去一节课讲一篇甚至两节课讲一篇课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整合一个单元的课文,可以一节课学习二到三篇,一个单元安排一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引导。
包括以下环节:
①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课标的学段要求、本单元的导读提示、本单元的课后习题,找到“语用”训练点,出示好学习目标。
2朗读中深入感悟文本。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重点朗读
训练相应的段落,以求对目标更好的落实。
③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拟定好学生学习的《自学提示》,学生按此要求进行自学、合作学习。
(根据目标,可分层次的设计《自学提示》,有梯度的进行自学引导,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
④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引导“语用”训练点,归纳学法,突破重难点。
⑤迁移运用“语用”训练点。
教师根据目标设计好达标检测题或小练笔等。
注意的问题:
①一节课学几篇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一个单元重点训练一个语用点,精讲一课时即可。
②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是学完一课习得方法后,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课;可以是每篇课文提出一个能贯穿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后集体交流。
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上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