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docx
- 文档编号:395193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96KB
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docx
《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
议论文文体复习策略
一、结合中考方向,把握阅读要点
(一)纵向比较
2005至2009年河南省五年中考语文试题中,2007年考查了议论文,文章及试题如下: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共11分)
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刘彦敏王书生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斯蒂芬•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作一次太空旅行。
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霍金如是说。
“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
”他的母亲这样解释。
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
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工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净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
如何医治?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真心向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
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儿研究,做点儿学问。
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
“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选自2007年2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3.用原文语句填空。
(3分)
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二,一是;更重要的是。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14.第④段中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热衷功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有什么作用?
(2分)
15.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如果去掉加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3分)
16.像霍金这样潜心搞研究做学问,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分)
参考答案:
13.天资聪颖专注、安静下来、丢弃广泛兴趣对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三个空若这样答也可:
身残志坚的意志薄弱“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淡泊名利,潜心治学)(一空1分。
共3分)
14.从反面论证,突出中心论点(与上文霍金专注、执著的科学精神形成对比,突出中心论点)(言之有理即可。
2分)
15.“就科学精神而言”一语,限定了“境界”的范围,说明这里比较的是他们和霍金在科学精神方面的差距,而非其他方面的差距,表达准确严密。
如果去掉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意思对即可。
3分)
16.示例:
居里夫人穷四年之力专注研究,从30吨铀矿渣中提取出0.1克镭,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例与论点一致2分,语句通顺1分。
共3分)
(二)横向比较
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45套题中议论文15个,挑选两个比较规范的将试题摘录如下:
南京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文章《论友谊》(西塞罗)共八个自然段13分
试题:
17、这篇演讲词始终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2分)
18、第二段中画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3分)
19、第五段中怎样得出“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结论的?
请简述论证过程。
(3分)
20、从第六段看,“不懂友谊”的表现是什么?
(2分)
21、第四段中恩尼乌斯说:
“在身处困境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
”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证明这个名言的一项是(3分)
A“我”被困在悬崖上,其他小伙伴离“我”而去,杰利却喊来“我”的父亲解救“我”。
(《走一步,再走一步》)
B小伙伴们看社戏归途中肚子饿了,阿发冒着被妈妈哭骂的风险,偷来自家的罗汉豆给小伙伴们吃。
(《社戏》)
C乔元贞家境贫寒买不起课本,“我”把自己的课本裁成两半,给了乔元贞一半。
(《我的第一本书》)
D安东尼奥因货船失事而违约,将被夏洛克割取一磅肉时,他的好友巴萨尼奥、鲍西亚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威尼斯商人》)
2009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文章《“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汪金友)共七个自然段13分
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3分)
23、开篇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
⑴⑵(2分)
24、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
(3分)
25、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2分)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候读《史记》时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十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26、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分)
(三)考点分析
1、论点题常见题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②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
2、论据题常见题型:
①概括论据的内容。
②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
③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④论据的作用。
3、论证方法在考试中的题型:
①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②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4、议论文语言风格的考查:
①体现作者观点的词语;
②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
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总之,虽然考点都是这些,然而考查的方式方法是因文不同,因时而异,多有变通,富有创意的。
本着淡化文体的要求,题目不一定直接问论点论据是什么,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考查时首先会关注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对精美文句、重点文句的理解,对局部内容的分析品评,关注读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态度。
二、梳理重点,系统复习
(一)议论文的基本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
它重在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
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
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三)议论文的组成要素
1、论点:
①论点的定义:
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
②论点的要求:
正确和鲜明。
鲜明就是:
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正确指的是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拿到一篇议论文,第二步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准论点。
论点的位置通常在文首,即作者往往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或者先引出一个有关的话题,然后“伺机”(在适合 的地方)提出论点。
有的论点也可能在篇末。
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它非常重要。
③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找准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2、论据
①定义:
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要让人们接受你的观点,信服你的主张,就必须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
这些事实和道理是提出论点的根据,这就是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②论据的类型
(1)事实论据:
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这些事例或史实可以是高度概括的,但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例如: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吗》中谈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吴汉何尝杀妻》中引了《后汉书》的记载;《大小猫洞》中晏子使楚的故事;《鱼我所欲》里的“不食嗟来之食”;《订鬼》中的“伯乐相马”“疱丁解牛”。
另外还可是泛例,比如说在《世上没有傻问题》中孩子爱问题,高中生不爱问题,大人不愿回答问题,这些都是普遍现象。
(2)道理论据:
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格言、民间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
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是人们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这些作为论据,也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道理论据比事倒论据的形式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判断起来一般也不会有困难,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有些名言、谚语、公理、典章、法则等被直接用来充当论点,它往往具有自己证明自己的作用,此时,这个论点同时又具有了论据的作用。
如《想和做》中引了孔子的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觉则殆”作者借用这句话既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充当文章的论据。
②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
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③论据的使用:
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
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3、论证
一篇议论性文章仅仅只有观点和材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条联系这些观点和材料的纽带,这条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就论证。
①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②论证方法
(1)事实论证(例证法):
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
论据与论点的逻辑联系是个别与一般的联系,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是正确的。
作为论据的事实,可用现实生活的事例,也可用历史事实,还可用某些统计数字。
一般来说运用事实论证来证明论点时,必须对事例作一定的分析,分析事实与论点的关系。
(要求所举事例简明概括,真实可信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2)道理论证(引证法):
引用经典、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来证明。
道理论证是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的方法。
论据与论点的逻辑联系是一般与个别的联系,(有力地支持和加强文章的立论,有权威性、说明力)。
引用名言警句、公理、格言来证明论点是道理论证,作者所作的理论分析或阐述,也是道理论证。
如,《鱼我所欲也》中对于为何会舍生取义的分析就属于道理论证。
我们阅读议论文时稍加注意就能辨别判断出来。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这是种将两种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照的论证方法。
用这种论证方法可使两种事物或现象互相映衬,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加深对是非的认识(对比论证在比较中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使主题更加鲜明)。
例如:
勤奋地学习,勇敢地进击,是一切成功的秘诀;安于现状,畏缩不前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会有出息。
珠峰的高度有限,而攀登之道无穷,前进,是绝无止境的。
但是如果不勤奋努力,不要说攀登,即使是挪动一寸也是不能的。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我国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谚语吗?
文段不论是论点的揭示,还是举例说理、引用谚语,都用正反对比展开,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说理更加鲜明深透。
如《鱼我所欲也》中,所欲与生相比,所恶与死相比,过去与现在相比;《想和做》课文中,在论述学生应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特别是要会动脑筋,联系学校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实例,就运用了对比举例的论述方法。
有些同学学语文“硬读课文”,只读不想;学数学“硬记公式”只记不想,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另外有些同学则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学习。
当然事半功倍了。
通过对比举例分析,证明了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特别是学会动脑筋的重要。
《纪念白求恩》中毛主度论白求恩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又举了某些人的完全不同的做法与之对比。
两种人对比鲜明,更突出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
(4)比喻论证:
用比喻来证明论点。
这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比喻论证借助比喻将深奥的道理论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理形象生动。
如《论求知》课文中就用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来比喻精神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
(5)归谬法:
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
注意多种论让方法的套用。
在议论文中,作者为了把道理说充分,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非常密切,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
4、结构
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纵式:
——逐渐深入的论述结构。
常见的有:
①层层深入、②起—承—转—合。
如《世界上没有傻问题》,层层深入挖掘,如:
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他的一生都是在勤奋中度过的,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和实验上。
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
到底什么是天才呢?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是爱迪生用自已的一生给“天才”所作的解释。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经常用这句话教导莫泊桑。
事实证明了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莫泊桑在福楼拜的指导下,勤学苦练,从二十岁就开始勤奋写作,直到三十多岁才发表了短篇小说《羊脂球》而那时他的习作草稿在书房里已堆积得与书桌一样高了。
这一小说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文坛。
真是成功得来谈何易,秘诀全在一“勤”字。
文段先从爱迪生的事例说起,由“少有的天才”引出“什么是天才”,接着用爱迪生自已的话来诠释,再由福楼拜进行教导莫泊桑的话进一步生发开去,然后用莫泊桑成名事例加以佐证,最后自然得出结论。
真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气势强劲”。
②横式:
——围绕一个论点并列展开论述的。
常见的有:
①总——分——总;②总——分;③分——总。
如,《大小猫洞》两个故事,《吴汉何尝杀妻》中,摆出几个例证。
议论文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大多可以说是“横式”、“纵式”这两种形式派生出来的。
5、语言
议论文语言:
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生动性。
议论文是说理的,以理服人,因此其语言具有严密、逻辑性强,富有说明力等特点。
它也会运用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语句,例如,它用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它用排比,是为了增强气势,更有说服力。
有时,议论文也会抒情,那是为了使文章富有感召力。
有的议论文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人更容易在感情上信服作者的观点。
(1)找论点,明核心。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论点。
阅读是一个由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
阅读议论文,把握住了论点,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么抓文章的论点?
首先明确论点的常处位置:
或文首、或篇末、或中间,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
其次,明确辨析论点的方法:
一看能否统摄全篇,如果是复杂的议论文切不可把某个分论点误作中心论点;二看表述形式,是否明确的判断,是否完整的句子,因为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有的文章没有把论点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表述不是很集中,这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
(2)探思路,明结构。
一般议论文,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
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理清思路,明确结构特点。
(3)析论据,明类型。
论点是靠论据来支撑的。
辨析论据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两类论据:
事实论据(主要是指事例、史实、数字等)和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以及科学原理等,有的只有道理分析)。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每个论据的作用,事实论据说服力强,胜于雄辩;用事实论据贵在确凿,有代表性。
道理论据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经典言论还具有权威性。
另外,还要明确这些论据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还是证明分论点的。
对于连续列举的几个事例论据,还应当分析它们排列的次序和叙例的详略。
(4)抓论证,明逻辑。
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论证过程的分析,避免走进“论点+论据=议论文”的误区。
理清全文的论证层次,如有中心论点,还要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层次。
看看作者如何在论证中选用典型而恰当的材料去证明论点,如何运用这些论据去扣住论点进行分析说理;同时要强调论证中的过渡语句,前后内容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明白议论文思维的严密性,而不是论点和论据的简单相加。
可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弄清各句之间、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它们或并列、或总分、或层进、或对照的关系。
以便把握作者的思路是如何推进的,以及这样推进的道理。
(5)品语言,明特点。
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学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
虽然有的议论文的语言形象、生动,但由于议论文论述性的特点,决定了它语言的概括性、抽象性、准确性、严密性、鲜明性。
正因此,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反复地品味。
有的关键性语句,要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来理解。
(6)思迁移,重拓展。
我们要把教材当学材,教读课文可以教师引导为主,引导学生感悟,指点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把握相关的规律,教会学生学习。
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学习《最苦与最乐》,应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懒惰的智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现这个目标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答题指导
总的要求:
1、带着问题读文章
2、读着文章找答案
3、找着答案对题干
4、对了题干炼语言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
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具体来说:
1、把握论点。
这是议论文的必考项目。
在文中寻找论点时要注意:
A 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B 应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C 应具有概括性。
2、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
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3、辩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A、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咱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B、答题方式:
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①举例论证:
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②道理论证:
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
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4、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
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其次确定本段在文中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为文中观点再找一个论据,或联系现实再补充一个恰当的例证等。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格式:
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6、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所举事例是否合适,如换一个可不可以?
例如上下文中有“古今中外”字样,下面举例往往是照应这四个字的,倘把外国的事例换成中国的,就不能照应了。
7、给文章拟一个醒目恰当的标题。
要扣住论点来拟题。
以上是我们学校在进行议论文复习时的初步打算,可能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认真完善,和大家共同提高,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议论文 文体 复习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