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docx
- 文档编号:3948948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2.88KB
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docx
《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
[2019][北京初三二模化学分类汇编-科学探究]
2019年北京市初三化学二模分类汇编—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朝阳区:
24.(6分)化学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
(已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燃烧熄灭后,烧瓶内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1:
有氧气剩余猜想2:
无氧气剩余
【进行实验】
步骤Ⅰ.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Ⅱ.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白磷始终不燃烧。
步骤Ⅲ.冷却。
步骤Ⅳ.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燃烧。
【解释与结论】
(1)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 。
(2)步骤Ⅱ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3)图2是用传感器测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
图2中 (填字母序号)点表示燃烧的红磷刚好熄灭,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4)通过探究可知,课本上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够严谨,其理由是 。
(5)査阅资料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的原理是铁与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
用图3所示装置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东城区:
23.(6分)实验小组研究制备Cu(OH)2的条件并探究其稳定性。
【查阅资料】两种含铜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Cu(OH)2
Cu4(OH)6SO4
CuO
颜色
蓝色
绿色
黑色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难溶
难溶
【进行实验】
实验1:
室温下,取16%CuSO4溶液和4%NaOH溶液进行实验。
序号
CuSO4溶液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mL
实验现象
1-1
2
2
产生浅绿色沉淀
1-2
2
4
产生蓝色沉淀
混有少量浅绿色沉淀
1-3
2
6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2:
将1-3所得混合物过滤,得到蓝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后置于恒温烘箱中,3h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2-1
2-2
2-3
2-4
2-5
烘箱温度/oC
40
50
60
70
80
固体是否变黑
不变黑
不变黑
不变黑
变黑
变黑
实验3:
重复实验1-3,将所得混合物置于不同水浴温度下,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3-1
3-2
3-3
3-4
水浴温度/oC
0
30
60
90
出现黑色沉淀的时间
1h
3min
25s
2s
【解释与结论】
(1)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Cu(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1-1反应得到浅绿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3)由实验1可得出制备Cu(OH)2应控制的条件是。
(4)实验2固体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对比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昌平区:
24.(5分)菠菜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素。
但菠菜也是一种容易草酸含量比较高的蔬菜,草酸会影响人体健康。
同学们对菠菜进行不同处理,寻找去除菠菜中草酸的合理烹调方法,对如何食用菠菜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阅资料】
①豆腐中含有钙盐,能与菠菜中可溶性草酸(H2C2O4)发生反应生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草酸钙(CaC2O4)。
②草酸钙是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
【进行实验】
实验1:
用四种方法烹调,可溶性草酸去除率如下:
实验
编号
菠菜质量/g
烹调方法
可溶性草酸
去除率/%
a
180
冷焯:
将1L水和菠菜一起煮,水沸腾后再煮1min,取出
64.7
b
180
热焯:
将1L水煮沸,停止加热,放入菠菜等其变色后(约1min),取出
43.0
c
180
煮:
将1L水煮沸,放入菠菜煮1min
43.0
d
180
炒:
25g食用油加热至220℃,加入菠菜炒1min
0
实验2:
取1L水煮开,加入豆腐和菠菜同煮,可溶性草酸去除率如下:
实验编号
菠菜质量/g
豆腐质量/g
时间/min
可溶性草酸去除率/%
A
180
180
1
41.2
B
180
180
2
52.7
C
180
180
3
60.7
D
180
120
3
60.5
E
180
90
3
59.6
【解释与结论】
(1)食用菠菜主要获得的营养素为。
(2)烹调菠菜的最佳方法是。
(3)对比实验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4)其他条件相同时,豆腐用量对菠菜中可溶性草酸去除率的影响不大,需要对比的实验是(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5)下列关于“去除菠菜中草酸的烹调方法”,合理的是____。
A.用食用油热炒菠菜B.热焯菠菜时,同时加入豆腐
C.焯过菠菜的水,不再食用D.烹调菠菜时,加入钙盐含量高的其他食材
丰台区:
24.(6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
【查阅资料】
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
【提出问题】
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进行实验】
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1
20℃
水
实验2
20℃
0.5%草酸溶液
实验3
20℃
0.25%草酸溶液
实验4
20℃
0.125%草酸溶液
实验5
30℃
0.25%草酸溶液
实验6
40℃
0.25%草酸溶液
现象
颜色
没有褪去
70秒后
颜色褪去
98秒后
颜色褪去
150秒后
颜色褪去
51秒后
颜色褪去
40秒后
颜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2)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4)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______(填实验序号)。
(5)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______。
海淀区:
24.(6分)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1-1
实验1-2
实验1-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始终为黄色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从黄色变浅绿色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褐色沉淀
(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_。
(3)综合分析实验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实验编号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
24h后
2-1
铁锈和2%盐酸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2-2
生锈铁钉和2%盐酸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2-3
生锈铁钉和6%盐酸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2-4
生锈铁钉和10%盐酸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4)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________有关。
(5)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______。
(6)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FeCl3对铁也有腐蚀作用
C.用盐酸除锈时,应注意控制反应的时间
石景山区:
25.(6分)实验小组对KMnO4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Ⅰ.稳定性
实验1:
称取0.57gKMnO4放入试管底部,在酒精灯上缓慢加热,称量剩余固体质量,测量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温度/℃
100
140
180
220
240
260
280
300
试管内固体质量/g
0.57
0.57
0.57
0.57
0.54
0.51
0.50
0.50
Ⅱ.腐蚀性
实验2:
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棕黄色
全部变棕色
全部变黑色
Ⅲ.与硫的作用
实验3:
分别取0.5g硫粉在20mL不同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溶液
0.1%高锰酸钾溶液
滴有10滴浓硫的0.1%高锰酸钾溶液
滴有10滴浓硫酸的蒸馏水
滴有10滴浓硫酸的1%高锰酸钾溶液
浓硫酸
现象
无明显变化
紫红色变浅
无明显变化
紫红色褪去,生成刺激性气体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高锰酸钾溶液的pH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7。
(2)实验1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
(3)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高锰酸钾与硫在_______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5)实验3中③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3中,可以不做的实验是_______(填编号)。
怀柔区:
21.(6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化学小组同学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回答有关问题。
(1)用不同温度的水,分别配制2%、6%、10%的碳酸钠溶液,测量溶液的pH值如下表:
序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温(℃)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①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填实验序号)。
②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结论是 。
(2)测得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升温至70℃的pH值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由上表可知,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是 。
②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3)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平谷区:
24.(6分)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用纯碱和面粉蒸馒头。
蒸熟后馒头虽然松软可口,但却变成了黄色,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面团发酵后会产生乳酸[CH3CH(OH)COOH]等有机酸,具有酸的化学性质。
②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酒石酸,其中二者能恰好发生反应生成酒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
Ⅰ.馒头变黄与面团是否发酵有关
Ⅱ.馒头变黄与纯碱是否有关
实验1:
探究影响馒头变黄的因素。
序号
1-1
1-2
1-3
1-4
面粉是否
发酵
不发酵
不发酵
发酵
发酵
用品
加纯碱
不加纯碱
加纯碱
不加纯碱
操作
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现象
变黄,不松软
不变黄,不松软
不变黄,松软
不变黄,不松软
(1)纯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馒头松软可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黄与__________有关。
实验2:
继续探究实验,取一定量发酵好的面团用不同质量的碳酸钠蒸馒头
序号
面团与碳酸钠的用量比
反应后馒头颜色、状态
2—1
50:
1
馒头不发黄,很酸,不松软
2—2
50:
2
馒头不发黄,较酸,略松软
2—3
50:
3
馒头不发黄,松软
2—4
50:
4
馒头发黄,松软,有裂口
2—5
50:
5
馒头很黄,松软,有明显裂口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__。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50:
6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
(6)下列蒸馒头的方法中会变黄的是:
A.面团不发酵和发酵粉B.发酵面团和碳酸钠的用量比为50:
3时
C.面团不发酵和碳酸氢钠
西城区:
24.(6分)酱油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颜色会变深,逐渐降低品质。
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研究温度、氧气、光照3个因素对酱油颜色的影响。
【查阅资料】①通过色差仪检测L*值可监控酱油颜色变化,酱油颜色越深,L*值越小。
②保鲜瓶具有的特点是挤出盛放的物质后,空气不会进入。
【实验准备】
将等量样品(同品牌、同批次、初始L*值为43.82的酱油)分装到500mL的不同容器中,密封。
【进行实验】
实验1:
将装有样品的多个透明玻璃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编号
温度
15天
30天
45天
1-1
5℃
43.77
43.53
42.91
1-2
28℃
43.71
43.19
42.85
1-3
45℃
43.67
42.55
40.89
实验2:
将装有样品的两个容器置于28℃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倒出100mL酱油,剩余样品放回恒温箱。
用色差仪检测倒出样品的L*值,结果如下。
编号
容器
15天
30天
45天
2-1
透明玻璃瓶
43.45
42.36
41.30
2-2
透明保鲜瓶
43.72
42.98
42.53
实验3:
将装有样品的多个容器置于28℃的恒温箱中。
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结果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2的目的是。
(3)实验3欲研究光照对酱油颜色的影响,应选用的容器是。
(4)家庭常使用透明玻璃瓶盛放酱油。
解释“在相同时间内,使用过的酱油比未开封的酱油颜色深”可依据的实验是(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5)结合本实验,你对使用或储藏酱油的建议是。
(6)酱油在酿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过量的铵盐(如NH4Cl)影响酱油的口感。
可用碳酸钠除去铵盐,原理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NH4Cl===2NaCl+2NH3↑+H2O+
参考答案
〖科学探究〗
朝阳区:
24.(6分)
(1)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C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4)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铁丝绒生锈,试管中的液面上升约占试管中空气体积的1/5
东城区:
23.(6分)
(1)CuSO4+2NaOH=Cu(OH)2↓+Na2SO4
(2)Cu4(OH)6SO4(3)16%CuSO4溶液与4%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
3
(4)Cu(OH)2
CuO+H2O
(5)Cu(OH)2在有水的环境中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6)Cu(OH)2不稳定,在有水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分解
昌平区:
24.(5分)
(1)维生素
(2)冷焯
(3)其他条件(菠菜、豆腐、水、烹调方式)相同时,随着煮的时间从1min延长到3min,可溶性草酸的去除率增加
(4)CDE
(5)CD
丰台区:
24.
(1)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2)1g
(3)空白对照,证明水不能使棕褐色布条褪色
(4)3、5、6
(5)其他条件相同时,草酸浓度增大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6)取棕褐色布条放入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或取少量二氧化锰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观察黑色固体是否逐渐消失
海淀区:
24.
(1)Fe2O3+6HCl2FeCl3+3H2O
(2)探究FeCl3是否会与盐酸反应
(3)酸性条件下,FeCl3与Fe发生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
(4)盐酸浓度和反应时间
(5)盐酸浓度低,产生的少量FeCl3在酸性条件下与Fe反应被消耗
(6)BC
石景山区:
25.
(1)等于
(2)0.07
(3)浸泡相同时间,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越大,对鸡皮的腐蚀程度越大
(4)酸性(或滴加浓硫酸)
(5)验证硫与硫酸能否反应(6)⑤
怀柔区:
21.(6分)
(1)①C3②A1B1C1在温度相同(20℃)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而增强。
(2)①10%的碳酸钠溶液,在20-70℃之间,pH值随温度升高先增大,达到60℃后便不再改变。
②碳酸钠在热水中的碱性较强
(3)BD
平谷区:
24.(6分)
(1)Na2CO3
(2)乳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
(3)发酵和纯碱
(4)最佳配比是面粉和发酵粉比例为50:
3
(5)面粉和发酵粉比例为50:
5,馒头已有明显裂口,不必要在做更大比例的实验。
(6)AB
西城区:
24.(6分)
(1)其他条件相同且相同天数时,温度越高,酱油颜色越深
(2)研究氧气对酱油颜色的影响
(3)透明玻璃瓶和棕色玻璃瓶
(4)1-2和2-1
(5)密闭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6)C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初三 化学 分类 汇编 科学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