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docx
- 文档编号:394335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76KB
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docx
《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
武胜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能力
调查与思考
第一部分背景
2003年的SARS、近年来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儿童手足口病、世界各地不断蔓延的艾滋病毒、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及地震产生的重大灾难、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卫生投入结构的不平衡、补偿机制的不健全等给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面对当前公共卫生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多年深入调研、试点的基础上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7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
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我国公民人人能享有和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地处全国西部的武胜县,在县级财力比较薄弱、公共卫生资源还不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投入、新医改政策重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新政策下去抢抓机遇,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使国家的重大决策能够真正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能够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十分现实的问题。
本人在认真研读新医改政策的同时,结合武胜县的实际情况,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服务能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并就新医改政策下如何加强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谨供参考。
第二部分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受武胜县卫生局委托,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的疾控中心、保健院、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二、调查方法。
文献法、现场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
三、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于武胜县统计年鉴、武胜县财政局统计年报、武胜县卫生局相关文件及统计年报。
四、分析方法。
主要采取先收集资料再进行统计描述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为保证调查实施的质量控制和调查质量的评价,对调查的每一环节均实施了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客观与公正。
第三部分现状与分析
一、全县基本情况
武胜县地处四川省东部,嘉陵江中下游,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51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609个,其中2个县属医疗卫生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1个精神病专科医院,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疾控中心、县保健院、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1个专业卫生培训机构(县卫校),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中心卫生院,25个乡镇卫生院,7个民营医院,491个村卫生室,68个个体诊所。
县、乡、村医疗保健机构共有从业人员2317人,其中县、乡在职职工1322人,乡村医生750人,民营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210人,个体从业人员68人。
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比较健全。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体系建设情况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县防疫站于2005年改制更名为县疾控中心,新建办公大楼于2006年投入使用,业务用房3010平方米,设置了疾病控制、免疫规划、卫生监测、卫生检验等功能齐全的业务股室,中心内有专职疾控人员81人。
配备了专用疫苗冷链车1辆,专用疫苗冷库2个,冷藏柜、冷藏冰箱30余台,开通了国家专用疫情网络直报平台。
县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乡镇卫生院均组建了防保科,配备了专、兼职防保人员79名,村级防保人员(村医生)750名。
每个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足够的冷藏柜、冷藏冰箱,每个村配备了冷藏包,保证了疫苗冷链质量。
县属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均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
全县形成了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各级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单位医务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为基础,覆盖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承担全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卫生应急培训、健康教育及相关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县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2个县属医疗卫生机构,1个专业保健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中心卫生院,25个乡镇卫生院,7个民营医院,491个村卫生室,68个个体诊所,1个精神病专科医院,2317名从业人员。
全县拥有病床数1436张,百万元以上设备5台(件),万元以上设备150台(件)。
作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龙头单位的县人民医院,配置了救护车5辆,建立了“120”呼叫指挥系统,能在10分钟内出诊。
急诊科面积达300余平米,设置观察床20张。
县传染病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床位50张。
设有ICU病房,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等高、精、尖设备,在全县起到了学科带头单位的作用。
从事专职妇幼工作的县保健院建立了新的办公大楼,拥有业务用房3000多平米,专职妇幼保健人员75名。
每个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1名财政全额拨款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保健服务。
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均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各中心卫生院均配置了医疗急救车,并能开展中下腹部手术。
全县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城以沿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农村以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为枢纽,个体诊所为补充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三)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我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于2005年成立,现有在编人员20名,所有人员均实行公务员管理。
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
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在全县设立了五个执法中队,建立了卫生协管制度,配备了卫生协管员,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制度,全县卫生监督工作均实现了网格化管理。
存在的问题
(一)做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网底的村卫生室急待规范。
主要表现为:
一是医疗业务用房问题突出,绝大多数村医生无医疗用房,卫生室设在自己家里,少数在租用的房里开展。
二是已建立的村卫生室设置不合理,硬件建设太差,全县无1个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
三是对村卫生室准入把关不严,有的村有好几个执业点,而有的村没有村卫生室(全县尚有24个村无卫生室,占总数的5%),也无从业人员,导致防疫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无人开展。
(二)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设备不够齐全。
虽然县、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具规模,但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设备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一是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尚无专用办公用房,长期借用县疾控中心办公室,工作环境较差。
二是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还缺乏必备的基本医疗卫生设备。
如:
半自动生化仪、血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等。
三是县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适用的专用设备(如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移动X光机、移动呼吸机、突发事件急救器材、卫生执法车、专用调查取证工具等),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尤其是不能满足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快速处理。
四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农村改水、改厕尚未全面落实,部分乡镇、学校饮用水安全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管理还比较薄弱,存在传染病和中毒事件发生的潜在威胁。
(三)全县已撤销的10个地名卫生院所在地急需补充医疗卫生服务点。
2004年,乡镇卫生院上划卫生局管理,原来的建设、桥亭、黄石、南溪、龙旺、普兴、青岩、秀观、泰山、西关等10个地名卫生院予以注销,原有人员实行并、转、骋,不再设公立的医疗机构。
此10个地名卫生院的群众所涉及的农村人口为数不少,且距建制乡镇卫生院路途较远,仅靠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提供服务,且服务价格高,质量差,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十分不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较为突出。
(四)传染病医院功能急需健全。
我县原有传染病医院随着县城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已不适应传染病医院的设置标准和要求,按县委县政府指示,将传染病医院和县保健院实行资产置换,保健院迁入原来的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医院重新修建。
但新修的传染病医院与中滩精神病专科医院共用,其布局、功能和现代传染病医院尚有一定差距,还不能适应未来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
(五)有关部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一是卫生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国家对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卫生行政的食品卫生许可、食品监管、化妆品管理等职能划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使,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协调、组织查处食物中毒事件等职能划归卫生行政行使,中央已于2009年进行了职能调整,但是地方一直没有进行调整,卫生行政是想管又不敢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该管却又管不起来,而县政府又要求卫生行政继续行使食品卫生监管职能,从而使卫生行政在开展工作时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二是疾控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卫生部2000年制定的《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和《全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规范》对疾控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的工作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比如:
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培训、卫生许可的卫生学评价、现场快速监测等都有交叉重复,让这两个机构在开展工作时无所适从,有时对工作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尚待完善。
一是全县缺乏一个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
尽管全县均并入了国家大疫情平台,但是,该疫情平台是通过因特网接入的,全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处理平台,这给公共卫生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不便。
二是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减少危机引起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三是公共卫生信息发布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发生疫情时,社会舆论导向、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权威性需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急待完善。
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往往被认为是卫生部门的事,各部门难以有效和快速地协调,而且,由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国家的公益事业,不但不会赢利,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在没有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领导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难认识到位,从而影响到政府对该项工作的投入。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
服务能力情况
(一)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情况。
除龙庭、三溪、赛马、万善中心卫生院等个别乡镇卫生院和县卫生执法大队业务用房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外,全县其他乡镇卫生院通过国债项目建设,业务用房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疾控中心、保健院得到国家专项项目修建了办公大楼并投入使用,县中医院得到国家扩内需项目,目前正在修建外科大楼。
(二)卫生从业人员年龄构成情况
单位名称
在岗人数
年龄分组及构成比
20-30
构成比
30-40
构成比
40-50
构成比
50-
构成比
县级医疗机构
637
213
33%
212
33%
136
22%
76
12%
疾控中心
81
18
22%
34
42%
21
26%
8
10%
保健院
75
37
50%
18
24%
12
16%
8
10%
执法大队
20
6
30%
10
50%
2
10%
2
10%
乡镇卫生院
509
145
29%
119
23%
117
23%
128
25%
村卫生室
750
9
2%
114
15%
144
19%
483
64%
其他医疗机构
210
18
9%
36
17%
132
63%
24
11%
个体诊所
68
6
9%
8
12%
22
32%
32
47%
合计
2350
452
19%
551
24%
586
25%
761
32%
全县从业人员20-30岁的有人452,占19%,30-40的有551人,占24%,40-50的有人586,占25%,50以上的有人761,占32%。
其中:
50岁以上人员乡镇卫生院占了25%,村卫生室人员占了64%,个体诊所占了47%。
(三)卫技人员结构及执业资格情况
单位名称
从业人数
卫技人员构成
执业资格
执业助理
执业医师
未取得资格
卫技人员数
构成比
县级医疗机构
637
543
85%
8
209
326
疾控中心
81
58
72%
9
20
29
保健院
75
60
80%
0
23
37
执法大队
20
16
80%
1
7
8
乡镇卫生院
509
441
87%
121
163
157
村卫生室
750
750
100%
72
35
643
个体诊所
68
68
100%
68
民营医院及其他
210
196
94%
37
46
113
合计
2350
2132
91%
248
571
1313
卫技人员2132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1%,其中:
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87%。
从业人员中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有316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5%,取得执业医师的有57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4%,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有人1313,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6%。
其中:
乡镇卫生院取得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分别有121人、163人,分别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24%、32%,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有157人,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31%。
村卫生室取得执业助理资格、执业医师资格的分别为72人、35人,分别占其从业人员总数的9.6%、4.7%,未取得执业资格的643人,占了其从业人员总数的85.7%。
全县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54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0.38人。
(四)卫生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情况
单位名称
从业人数
学历
职称
大学
大专
中专
及以下
高级
中级
初级
及以下
县级医疗机构
637
117
232
288
48
142
353
疾控中心
81
9
33
39
1
15
42
保健院
75
10
26
39
1
12
47
执法大队
20
12
6
2
0
2
14
乡镇卫生院
509
14
136
359
5
62
374
村卫生室
750
3
9
738
750
个体诊所
68
2
4
62
68
民营医院及其他
210
14
23
173
17
179
合计
2350
181
469
1700
55
250
1827
从业人员中,取得大学及以上、大专、中专及以下的人员分别为181人、469人、1700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7%、20%、72.3%。
其中乡镇卫生院取得大学及以上、大专、中专及以下的人员分别为14人、136人、359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7%、70%。
村卫生室取得大学及以上、大专、中专及以下的人员分别为3人、9人、738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4%、1.2%、98.4%。
(五)特殊专业人员情况
单位名称
公卫执业医师(含执助)
妇产科执业医师(含执助)
全科医师
全科护士
县级医疗机构
0
16
2
6
疾控中心
14
0
0
0
保健院
0
4
4
8
乡镇卫生院
0
31
17
15
合计
14
51
23
19
全县仅有公卫执业资格人员14名,全部在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0名。
全县取得妇产科执业资格的有51人,乡镇31名。
全科医师23名,全科护士19名,其中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17名,全科护士15名。
全县每万人中有公卫执业资格人员0.17人,妇产科执业资格0.6人,全科医师0.27人,全科护士0.23人。
(六)医疗机构近3年业务收入情况
单位名称
在岗人数
近3年业务收入(万元)
人均业务收入(万元)
07
08
09
07
08
09
县级医疗机构
813
8567
10719
13260
11
15
16
乡镇卫生院
509
1800
2673
3813
4
6
7
合计
1332
10367
13392
17073
9
11
14
由于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近3年来,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业务收入逐年增加。
(七)医疗机构近3年门诊、住院诊疗情况
单位名称
床位数
门诊人次
住院人次
07
08
09
07
08
09
县级医疗机构
660
257387
286675
321939
18783
22303
28206
乡镇卫生院
657
207597
254265
285808
13544
20036
30794
民营医院
146
合计
1463
464984
540940
607747
32327
42339
59000
全县每千人拥有床位1.74张。
受惠于合作医疗政策,近3年来,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均逐年增加。
(八)财政投入情况
单位名称
财政年度投入(万元)
人均年度财政资金(元)
07
08
09
07
08
09
县级医疗机构
204
311
238
3705
5271
3758
疾控中心
201
215
254
23928
25595
31358
保健院
239
205
163
42625
31538
21693
执法大队
43
21500
乡镇卫生院
113
255
327
2473
5604
6424
村卫生室
19
19
19
253
253
253
合计
776
1005
1044
4031
5097
5045
财政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人均财政投入增长幅度不是很大。
尤其是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底的村卫生室财政补助较少,每人每年仅253元。
存在的问题
(一)医资学科结构不合理,卫生技术人员较为短缺,尤其是基层急需的特殊专业人员较少。
如:
公共管理人员、妇产科医生、全科医师、全科护士。
(二)医疗资源配置不足。
从上述统计表分析可得,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1.74张、卫技人员2.54人、执业医师0.38人,每万人拥有公卫医师0.17人、妇产科医师0.6人,全科医师0.27人、全科护士0.23人,均低于全国2009年平均水平。
(三)基层医疗机构现有人才数量少,学历、职称低、质量不高。
乡镇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偏大,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较高。
乡村两级45岁以上的卫技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或中医深造出生,没经过正规教育。
目前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基本上都是原武胜卫校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老化,技术水平急待提高。
(四)人才匮乏。
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不愿来,业务水平高、技术强的专业人员又纷纷跳槽外出,一批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又面临退休,青年技术人员偏少,后继人员配备不够,尤其是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青年技术人员紧缺,容易造成人才断档。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临床业务量加大,造成个别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不能很好的起到公共卫生工作的中间枢纽作用。
(六)尽管财政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人均可增财力幅度不大,投入依然不足,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以药补医”,“以医补防”,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更多的精力用于开展有偿服务,导致医、防功能混乱,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七)由于历史的原因,县疾控中心、县保健院和县属医疗卫生机构接纳了大量的转业军人、关系户和人情户,这部分人员都是自收自支的非专业人员,财政不预算经费。
造成医疗机构以创收、创罚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无力去考虑整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八)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底“的村卫生室医生年龄老化、绝大多数无执业资质,加之财政补助较少,造成其工作无积极性,只注重医疗业务收入,不注重公共卫生工作。
“网底”急待完善。
第四部分调查结论
自2003年“非典”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补偿机制不断健全;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县级医疗机构业务用房不断增加,乡镇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县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具备为全县人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但是,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网底的村卫生室、匮乏的人才(尤其是奇缺的特殊专业人才)、医疗卫生技术的优劣、卫生人事制度的僵化、财政投入的不足成为影响和制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
一是政府要将公共卫生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财政要切实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卫生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幅,并且投入的重点是农村”的原则保障到位,为医疗机构更新设备,完善设施。
。
二是政府要出台一系列优惠补偿政策,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适当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公共卫生项目建设,扩大公共卫生融资渠道。
三是卫生部门要加大争、跑、要的力度,争取项目、扶贫、捐助等资金和物质支持。
二、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网底。
一是严格机构准入。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划设置村卫生室,依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甲级卫生室标准》进行验收审批,已设立的村卫生室要争取在2年内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要求。
二是严格人员准入。
按照《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经执业注册后准予在村卫生室开展诊疗活动。
村卫生室新聘人员必须达到医学类中专以上学历水平。
三是要加大对乡村医生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四是利用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契机,将适合基层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下沉致村卫生室,并加大对村卫生室的财政补助力度,切实保护和发挥好“网底”的服务功能。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现有国家疫情监测信息网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社会信息网络资源,构建联结应急指挥中心(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行业的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医疗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快速、通畅、灵敏的信息网络平台。
四、完善县传染病医院功能建设。
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使其能够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五、继续加强医疗机构基本设施设备建设。
一是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力争在2年内建成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二是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2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5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六、改革僵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胜县 基本 公共卫生 服务体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