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docx
- 文档编号:3939809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87KB
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docx
《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
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如何融合?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这两年商业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也对传统的商业渠道带来了阴影,未来这两种商业渠道是替代还是相互竞合,值得业界探讨。
不过在可见的将来,两个渠道会按照各自逻辑发展,电子商务覆盖区域广,产品可以无限上架,减少了商铺租金,仓储物流等支出,成本上有一定优势。
而传统的线下渠道则可以提供更好的设计,更佳的视觉效果,提升购物体验,增加消费者信心,提升品牌价值等等。
而两种渠道对应不同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因此彼此平行发展似乎是当然之选。
但是随着商业生态的演变,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层兼顾和统筹两种不同渠道,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
而电子商务渠道和传统商业渠道的融合和互动进程,才刚刚开始,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特征,摸索出相对应的最佳商业实践,这是对企业经营者智慧的一种考验。
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失败的案例。
电子商务领域的王者-淘宝,曾经高调宣称要建立线下连锁渠道,希望借此来扩展用户基础,吸引更多消费者通过淘宝购物。
但是目前为止,淘宝线下渠道进展缓慢,据内部人士消息,实际上淘宝已经放弃了线下拓展计划。
我们也看到不少线下非常成功的企业,开始在电子商务平台发力。
比如苏宁电器,2010年,苏宁电器成立了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试图通过共享苏宁电器拥有的品牌,货源,和物流优势,在网络上再造一个苏宁。
根据规划,2011年苏宁网络成交的目标设定为100亿,相当于2010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
目前来看,苏宁易购的前景虽然引入遐想,但是无疑苏宁电器需要为之付出巨大的资本投入。
但是,无论从规模和认知度来说,苏宁电器毕竟是一家成熟型企业,而且家用电器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商品,苏宁电器融合两种渠道融合模式对于一般中小型企业未必有参考价值。
以提供品牌旅行装备为宗旨的UTC行家的经验,对于专注商业终端领域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也许更具借鉴价值。
和许多专注于单一渠道的企业不同,UTC行家一开始就制定了双渠道驱动的发展战略。
从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UTC行家就开始在全国一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圈进行渠道布点,从高端百货商场到机场专门店,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百余家门店,近千个销售点,线下渠道布局基本成型。
而从2008年开始,UTC行家就开始筹划电子商务平台,到了2009年初,其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并且在淘宝,腾讯有啊等平台上建立了专门的网络商城,目前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相互协同,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销售体系。
为什么一开始就坚持这种双渠道策略呢?
UTC行家总裁Amy女士有个解释,她说:
“说到底,这是由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决定的,UTC行家的旅行产品定位是为商旅客户服务,因此必须在重要的商圈,机场和高铁站等建立实体店,同时这个群体中的多数又是资深网民,喜欢在网络上探讨和分享关于各种各样的旅行话题,因此网络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个销售平台。
”
对于这种双渠道战略,一开始公司内部的确有不少质疑。
一方面,双渠道战略对资源投放,系统能力建设和管理体系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另外一方面,不同渠道的产品,定价和品牌建设,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后果。
但是经过内部多轮讨论,管理层最终坚信,为了更有效的服务于目标消费者,必须坚持双渠道发展策略。
问题只是,如何应对双渠道发展可能带来的冲突?
UTC行家为此进行了细致的模拟和精心的安排。
首先,从定价上,对于同一品牌项下的同一款产品,定价原则是网络渠道和实体店渠道价格基本一致,因为根据他们的调研,对于真正具有品牌号召力的产品,消费者看重的是品牌内涵和产品功能,而并不特别关注有限的价差,持续一贯的价格信号是对品牌价值的坚守。
美国电子商务领域,很多企业也是遵循着这种定价策略。
果然,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增长的销售记录表明,同样是网络消费群体,当他们认可了特定的品牌后,他们是愿意支付和线下渠道一致的价格的。
其次,UTC行家的设计团队也推出了系列适合网络消费群体的产品,比如其中一款功能简洁的水滴包,在短时间内,受到网络用户的追捧,而线下门店可以收益于消费者口碑带来的重复购买。
对于强调功能的旅行装备产品来说,详细的信息描述非常重要。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UTC行家可以把产品的设计理念,用料,尺寸和性能进行详细描述,再配以各种精美的旅行画面,包括相应的视频内容,让消费者对UTC行家的商品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再做出购买决定。
这种通过网络和消费者沟通产品信息的方式,减少了线下销售的沟通成本,反过来带动了线下的销售效率。
有人说过,不努力打造媒体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不是好社区。
这道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在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UTC行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了系列网络推广活动,有效的在消费者中积累了知名度,与线下耗费甚巨的推广活动相比,这大幅度降低了营销成本。
当然,最重要的是,UTC行家旗下实体店的存在,和目前大多数专注网络单一渠道的企业相比,消费者认同不可同日而语。
UTC行家还承诺在其电子平台购物的,地面实体店同样可以提供退货和品质保障服务。
因此,从品牌共享,后台的物流,财务等体系来看,两个渠道运行完全可以无缝连接,而从产品设计,销售管理,团队建设等来看,两个渠道各有侧重,相互竞争,这也有利于团队和团队之间保持必要的压力。
而两个团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从不同渠道反应的销售特征来洞察消费趋势。
进入到2011年,UTC行家的市场推广策略中,决定继续把两种渠道的模式融合作为重点,比如在2011年3月,UTC行家通过和腾讯的合作,引导年轻的腾讯用户前往UTC主要城市的门店,排队,积聚人气,现场分发礼品,同时又给予参与者一定数量的购物礼券,这些礼券可以通过门店渠道,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抵扣。
UTC行家总裁Amy女士说,经过两年多的运转,证明了这种双渠道模式是可以融合并发挥各自优势的。
比如在地域覆盖上,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存在,意味着既有侧重点,比如线下渠道侧重分布于一二线沿海城市,但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有效的覆盖全国大部分消费区域。
通过品牌增值,线下渠道的存在,强化了品牌力量,也加强了网站直销平台的美誉度。
而网络平台,自然帮助线下渠道大规模的传播了知名度。
在信息共享,后台支持,以及客服,品质保证等等方面,多渠道的存在虽然是一种考验,但是也可以提高市场门槛,是对竞争者的有效区隔。
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这两种渠道,目前看来双方在服务特征,发展速度等方面还是泾渭分明,不同点更加显著,但是要不了多久,也许不同点就逐渐消融,渠道相互汇合---最终决定商业形态的,还是消费者和市场规律。
个人感想: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这两年商业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也对传统的商业渠道带来了阴影,未来这两种商业渠道是替代还是相互竞合,值得业界探讨。
我认为现代市场是由电子商务和传统渠道共同组成的,未来社会必定是由这两种渠道所支撑。
“走出去引进来”2011电子商务谁执牛耳
出口企业亟需精准营销
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遭遇了困境,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让这些出口企业在2011年面临全新的机遇。
有关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约为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
7%,增速远远超过预期的8%的目标,其中出口约为1。
6万亿美元,中国外贸进出口前景一片美好。
商务部表示,2011年我国将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并推进电子商务等商务平台的建设力度。
面对互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快速地发展,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势必将更加深度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以迎合变化万千的新经济时代,跟上全球经济日渐复苏的节奏。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商务平台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都能成为出口企业海外拓展的助推器。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如果坚守原有的战略,固守在原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必然会被市场摒弃。
知名出口厂商香港尼客斯科技有限公司曾表示,市场上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数量少、价格昂贵、服务不稳定、效果不精准等缺点,这让他们非常苦恼,平台的不给力严重影响了公司业务的开展。
海外搜索引擎专家刘旭指出,经历过经济危机之后,出口企业变得更加理智,他们不仅仅需要一个网络平台,更需要搜索营销。
只有能够提供精准营销结果的服务商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微软必应在国内的首家合作伙伴-深圳市汇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搜索用户几乎翻了一倍。
国内中小企业的全球化营销道路上,还有很多值得创新的方式,精准而有效的营销平台将让他们事半功倍。
”
市场面临变局
细数市场上的电子商务厂商,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阿里巴巴。
早在2008年底就推出了“出口通”服务的阿里巴巴,通过这两年的深耕细作,已经将电子商务的市场培育做的深入人心,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时至今日,阿里巴巴首创的会员制遇到了挑战,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出口企业业绩下滑,致使阿里巴巴把价格一降再降,出口通会费大幅降低为2万元左右。
从最新的财报报表和市场反馈上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出口通并没有获得市场一致认可。
而搜索大厂谷歌和微软必应的杀入更让市场变得扑朔迷离。
谷歌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对于很多网友而言,谷歌以其创新的技术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称赞,但是从其商业运营角度来讲又面临致命伤。
谷歌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摇摆不定,甚至选择退出中国市场,这给其关键词竞价业务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再加上渠道遥控管理弊端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谷歌错过了本可以俘获广大中国出口企业芳心的机会。
相对于谷歌,微软必应也选择在去年推出必应“出口通”计划(adcenter。
bing。
com。
cn)。
在这个时间选择面向国内的出口型企业推出关键词搜索服务的微软,又意欲何为呢?
“企业购买必应关键词广告不仅会出现在必应搜索结果内,更会出现在微软强大在线资源和合作伙伴上面,比如MSN门户、与微软结盟的雅虎、华尔街日报网站、以及著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上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认知度,最终使得企业的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微软MSN中国总经理刘振宇表示。
如此看来,MSN此举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意味。
后来者能否居上?
刘振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推出半年时间以来,微软必应出口通实现了飞速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呈现三位数的增长。
目前已经有服装、LED、玩具、礼品等众多行业的的企业加入到必应出口通当中。
当记者问及必应出口通与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时,刘振宇强调说“微软必应出口通将让中国的广大出口企业体验到专业、高效、精准的搜索营销服务。
其主要优势除了在线资源和合作伙伴实力强大外,还选用了按效果付费的付费方式,这种模式区别于传统付费模式的是,企业可以自主根据资金情况和效果来决定是否持续投入。
刘振宇表示,“微软必应出口通借助必应搜索在海外市场的广阔平台,能够帮助出口企业更好的展示自己,从而帮助出口企业及其产品更快地被国际市场消费者认知。
”据悉,目前微软必应出口通计划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五个国家执行。
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必应搜索的月覆盖用户达到近2亿,达90%。
月搜索请求达41亿次,占据1/3的市场份额。
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数据表明,在所有知名的搜索引擎中必应的用户拥有最高的购买能力指数。
虽然Google仍占据了搜索市场的头把交椅(65。
6%),但微软-雅虎联盟紧随其后(29。
2%,微软13。
1%,雅虎16。
1%)。
必应搜索结果的成功率高也是其又一个大“卖点”。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ExperianHitwise的调查显示,1月份,必应的搜索结果成功率是81。
5%,而谷歌的仅为65。
5%。
comScore的数据显示,微软必应+雅虎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增长势头稳健。
从去年开始,微软MSN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可谓说是捷报频传,必应出口通计划的推出,MSN与新浪达成战略合作伙伴,近期又爆出微软与诺基亚重磅合作并在移动搜索领域布局等。
综合来看,微软MSN在经历了几年的蛰伏后终于露出生机,但是否能够按照既定步伐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我们静观其变。
个人感想:
全球经济的复苏,使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阿里巴巴、微软、谷歌等巨头势必会持续加大拓展力度,电子商务也将因中国制造再一次引爆全球。
我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阿里巴巴、微软、谷歌,到底谁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成为执牛耳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方支付亟待牌照正名中国电子商务将再提速
5月2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正式揭牌,有消息表明,支付宝及众多第三方支付将率先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内又称“支付牌照”)。
这意味着,占据国内网上支付市场主流的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搭建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为行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管尚不知道何时会正式发放牌照,但“显而易见的是,第三方支付行业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支付宝公众与客户沟通部陈亮表示,“更为关键的是,支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
一旦第三方支付行业获得发展,整个电子商务市场获得的助推效应会非常明显。
”
事实上,成立于2003年10月的支付宝,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培育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支付宝的创立,一直被看做是国内电子商务生态的里程碑。
今天在众多团购网站和B2C平台上购物的消费者,或许想象不到,今天能够实现在网上轻松的淘宝贝和选商品、踏实信任的付款、轻松的等待送货上门,完全有赖于支付宝对整个网购消费流程的改造。
电子商务因第三方支付而可信
如果说,电子商务是闯入传统商务市场的陌生人,那么这个陌生人让别人接受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信任问题。
支付宝很简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支付宝来充当卖家和买家之间的资金池。
买家在网购后,网购费用并不直接进入卖家账户,而是进入支付宝,这时候支付宝起到的作用类似于银行的保管箱,当买家确认收货之后,支付宝再把费用打入卖家的账户。
这就有效地降低了网络交易的风险,降低了网络诈骗的可能性。
“你敢用,我敢赔。
”支付宝简单的口号却带动了整个信用体系的大转变。
在支付宝之后,阿里巴巴推出的“全额赔付”、“先行赔付”的制度,莫不根植于支付宝的担保模式。
卖家不必担心发货后无法回收货款,而买家也不用担心钱货两空,如果说淘宝的出现,解决了网购的信息源和商品源问题,那么支付宝就提供了“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服务。
对于信用体系的改造,还只是支付宝的第一步,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地享受支付服务,促进国内网银的互联互通是支付宝的另一大功劳。
第三方支付体系完善
让电商门槛降低
有了成熟的支付网络和信用体系,支付宝不仅仅成为了淘宝上商品交易的基础服务,而且在物流和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支撑起了更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和电子商务模式。
从最初的淘宝卖家和买家,再到后来的航空公司和网游公司,乃至成为B2C网站开疆拓土的支付工具,支付宝的触角甚至还延伸到了港澳台和海外市场。
目前,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49.56%。
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数超过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
依靠这些数据,支付宝能够为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相当数量的客户信用数据,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依靠支付宝数据快速建立客户数据库。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电商公司的创业负担。
2008年风起云涌的独立B2C电子商务,2009年快速成长的在线交易的贸易类B2B,2010年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团购之间的“百团大战”……无一不是支付宝搭建起了最基础最底层却也最关键的支付架构。
在公共事业领域,凭借对小额支付业务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支付宝已经成为都市消费者的缴费首选。
在全国很多地区,人们也已经习惯通过支付宝来缴纳日常的水电煤气费用、进行信用卡还款等。
第三方支付亟待牌照“正名”
今天的消费者,只要经过支付宝,可以在70多家国内银行,乃至VISA、万事达、东亚银行等境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可控可查的支付,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
拥抱支付宝的过程,让此前并不重视国内小额支付市场的银行界发现,“互联但不互通”会让他们丧失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根据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3650亿元。
个人感想:
若正式发放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更为关键的是,支付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
一旦第三方支付行业获得发展,整个电子商务市场获得的助推效应会非常明显。
我认为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必然会对中国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普及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支付升级:
电子商务催生新的货币动力
因为金融危机的深入演化,货币所拥有的传统含义和表达货币的语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已经开始酝酿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包括决策机制、组织结构在内的改革,这在全球货币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在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参阅),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甚至不可分割的货币工具——电子支付,也面临着新的产业升级。
电子商务是所有用来应对经济危机当中,最具现代意义的途径,或者说最具“科技特色”的工具;正是这样的特色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起着催化转折的作用。
从淘宝所集聚的大批个人创业网店到建立在ShopEX基础上数以万计的独立企业架构,从环球资源、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外贸平台到国际航空客货、多币种交易等大型信用体系,第三方(电子)支付在电子商务流程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对支付平台的技术水平、交易稳定和信用支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的电子支付行业,从诞生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竞争与协作的行业形势。
协作是因为支付行业需要共同推动新兴的电子商务,而激烈的竞争是任何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的必然现象。
在国内电子支付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无疑是支付宝;其原因显而易见,因为电子商务在国内接受程度最深的就是以淘宝为主的C2C市场,而支付宝与淘宝系出同门。
作为企业级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重要领域,航空客票的网上支付是最成熟和大规模的实际应用;我们注意到,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已经与国内第三方支付技术水平最高的环迅达成合作,由环迅为其提供支付平台支持。
选择环迅的原因很简单:
针对企业级的需求,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环境和很高的风险控制能力才能满足;对此,国内目前只有环迅支付(IPS)能够支持,而从技术标准上来看支付宝力不从心。
随着电子商务的独立企业架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搭建自己的电子商务;以ShopEX企业框架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独立企业架构就已超过33万用户。
这种去卖场化的B2C,或者称为E2C(EnterprisetoCustomer),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越C2C,成为首要的电子商务形式。
所以将来电子商务对第三方支付的需求将越来越趋向于企业级应用,而不再是简单的C2C。
航空客票是一个无论安全技术级别还是多币种交易要求都很高的企业级电子支付范畴,南方航空与环迅的合作已经开创了企业级电子支付的应用先河。
从艾瑞最新发布的《2008-2009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中,我们发现一个令人兴奋的有趣现象:
2008年网购增幅为49.2%,而网上支付交易规模却急剧飙升,增幅接近200%;支付宝平台的支付与淘宝密不可分,其增幅应当与网购相匹配,那么多出来的150%网上支付增幅,必定有其它来源。
不难注意到,《报告》中航空客票范畴的网上支付增幅达440%,据细分行业之首,同时其规模也占到网上支付总额超过18%,这部分金额也与C2C无关。
任何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都存在马太效应;其实支付宝在C2C领域的成功本身也说明这一点。
而在将来,越来越多基于ShopEX框架的企业级B2C应用将面临支付平台的选择问题。
有了占据航空电子客票大半市场的成功经验和企业级电子支付领域的成功示范,环迅势必成为新一代电子支付的领军者。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能够满足当时以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主的跨境资本活动;而到了现在,私人金融资本逐渐成为主要的国际流动资本,所以IMF亟待改革。
同样,电子商务领域承担着助力经济快速复苏的责任。
而作为其基本货币工具的电子支付,我们希望看到的是:
不仅仅有率先推出C.A.T.和ICPAY等第三代支付产品的技术派企业——环迅支付;而是能够囊括进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大部分电子支付企业,尽快实现以企业级需求的技术水平为主导的行业升级,这样才能真正促成电子商务的远景目标。
个人感想:
因为金融危机的深入演化,货币所拥有的传统含义和表达货币的语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随着电子商务的独立企业架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搭建自己的电子商务。
我认为将来电子商务对第三方支付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趋向于企业级应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力促电子商务效率最大化
在2011艾瑞第六届年度高峰会议上,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COO阮京文指出,2011年整个中国网络经济规模将会达到2452亿,而09年中国网络经济的增长率是39%,2010年是53%,2011年将保持68%的增长,整个网络经济发展速度将是5倍GDP的增长。
与此同时,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第三方支付也在近几年持续高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将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备受各方关注。
电子支付打破了交易时间和空间限制,对支付结算影响深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商务实际上是通过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完成相互的活动,信息流应该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资金流是实现手段。
而只有将三者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效率最大化。
从C2C到,B2C,再到B2B,随着网络交易规模的暴增,行业对第三方支付的资金归集和管理的高度整合性及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方支付在提供基本的在线结算服务同时,还必须满足企业整合订单、支付、运单系统,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各个环节的多元化需求。
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迅支付)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支付厂商,也是最早将战略重心放在B端的支付平台。
在与B2C商户的合作中,环迅支付将自身定位为为企业度身定制资金流解决方案,同时为企业解决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
去年环迅支付上线了“付联网”产品计划,新一代的“付联网”产品在实现操作便利、管理简单、支付快捷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整个支付系统的高度整合和定制,通过高便利性、低运营成本、减少不产生效益的操作环节的智能化营运平台,以帮助企业最终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的高度统一。
在企业结算中,电子支付与其他交易结算形式相比,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某些行业中甚至已近70%,而此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而企业间电子支付与结算也必将带动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行业对电子支付的资金归集和管理的高度整合性及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付联网”产品上线后在短短数月时间内,就在电子商务各领域迅速铺开。
凭借“付联网”的杰出表现,环迅支付也在日前2011艾瑞第六届年度高峰会议上被评选为“2010年度最具潜力互联网企业”。
随着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进程日趋加速,而企业的电子商务化与应用建立在电子支付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上,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反过来亦推动第三方支付更深入细分市场。
而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第三方支付应用特征也从行业细分进一步向行业整合过程
个人感想:
电子商务将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备受各方关注。
我认为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支付模式可以使个人和企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与网上交易同步的支付结算。
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传统 渠道 如何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