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考资料中西方的比喻之异.docx
- 文档编号:3932166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17KB
浅谈参考资料中西方的比喻之异.docx
《浅谈参考资料中西方的比喻之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参考资料中西方的比喻之异.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参考资料中西方的比喻之异
浅谈中西方的比喻之异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人类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事物间的相似点,以甲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表现手法,它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艺术手段。
修辞中的比喻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上表现的尤为鲜明和集中,与其他修辞方式和表现手法相比,它的使用频率之高,表达效果之显著,可以称得上是之“最”的。
它的形式灵活多样,使用范围宽广,具有“全球性”,具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表达效果。
古往今来,各色各样的比喻一向为人们所广泛应用,成为语言艺术手段中的佼佼者,无怪乎我国著名作家秦牧称赞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古希腊的修辞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把比喻说成是“天才的标识”。
但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不同民族在运用比喻时,同一比喻所产生的喻意又不尽相同。
以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异国文辞,难免会削足适履,导致文化冲突。
本文就从自然现象和动植物、颜色及神话典故、成语谚语、宗教文化四种喻体加以阐述,旨在论述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的比喻之异。
一、以自然现象和动植物作为喻体
大千世界,宇宙之间,斗转星移,日月经天,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火山爆发,地动山摇,海市蜃楼,潮涨潮落等等,这些种种的自然现象均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共同认知对象。
这类自然现象对于人类来说,无古今之别,疆域之异,加之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恒一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必然有类似的认识经验。
因此,尽管不同民族用自然现象作为喻体的语境不同,传递的情感有异,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人们对这种比喻的接受心理大体相同。
比如:
athunderofapplause(雷鸣般的掌声)、atlightningspeed(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Sitonavolcano(处境危险)、Thetideturns(潮流总是会变的)、Fishupthemooninthewater(水中捞月)、Pushtheboatwiththecurrent(顺水推舟)。
显然,这种全球性的喻体不会因为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产生误解。
然而,当这种全球性的喻体与民族特定的心理因素、文化背景结下不解之缘,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就会产生附加在文字信息上的“超语言信息”,也即是“文化信息”。
不同的民族对于对世界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思维,不同的文化中存在许多冲突或不一致的比喻。
比较典型的是“龙”。
众所周知,在汉语言文化里,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够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语言文化里是威严、威武的象征。
与之相应的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也就因此而染上了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宫”、“龙颜”、“龙袍”、“望子成龙”、“人中龙凤”等等。
但是,在西方文化里,龙却是一个凶残肆虐、邪恶的、会喷云吐雾的、应该被消灭的怪物,在《圣经》中,龙既是恶魔,又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有凶恶可怕的含义。
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都讲到了与龙这种怪物的斗争,并以龙的被杀为结局,如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德国古达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都有关于主人公杀死龙的描写,并以此突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
在俄罗斯也有关于英雄剪除三头凶龙的传说。
因此,当中国人无不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听了这句话就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
同一比喻在不同文化里各有寓意,两种文化对“龙”赋予了不同内涵。
又如,在汉民文化里,“狗”多数是一个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狗”有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在西方文化里,狗确是“人之良友”,“地位”要高很多。
比方说,当一个人碰到好运时,人们会对他说Youarealuckydog(你是一条幸运的狗);当某人感到累时,他会说自己“像狗一样累坏了”(dog-tired);当某人感到自己上了年纪,学不会新东西时,他会说I’mtooolddogtolearnnewtricks(我这条狗太老了,学不会新玩意了);Everydoghashisday(每一条狗都有出头的一天,即人人都有得意之时);以狗喻人,却无贬义,Giveadogabadnameandhanghim(给狗一个坏名声并把它吊死,也即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另外一个动物—孔雀也是如此,孔雀在中国文化里是吉祥、美丽的象征,尤其是傣族人跳孔雀舞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汉语中若将人比喻为孔雀,则意味着美丽轻盈。
但英语中peacock(孔雀)是骄傲的象征,常指狂妄、爱炫耀的人,如:
Theywereeagertotaketheyoungpeacockdownapeg.(他们非常想压一压那个年轻的狂妄家伙的气势。
);在汉民族文化中,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里蝙蝠并没有给人以好感,相反,它是一个丑陋、凶恶、吸血动物的形象,与蝙蝠有关的词语大多带有贬义,像asblindasabat(瞎得像蝙蝠一样,有眼无珠),crazyasabat(疯得像蝙蝠),havebatesinthe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海燕,当代中国人把它当作学习的榜样,但在西方文化里,海燕却是一个“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人或幸灾乐祸的人”,两者相差,不啻天壤之别。
再如西风,对英国人来说,因为带来温暖和雨水,所以对它很有好感,著名诗人雪莱还有《西风颂》的名篇传世;但对中国来说,它是“寒冷”“严冬”的代名词,因此对之并无好感。
二、以颜色作为喻体
人类世界,千姿百态,青山绿水,白云蓝天,草木有别,花卉各异,飞禽走兽,色彩斑斓,光怪陆离,“赤橙黄绿青蓝紫”如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为人类编织出光彩夺目的生态环境。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是无实质的区别,由此而产生的比喻有相近之处实属情理之中。
如:
inblackandwhite白纸黑字,callblackwhite颠倒黑白,gotothegreenwood去当绿林好汉,givesbgreenlight给某人开绿灯。
然而,人们对自然界中颜色的感受,往往与光谱学家观察颜色所获得的感受大不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颜色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而且会触发人的不同情趣,给人以冷暖、兴奋或压抑等不同的感受,这颇类似修辞学中的通感。
因此,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迥异、观察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喻义差异。
中国人用红色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其喻义从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RedstaroverChina”可见一斑。
但西方人却从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redfordanger),因此斗牛士用来激怒牛的红布(red-rag/red-flag)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事物”,红色进而成了“政治上激进”(theRandomHouseDictionary)的代名词。
在中国,一旦有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红得发紫,周围之眼“红”者大有人在,但英美人却用“greenwithenvy”来形容人的妒忌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red”虽和汉语中的“红人”无缘,但purple却和汉语中的“紫色”有异曲同工之妙,“beraisedtothepurple”就有走红的涵义。
这是因为西方的帝王和主教有穿紫袍的传统,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地位,“紫色”因而被喻为“帝位、显位”。
不过,汉语中“紫色”的这种喻义源于“红得发紫”,表示“红”的程度。
而英文中的purple单独使用时却无这种含义,因而在上述汉语的语境中,不能用英文的“purple”来取代汉语中的“紫色”。
这说明汉语中的“紫”与英文中的“purple”异中有同,同中存异。
由此可见,以颜色作为喻体的用法和不同民族的心理因素,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见“红”则译为“red”,见“绿”则译成“green”,就难免导致文化冲突。
不过也不能走极端,认为凡颜色词必有潜藏的文化信息。
例如拜伦的《唐璜》中有下列两行诗:
我记得大列颠的海岸显赫得雪白
但几乎其它每个国家的海岸显得蔚蓝
不少中国读者曾对诗中的“雪白”感到惑然,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白色”在英语中有特殊的喻义。
其实,略具英国地理知识者,就知道此处的“白色海岸”乃是因为多佛尔海岸为白垩石之故。
三、以神话典故、成语谚语为喻体
提及神话,人们自然会想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希腊民族和古罗马。
他们在建设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众多的神话故事,而且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语言材料。
“Achille’sheel、theProcrusteanbed、Laocoon、theMuses、Jupiter”等等,已成为不同民族经常引用的神话典故。
汉民族的神话虽远不及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发达,但汉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演进中,也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典故,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等。
就修辞效果而言,这些典故堪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典故相媲美。
但不论什么民族的典故,故与创造典故的语言环境、社会风貌、生活习俗、历史变迁、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
赵景深的“牛奶路”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很多文学家、批评家把“牛奶路”视作中国翻译界笑谈的对象。
但人们往往只注意从天文学的角度把theMilkyWay的理性内涵与galaxy(银河)相提并论,却忽视了希腊神话中的“theMilkyWay”和汉语中的“银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有径庭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汉语中“银河”常会使人联想到汉民族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银河”在人们的想象中是一条水深浪急,无法逾越的天堑。
可是,在希腊神话中theMilkyWay既可指Hera在Heracles喂奶时滴下的奶汁凝成一条路,又可指人间通往宙斯宫殿的一条乳白色大道。
可见,汉民族中银河的特征是有水的“天河”,而英语中的theMilkyway则是陆地上乳白色的“路”。
这种文化信息差异很容易被中国人忽视。
又如,不同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作为喻体,也总是带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只不过有时比较明显,有时比较隐晦罢了。
汉语中形容某人瘦,说“他瘦得像猴子”,英语中却说“瘦得像影子”(asthinasashadow);汉语中形容某人穷,说“他穷得像叫化子”,英语中却说“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aspoorasachurchmouse);汉语中说“挥金如土”、“水底捞月”,相应的英语却是to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和fishingintheair(空中钓鱼)。
在谚语中,汉语喻凡事皆有原因,说成“无风不起浪”,英语(包括俄、法语也是如此)却说成“无火不冒烟”(Nosmokewithoutfire);汉语中说“一国三公”,喻“管事的人太多反而把事情弄糟”,英语却说成Toomanycooksspoilthebroth(厨师太多难做汤);汉语中描写事物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景象,爱用“雨后春笋”作比喻,俄语中却用“雨后蘑菇”作比,英语也用蘑菇作比,如themushroomgrowthof(像蘑菇般地成长),springuplikemushrooms(像蘑菇般地涌现);汉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却比英语中的Betteranopenenemy,thanafalsefriend(宁要公开的敌人,不要伪装的朋友)更为形象、生动。
四、宗教文化引起的差异
宗教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圣经》中的典故,其语用特征和意义已经成为西方人日常生活中的用语。
例如,powerofthekeys(天国的钥匙;教皇的权利),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总的来说是对的,但是细节上不对)等等。
而中国文化多受佛教道教儒教的影响,所以汉语中也有许多相关的隐语。
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
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中西方比喻的差异。
这种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影响。
作为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了解比喻的差异,就会在言语上犯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成恶语,引起谈话双方或一方的不快;有时候又把嘲讽当成是称赞。
当一种语言的母语操作者不了解另外一种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差异时,往往很难对这种语言所传达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给跨文化交流造成困难。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昇主编.语言与文化[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李瑞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李济中著.比喻论析[M].河北: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
[6]马茂元、赵昌平选注.唐诗三百首新编[M].湖南:
岳麓书社.1996.
[7]《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10期
[8]周玉忠著.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参考资料 中西方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