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docx
- 文档编号:3927963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87.49KB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docx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
2020-2021年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训练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在夏季到来之前,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游泳池水质抽检工作。
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游泳池水质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6项指标。
其中游离性余氯指标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起皮肤过教等症状,过低起不到杀菌消毒作用,会造成游泳池水质的恶化,导致多种介水疾病的传播。
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消春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常见的含氯消毒剂
消毒剂名称
液氯
漂白粉
二氧化氯
成分或主要成分
Cl2
次氯酸钙Ca(ClO)2
ClO2
氯气和漂白粉能消毒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
由于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病毒的结构,从而可达到杀菌的目的。
同时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次氯酸酸性较弱且极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产生HCl和O2
ClO2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性的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等。
因其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故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________。
(2)常见的含氯消毒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工业上用漂白粉消毒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的原因是________。
(5)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红色,后逐渐变为无色。
请结合材料解释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Cl2CaCl2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合理答案均可)HClO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详解】
(1)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
消毒过程中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2)常见的含氯消毒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单质的是:
氯气Cl2,只由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工业上用漂白粉消毒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比反应后多1个钙原子、2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
CaCl2;
(4)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的原因是:
二氧化氯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
(5)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红色,后逐渐变为无色。
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次氯酸有酸性,可以将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同时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可以将红色溶液漂白。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
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
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____(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___
【答案】干粉灭火弹ABC
拉发式禁止火种(严禁烟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短文可知,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
(2)A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故选项正确;
B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故选项正确;
C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故选项正确;
D超细干粉灭火剂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3)碳酸氢钠遇热会分解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引燃式灭火弹需要用力投入火场;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预防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就是禁止火种(严禁烟火),还可以建立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火灾的预警网络系统等。
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
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
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
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
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
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
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
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
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
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
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
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_________。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答案】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假,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BC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自来水消毒剂包括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假的,因为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3)由题中的表格可知,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4)阅读材料得,氧气性质有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5)A、水中的消毒剂含量过少,细菌可能超标,正确;B、“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但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可以饮用,错误;C、“富氧水”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错误。
故选BC。
4.“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请你从化学视角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1)据了解,发射前8h开始加注火箭第三级使用的燃料液氢和液氧.其中液氧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液氢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液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写出液氢燃烧方程式________.
(2)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________(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
________.
(3)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写出A中CO还原Ti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________.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________.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小勇同学进一步探究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10g钛铁矿样品进行实验,待完全反应后,用磁铁吸引铁粉,并称得铁粉的质量为5.6g,试求算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
【答案】助燃作燃料密度小2H2+O2
2H2O不易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2CO+TiO2
Ti+2CO2CO有毒,对空气有污染CO与容器内空气混合,点燃后可能会发生爆炸先通一段时间CO,同时点燃C处的酒精灯,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或先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氧气具有助燃性,火箭中的液氧起助燃作用,液氢是燃料;氢气的密度小,质量轻,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液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
(2)月球上没有氧气和水,故不易生锈。
(3)①CO与TiO2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钛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TiO2
Ti+2CO2;②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A装置中应该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在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的燃烧而引起爆炸;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和A装置中爆炸,应该先通一段时间CO,同时点燃C处的酒精灯,排尽玻璃管内空气,然后再点燃A处的酒精灯(或先用气球收集尾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x=8g
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
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
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B.煤C.酒精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B.1910~1940C.1940~1980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ABD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合理即可)BC
【解析】
(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
(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
(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大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BC。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
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
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
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
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应:
_____。
(2)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_____反应。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______。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答案】Fe+2HCl=FeCl2+H2↑氧气碳酸氢钠和碳酸钙BCC
【解析】
【分析】
【详解】
(1)胃液注意成分是盐酸,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食物变质是食物与氧气反应,铁生锈反应掉氧气,食物就不易变质。
(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4)A、氧化镁既不是碱类也不是盐类,错误;
B、服用药物要适量,正确;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而且因含有钙元素可补钙,正确。
故选BC。
(5)胃液pH的正常范围在0.9~1.5,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酸性越弱越有利于病菌生存,故选C。
考点:
化学用语、化学与健康的知识。
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原文作者:
李晓静,在原文基础上有删减)
一.味精是什么
味精是一种食品调味料,它的学名是谷氨酸钠,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晶体,易溶于水,味道极为鲜美,是一种由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二.味精对人体有害吗
正确食用味精不会产生副作用。
味精本身不具有毒性,或者说味精的毒性很低很低,一般人在正常范围内食用味精,不会对健康有任何损害。
但是过量食用味精(基本不能发生),味精中的钠会与人体中的其他矿物质产生拮抗的作用,比如钠过量就会抑制钾的吸收,所以对于本身有低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
三.儿童正常食用味精安全吗
对于儿童摄入谷氨酸会导致缺锌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试想一下,如果谷氨酸与锌结合可以使锌被排出体外,是否谷氨酸也会与其他矿物质结合,引起其他矿物质被排出体外,从而造成其他矿物质的缺乏呢?
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四.味精该如何正确食用
味精应在快出锅时使用,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
对酸性强的菜肴,不宜使用味精。
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如炒蔬菜时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放味精时注意投放温度,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最浓。
但需注意适量,不必每天每菜都使用,防止对其产生依赖性。
此外,3个月内的婴儿食物中不宜使用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
(2)谷氨酸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味精的溶解度随环境pH的增大而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
A味精本身没有毒性
B味精应该在快出锅时使用,在酸性或碱性菜肴中不适宜添加味精
C儿童不能食用味精,会导致儿童缺锌
D本身有低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
(5)假如你是一名食品营养师,你将给出怎样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
【答案】Na+无色、无味、晶体、易溶于水增大ABD减少味精使用
【解析】
【详解】
(1)谷氨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符号为:
Na+。
(2)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谷氨酸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无味、晶体、易溶于水。
(3)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味精的溶解度随环境pH的增大而增大。
(4)
A、味精本身不具有毒性,或者说味精的毒性很低很低,一般人在正常范围内食用味精,不会对健康有任何损害,说法合理;
B、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
对酸性强的菜肴,不宜使用味精。
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如炒蔬菜时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味精应该在快出锅时使用,在酸性或碱性菜肴中不适宜添加味精,说法合理;
C、儿童不能食用味精,会导致儿童缺锌,说法不合理;
D、过量食用味精(基本不能发生),味精中的钠会与人体中的其他矿物质产生拮抗的作用,比如钠过量就会抑制钾的吸收,本身有低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说法合理。
故选ABD。
(5)合理的建议:
减少味精使用。
8.化学人看阅兵
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办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大典。
化学人眼里的阅兵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秀”出烟迹
急速飞翔的战机在蓝天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彩烟,这利用的是化学材料制成的彩烟剂。
在飞行表演时,将高沸点的液体发烟剂注入吊舱,通过氮气加压的方式,将烟剂从拉烟喷嘴里“吹”出来,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形成的蒸气遇冷后凝结成雾,就会出现浓浓的烟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科普 阅读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