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92099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28.13KB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docx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方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保定时代商厦小区5、6#楼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保定时代商厦小区5、6#楼施工组织设计》
《保定时代商厦小区5、6#楼》施工图纸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建国路,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79.05m,建筑总面积5#楼21013.72平米,6#楼19875.91。
建筑物耐久年限三类(50年),地下2层,地上28层,其中地下一层平时为敞开式自行车车库,层高2.9米;地下二层平时为敞开式自行车车库,层高3.4米,战时为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首层至二十八层为住宅,住宅层高2.8米。
电梯机房层高4.7米,室内外高差0.45m。
±0.000相同于7#楼,
三、施工部署
1、平面控制
场区控制网→建筑物控制→轴线内控点→楼层控制轴线→楼层细部线
2、高程控制
地下部分:
场区高程控制网→地下高程控制→细部高程控制点→各施工段高程控制→各细部高程控制
地上部分:
场区高程控制网→地上高程控制→从基准点引测至各楼层及各施工段高程控制点→细部高程控制
四、施工测量准备
1、工程定位及场地水准点复测:
依据测绘部门给定的红线桩或相关测绘单位给定的首级平面控制图,测设建筑物平面控制图,控制桩应距开挖线1~5米。
使用全站仪复测建筑物四角坐标,其点位误差不大于±20mm;场地水准点使用DS3级水准仪采用附合测法进行复测。
场地水准点如图所示。
2、测量仪器的选用
主要测量器具配置见“测量、检测仪器配置计划表”。
(如下表)
所有测量器具按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工作程序》中的有关要求管理和控制,保证其良好的校准状态。
测量、检测仪器配置计划表
名称
精度
数量
用途
激光铅直仪
10"
1台
重要轴线的竖向传递
电子经纬仪
2"
2台
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
普通水准仪
S2
2台
常规水准测量
计算机
1台
内业计算与管理、测量数据库。
3、测量基本要求
测量人员设置:
根据本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及工期要求,结构施工阶段拟设置4名测量人员,其中1名(陈璟龙)具备验线资质,其他主要人员应持有当地管理部门所要求岗位证书。
五、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
1、控制网测设
(1)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建筑高度,本工程按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设,测角中误差:
±12″,边长相对中误差:
1/15000;
(2)测设方法
1)以校测合格的红线桩为起始点和起始方向,使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初步放样三个主轴点,然后依据主轴点测设其余各点。
复核后对每一桩位沿控制网边长方向各钉四个骑马桩,以防止碰动。
最后按照标桩要求挖土浇灌混凝土保护。
2)初放桩位稳固后,以不低于二级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联测主轴点与红线桩的相对关系,轴线点点位误差不应大于±20mm。
合格后将全站仪置于中间主轴点上进行水平角度观测和边长测距,检查直线度和边长相对误差。
2、根据工程平面形状、占地面积和周围环境,平面控制网采用矩形网形式。
六、高程控制测量
在基坑开挖宽度2米范围之外选择安全区域埋设四个场地水准点。
为保证现场水准点间的相对精度,在水准引测时选择一个起始水准点作为水准测量的依据。
引测时使用精密水准仪及其配套的水准标尺,沿闭合水准线路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观测,闭合差不应大于±6mm√n。
七、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1、平面测设
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等细部线。
轴线投测:
首先检测轴线控制点的稳定性,无误后将J2经纬仪置于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对应控制点,正、倒镜将控制线投测至施测层。
两次投测取中后作为最终投测控制线。
每流水段控制线投测不少于三条。
在施测层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校测所投测控制线的夹角和距离,复核其几何关系,合格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细部放样:
为减弱因拉力、温度误差等因素对细部放线相对关系的影响,钢尺读数应强制符合于两控制线间的理论值,依据各细部轴线与控制线的相对关系定出轴线位置,最后根据轴线放样墙柱边线、模板控制线、洞口边线等。
墙、柱拆模后应及时用线坠将轴线引测至柱立面,以供上层梁、板支模使用;
主轴线间距
允许偏差(mm)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L>90m
±20
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2、标高测量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每一个独立坑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
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基坑的标高基准值,基准点应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位置。
标高点引测示意图下图所示:
标高点引测示意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
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如图:
标高抄测:
层间标高抄测工作有两部分内容:
即墙、柱拆模后抄测50cm水平控制线和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作为支模和混凝土浇筑的标高依据。
标高抄测的精度控制如下表所示:
高度H(m)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H≤30
±5
30 ±10 60 ±15 3、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在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我方测量人员将随时跟进,进行实时观测以控制开挖范围及设计标高。 开挖基坑开挖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土方开挖标高控制: 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2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 开挖到伐板垫层上表皮处,在基坑边1.0米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 然后,在基坑另一边1.0米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 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 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等开挖边线。 八、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测量 1、平面测设 (1)内控网测设: 主体结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 1)内控网布设原则: 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 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楼梯间和电梯间附近,偏离建筑物纵横轴线各1米,且每个流水段内应至少有三个内控点。 (相见附图1) 2)布设方法: 在首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时,按内控点布置图预埋200×200×10mm的钢板。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强度时,利用外部轴线控制网测设内控点,投点误差不大于1.5mm。 所有点位测设完成后,使用全站仪校测其几何关系,角度偏差不大于±20″、边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 校测合格后,在最终点位处钻孔,并嵌入Ф1mm铜丝作为内控点标志。 在以上各层施工时,按内控点布置图在相应位置预留200×200mm的通光孔。 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2)轴线的竖向投测 1)把激光铅直仪安置在首层内控点上,在施测层相应位置放置半透明磨砂玻璃作为接收靶。 投测时应严格整平仪器,激光器启动后仪器照准部旋转一周,以光斑轨迹中心作为内控点在施测层上的竖向投测点。 为便于校测,每次投点不少于三点,投点结束后使用DJ2经纬仪和钢卷尺复核其几何关系,合格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2)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 10 60 15 2、高程的传递 (1)标高基准线测设: 标高基准线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在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布设三处,作为该流水段的标高基准线。 标高基准线测设从高程控制点引测+1.000m高程,核校合格后作为其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2)高程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竖向传递高程时,首先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将标高基准线引测到便于向上传递处,然后用检定合格的钢尺(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向上竖直量测,每一个施工流水段传递三个点,测设高程控制点。 钢尺量测时须加温差、拉力、尺长改正。 (3)作业层标高抄测 施工层抄平之前,首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作业层标高抄测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校测传递到作业层的标高控制点,校测无误后取其平均值引测标高。 3、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5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5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2)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控制轴线放测出墙位置,弹出墙边线,然后放测出墙5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在该层墙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5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九、装饰工程施工测量 装饰工程测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水平线控制、铅直线控制、铅垂面控制。 1、水平线控制 (1)依据现场水准点复核首层标高基准点,校测合格后沿建筑物四周做出测量标志,作为装饰工程施工水准基准点。 然后校测结构全高和楼层标高。 (2)受差异沉降影响,结构施工期间所弹楼层水平线的精度,已基本不能满足装饰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所以,装饰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校测后的楼层标高控制点重新抄测楼层水平线。 室外墙面按楼层每隔10米左右设置一个标高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拉钢丝的方法确定所需部位水平线。 2、铅直线控制 (1)首先复核首层内控网,其精度应达到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校测合格后,使用铅直仪复核屋面各轴线投测点。 (2)铅直线布置在建筑物各转角、直线部分参考饰面分格线每10米左右设一道。 在垂直饰面方向,铅直线距完成面10mm; 3、铅垂面控制 在相邻两铅直线间悬挂0.5mm鱼丝线,使用角尺内返10mm便可加密铅垂面控制点。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加密控制点控制饰面出墙厚度和平整度。 十、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一个时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测量 方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