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全集.docx
- 文档编号:391910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48KB
马未都说收藏全集.docx
《马未都说收藏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未都说收藏全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未都说收藏全集
马未都说收藏全集
篇一:
马未都说收藏目录
终于会编辑了目录如下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2008.01.02)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一)盛世收藏(2008.03.03)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五)拍案惊奇(2008.03.07)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四)正襟危坐(2008.03.06)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十)大器晚成(2008.01.20)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三)一塌清风(2008.03.05)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七)小家具大境界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六)箱柜传奇(2008.03.10)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九)去伪存真(2008.01.19)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二)床前明月(2008.03.04)
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八)软硬兼用(1月13日)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东方奇葩景泰蓝(2009.02.11)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名贵材料的雕刻(2009.02.09)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镶嵌艺术(2009.02.05)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薪火相传(2009.02.14)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上)(2009.02.12)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2009.02.13)马未都说收藏杂项/马未都说收藏之竹雕传奇(2009.02.06)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八)瓷中神话元青花(2008.2.24)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
(二)变土为金(2008.01.27)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二十)皇家专业瓷——珐琅瓷(2008.07.14)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二十二)外销瓷的神话(2008.07.16)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二十三)陶瓷的收藏与辨伪(2008.07.17)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二十一)艳压群芳话粉彩(2008.07.15)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九)永宣青花(2008.03.24)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六)民窑传奇(上)(2008.02.17)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七)民窑传奇(下)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成弘青花(2008.03.25)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八)光彩夺目说五彩(2008.07.10)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二)明亡清兴话青花(2008.03.27)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九)争雄斗艳说斗彩(2008.07.11)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三)雍乾青花(2008.03.28)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四)晚清青花(2008.03.29)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五)瓷中珍品釉里红(2008.07.07)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十一)嘉万青花(2008.03.26)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四)皇家珍瓷(2月3日)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五)五彩珍瓷(2.16)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
(一)曙光初现(2008.01.26)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
(二)夏商周的美玉(2008.08.26)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三)新奇的德玉文化(2008.08.26)马未都说玉器收藏/(四)鼎盛汉玉(2008.08.28)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五)隋唐辽金话美玉(2008.08.29)马未都说玉器收藏/
(一)神秘的玉童年(2008.08.25)马未都说玉器收藏/宋元明玉器(2008.09.01)
篇二: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读后感
读《马未都说收藏?
杂项篇》后感
最近系统阅读了马未都先生撰写的《杂项》。
马未都先生出生于北京,编辑出身,搞收藏近30年,目前已然成为大家。
据说,他开始关注并喜欢上收藏的时候,正是文革后不久。
大家都知道,文革中“破四旧”大致是何种情况。
交的交、搜的搜、毁的毁,避之不及,谁还稀罕或大胆隐匿那些古旧玩意儿。
改革开放初期,文物市场并未开放,就是说不允许文物交易,即使有,也仅限于地下活动即黑市。
现在著名的北京潘家园,早期就是个鬼市——早晨天不亮各色人等聚集天亮就散了。
当时很多人对文物认知很少,认知程度很低,很多农民从民间搜罗一些旧物件拿到鬼市上多少换俩钱补贴家用,当时可以说没有人认为依靠这些东西发大财。
当然地下交易的物件有所谓祖传的,盗墓出土的也很少。
马未都那个时候开始对文物有了一些任知,尽管从今天来看肯定程度有限(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但毕竟他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这样,也就有了很多所谓的“捡漏”。
据他讲,当时光绪年间的很不错的小器件,比如官窑碗,都是买一送一,碗是送的。
今天收藏队伍已经相当庞大,盛世兴收藏,乱世藏金银嘛。
更主要的是人们对文物的认知水平已今非昔比,想捡漏就很不容
易了,懂的人多了。
这其实也是件好事,至少客观上它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话说回来,收藏热的兴起,文物市场的兴旺,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盗墓成风,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盗墓也不稀奇,不是有一句话嘛:
“十墓九空“,有些墓甚至已被盗挖多次。
但毕竟盗墓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是极其令人不耻的,掘人祖坟是被人们诅咒为断子绝孙的行为,所以凡盗墓都与”贼“相连称为”盗墓贼“,所以盗墓从来都不是光明正大的。
今天为什么盗墓成风呢?
主要就是墓里有值钱的好东西,很早就有了这样一句话:
”要想富,去盗墓,一夜挖个万元户“,再一个,中国古代往往实行厚葬制,不管人生前怎样,死后一定要厚葬,厚葬的表现之一就是要在墓里陪葬很多金银珠宝及贵重物件,这自然成为不良不法之徒觊觎的对象。
再一方面,类似鉴宝节目的热播,从某种意义上也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甚至深化了拜金主义思想,助长了盗墓的持续进行,虽然国家加强了监管力度,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依然有大量文物通过某些非正当途径流出国门。
所以说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并存,国家在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本书也是《百家讲坛》的衍生产物,是他讲座的文字版。
所谓杂项,就是收藏大类之外的那些小类,这套书一共有五本,一本讲家具,两本讲陶瓷,一本讲玉器,还有一本就是这本杂项了。
而这一本书有分十一讲,除了最后一讲是一个之外,一到三讲讲的是漆器,四讲是镶嵌艺术,五六讲为雕刻艺术,七八
讲铜器,包括景泰蓝,九十讲讲鼻烟壶。
其中的内容很丰富,马先生的特点是理论和典故相结合,读起来很有趣味,也很长见识。
我们的文化太深厚、太伟大了,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去领略和体会它,不能说不是一种浪费。
记得民国时候有位大作家林语堂写了本书叫《生活的艺术》,西方书评家称:
“读完这书后。
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
”我很早就知道我的祖国文化深厚、历史悠久,但是没有太直接的感受,可是看了马先生写的书之后,觉得我们的文化的确有值得鞠躬的所在,一瓶一罐,一案一几,都透着两个字——“讲究!
”也许只有我们这么悠久的文化才能积淀出这许许多多的艺术,令后世子孙受用不尽。
而传承这些文化,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三:
马未都谈文玩收藏价值
马未都谈文玩收藏价值
马未都说:
挺怀念过去的时光,那时文物价格低,真品多,很少伪造,因为伪造的成本更高。
现在观复博物馆中的藏品,绝大部分是在1995年以前买来的……
马未都收藏的古建筑门窗
马未都并非坐拥万贯家产后才玩起“成人的游戏”,而是凭每月菲薄的薪资超前切入,最终成为京城一大玩家。
他的成功,见证了30年来中国民间收藏的勃兴与发展,并且给上千万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梦幻一般的鲜活样本。
自学成才的“文盲”!
马未都从小爱看书,特别是历史书,最爱看。
懂得历史后,顺便对记录历史的器物也产生了兴趣。
观复博物馆内的十二扇红雕填大屏风
他开始收藏的时候,正是中国艺术最不值钱的动乱时期,破四旧啊,大家看到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就犯怵,怕一不留神被扣上一顶大帽子。
不过在民间,市场经济的苗子总要顽强地蹿出来。
钧瓷挂屏,小偷不要!
上世纪70年代末,大概是出于发展外贸的考虑,国家恢复向民间收购古玩旧货了。
马未都的第一件藏品是在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屏,也称钧瓷挂屏。
当时他刚成家,积了一点钱,看到这件东西后,绷不住了,就将准备买彩电的钱,买了这件宝贝。
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他闻讯后吃了一惊,赶紧跑回家。
一看,四挂屏还在,心里就踏实了。
挂屏就摆在电视机边上,小偷把它挪到一边,偷走了电视机和音响,他认为这些家电比较值钱。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而马未都收藏的是四扇屏,每片至少镶嵌四片钧瓷,现在少说也要十多万吧。
现在这件挂屏陈列在观复博物馆家具馆内。
官窑瓷器,十元一个!
马未都最爱跟人说他在文物商店里挑官窑瓷器的经历:
“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老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
”马未都在他那里买了不少东西。
一个雍正的民窑盘子,直径一尺,才几十元。
一把唐代的越窑执壶,100元,现在唐越窑执壶没1万元根本别谈。
他有一个朋友,买了一张黄花梨桌子,才几十元!
他是没钱买新家具,无奈之下才选择旧货的,现在这张桌子少说也得几十万。
他又玩开了古典家具。
收藏古典家具有一个麻烦,特费地,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搁放。
那时候北京还到处是四合院,七八户人家挤作一团,谁家都不宽敞,家具抱回来得有地方供它。
马未都收藏家具首先就遇到这个难题,也没想到租个仓库存着,更没想到日后要建个博物馆。
所以他一开始收家具不可能很多,纯粹是为了实用。
他结婚那会,家里全是老家具。
既可用,又可欣赏,这是收藏家具的好处。
买老瓷器可以上文物商店挑去,那么买老家具呢?
当初好像还没有像样的专卖店,只能往农村里跑。
这样的事他碰得多了。
所以他对后辈的告诫是:
搞收藏就要吃得起苦,餐风宿露,节衣缩食。
一开始别指望人家扛着好东西上门来找你,你得自己找。
李翰祥的最后托付
因为宝贝总与玩家躲猫猫,所以玩收藏的人都相信缘分。
对此马未都也深信不疑。
在马未都的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张清代康熙紫檀螭龙三弯腿大画桌,就是李翰祥转让给他的,料很足,工又很精,包浆很亮,十足的宫廷气派。
按照现在的估值,起码也得四五千万。
马未都若有所思地对我说:
它见证了一段人生经历,太离奇,也太有启示性了。
家具收藏的三本好书!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有两个支流:
宫廷、文人一路,另一路是民间。
但民间艺术更为活泼,更有生气,它是文化人的灵感源泉。
不过文人的参与,对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是起到了引导作用的。
马未都说,在古典家具收藏热中,文化人重新发现了古典家具的艺术价值,这个文化人也包括外国人。
他很推崇三本书。
一本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将中国古典家具介绍给世界,引起轰动,不少外国人就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来中国寻找古典家具的,它带动了全球性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热。
第二本书是安思远在1971年写的《中国古典家具》。
安是美国人,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古董教父”,就是把《淳化阁帖》卖给上海博物馆的那位。
但这本书没译成中文。
另一本是中国人写的,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应该是第三个里程碑,它的价值现在还在不断被证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都说 收藏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