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918824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74.59KB
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D.苯加入到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褪色
【答案】B
【解析】A、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将乙烯氧化而褪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A错误。
B、苯中碳和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虽然不是典型的双键,但是仍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B正确。
C、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苯与浓硝酸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硝基苯,为油状物,C错误。
D、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在苯中的溶解度很大,苯加入到溴水中,苯将溴水中的溴夺取出来而使溴水层褪色,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在化学上叫萃取,D错误。
正确答案为B
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小苏打受热易分解
焙制糕点
B
蛋白质受热变性
高温杀死流感病毒
C
SO2具有漂白性
漂白滋补品银耳等食品
D
Al(OH)3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水生成
阻燃剂
A.AB.BC.CD.D
【答案】C学。
科。
网...
【解析】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CO2和H2O,产生无毒物质,因此可以焙制糕点,故A说法正确;B、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失去蛋白质的活性,因此高温杀死流感病毒,故B说法正确;C、SO2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C说法错误;D、氢氧化铝分解是吸热反应,降低外界温度,同时产生水蒸气和氧化铝阻碍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故D说法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D
4.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电解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B、水力发电是动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C、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D、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正确,答案选D。
5.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
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
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C.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28′
D.1molN4转变成N2将吸收882kJ热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N4是由氮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不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A不正确;B、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氮元素与氮元素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B正确;C、N4是正四面体型结构,键角是60°,C不正确;D、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
N放出942kJ热量,则1molN4转变成N2时的反应热△H=6×167kJ/mol-2×942kJ/mol=-882kJ/mol,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1molN4转变成N2将放出882kJ热量,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分子结构、化合物与单质、化学键以及反应热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6.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3mol/(L·s)
C.V(C)=0.3mol/(L·s)D.V(D)=1.6mol/(L·s)
【答案】D
【解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A.
=0.25mol/(L•s);B.
=0.3mol/(L•s);C.
=0.1mol/(L•s);D.
=0.4mol/(L•s),故反应速率v(D)>v(B)>v(A)>v(C),故选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析出高级脂肪酸
C.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小于其在碱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
D.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学。
科。
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A项错误;B.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食盐晶体才能析出高级脂肪酸钠,B项错误;C.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小于其在碱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C项正确;D.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高价脂肪酸和氨基酸属于电解质,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石油的综合利用,皂化反应,非电解质的判断等知识。
8.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PH3分子中有一对电子孤对
C.PH3分子VSEPR模型的名称是四面体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
【答案】A
【解析】A,PH3分子中的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n=
=4,所以VSEPR模型是四面体,C正确;P原子通过sp3杂化形成4个杂化轨道,其中3个被成键电子对占据,余下的1个被P原子的孤电子对占据,所以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所以A不正确,B、正确。
D,因为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P强,所以NH3分子稳定性强于PH3分子,D正确。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
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得,a为Na,b为Mg,c为C,d为O,e为S,f为Cl,A项O的非金属性强于S,故O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S,故A项错误;B项a、b、e三种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a
a>b>e,故B项错误;C项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的电子也不容易是电子,故c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项错误;D项c、e、f元素非金属性f>e>c,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f>e>c,故D项正确;本题选D。
考点: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
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乙二醇(HOCH2CH2OH)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
【答案】D
11.对于100mL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③改用300mL1mol/L盐酸;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⑤滴入少量CuSO4溶液()。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①适当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①正确;②改用100mL3.0mol/L盐酸,氢离子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②正确;③改用300mL1mol/L盐酸,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③错误;④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片,增大固体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④正确;⑤滴入少量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⑤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若要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可增大反应的浓度、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升高温度以及形成原电池反应,注意加入酸的性质,注意不能改变反应的机理,例如不能加入浓硫酸或硝酸。
学。
科。
网...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的分子式:
CH3B.高氯酸的分子式:
HClO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答案】B
【解析】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故A错误;B.高氯酸为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高氯酸正确的分子式为:
HClO4,故B正确;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7,
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的质量数为238,该原子可以表示为:
92238U,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
注意掌握结构式、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
本题的易错点是C,要注意审题。
13.一定条件下,0.3molX(g)与Y(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3Y(g)
2Z(g),ΔH=-a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一段时间后,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仍为1:
1
B.达到平衡时,且反应放出0.1aKJ的热量
C.达到平衡后,若向平衡体系中充入西游气体,Z的正反应速率将不发生变化
D.X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答案】C
【解析】A.反应过程中X与Y的变化量是1:
3,则反应一段时间后,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仍为1:
1,故A错误;B.达到平衡时,因不知道变化的X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反应放出0.1aKJ的热量,故B错误;C.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若向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的浓度,反应速率也不变,故C正确;
D.X(g)+3Y(g)
2Z(g)
起始物质的量(mol)0.30.30
变化物质的量(mol)x3x2x
变化后物质的量(mol)0.3-x0.3-3x2x
X的体积分数
×100%=50%,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只有反应前后不相同的量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
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
反应前后不改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如该反应中的压强就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难点是选项D,容易根据X的体积分数不发生改变而错误判断是平衡状态,而事实上X的体积分数始终是50%,无法判断反应是平衡状态。
14.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B.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111]
D.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A
【解析】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中所有氢原子位置相同,所以其二氯代物只有1种,A正确;B.乙是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但可燃烧,也为氧化反应,C错误;D.丁是乙醇,不是乙酸,D错误;答案选A。
15.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淀粉
葡萄糖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学。
科。
网...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反应①是水解反应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将葡萄糖、乙醇区别开
【答案】D
【解析】A、淀粉是糖类,反应①属于淀粉的水解,但是没有甜味,故A错误;B、反应③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④属于加聚反应,但反应⑤属于氧化反应,故B错误;C、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乙醛能与新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但乙醇不具有此性质,故D正确。
16.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酸性水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可以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D.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答案】D
【解析】A.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不是酸的水溶液,A错误;B.Pb的化合价为+2价、+4价,不存在+3价,Pb3O4可表示为2PbO•PbO2,B错误;C.氯化镁是离子晶体,可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但是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熔融HCl不导电,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稳定性顺序HF>H2O>NH3、HCl>H2S>PH3,推论正确,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类比思维方法的应用,解答时注意虽然某些物质存在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性,要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移动,易错选项是C,注意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是分子晶体而不是离子晶体,为易错点。
17.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X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二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三倍。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一定增大
B.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一定为X2YZ3
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D.X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金属晶体,Y、Z两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一定为分子晶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X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X位于第IA族;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二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三倍,所以Y是C或S,Z是O;A.用惰性电极电解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不一定增大,例如电解硫酸钠溶液,A错误;B.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也可能为X2YZ4,B错误;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例如硫酸、硫酸钠、亚硫酸钠等,C正确;D.金刚石为原子晶体,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的应用
18.PX是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X的分子式为C8H10B.PX的一氯代物有3种
C.PX与乙苯互为同系物D.PX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A
【解析】由结构可知PX的分子式为C8H10,故A正确;PX的一氯代物有2种,则B错误;PX与乙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而非同系物,故C错误;PX分子中含有2个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错误;答案为A。
点睛:
该题的难点是有机物共线、共面判断,解答该类试题的判断技巧:
①甲烷、乙烯、乙炔、苯、甲醛5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
②借助C—C键可以旋转而—C≡C—键、
键不能旋转以及立体几何知识判断。
③苯分子中苯环可以以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线。
1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学。
科。
网...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油脂已经完全皂化
B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生成
蔗糖溶液已经水解完全
C
向溶液X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X中的溶质一定是酸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溶液呈碱性,所以不能根据皂化后溶液酸碱性判断油脂是否完全皂化,A错误;B.再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B错误;C.铝盐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也产生CO2气体,C错误;D.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明确实验原理、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银镜反应和蔗糖水解的条件,为易错点。
20.一种钒-多卤化物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和储液罐均存储有反应物和酸性电解质溶液。
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VCl2+BrCl2-
2VCl3+B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Cl2存储在正极储液罐内
B.放电时H+从正极区移至负极区
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Br-+2Cl--2e-=BrCl2-
【答案】D
【解析】A、VCl2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存储在负正极储液罐内,故A错误;B、放电时作为原电池,H+从负极区移至正极区,故B正确;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错误;D、充电时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Br-+2Cl--2e-=BrCl2-,故D正确;故选BD。
学。
科。
网...
二、实验题
21.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水溶性
苯甲酸
122.4
249
1.27
微溶
甲醇
-97
64.3
0.79
互溶
苯甲酸甲酯
-12.3
199.6
1.09
不溶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______(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学。
科。
网...
(4)A中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答案】
(1).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2).冷却后补加(3).冷凝收集产品(4).否(5).CFEADB(6).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苯甲酸(7).除去没有反应完的Na2CO3(8).b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
(1)根据表格中数据,苯甲酸常温下为固体,因此先加入苯甲酸,然后加入甲醇,最后加入浓硫酸,具体操作是:
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瓷片,需要冷却装置C后,再加入碎瓷片,防止烫伤;
(2)装置B中冷凝管是把产物有气体冷却为液体,即冷凝收集产品,此冷凝管不能换为球形冷凝管,产品会残留在球形冷凝管的凹处;(3)装置C是制备苯甲酸甲酯的发生装置,制备的苯甲酸甲酯混有苯甲酸、甲醇和硫酸,应用水洗去可溶于水的物质,,苯甲酸甲酯常温下为液体,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苯甲酸甲酯中混有苯甲酸和少量乙醇,利用苯甲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用碳酸钠除去苯甲酸,碳酸钠是固体且过量,然后采用过滤方法除去碳酸钠,最后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苯甲酸甲酯,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FEADB;(4)根据(3)的分析,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苯甲酸;装置D的作用是:
除去没有反应完的Na2CO3;(5)由于苯甲酸甲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分液时应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即选项b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本题的难点是物质提纯操作顺序,判断苯甲酸甲酯中杂质,先采用水洗,除去易溶于水的物质,利用苯甲酸甲酯常温下为液体,然后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苯甲酸微溶于水,则苯甲酸甲酯中混有苯甲酸,利用苯甲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用碳酸钠除去苯甲酸,过滤,蒸馏。
三、计算题
22.把1molX气体和0.5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2min末生成0.4mol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前2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Y的转化率。
(3)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
【答案】
(1)v(X)=0.15mol·L-1·min-1;
(2)40%;(3)n=2
【解析】生成的Z为:
0.1mol/(L·min)×(2L×2min)=0.4mol
利用三段式法计算:
3X(g)+Y(g)=nZ(g)+2W(g)
起始:
1mol0.5mol00
转化:
0.6mol0.2mol0.4mol0.4mol
平衡:
0.4mol0.3mol0.4mol0.4mol
(1)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v(X)=3/2v(W)=
=0.15mol·L-1·min-1;,答:
前2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2)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2min末时Y的转化率α(Y)=0.2mol/0.5mol=0.4,答:
2min末时Y的转化率为40%。
(3)v(W)=0.4mol/(2L×2min)
=0.1mol/(L·min),v(Z)=0.4mol/(2L×2min)=0.1mol/(L·min),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n:
2=0.1mol/(L·min):
0.1mol/(L·min),n=2,
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为2。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利用三段式法计算,解题关键:
(1)根据v=△c/△t计算平均反应速率;(3)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河北省 定州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