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91675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41KB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docx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报告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专业剖析报告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一、专业设置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依据及要求
(二)专业面向、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三)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的学时、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
(二)职业基础课的学时和主要内容
(三)职业技术课的学时和主要内容
(四)职业技能训练的学时数和主要内容
三、课程建设
(一)确定课程标准
(二)选择规划教材,编写教案、实验实训指导书
(三)精品课程建设
四、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
(二)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机构及职责
五、教学环境
(一)校内实训基地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三)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
六、产学研结合
(一)专业产学研结合基本情况综述
(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产学合作
(三)教学、科研情况
七、教学质量监控
(一)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及活动管理
(三)教学进程管理
(四)学生成绩
(五)教学质量控制
八、职业素质教育
(一)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二)职业能力
九、学生素质
(一)素质教育管理
(二)学生素质情况
(三)近三年招生情况
十、学生就业
一、专业设置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依据及要求
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是新的科技革命强大的推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物技术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它已被广泛应用到农业、工业、食品、医药、卫生、环保、园林等行业,它正深刻地影响着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流入这个产业的资金愈来愈多,新创办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据了解,目前中国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并以每年增加近100家公司的速度增长,这些企业和公司急需大量从事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
我晋东南两市有19个县区,有多家如长子方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山西紫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屯玉公司、潞玉公司、鑫农公司等大型农业科技企业,还有如太行、康宝、昂生等制药股份公司等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急需生物技术及应用的高职人才。
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我院决定开设“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
(二)专业面向、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和营销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岗位。
培养具有一定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够运用生物技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想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教学采取“以技术应用”为关键,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模式,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实现生物技术及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1.学生毕业可适应的范围
(1)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工作,相关设备的选型、使用及维护工作。
(2)从事环保、生物制品、生物制药、食品生物技术、食用菌、生产和加工技术、生物保健等方面的生产与行政管理工作。
(3)从事生物制品卫生与安全、食品制造业、制药行业的检测监测工作。
(4)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营销工作。
2.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1)掌握普通化学、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食用菌栽培、组培快繁、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
(1)具备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操作、主要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的能力。
(2)具备对生物制品(药品、食品、化工品、化妆品等)的分析和检验能力。
(3)具有生物制品(药品、食品等)的管理及销售能力。
(4)具备从事食用菌栽培、组培快繁、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生产及管理能力。
4.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1)具有本专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够运用生物技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想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办学思路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
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型的职业教育观念,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特色,改革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
立足本校实际,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优良职业道德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一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结合素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培养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1)狠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狠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建立以生物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2)坚持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培养
坚持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以此培养既有文化基础,又有职业技能,同时具备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以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以生物技术为主线,层层分解,最终确定了所需的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的学时、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
1.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22学时)
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和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0学时)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以及贯穿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高等数学(66学时)
介绍函数的连续与导数,导数的应用,微分以及应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及其应用,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概率与数理统计初步。
4.英语(72学时)
讲授语言语法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及词组,熟悉基本句型,培养学生听、说、写、读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打下基础。
5.体育(44学时)
授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和体育基本知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不断增强体质。
6.计算机基础(84学时)
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取得全国计算机考试初级以上证书(或劳动部门认可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7.应用写作(28学时)
主要讲授应用文写作基本原则,写作方法及写作规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
新闻、通讯、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记录、简报以及科技论文、报告、科普创作等写作文体。
8.基础化学(52学时)
学习化学原理、结构化学、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元素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9.军事理论课(16学时)
10.形势教育(8学时)
(二)职业基础课的学时和主要内容
11.生物化学(56学时)
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合成与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机理。
12.植物生长与环境(84学时)
讲授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3.微生物学(56学时)
讲授微生物形态、结构、分类、营养、生态、遗传等基本知识以及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
14.遗传学(84学时)
讲授遗传学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并向作物育种和种子繁育方向进行延伸。
15.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52学时)
主要讲授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基本的生物统计方法、常见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及试验总结、计算器的统计运算及生物统计软件操作方法等内容。
16.生物技术概论(78学时)
以生物工程五大工程为主线,全面阐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7.生物分离技术(52学时)
参照生物分离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操作规范,讲授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操作。
(三)职业技术课的学时和主要内容
18.植物育种技术(78学时)
主要讲授植物育种目标、品种资源、主要育种方法等。
19.无土栽培技术(52学时)
主要讲授营养液与固体基质,无土育苗、固体栽培、蔬菜、花卉等无土栽培技术。
20.发酵工艺技术(52学时)
主要讲授啤酒、葡萄酒、酒精、白酒、氨基酸、酱油、食醋等生产工艺及发酵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21.生物技术制药(66学时)
主要讲授基因工程制药、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抗体制药、植物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及发酵工程等技术方法。
22.植物组织培养(44学时)
主要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原生质体等的培养,并介绍常见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23.食用菌栽培技术(44学时)
讲授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平菇、香菇等常用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24.种子营销(选修,44学时)
讲授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种子市场的调查与分析、种子产品及新品种开发策略、种子定价策略、种子销售渠道策略、种子促销策略、国际市场种子营销等内容。
25.作物生产概论(选修,44学时)
讲授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和作物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26.种子质量检测技术(选修,44学时)
介绍对种子品质进行检验、分析、鉴定的标准和规程,以判断其优劣,评价种用价值。
27.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12学时)
教授学生就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其制定高质量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和人格。
(四)职业技能训练的学时数和主要内容
28.专业认知实习(28学时)
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如屯玉种业有限公司、潞玉种业有限公司、方兴农业科技高效生态园等)参观和实习,通过接触实际生产过程,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立感性认识。
29.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训(28学时)
包括植物野外实习指导、植物营养诊断、土壤剖面观察及主要土类识别三部分,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0.微生物学实训(18学时)
微生物学科的实践技能操作。
31.遗传学实训(12学时)
细胞学、遗传学的实践技能操作。
32.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实训(28学时)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及试验总结。
33.生物技术概论实习(14学时)
生物工程五大工程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实习。
34.生物分离技术实训(16学时)
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技术操作。
35.植物育种技术实训(28学时)
使学生掌握植物育种的程序、有性杂交技术及常规育种方法。
36.无土栽培实训(12学时)
让学生到生产基地进行无土栽培的具体操作与实践。
37.发酵工艺实习(18学时)
使学生了掌握啤酒、葡萄酒、酒精、白酒、氨基酸、酱油、食醋等生产工艺。
38.植物组织培养实训(16学时)
使学生了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培养的技术方法。
39.食用菌栽培实训(14学时)
学生到基地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具体操作与实践。
40.就业实习(884学时)
安排学生到农业科技企业、生物医药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与生物技术有关的企业实训,得到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的同时完成就业。
本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的安排,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
系部规定实践教学课时不得低于总课时的50%。
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把“双证书”要求纳入教学方案,使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至少获取1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经统计,我专业09、10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1所示。
表1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工种编号
职业资格证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5-01-03-04
菌类园艺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5-01-01-03
农作物繁育员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5-01-01-04
农作物植保员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三、课程建设
(一)确定课程标准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训、实习三部分内容有机结合。
为实现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双证融通”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制订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同时依据教学计划编写和修订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及顶岗实习方案。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要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服从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计划安排的整体要求。
本专业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作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课时安排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
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共16门,均有完备的课程标准。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年轻教师还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二)选择规划教材,编写教案、实验实训指导书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本专业所有课程的教材选择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程度水平和教学实用性等标准,选用了高职高专“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授课进度计划为基本依据,以教学参考资料为辅助,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手段等各种教学要素,遵循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过程进行设计所形成的教学方案。
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是备课过程,教案是备课的结晶、上课的备忘录。
本部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授课前必须备课并编写教案。
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授课计划并编写教案,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本部门还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编写了系统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方案。
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共16门,均有系统、完备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方案。
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教案、实验实训标准开展了课程教学,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
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落脚于每一门具体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同时,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
课程质量的高低就谈到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学院为了提高课程质量,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的建设结果固然重要,建设过程才是更为重要的。
我系正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会有很多繁琐的工作,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也进一步培养锻炼了老师,提高了老师自身素质,促进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精品专业建设服务。
表2《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师资队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四、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名,是一批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表3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师资情况统计表
姓名
职称
学历
双师证
是否实践指导教师
主讲课程
2.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情况
我系制定了专门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立了完善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力争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
我系规定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之余要不断加强学习和进修,鼓励教师加入各种学术组织,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从事科研工作。
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鼓励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和发表论文,实行科研奖励。
尤其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出台鼓励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专业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翼,它决定着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我院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尤其是科研工作,采取了很多鼓励措施。
我系也把教学与科研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多次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最新专业技术,还有多位教师主动学习,进修了研究生学位,组织教师查阅资料,提出课题,解决当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职的教师不仅是要求在理论知识上能满足学生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授学生更多生产实践技能;为了能够培养出自己的、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师队伍,不定期地到相关企业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学生学习。
计划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轮训,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素养。
(二)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配合完善管理机制,搞好教学管理,我系成立了相应的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机构。
其人员构成情况如下:
表4农学系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务
职称
主要工作职责
五、教学环境
我系非常注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本专业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课程标准、教案、实验实训及试题均有电子版资料,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学校经费的支持下建成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
农学系所在校区拥有面积达5440m2图书实验综合大楼,设有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均可一次容纳2个教学班同时阅览、上课和上机操作。
我院拥有开设本专业的相关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天平室、植物与植物生理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植物保护实验室、遗传育种实验室,各实验室仪器设备较为先进齐全。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有多处校外实习基地:
屯玉种业有限公司、潞玉种业有限公司、鑫农种业有限公司、泽州原种厂、太行制药股份公司、康宝生物制药股份公司、昂生制药股份公司等。
这些基地集生产、科研、经营、销售为一体,为本专业安排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科研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
表5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项目及开出率
序号
实训项目
学期
周数
开出率
备注
1
植物生长与环境
2
1
70%
2
微生物学
2
1
95%
3
遗传学
2
1
40%
4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3
1
90%
5
生物技术概论
3
0.5
40%
6
生物分离技术
3
0.5
40%
7
植物育种技术
3
1
85%
8
无土栽培技术
3
0.5
50%
9
发酵工艺技术
3
0.5
40%
1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4
0.5
80%
11
食用菌栽培技术
4
0.5
40%
12
就业实习
5-6
38
100%
合计
53
六、产学研结合
(一)专业产学研结合基本情况综述
本专业在申办、教学设计、教学培养和教学实训等方面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为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有多处校内外实习基地:
本校科教基地、屯玉种业有限公司、潞玉种业有限公司、鑫农种业有限公司、泽州原种厂、太行制药股份公司、康宝生物制药股份公司、昂生制药股份公司等。
这些基地集生产、科研、经营、销售为一体,为本专业安排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科研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产学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应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
我们办学体制的特色是:
企业与学院双向介入,使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等更适应企业的需要;同时,学院介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使教师的实际业务能力大大提高。
(1)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密切程度较高。
我们定期到晋东南两市19个县区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了解情况,并随时听取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这就便于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及时修订。
(2)在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时,聘请校外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参与研讨,以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适当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参与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
(三)教学、科研情况
本专业教师在认真进行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校级课题、市级课题各一项,参编了多部教材,发表了多篇论文。
七、教学质量监控
(一)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为配合完善管理机制,搞好教学管理,我系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及活动管理
每周一次教研业务活动,并有主题与记录;每学期能举办1—2次公开课,认真执行听课制度,每学期系领导至少对下属每一位教师听一次课;每周一次的教学工作例会;不定期的技术专题讲座。
(三)教学进程管理
1.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定位准确,能体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程结构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明确,具有特色,并经教务处批准,课程计划相对稳定。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详见教学工作总结。
2.教学大纲执行情况
该专业每门课均制定(修订)完整大纲;按计划全部开出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保证教学时数;95%以上课程均按时按标准填好教学进度表,并报院、教务处备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技术 应用 专业 剖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