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3914973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80KB
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文言文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多义词词义判断]
精选例题:
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两项(B)、(D)
A.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B.会使辙交驰
C.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驰将惜不得
讲析:
判定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也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属于理解能力。
多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是确定的,只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表现出多义性。
因而,只有正确地把握语境的整体意思,才能准确判定多义词的词义。
精选例题要求辨识的四个“使”字,A是“出使”的意思,B是“使臣”的意思,C是“使命”的意思,D是“使臣”的意思。
因此,B句与D句中的两个“使”同义。
课堂迁移训练 :
1.“乘”:
A.登;B.乘车;C.坐船;D.凭借;
E.兵车;F.辆;G.四
试判断下列句中“乘”字的义项:
①超乘者三百乘( )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③乘鄂渚而反顾兮( )
④乘船余上沅兮( )
⑤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⑦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
2.“疾”有疾病、痛苦、痛恨、痛心、快速、强烈、妒忌诸义。
辨识下列句中的“疾”字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B.声非如疾也,而闻者彰
C.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
D.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E.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F.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①与“深恶痛疾”的“疾”同义的一项是 ( )
②与“疾言厉声”的“疾”同义的一项是 ( )
3.韩愈《祭助教文》中说,“吾徒学而不见施设,禄又不足以活身。
”辨识下列句中的“施”字,选出与韩愈句中的“施”字同义的一项
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C.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D.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
(79)同义词辨识
精选例题:
辨识各组句中加粗词,选出词义不同的项(C)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毕礼而归之/秦王竟酒
讲析:
同义词指的是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在语言中,等义词是极少数,近义词是大量的,多数表现为在一定语境中某一义项相同或相近。
因此,辨识同义词的基本方法,是在积累词的义项的基础上,仔细体会上下文意。
辨识同义词,属理解能力,对阅读和翻译文言文有重要的作用。
精选例题的四组句子中,A组的“转”不是“宛转”的“转”(zhuǎn),而是能“啭”(zhuàn),与“叫”同义;B组的“今”不能解作“今天”、“如今”,而是与“且”同义,都作时间副词“将”解;D组的“毕”与“竟”都是“结束”、“使……完毕”的意思;唯有C组的“卑”与“盛”词义相反。
所以只能选择C。
课堂迁移训练 :
1.据《战国策·齐策》载,齐欲伐魏,淳于髡给齐王讲了一个犬逐兔的故事,结果是“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选出词义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不相同的一项
A.极 废 死B.极 废 罢
C.极 罢D.废 罢
2.“蓼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
”(王充《论衡·艺增》)选出能够解释文中四个加粗词的一项
A.增加 B.超过 C.过分 D.夸大
3.上题文中“著文垂辞”的“垂”字,意思是
A.著述 B.下达 C.流传 D.锤炼
(80)方位词特殊作用的理解
精选例题:
选出加粗的方位词中表示尊贵的一项(A)
A.位在廉颇之右
B.北面而事之
D.准左名都,竹西佳处
D.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讲析:
有些方位词能表示地位的尊卑和态度的崇敬、谦下或鄙视,对正确理解文意和情感有很大作用。
解题时先要区分一般方位词和有特殊表意作用的方位词,然后再区分表意取向。
精选例题中,A项的“右”表上位,B项的“北面”是面朝北,处下位,C项的“左”与“西”是一般方位词,不表示尊卑,D项的“右”为“车右”,是一种职务。
所以只能选A。
课堂迁移训练 :
1.选出加粗词中表示地位卑下的一项
A.北乡自刭 B.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一切异状遍试,无出其右者
2.选出加粗词中表示谦下的一项
A.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1)通假字辨识
精选例题:
选出加粗词词义与在语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的一项(C)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D.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讲析:
辨识通假字并正确地理解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能力,也是一大难点,不识通假,必须会造成曲解妄断,闹出笑话。
辨识的根本方法是以字义为出发点,以字音为依据,简言之,即用该字的意思讲不通时,就要考虑到它可能通某一同音或近音的字。
精选例题所给的四个加粗字,只有C项的“牢”,本义即为“关养牲畜的栏圈”,与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而A项的“畔”,义为“田边”,于句中讲不通,本字当是“叛”字,“畔”是通假字,是同音通假;B项的“生”通“性”,禀性、天姿;D项的“陵”通“凌”,“陵”本是大山,“凌”才是欺凌的意思。
ABD三项,都是以通假字代替了本字,与C项不同。
通假的理论和语言现象都很复杂,对中学生来说,就是要熟记学过的通假字。
课堂迁移训练 :
1.选出“益”为通假字的一项
A.徒糜弹药,无益吾事 B.水暴益,荆人弗知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选出加粗词中与其他三项词义无关的一项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C.损不足以奉有余 D.相如奉璧奏秦王
3.《论语·子路》:
“君子易事而难说①也,说②之不以其道,不说③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④也;说⑤之不以其道,说⑥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文中6个“说”字通“悦”的是
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82)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的辨识
精选例题:
辨识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词义和用法
A.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C.火尚足以明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名词用作动词的是(A)
②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是(C)
讲析:
词类活用是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词类的变化,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用是最重要的现象。
任何语言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汉语更为常见,而古汉语尤为突出。
辨识的根本方法就是分析语境,甚至要弄清语言结构。
精选例题A与B比较,A项“手”带了宾语,自然就作了动词,相当于“手拿着”;此外,名词前有状语或后有补语等,凡在语言结构中处于动词位置的,都是用作动词了。
C与D比较,C项“明”前有能愿动词“足以”,有副词“尚”,于是“明”就作了动词“照明”,作句子的谓语;当然,如果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更明显地是用作动词了。
课堂迁移训练 :
1.指出加粗词解释不恰当的项
A.然得而腊(晒成肉干)之以为饵 B.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C.小信未福,神弗福(幸福)也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变成了焦土)
2.从下面句中加粗词选出作动词的项
其(代老聃)所谡道(A),道(B)其所道(C),
非吾所谓道(D)也;其所谓德(E),德(F)其所德(G),
非吾所谓德(H)也。
(韩愈《原道》)
3.选出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83)名词状语辨识
精选例题:
选出与“草行露宿”不同类的一项(A)
A.草长莺飞 B.北构西折 C.云集响应 D.猱进鸷击
讲析:
辨识名词状语的意义在于准确地理解语意和恰当地翻译。
题干的“草”、“露”都是名词状语,表明行为的处所。
A项的“草”、“莺”就不同了,是“长”和“飞”陈述的对象,而不是状语,与题干的“草行露宿”不同类,所以应选A。
再看B项,“北”与“西”规定了“构”和“折”的方向,“向北”,“向西”;C项的“云”与“响”,D项的“猱”与“鸷”,都是形容后边动词情状的是“像……那样”,都属名词状语。
从这个精选例题可以看出:
辨识名词状语,必须从了解句意与分析词的搭配关系入手。
课堂迁移训练 :
1.辨识下列句中的“面”字,选出作状语的一项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D.犹抱琵琶半掩面
2.加粗词中名词状语有
A.樯倾楫摧 B.樯橹灰飞烟灭
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D.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E.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F.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指出对加粗词解释下当的
A.予分(按理)当引决
B.一狼径去,其一犬(像狗那样)坐于前
C.每韵为一贴,木格(用木格)贮之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以兄长身分)事之
(84)使动用法理解
精选例题:
选出加粗词与“苦其心志”的“苦”用法相同的一组(B)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
⑤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⑥天下苦秦久矣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A.①②⑥⑦B.①④⑤⑧
C.②③④⑧D.②④⑥⑦
讲析:
使动用法是文言常见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其特点是动词(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名词)对宾语含有致使性,即“使宾语发生该动作”,译成现代汉语是一个兼语结构。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使动用法的结构特点,正确理解上下文意。
题干“苦其心志”的“苦”是形容词作动词,构成“使……苦”的特殊动宾关系,这就指明备选项也必须具备这些特点。
①句中的“乱”是“使……乱”,“劳”是“使……劳”。
④句的“苦”是“使……苦”,⑤句的“完”是“使……完好”,⑧句的“愚”是“使……愚”;乱、劳、苦、完、愚,都是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与题干“苦”的用法完全一致,所以B组是正解。
而②句的“悲”,⑥句的“苦”,都是意动用法;③句的“乱”,⑦句的“小弱”,是“作乱”、“变小变弱”,属一般的形容词作动词,所以不能选ACD。
课堂迁移训练 :
1.选出加粗词与“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的“臣”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食之,比门下之食客 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2.选出加粗词与“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的“屈”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即来之,则安之
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选出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项
A.大夫种、范蠡存亡城,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记·准阴侯列传》)
使已亡的越国得以复存,使勾践得以称霸
B.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马中锡《中山狼传》)
叫死人复活,让枯骨长肉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使花溅泪/使鸟惊心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做好他的事/使他的工具锋利
(85)意动用法理解
精选例题:
选出与“草菅人命”同类的一项
A.左右欲刃相如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D.相如奉璧西入秦
讲析: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
构成这种特殊动宾关系的动词,主要是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名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译成现代汉语时,相当于“认为……是……”、“把……当作……”或“感到……”。
理解意动用法,是为了准确地理解或翻译文言词语;反过来,也只有把上下文意和这种特殊的动宾结构弄清,才能正确地理解意动用法。
例句“草菅人命”意为“把人命看成草菅那般微贱”因而有“随意杀害人”的意思。
“草菅”原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带了宾语“人命”,是意动用法。
备选项中,A句的“刃”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用刀杀”,不是意动用法;C句的“守巴陵郡”是“为巴陵郡之守”,也不是意动用法;D句的“西是“入”的名词状语;只有B句的“粪土……”是“把……看作粪土”,“粪土”是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与题干的“草菅人命”完命一致。
课堂迁移训练 :
1.选出与“成以其小,劣之”同类的一项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C.大王必欲急臣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选出与“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的一项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而翁长铨
C.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 D.孟尝君客我
3.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因小之。
(曹丕《典论·论语》)
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③友直,友谅,友多闻。
(谅:
诚实。
《论语·季氏》)
④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下》)
⑤决荥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
(《战国策·魏策》)
⑥然而吾大天地小毫末,可乎?
(《庄子·秋水》)
⑦是以君王无羞丞问。
(战国策·齐策》)
⑧今者无故诱致敌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A.①②⑤/⑥⑦/③④⑧B.①⑥⑦/②⑤/③④⑧
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86)其他特殊用法理解
精选例题:
理解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和结构,完成后面的分类
A.文赢请三帅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C.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①第一次应排除的一项是(D) ②第二次应排除的一项是(A)
讲析:
除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外,动词和活用作动词的名词等,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用法,构成特殊的动宾关系。
正确地理解这些特殊的动宾关系对理解句意、翻译句子有重要的作用。
精选例题ABC三个句子,都是为动用法,翻译时要加介词“为(替)”把宾语提前,变成一个偏正式的动词短语:
A是“为(替)三帅请求”,B是“为(给)自己的诗作序”,C是“为(替)游侠作传”。
D句则不同,宾语实际上是用作动词的名词的定语,翻译时加动词“为(做、成为)”,带的宾语是一个偏正式的名词短语,“抚吴”,即“为(做)吴郡的巡抚”。
所以应先排除D。
ABC三项中“请”本来就是动词,而“序”、“传”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所以第二次应把A与BC分开。
这种题型,从分类的角度命题,但考查的仍是对词义和特殊动宾关系的理解。
课堂迁移训练 :
1.理解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和结构,完成后面的分类
A.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 B.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D.事半古之,功必倍之
①第一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②第二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2.指出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A.惠子相梁(《庄子·秋水》) 相梁:
做魏国的国相。
B.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之战》)哀吾丧:
为我们的国丧致哀。
C.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记·准阴侯列传》)
死人之事:
死于别人的事上
D.项梁涉准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汉书·黥布传》)
冠军:
为众军之最。
(87)虚词理解
精选例题:
选出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B)
①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②思厥先祖父
③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⑥且行千里,共谁不知
⑦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A.①⑥⑦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④⑦
讲析:
理解代词的意义和用法,对理解句意文意至关重要。
多数代词都兼有其他词性,因此解答这类题型的第一步是要分清代词与非代词;然后再分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还是疑问代词。
精选例题所列出的八个句子,⑥⑦两句的“其”不是代词,是表示语气的副词;余下的六句中,只有①④两句没有人称代词,“尔”与“其”都是指示代词,②句的“厥”,③句的“而”、“汝”,⑤句的“女”,⑧句的“渠”,都是人称代词。
辨识清楚之后就可以看出,只有B项所列四句不含人称代词。
课堂迁移训练 :
1.辨识下列句中的“其”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汝其勿悲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其孰能讥之乎
⑦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
⑧品其名位,犹不失不曹从事
⑨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⑩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甲)选出作人称代词的一组
A.①②③⑩B.①③⑥⑧ C.①④⑦⑩D.①②⑤⑧
(乙)选出作指示代词的一组
A.②④⑩B.⑤⑥⑧ C.④⑦⑩D.③⑦⑧
2.辨识下列句中的“之”字,完成后面的题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3)毕礼而归之 (4)吾欲之南海,何如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6)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7)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顷之,烟炎张天
(9)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12)自以为得之矣
(甲)选出作人称代词的一组
A.
(1)(5)(7) B.(3)(7)(11) C.(3)(5)(12) D.
(2)(11)(12)
(乙)选出作指示代词的一组
A.
(1)(6)(7) B.(3)(7)(11) C.(5)(6)(12) D.
(1)(5)(12)
(88)6副词意义和用法比较
精选例题:
选出“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类的一项(C)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E.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F.汝其勿悲
讲析:
虚词的意义都很虚,我们这里说的“意义”,主要是就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语词而言的。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大多有与之相对应的现代语词,理解与翻译文言虚词,就是要找到这种对应的词,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体察语意和语气,弄清它们在句中的作用。
以副词而言,或强调程度,或说明时限,或限制范围,或表达语气,等等,通过比较,体察,才能正确理解。
精选例题所给的六句中,A的“其”字是表示推断的语气副词,相当于“大概”,“应该”;B的“其”字是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用同“岂”,相当于“难道”;D的“其”字表示一种希望的祈使语气,相当于“还要”、“要”;E的“其”字表示时限,是对未来的一种料想,相当于“将”、“将要”;F的“其”字与D项同属,只是语气更强一些,含有“希望”、“一定”的意思。
ABDEF五项的“其都是副词,唯有C项的两个“其”字连用,是选择连词,相当于“是……还是……”,所以应该选C。
课堂迁移训练 :
1.比较下列句中“盖”字的意义和用法,完成后边的分类
A.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①第一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②第二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2.句中的“殆”字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D.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3.比较下列句中“故”字的意义和用法,完成后边的分类
A.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B.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D.此物故非西产
E.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①第一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②第二次应分出的一项是( )
4.比较下列句中加粗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完成后边的判断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 得过
C.(怀王)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D.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E.五万兵难卒合
F.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G.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
H.唐浮图慧褒始余于其址
①为转折语气副词相当于“竟然”的是 ( )与( )
②表示事情结果,相当于“终于”的是 ( )与( )
③为时间副词,相当于“才”的是( )与(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复习 教案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