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word文档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907678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48KB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word文档资料.docx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word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word文档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word文档资料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
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
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赤壁】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桥西北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成就,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
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
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
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
晚唐诗人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怀着一种矛盾心理,感慨衰败不可避免的到来,感慨生不逢时,不得一展襟抱。
怀古伤今,就成了此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都有大量怀古伤今之作。
杜牧写这类诗,完全是一种大手笔的气概,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赤壁》写于杜牧官黄州刺史时,反映的心理状态和含蓄而俊爽的风格与《过华清宫》一致,但在写法上却别具一格。
《赤壁》的开头便与众不同。
《过华清宫》是由回望引起回想,杜牧还有很多咏史诗是一开头就高度概括,纵横驰骋。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这一片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
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
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
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
这两句是议论。
“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
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把同情放在吴、蜀一边。
因为有这倾向,也便把这场战争的胜负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杜牧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引起议论,反映出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史识。
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
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
史论有如此气魄,而其表述方式却那样风流潇洒。
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台为曹操晚年享乐处,蓄姬妾歌妓于其上。
拈出铜雀,使人联想到曹操纵欲的这一面;铜雀而又言“春深”,又加一层风流温馨。
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
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
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未了。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的胜负,把如此重大的历史大事件写得如此蕴藉,非杜牧不能。
杜牧是风流才子,善写闺情恋意,他把这种表述方式用于庄重的史论,而且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便表现了杜牧特有的风韵情采。
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史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过零丁洋】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
“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
‘好人!
好诗!
’竟不能逼。
”
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
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佑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4年。
这4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
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
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
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厓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
这是从国势一面说。
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
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
前一句是追记过去。
诗人于德佑元年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
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
因此,“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6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
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
3、4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面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
接下去5、6两句则承接前两句进行具体的补充,“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出众的才华,大概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
可以看出,前面6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
前6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前6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
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
读文天祥的这首诗,首先应该把握这一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的上片由问天开始,写幻想乘风上天,但又觉得天上寒冷,不如人间温暖,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现实,但又不能决绝的矛盾心理。
“何似在人间”说明他对于现实人生还是热爱的。
上阕写“欢饮赏月”时生发的奇想。
为了解除自身的寂寞,作者在中秋把酒赏月时一边举着酒杯,一边询问青天,想象着“天上宫阙”这一夜的情景,并忽发“升天”奇想。
但他想到月宫的高寒,想到在凄清的月宫中起舞也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又感到天上又怎么能比得上人世间生活的温馨美好呢!
“何似在人间”,一句饱含着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
词的下片抒写了作者和胞弟的离别之情。
作者由月的圆缺想到人的离别和团聚,发出了感慨。
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自慰,也是共勉。
下阕写“无眠”时的思亲之情,并生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当月儿转到朱阁的这一面,低低的照着绮户时,作者已经在“无眠”中几乎度过了一整夜,月圆而亲人不能团聚在一起,他望月而生的离愁别绪显得更浓了。
然而他能宽慰自己:
不能怨恨月亮总是在我远离亲人、思念亲人的时候露出圆脸,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圆满的,还是面对现实,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平安的祝福,并且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充分表露出作者在释怀后流露的豪爽旷达之情。
这首词想象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赴陕赈灾时写下一组怀古小令,其中《潼关怀古》尤享盛誉,是作者路过潼关,目睹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景象,有感而发的。
这首小令艺术成就很高,一是即景生情,怀古伤今,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上下古今,想象丰富,意境深远。
二是把写景、咏史、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从景落笔,转入怀古,抒发感慨,引起议论,层层深入一气呵成。
三是高度的艺术概括,语言凝练准确,生动有力。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潼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其势龙盘虎踞,背山临河。
可以说,这是一条饱经历史兴衰的路,它唤起了作者的怀古之情。
这不仅点明了题意,也饱含着感情色彩。
“望西都,意踌蹰”。
二句意味更深长。
作者西望长安,这汉唐帝国的都城,对其历史上的繁华兴盛以及眼下的物是人非有着无限的感慨。
这里隐隐约约透露出民族意识,即对汉民族强盛时期的追怀,思想感情极为复杂,也许这复杂就是“意踌蹰”的原因和内容吧!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由长安路而联想到秦汉兴亡,这是很自然的事。
作者突出用了“伤心”二字,为这种不由自主的联想平添无限苍凉凄楚。
明明是潼关怀古,却把视野扩展到了潼关通往西都的路上,联想到关中逃难的饥民,他们成群结队,艰难地走在路上。
《元史》载:
“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作者赴任所途中,自然会看到这伤心惨目的景象。
不过,作者并没有正面写到难民群,而是抽笔去写此地往昔的兴衰,不言更胜有言。
秦皇汉武的宫殿楼阁、舞榭歌台都荡然无存了,所剩的只有眼下的一片萧条。
这里强调的仍然是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从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中,概括提炼出既朴素而又鲜明深刻的思想:
兴也好,亡也罢,受苦遭难的终究是黎民百姓。
这是作者关心人民疾苦情愫的升华,问题朴实,却十分尖锐;看似简单,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这是对全曲旨意一个十分警策、十分精辟的总结和概括。
作者把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紧紧结合起来写。
秦王朝和汉王朝兴起的时候,统治者都曾残酷地奴役人民为他们建筑华丽的宫殿。
而他们经常进行的战争,又往往使这些宫殿毁于一旦。
这首曲通过“宫阙万间”的化为焦土,发出了不管封建王朝的兴亡,都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慨叹。
吊古伤今,同情人民命运,这在元曲中是少见的。
“聚”、“怒”两字,把“峰峦”和“波涛”写得气势雄伟;“潼关路”的险要形势,也就在这里突现出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曲五首 诗词 曲五首 课文 分析 word 文档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