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提纲.docx
- 文档编号:3888320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64KB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提纲.docx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提纲.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提纲
第一章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
劳动的主体是劳动力,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差异性、易逝性、可变性、时效性和社会性等特性。
第一节劳动
劳动不仅创造人本身,也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
一、劳动的动因
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进而改变自然物时,就形成了劳动过程。
人类的需要产生了劳动活动,而人类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劳动活动又发展了人类自身,并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劳动的特征
人类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一)目的性
(二)创造性(三)能动性(四)社会性(五)多样性
三、劳动的类型
(一)个体劳动与共同劳动
1.社会劳动由个体劳动发展到共同劳动(协作劳动)
个体劳动是指单个人进行的劳动,
2.共同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
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可以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
(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内涵
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通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
2.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通过人们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反复比较换算出来的。
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两种方法。
(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劳动是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的总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体力劳动的比重在逐步下降,脑力劳动的比重在日益上升。
1.脑力劳动的类型
(1)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
(2)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
(3)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
(4)从事管理的脑力劳动
2.脑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位
3.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劳动力
一、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有三种含义:
第一,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第二,劳动力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第三,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社会劳动力,即劳动力资源)。
二、劳动力的特性
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体要素。
劳动力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一)能动性
(二)差异性(三)易逝性(四)可变性(五)时效性(六)社会性
三、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影响劳动力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遗传和营养因素
(2)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机制和市场调控等要素构成。
市场主体的成熟、市场载体的完备、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市场调控的有效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标志。
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指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自主)产生与发展,强调一种内在的要求;劳动力市场调控是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强调一种外在的培育。
二、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
(二)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
(三)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
(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滞后
(五)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
(六)常设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
(七)常设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三、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原因
(一)对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政府投入相对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应当由指挥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和调控系统五大系统构成。
(一)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执行系统——用人单位、择业者与市场中介系统
(三)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监督系统——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和市场管理系统
(四)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反馈系统——信息传递系统
(五)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调控系统——国家调控系统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
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调控的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二)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是:
(三)加快劳动力市场立法与制度建设,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运营
(四)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
(五)加强市场就业宣传和职业培训,转变择业者观念和提高其职业能力
(六)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水平
第二章劳动就业
第一节就业是民生之本
一、就业与失业
就业是指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状态;就业者是指一切为获取劳动报酬而工作的人。
失业是指没有在某种职业中从事某种工作的状态;失业者是指有能力工作并在寻找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适当就业机会的人群。
二、就业的重要意义
四、扩大就业的途径
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
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和举措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就业政策回顾
一、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控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
统包统配就业政策的含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就业终身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实行固定工制;
(2)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3)在福利保障上由单位给职工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人学等全面福利待遇。
二、改革开放初期:
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
(一)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拓宽城市就业渠道
城市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继续发挥公有制单位在安置城市劳动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利用自身条件兴办的集体企业,以知青为主的知青场(厂)队,待业青年兴办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村非农就业
1.大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2.国家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控制
3.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市场增加就业
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
我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
1.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三)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2.实行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
3.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减免税收政策
4.通过再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
5.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6.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
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
下岗职工在中心期间可领取最长期限为三年的基本生活费。
2.加强社会保障服务
3.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4.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
第三节促进就业的政策效果分析
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及其效果
(一)再就业工程的提出
1995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劳动部关于在全国实行再就业工程的报告,标志着我国再就业工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启动。
(二)再就业工程的内容
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是:
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政策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依靠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为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转岗培训、生产自救等各种服务,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以调节利率为核心,在扩大内需上主要通过利率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政策传导环节较多,效果比较分散,作用是间接的。
三、提前退休政策及其效果
提前退休的主要弊端是:
第一,提前退休人员的“退而不休”,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
第二,提前退休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企业技术人才的流失,有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提前退休在养老问题上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
第四节就业培训
一、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二、建立职业培训体系
中国的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和在职培训。
中国职业培训的主要环节是:
(一)加强就业前培训
(二)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
(三)加强再就业培训(四)发展远程培训
三、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0年,初步建立起就业准入制度框架。
目前,中国已基本建立起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的培训体系,分别同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相对应。
四、开展技能竞赛和技术能手表彰活动
中国的职业技能竞赛分为国家、省和市三级竞赛。
国家级技能竞赛一般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五节就业形势
一、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再就业率逐年下降
(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下降
(三)结构性失业突出,造成就业资源浪费
(四)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所谓“二元经济”是指沿海和大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广大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格局。
(五)加入WTO对就业的影响将逐渐凸显
二、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新增劳动力众多且持续增长
(二)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引发结构性失业
(三)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四)劳动参与率偏高
老年人口从业人员较多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农村劳动力没有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明确年限,从而造成统计上的高估;另一方面主要在于目前缺乏完善的养老机制。
(五)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不合理
(六)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第六节就业策略
一、实施以人为本、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二、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是:
(一)城乡结构调整要以加速城镇化为突破口
(二)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
(三)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应该重点扶持中小企业
(四)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应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在就业结构中应鼓励非正规就业
所谓的“非正规部门”,主要指规模很小的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独立的个体户等。
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
三、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政策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要始终兼顾的。
四、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五、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降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素质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稳定社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
八、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实行就业扶持政策
第七节就业展望
一、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
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参与劳动和提高收人水平的愿望,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二、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三)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四)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五)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六)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第三章劳动组织
第一节劳动组织概述
劳动组织是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人与事匹配、事与岗一致、岗与岗协调的原则,将分散的人力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活动。
根据劳动组织的范围不同,可将劳动组织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单位劳动组织两个层次。
一、劳动组织的必要性
没有分工协作,就不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劳动。
也就是说,实行劳动分工协作,合理组织劳动,是一切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
二、劳动组织的任务
劳动组织的任务有三个方面:
(1)根据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正确配备劳动力,合理确定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的使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正确处理劳动力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3)运用工效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关系,达到用人少、效率高的效果,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三、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
(一)劳动分工的层次
劳动分工有两个主要层次,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企业内部分工。
(二)劳动分工的类型
企业的劳动分工,可分为职能分工、专业(工种)分工和技术分工等三种主要形式。
1.职能分工
劳动分工的基本类型是按照企业职能进行分工的。
企业或者任何组织的职能都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实体业务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
相应地,可以将企业人员分为三大类:
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2.专业(工种)分工
专业(工种)分工是根据企业各类人员韵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
该分工是在职能分工下面的第二个层次的分工。
3.技术分工
技术分工就是在每一专业或者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的分工。
(三)分工的优势
具有以下优势:
1.企业劳动分工使各种工作同时交叉进行,缩短了工作周期;
2.企业劳动分工使劳动者经常在局部化、简单化的工作环境中劳动,便于积累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方法,从而较快地提高熟练程度和劳动效率;
3.企业劳动分工便于使用专用机器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四)劳动分工过细的弊端
劳动分工过细的主要弊端是:
·由于劳动简化,容易使工作单调、乏味,影响劳动者的情绪;
·劳动专门化,使技术工变成了熟练工,也会影响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分工过细还会给劳动调配带来困难,也容易造成劳动者的负荷不均。
四、劳动协作
劳动协作是指对有联系的劳动活动所进行的统筹安排,是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协同劳动。
劳动协作是分工的前提;劳动分工必然要求广泛的协作,搞好劳动协作是劳动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劳动协作的类型
1.简单协作2.复杂协作
(二)劳动协作的基本单元——作业组
所谓作业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相互协作的人员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
五、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是指劳动组织的构成形式。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精简原则
(二)统一原则(三)效能原则(四)自动调节原则(五)管理跨度原则
管理跨度(又称为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人所能直接、有效地领导的下级人数。
第二节劳动定额
一、劳动定额的含义
劳动定额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消耗劳动量的标准。
劳动定额有多种分类,工时定额(亦称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亦称工作量定额)是两种基本类型。
两种定额互为倒数关系,并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劳动量的尺度。
二、劳动定额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工作。
首先,劳动定额在劳动分工与协作中起着双重的量的规定性作用。
其次,劳动定额是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是考核和评价职工劳动成果的准绳。
最后,劳动定额是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实施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的基础。
三、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一)技术依据
技术依据的内容包括:
(1)生产条件;
(2)对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和组织状况;(3)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经验和体质状况。
(二)经济依据.经济依据的内容包括:
(1)劳动者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工作的负荷程度;
(2)生产周期和产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变动状况;(3)工艺规程的完备程度,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是否合理,各项管理制度(如检验、计量)是否健全,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等。
(三)心理和生理依据
心理和生理依据的内容包括:
(1)劳动环境和生产环境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
(2)工作时间长度和休息时间长度的比重等;(3)劳动分工和协作状况。
四、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国家或企业对职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规定的应消耗劳动量的高低。
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
(一)劳动定额水平的类型
工序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
(二)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原则
先进合理是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
其含义是:
1.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努力,多数工人能够达到和超过、部分工人能够接近的水平。
2.工人为达到和超过劳动定额所做出的努力必须表现为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并以正常的、符合劳动卫生原则要求的工作速度进行工作。
3.多数工人达到和超越劳动定额是一种动态的要求。
五、工时定额研究
工时也称人时,是计算工人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称一个工时。
工时消耗是指个人在一个工作班内全部工作时间的消耗,包括生产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消耗。
工时消耗定额分为两大类,即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
(一)定额时间
定额时间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消耗的工时。
各行各业的生产工艺特点不同,定额时间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但定额时间大致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作业时间
可分为:
(1)基本时间。
(2)辅助时间。
2.布置工作地时间
按其性质不同它又分为:
(1)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
(2)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
3.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4.准备与结束时间
(二)非定额时间
非定额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从事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或停止工作的时间。
1.停工时间
造成这部分工时损失的原因是:
(1)企业组织管理或生产技术准备不完善。
(2)工人违反劳动纪律。
2.非生产工作时间
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生产组织管理不完善;
(2)工人操作失误造成工件返修和其他的时间浪费等。
六、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一)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指在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观测和技术测算来确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
1.技术测定法的步骤
首先,分解工序。
其次,分析设备工具状况。
再次,分析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状况。
最后,实地观测和分析计算。
2.技术测定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重视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操作方法的分析,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依据,制定的定额比较准确;由于采用比较统一的衡量标准,容易做到先进合理,并能保持车间、工种、产品间定额水平的平衡。
其局限性在于:
方法比较复杂,工作量大,对定额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实践经验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比较正常、产品品种少、生产批量大的企业。
(二)比较类推法
比较类推法是指以现有同类产品、零件、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工序定额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制定定额简便易行,便于保持定额水平的平衡。
(三)经验估工法
经验估工法是指由定额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依照产品图纸和工艺要求,并考虑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工艺装置、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条件,根据实践经验,对完成合格产品的加工所需要劳动量进行估定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工作量小,能满足定额制定上快和全的要求。
经验估工法一般适用于品种多、单件小批生产性定额的制定或新制定定额的企业。
(四)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或零件、工序的实际耗用工时或产量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分析,并在考虑今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变化基础上制定或修订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其特点是简单易行、工作量小。
第三节劳动定员
一、定员的范围
定员是指根据企业已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和质量标准。
二、定员编制的原则
定员的制定要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进行。
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既要考虑现实的技术和组织条件,又要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将定员建立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发挥职工潜能的基础上。
(2)参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定员标准,并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和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保持其平均先进性。
(3)处理好不同人员之间的构成比例。
三、定员标准
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同类型岗位人员制定的统一用人数量标准。
按照定员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各行业通用标准。
(2)部门或行业标准。
(3)企业标准。
制定定员标准的要求是:
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有科学依据;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要统一;形式尽可能简化;各项内容协调;有关工种名称、岗位划分、工作范围、技术要求等应与其他有关的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等规定一致,以保持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
四、定员方法
定员方法的类型包括:
1.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法
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法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计算定员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切能够用劳动定额表示生产工作量的工种或岗位。
计算公式是:
定员人数=工作任务/(劳动效率*出勤率)
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
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X100%
劳动效率——反映工人工作效率的高低。
计算公式是:
劳动效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产值)÷报告期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
由于劳动定额的形式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因此,生产任务和工人劳动效率,可相应按工时或产量表示。
不论用产量定额还是用工时定额计算得出的定员人数都是相等的。
2.设备定员计算法
设备定员计算法是根据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所必须开动的设备台数和班次,以及单件设备定员数来计算编制定员的方法,适用于操纵设备作业工种的定员。
计算公式是:
定员人数=机器设备台数*每台机器设备看管班次/(工人看管设备定额*出勤率)
3.岗位定员计算法
岗位定员计算法是按岗位定员标准、工作班次和岗位数计算编制定员的方法。
它适用于大型装置性生产、自动流水线生产的工人以及某些看守性岗位的定员。
对于多岗位共同操作的设备,计算公式是:
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
4.比例定员计算法
比例定员计算法是以服务对象的人数为基础,按定员标准比例来计算编制定员的方法。
5.职责定员法
职责定员法是按照既定的组织机构和职责范围,以及机构内部的业务分工和岗位职责来确定定员的方法,适用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第四节工作时间组织
工作时间亦称制度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从事生产劳动或工作的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
一、工作时间长度
工作时间长度,一般是指工作日长度,即在工作日内工作的小时数。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二、工作时间的种类
三、工作班制的组织
工作班制是指在工作日内组织不同班次进行生产的劳动协作制度。
建立工作班制是工作时间组织的基本形式。
(一)组织工作班制的原则
合理地组织轮班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优化配合,减轻因倒班造成的员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社会保障 概论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