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钢构现浇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888154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569.71KB
连续钢构现浇施工方案.docx
《连续钢构现浇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钢构现浇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钢构现浇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0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范围1
1.3编制原则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2.1概述2
2.2主要技术标准2
2.3主要工程量2
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4
3.1自然特征4
3.2交通运输条件5
3.3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5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6
4.1建设总体目标6
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布置7
4.3施工测试10
4.4内业资料10
4.5征地拆迁10
4.6施工程序10
第五章总体施工方案11
5.1施工总体思路11
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1
第六章资源配置方案24
6.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24
6.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24
6.3主要机具设备供应计划25
6.4主要工种数量及分阶段劳动力计划25
第七章管理措施26
7.1标准化管理26
7.2质量管理措施26
7.3安全保证措施32
第八章支架计算书40
8.1工程概况40
8.2支架设计40
8.3主要参数42
8.4满堂支架验算43
8.5车道两侧支架验算49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长昆客专引入贵阳枢纽站前标金马路桥涵设计图》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高速铁路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6、《钻(挖)孔灌注桩—贵枢环桥参-16》
7、《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
8、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9、投标书及相关文件
1.2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编制范围为DK727+620.446~DK727+671.946金马路刚构桥。
1.3编制原则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行业标准、规范,高速铁路现行铁道部颁技术标准及规范。
2、遵守国家、铁道部、贵州省现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概述
长昆客专引入铁路工程DK727+646.196金马框架桥与贵阳市新建金马大道斜交,线路法线与公路夹角30°,采用两跨连续刚构梁跨越公路,单跨净跨度20.5m,桥梁总长51.5m。
该框架桥采用桩基础,墩身与梁体固结。
该框架桥结构高度9.8m,垂直于线路方向桥面宽12m。
2.2主要技术标准
1、线路等级:
客运专线。
2、设计速度:
250公里/小时。
3、正线数目:
双线;线间距:
5米
4、桥面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
5、设计荷载:
ZK活载。
2.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属云贵原剥蚀地貌,峰丛为主要地貌景观。
斜坡上基岩多被覆土覆盖,局部裸露,坡面上多杂草、灌木,坡麓及缓坡土相对较厚,多辟为旱地。
3.1.2气象特征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由于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
东南季风每年有规律的进退造成干湿季节比较分明。
由于境内地势较高,空气比较稀薄,每当日光普照时,虽在冬季,也觉暖如初夏;夜间或阴雨天气,虽在盛夏,也觉凉爽如秋。
每当寒潮过境,形成显著的降温现象,出现较大的气温变化。
除夏季外,各月都可能出现大于20℃的最大温差。
气温的垂直变化较大。
雨季一般开始于4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中下旬。
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夏季5~8月,以大雨、暴雨为主要降水形式。
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雪稍多,潮湿阴冷。
年平均气温14.8~16.1℃;极端最高气温34.4~39.5℃;极端最低气温-9.5~-6.9℃,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2~1478.8mm;最大一日降雨量133.9~307.4mm;年平均风速1.5~2.62m/s,最大风速13.0~23.0m/s;年蒸发量776.0~1329.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9~82%;年雾日数15~37.9日;最大积雪深10~22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69.1~1412.6时。
3.1.3工程地质
该框架桥范围内,不良地质为岩溶地层,特殊岩土为软土。
3.1.4水文地质
该框架桥范围内,地下水质为HCO3-、SO42-、-Ca2+、Mg2+型水,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时,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3.2交通运输条件
可利用已修建完成的金马大道作为材料运输通道,沿铁路纵向,框架桥两侧均有施工便道接入。
3.3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3.3.1施工用水
采用工程周边低洼水塘积水
3.3.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自清镇东路基段工点施工用电接入
3.3.3施工用燃料
附近有油料、煤气市场供应充足,施工用燃料可就近购买。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六位一体”管理目标,又快又好完成长昆铁路贵阳枢纽高速铁路DK727+646.196金马框架桥的施工。
4.1.1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4.1.2工期目标
DK727+646.196金马框架桥的施工施工时间定为2014年8月5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其中孔桩总长220m,施工28天,承台3个,合计混凝土410m3,施工24天,墩身与梁体整体现浇,一次浇筑成型,施工36天,总工期88天。
施工网络计划图见附件9.1
4.1.3安全管理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及重大伤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2‰以下,轻伤率控制在2‰以下;消灭机械设备大事故;消灭责任火工品、重要器材、设备被盗和爆炸事故。
4.1.4环境保护目标
坚持“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原则,落实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达到“弃土场复垦良田化,生活垃圾无公害化、运输环境人文化”的目标,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满足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确保因施工期间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规定的数值。
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防止因施工作业引起的废气、废水、废油和其他后果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妨害,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植被有效保护。
4.1.5文明施工目标
场地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4.1.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从业人员上岗健康体检合格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合格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知识普及率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从业人员上岗健康体检频率符合有关规定,无职业病发生。
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布置
工地实行三级管理模式,由中铁八局集团成立长昆客专引入贵阳枢纽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项目分部;项目分部下设施工架子队。
该段路基施工由第五分部路基综合施工架子队负责施工。
项目分部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施工架子队组织机构见下图。
施工架子队组织机构
4.3施工测试
本工程质量要求高,质量控制要严格把关,对进场材料、工程结构试验、过程施工监测等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项目分部对进场材料和设备按照规范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并且经监理单位按照规范检验合格,批准使用后,方可进入工地并投入使用。
进场材料检验: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质量关。
各类建筑材料运到现场后,物资设备部开出材料取样通知单,由试验人员进行现场取样试验,试验达不到标准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对于需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试验或监理工程师需要平行试验的材料,材料到场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进场后分类别堆码存放,并挂牌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以防止误用和实现可追溯性。
4.4内业资料
内业资料随工地施工的进度进行,能如实反应工地的现场施工情况,做到及时收集、整理、签认、归档、移交。
4.5征地拆迁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及支铁办进行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协助做好征地拆迁丈量工作和资料签认归档工作。
4.6施工程序
进场后,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及设计图的核对,满足开工条件后及时上报开工报告。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自检和报检签证工作及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做好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等工作,加强工程保修和质量回访工作。
第五章总体施工方案
5.1施工总体思路
该框架桥横跨新建金马大道,线路法线与金马大道斜交30°,框架桥共计3个桥墩,分别布置在公路两侧及公路中间的绿化带。
施工中为保证对既有公路的环境保护,采用各个桥墩封闭隔离施工。
其中框架桥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施工,结合该区地质情况和既有道路环境保护要求,采用旋挖钻机清水钻施工工艺。
承台机械开挖,渣车外运,人工清底,绑扎钢筋前在承台底部铺设5cm厚水泥砂浆找平,承台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
梁体与墩身整体浇筑,梁体浇筑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现浇平台。
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新建金马大道行车要求,在每跨中间预留3.5m宽车道,车道两侧浇筑混凝土支墩,支墩上搭设横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30cm,步距60cm的碗扣式脚手架,支架上架设横向I20a工字钢做横梁,I22b工字钢做纵梁,作为车道上方梁体现浇平台。
5.2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5.2.1旋挖钻施工
1.成孔
①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应根据桩基布置情况导引测量控制点,以备校核桩位之用,该控制点应设保护标志,完毕后监理工程师检验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②护筒埋设:
为了保持孔壁稳定,防止孔口坍塌,必须埋设孔口护筒。
采用直径1.4m壁厚8mm的钢护筒,长度应>2.2m,护筒应高出桩顶及地面0.5m。
护筒埋设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并应保证护筒垂直。
护筒高出地下水位1.5m,开挖埋设的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护筒口周围设十字定位桩。
③成孔:
本工程采用旋挖钻机钻进。
R518液压履带式钻机自重58t,功率220KW,最大输出扭矩176KN·m。
使用柴油机自带动力,行车系统采用履带装置,移动方便,能适应工地的复杂情况。
钻进系统采用液压动力头带动钻杆,钻头切削土体。
钻杆采用伸缩式,自带仪表(电子机械两种)随时监控孔深及钻孔倾斜度。
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进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情况、出现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和效果,当发现地层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
钻机操作手或班长必须在记录上签字。
当成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由项目部技术员进行成孔质量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请监理复检认可。
2.钢筋笼运输与吊放
钢筋笼根据孔桩长度分节制作,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用钢筋笼运输车运至钻孔桩施工现场。
安放钢筋笼时,通过吊车的大小钩采用两点或三点(在钢筋笼的四分点或五分点设置吊点)吊放,在钢筋笼水平起吊后,通过调节吊车大小钩的起吊速度使钢筋笼竖立,防止扭转弯曲、发生永久性变形。
水平运输和起吊扶直应采用5.0m以上长圆木加固吊点。
吊放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在钢筋笼下放前应检查钢筋笼上的定位块,以保证砼保护层厚度。
另外,砼灌注时需采用吊钩和顶管以防止钢筋笼上浮、下沉。
两段钢筋笼在孔口焊接时,桩顶以下20m内采用单面搭接焊,有效焊缝长10d,宽0.7d,厚0.3d;20m向下采用绑扎点焊,绑扎长度28d。
接头相互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接头数目不超过钢筋总数的50%。
相邻接头的间距≮35d。
钢筋笼焊接完毕后,应补足接头部分的箍筋,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下笼。
钢筋笼定位根据成桩情况,采用定位器或吊筋焊接的方法,吊筋长度根据钢筋笼设计标高及护筒顶标高确定。
钢筋笼制作质量的允许偏差位:
主筋间距±2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长±10mm。
3.砼灌注
①导管下放及二次清孔:
本工程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内径φ250mm,使用前导管需进行密封性试验。
下放导管前,根据孔深配备所需导管,准确测量并记录所用导管的长度与根数;下放导管时,导管连接要紧密,导管下入孔内后,底端宜距离孔底0.25~0.4m;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心位置;导管下放完毕,重新测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厚度,如孔底沉渣超过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要求。
②砼灌注采用导管法,隔水塞可使用直径略小于导管直径的球胆,利用吊车提升导管灌注砼。
a、清孔完毕后,在导管内放入球胆式隔水塞,安装好初灌斗,准备灌注。
砼坍落度为18~20cm;砼强度等级:
C25。
b、灌注前,在孔口检查砼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当坍落度满足水下灌注要求,并有较好的和易性时才能灌注。
砼初灌时砼运输车直接开至孔口,直接下料到料斗,储满2m3料斗后开始灌注,同时将砼运输车内的剩余砼输入料斗,在此过程中确保料斗内始终有料,初灌量为6m3确保初灌后导浆管在砼中埋深>1.5m。
c、灌注过程测量砼的上升高度并计算埋管深度,认真填写水下砼灌注记录。
及时提拨导管,导管在砼中的埋深宜控制在3~6m。
为保证桩顶质量,应在桩顶设计标高的基础上超灌一定量的砼,超灌量控制在0.5~1.0m,砼应连续灌注,不得中间停顿。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为保证工程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各关键工序。
根据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的环节及措施如下表:
施工环节
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措施
成孔
①孔位偏差
②孔径偏差
③成孔深度
④孔垂直度
⑤孔底沉渣
①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中,钻机调平;
②严格控制钻头直径;
③核对测绳,准确测量孔深;
④泥浆性能控制;
⑤先行自检,最终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钢筋笼安放
①定位偏差
②笼底标高
③保护层厚度
①二点或三点起吊,防止发生永久性变形;
②吊放要对准孔位,垂直下放,避免碰撞孔壁;
③吊筋长度认真控制,采用套管固定至孔口,防止钢筋笼上浮、下沉;
④减少钢筋笼对中偏差。
砼灌注
①沉渣厚度
②导管密封性
③导管埋深
①泥浆参数控制,孔内水头控制;
②导管试压,灌注过程中认真检查;
③选择大方量料斗,及时检测砼面高度;
④逐级验收制度。
5.2.2承台施工
1.承台开挖
承台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基坑开挖深度约2.5m,基坑开挖预留20cm基底,人工清底。
金马路两侧的承台基坑采用1:
0.75坡度开挖,为减少承台基坑开挖对道路的影响,道路中间承台采用1:
0.25坡度开挖,为保证基坑避的稳定采用堆码沙袋对坑壁进行防护。
承台开挖过程中注意路面排水和坑底降水,基坑内有积水时在基坑四周挖积水井,及时将基坑积水排除。
2.桩头处理
破桩采用风动凿岩机破桩,并保留桩头的最后10~20cm用人工破除,破桩后应保持桩头的完整,桩头嵌入承台底10cm。
破桩完成后,人工清除剩余部分土方,并对基底进行硬化处理。
3.测量放线
基底硬化处理后,测量人员到现场放样,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控制点弹出承台边线,然后进行承台钢筋绑扎。
4.钢筋施工
承台钢筋采用加工场弯制的半成品,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保护层使用同级别砼预制垫块控制。
钢筋间距、大小、尺寸以及绑扎、焊接必须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承台钢筋绑扎的同时,需在承台内预埋墩身钢筋,墩身钢筋预埋位置必须准确,为保证墩身预埋钢筋牢固,可以在墩身范围内搭设“井”字形钢管架,预埋钢筋沿钢管固定。
为便于承台范围内钢管拆除,可以在钢管外套设直径5cm的PVC管。
5.模板施工
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成型,模板拼装应牢固、严密不漏浆。
组合钢模拼装完成后,在模板平面采用横向、纵向双钢管贝雷加固。
横纵向贝雷通过对拉杆紧固。
6.混凝土浇筑
承台混凝土采用具有自动计量和检测装置的拌合站集中供应,混凝土由砼输送车运至现场,梭槽入模;混凝土浇筑时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有无变形,有无漏浆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达到浇筑条件后,方可继续施工。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时,表面使用木抹刮平,用光抹压光,并在砼初凝前用光抹多次收光,以防止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表面采用覆盖的方式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2.3墩身、梁体施工
1.支架平台布置
墩身与梁体采用整体现浇施工,搭设满堂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梁体现浇平台。
满堂脚手架布置在金马大道沥青路面上,在立杆底托下垫设15(宽)×5(高)cm木板,支架搭设高度7.8m,梁底部分脚手架按横向间距90cm,纵向间距60cm,步距60cm布置;为保证金马大道行车要求,在每跨梁体跨中位置预留一个3.5m净宽的车道,车道两侧浇筑1.4m(宽)×0.6m(高)的混凝土支墩,支墩上布置纵横向间距30×30cm的脚手架立杆,立杆步距60cm,立杆顶托上横向布置I20a工字钢横梁,横梁上按净距30cm布置I22b工字钢纵梁,纵梁单根长6.8m,纵梁上满铺1cm厚竹胶板作为现浇梁体底模。
支架在搭设过程中要控制支架立杆垂直度,其1.8m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5mm,支架全高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支架高度的1/600且不得大于35mm;支架安装完后在立杆顶设置顶托后放置15×15cm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按30cm间距布置10×10cm纵向方木,同一断面上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
方木上满铺1cm厚竹胶板作为梁体现浇底模。
满堂支架搭设完毕后按照规定设置剪力撑,支架四周及中间纵、横向从底到顶连续设置剪刀撑,纵向剪刀撑间隔90cm布置一道,横向剪刀撑间隔120cm布置一道。
剪刀撑的水平倾角应在45°~60°间;剪刀撑所用与支架立杆规格相同的钢管,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接,当剪力杆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相邻的水平杆扣接,扣接点距离碗扣节点的距离应大于15cm;每根剪力撑钢管不宜小于6m,扣接的立杆和水平杆数量不得少于4根;剪刀撑钢管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扣紧。
扣件边缘至杆端的距离应大于10cm。
满堂脚手架布置示意图:
2.支架预压
支架平台搭设完成后,在平台上铺设10mm厚竹胶板为梁体底模,底模拼接严密不漏浆。
底模安装完成后在底模上堆压砂袋配重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堆载重量按设计梁体荷载的120%进行,利用吊车将预先制作好的砂袋吊放到底模上进行加载,预压采用五级加载法,即每级加载至设计荷载的20%,60%,80%,100%,120%,每级加载完成后均静载1小时,然后分别对支架的观测点进行沉降测量,并做好记录。
预压时两侧要同步进行,加载完成后观测48小时且沉降变形稳定后进行分级卸载,每级加载和卸载后都要都对支架的变形值进行测量和记录,并绘制成相应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曲线,便于梁体浇筑前底模标高的调整。
3.模板施工
墩身模板采用木模板进行拼装,模板外侧设置纵向5×5cm木板,纵向方木按间距30cm布置一道,横向采用双钢管贝雷加固,纵横向双钢管均按60cm的间距布置。
现浇底模采用1cm厚竹胶板满铺在支架平台上。
梁体端头模板采用对拉杆固定在梁体底部钢筋上。
墩身模板拼装时预先采用Φ48mm钢管对模板进行连接成整体,预先立竖向钢管,间距为60cm,后立水平钢管布置间距为60cm,钢管设置均采用双钢管。
模板加固,模板外侧设置间距为60×60cmΦ20钢筋进行对拉,钢筋丝口设置双螺帽。
模板检查梁长允许偏差为:
±20mm;梁宽允许偏差:
0~+10mm;梁高允许偏差:
-5~+15mm;中线最大偏差为:
-10~+15mm。
4.钢筋工程
连续刚构钢筋钢筋棚集中加工,运至现场安装,25t汽车吊将钢筋吊至施工平台,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绑扎先进行底板钢筋及钢筋骨架的绑扎,骨架钢筋接长宜采用双面焊,其焊接长度不小于5d,必要时可采用单面焊,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d,主筋接长宜采用闪光对焊,若条件不许时可以采用套筒进行接长,在配料时注意主跨跨中底板6m范围内不允许出现钢筋接头,同时同一断面上同一钢筋接头在受压区不得多于50%,受拉区不得多于25%.
钢筋加工前应将便面油渍、鳞锈、泥土等清除干净,并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做调直处理,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刚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mm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mm
箍筋内净尺寸:
±3mm
2、钢筋安装要求
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也可用点焊焊牢。
2)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应与钢筋绑扎,并相互错开,垫块布置数量不少于4个/㎡。
3)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两排以上受力钢筋的钢筋排距:
±5mm
同一排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
±10mm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5mm
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墩身,然后自梁两端向跨中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采用两台天泵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成型,混凝土自两端向跨中分层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需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建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在上层与下层同时浇筑时前后浇筑距离应保证在1.5m以上。
混凝土捣固密实,捣固时以混凝土不冒气泡和混凝土不下沉为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4小时内采取覆盖洒水养护。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进行拆除底模。
混凝土养护采取如下措施: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面层用篷布覆盖。
●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宜。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荷载。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外模,拆除模板后表层继续养护,洒水覆盖养护不少于7天。
5.2.4金马大道行车防护
连续钢构支架搭设前,向公路路政、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支架搭设方案,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新建金马大道为单向3车道,单幅道路总宽度15m,该道路为贵安新区规划道路,现有车流量极少,为保证双线道路行车要求,在每侧道路中间预留3.5m宽行车通道,通道高度7.6m。
为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在距施工段100m位置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的警示标语,并在距施工段100m、50m位置设置橡胶减速带。
在距施工段30m位置设置水马对车辆进行导流。
为保证夜间车辆行驶安全,在通道两侧设置夜间警示灯。
金马大道行车防护平面示意图如下:
施工时保证道路行车安全措施
(1)施工前进行登报公告,告知行人和过往车辆施工情况。
(2)支架搭设施工前,在道路前进方向距施工50m处和100m处设置橡胶减速带。
(3)在支架施工区段前100m、50m处设置车辆慢行的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隔离墩分流交通。
(4)吊装作业前,对作业机械进行检修,严禁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事故,影响交通。
(5)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路面,开通车道,保证车道畅通。
(6)在封闭施工时在封闭区车辆前进的方向,设置防撞墩,并设置警示慢行标志。
(7)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现场领工指挥作业,并排专人对交通进行疏导。
第六章资源配置方案
6.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6.1.1甲供料、甲控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 钢构现浇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