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docx
- 文档编号:388223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0.09KB
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docx
《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中美会计准则的对比研究
学院名称: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会计学
班级:
会计091
姓名:
戎喆学号09408010110
指导教师:
李婧职称
定稿日期:
2013年5月13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为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而努力,采取了一些相关举措。
首先,积极推进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发布了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路线图计划;其次,2009年6月,通过了《FASB会计准则汇编》,改进了会计准则的质量;另外,重视提升概念框架的作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联合概念框架项目。
我国也没有停止会计准则建设的脚步,而是紧跟会计准则趋同大潮,于2010年4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做出了宏观部署;近年来面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所进行的准则制定、修订项目的积极进展,我国除了积极参与到制定过程中以外,也在积极努力地进行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修订工作。
此外,我国还积极争取并实现了与其他国家的准则等效。
2011年9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根据我国会计实务中的新情况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完善的任务:
并提出加强我国会计的对外交流合作以提升我国会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战略部署。
无论是应对准则趋同大势,增强国际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还是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宏观任务,都给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资本市场最完善的国家,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全世界可谓是领先。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和持续性的工作,通过对我国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比较研究,必将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有进一步的认识并有深刻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2.研究意义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必然要求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有统一的文字和语法规则,以消除语言障碍,为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便利,这就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中国的会计准则目前还处在发展和有待完善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研究中美会计准则的国际差异,发现差异存在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探索国际趋同、协调的必要性和步骤,其对于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尤为重要的。
二、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1.中美两国会计准则的现状
1.1中国的会计准则
中国政府本着积极推进国际会计趋同的态度,由财政部于2006年制定和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企业会计准则》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这标志着中国的会计准则向国际统一化方向又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精神,在框架结构上也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的。
2010年4月2日,中国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路线图的发布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
1.2美国的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GAAP),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发布,包括150多项财务会计准则(FAS)。
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管权力属于美国证监会(SEC),美国证监会将制定会计准则的工作委托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但保留了充分的否决权。
美国的会计准则也正在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方向发展。
这也使中美在会计准则方面有了共同的基础,这对促进中美经贸今后合作是有着进步意义的也方便了更多的中国公司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和投资经营活动的深入开展。
1.3中美会计准则对比事例—无形资产差异比较
1、研发和开发费用
中:
所有的科研项目的研究阶段的费用都被列为本期的费用。
在实际开发的阶段如果满足特殊的标准(比如有使用或者售出的打算,有市场存在价值,有可行技术,有资源供给的)都可以资本化,列为无形资产。
美: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研发开展都可以列入本期的费用中,除了一部分网站耗资与内部的软件研发可以资本化,企业未完成的研发费用也列入本期的总费用中,除非确定这个研发项目以后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计入无形资产。
2、土地使用权
中:
企业得到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情况下属于无形资产,如果要转变用途,用来买卖和获利的时候,应该转变为房地产投资。
在土地上自建开发建筑物时,土地的使用权和建筑物要进行分摊和折旧。
美:
作为用来租赁的房屋核算,提到的使用权应该按照长期的租赁方式缴纳预付款,而且作为一项长期的资产,要在合同使用期以内进行摊销。
总的来看,中美两国近期在会计准则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立性,相互间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又都不同程度地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靠拢,并将进一步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方向发展。
2.中国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2.1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
综观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订一般存在三种模式:
①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制订。
②由民间组织负责制订,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
③由民间组织直接负责制订,但政府对准则的最终形成及日常运行具有监督权。
上述三种不同的准则制定模式,各自有其理论依据和背景渊源。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是财政部。
制订工作开始于1988年10月,财政部会计司建立了专门机构,当时称会计准则课题组,负责组织实施有关调研和准则起草工作。
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自1993年6月财政部对具体准则的研究和制订以来,至2005年6月已陆续颁布了十六项具体准则。
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又使准则适合中国的国情,财政部在充分借鉴国际惯例的同时,又吸收了各有关方面的力量,成立了国内国外两个专家组,作为准则制订的咨询机构,协助准则的制定工作。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是目前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发展成熟度最高的国家,在制订会计准则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依靠民间组织进行的。
最早介入会计准则制订的民间组织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OnAccountingProcedure,简称CAP),它始建于1938年,代表会计职业界根据政府机构的委托和支持从事建立会计准则的工作。
从1939年到1959年的二十年间,会计程序委员会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AccountingResearchBulletins)。
1959年AICPA成立了“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PrinciplesBoard,简称APB)取代了CAP。
APB自成立到1973年的存续期间共发布了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一些会计原则委员会声明(APBStatement)。
1973年,独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制订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成立,从而取代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制订财务会计准则的职责。
它与CPA以及APB不同,它不属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它的经费通过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AccountingFoundation,即FAF,该基金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全国会计人员联合会和证券行业协会等组成)向各方筹措,它的成员也由财务会计基金会任命,为了防止来自外界各方面的压力,FASB的成员都是专职的,进入该委员会之前,他们必须中断以前的全部业务或职业联系,委员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来自职业会计实务界(注册会计师)、其余4名则为代表政府与法律部门、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学术与教育界的成员。
此外,该委员会还成立了一个成员约30到40人之间的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其成员也由财务会计基金会任命,他们广泛代表着财务信息的编送、审计和使用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
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经常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重大的方针和技术问题,以及工作安排和有关人员配备等事项进行磋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美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会计准则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负责制订,它属于政府行政法规,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强制执行;而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民间组织制订,它不属于政府法规,主要是依靠制订成员的广泛性、注册会计师的认可和支持等非政府的力量和业务上的高度权威性来保障其实施。
中美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之所以存在上述差异,主要决定于各自不同的环境因素。
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所有制结构、族民特性等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民间组织的地位和权威性等。
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经济形式,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国家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报表的信息内涵、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报告时间等,都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
所以,会计准则制订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发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2.2会计准则的制订程序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订程序由财政部拟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其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1)计划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确定会计准则项目,即根据经济发展和会计核算的现实要求,确定需要解决的会计问题,拟定会计准则的备选项目,提出初步方案,听取各方面意见,再经过适当调整后报财政部领导批准后,予以确定。
(2)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就已确定的会计准则项目,广泛搜集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各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其他财经法规中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了解国内外的做法,经过认真比较研究,提出初步结论。
(3)起草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草拟准则草案,起草人根据已掌握的资料,草拟准则条文,并提出执行准则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并报财政部会计司领导审阅。
(4)征求意见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完成准则草案的基础上,分别以会计准则组的名义和财政部的名义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先在国内咨询专家组范围内征求意见,然后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组织征求各地区和部门的意见,根据每次所征求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定稿。
(5)发布实施阶段。
会计准则定稿后,由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施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程序与步骤大体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①选定重要议题,确定研究问题的先后顺序和程序阶段。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企业、注册会计师或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提出的每个问题进行认真的初步研究,根据以下三个条件确定是否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
一是所提问题要有不同的财务处理方法;二是这些不同的财务处理方法必须在财务报告中产生重大差异,并可能误导使用者或导致大量的分析费用;三是委员会必须具备能够充分解释使用其资源来解决该问题的理由的可能性。
在这一阶段,除研究报告外,一般不发表其他文件、资料。
②进行初步审议阶段。
在这一阶段,专门工作小组对选定的议题进行条理性整理,并通知委员会成员和支持者。
对于重大项目,专门工作小组成立由来自各个阶层专家组成的专案组协助调查。
对于特别重要的有争议的项目,通过举行听证会的形式,让公众发表意见。
听证会后,委员会通过多数投票的方式公开发表议题草案。
③暂时决议阶段。
对公开发表的草案,要接受6个星期的公众评议,对争议性很大的项目,可能还要通过新一轮的听证会。
④进一步审议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收到的草案评议进行分析,对有关建议进行调整,并解决临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如果要进行重大修改,经过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必须公布第二个公开草案。
⑤最后决议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委员会成员对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如果多数成员(至少4人)赞成,则新的会计准则通过,否则不能通过。
⑥随后审议阶段。
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若仍有实质性问题,或由此又产生新的问题,委员会要进行随后审议,也就是对实施后产生的问题进行审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
2.3基本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
中美两国在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和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都有所规定。
但是我国在财务报表的目标这点上没有明确的提出。
只在《企业会计准则》的第十一条中提及,而这条也通常被认为是一般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
此外还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第四、五、六和七条提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美 会计准则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