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提要.docx
- 文档编号:3878485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4.57KB
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提要.docx
《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提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提要
一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合适的语气。
2.理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蕴含的意义,领会本诗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时通过分析诗歌优美的语言来体味诗歌的含义。
2、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3、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并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知识链接】
1、作者:
王家新
2、相关背景: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1979年写下的一首诗,那时诗人还是一个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历,与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历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想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2、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
喧腾:
信念:
诱惑:
3、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的把握。
【合作探究】
4、这首诗第二节中的“山”和“海”分别指什么?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这个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
7、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
8、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
9、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10、“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11、怎样理解“是的!
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几句话?
小结:
这首诗歌以一个向往外面世界的山区孩子寻找大海为全诗的抒情线索,以“山”比喻困难,以“海”比喻理想,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们总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那一天。
【精读精练】
阅读这首诗的第一节,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
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1、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诗中可以读出“山”与“海”的具体含义吗?
请简析。
【拓展提升】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的写法,采用诗歌的形式,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若能够用上本诗所学的修辞手法就更好了。
如果你觉得有难度,不妨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写一首诗。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
主备人:
商海燕审核人: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2、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2、学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面对大的困难时,要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65岁时回忆自己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在与五个小伙伴一起爬悬崖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处岩石架,在向崖顶攀爬的过程中,作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终于脱险。
作者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诗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字词。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耸()立峭()壁凸()训诫()嶙峋()头晕目眩()
迂()回纳罕()小心翼()翼屡()次啜泣()灌木()
悬崖()颤抖()凝视()
3、解释下列词语
耸立:
迂回:
屡次:
应付:
凝视:
纳罕:
小心翼翼: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
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④.那座悬崖有多高?
岩石架有多高?
【合作探究】
5、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6、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把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走”是什么意思?
7、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8、读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训诫(jiè)耸立(sǒng)迂回(xū)
B、啜泣(zhuì)纳罕(hǎn)嶙峋(lín)
C、屹立(yì)屡次(lěi)目眩(xuàn)
D、萧瑟(sè)头颅(lú)小心翼翼(yì)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头晕目炫颤抖
B、啜泣心惊肉跳屡次
C、山涯小心翼翼晕倒
D、峭壁恢心丧气恐惧
3、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C、虽然我也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脱险”部分,由组长主持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光迈出左脚的一小步?
这时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
”“这似乎能办得到的。
”“我能办得到的。
”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
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2、多角度地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讨论: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2)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那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精读精练】
阅读课文第14-2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
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心理描写。
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我”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爬上悬崖爬下悬崖
3、从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你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4、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小结:
本文讲述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
告诉我们: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然后一个一个地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三短文两篇
主备人:
商海燕审核人: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再进行解析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两课的学习明白:
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知识链接】
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委并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席慕容,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语即大江河之意)等。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
主要著作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蝉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生字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收敛聒宽恕
3、了解关于作者的知识
【合作探究】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文眼,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2、读课文结尾,体会本文结尾的好处。
3、小组研讨,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贝壳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生字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卑()微一丝不苟()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受到了什么启发?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文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怎样理解文中“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3、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精读精练】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
(限15字之内回答)
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
(20字以内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不超过25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 ( )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牛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拓展提升】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就会从身边很多细小的事物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蝉》和《贝壳》都是由具体而细微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
你能仿照文章这种写法,也写一个细小的事物,并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吗?
试试看!
四紫藤萝瀑布
主备人:
商海燕审核人: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其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2相关背景:
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
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酿酒(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迸溅()挑逗()遗憾()吵嚷()盘虬卧龙()驻足()
2.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加以体会。
(1)整体形状——
体会:
(2)局部形状——
体会:
(3)整体颜色——
体会:
(4)局部颜色——
体会:
(5)香气——
体会:
(6)神情——
体会:
3.本文还特别写到十年动乱中藤萝的情形,这有何用意?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文中的“生死谜、手足情”?
2、如何理解“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话?
3、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4、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
其特点是什么?
【精读精练】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②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①段首句有什么作用?
结尾句又该怎样理解?
2.仔细揣摩第②段的含义。
3.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4.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小憩()丘壑()瞬间()伶仃()糟蹋()
诱huò()xuān腾()chuō泣()sǒng立()gū负()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1)举起天,摇动地,形容力量巨大。
()
(2)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
(3)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
(4)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
(5)忍不住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凝视( ) 震撼( ) 繁密( ) 庸碌( )
纳罕( ) 屹立( )稀零( )训诫( )
4、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下面这些引自课文中的语句给你什么启示?
请默读一遍,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
(1)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答: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答: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答:
这句话告诉我们
5、仿照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各写一句话。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
答: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答: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8题。
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天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徐()喷以()烟
7、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中。
⑶果如鹤唳云端,为之依然称快。
8、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物外之()趣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为之()怡然称快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5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⑴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⑵“嗨!
”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
⑶“我们现在就去爬吧!
”有个孩子叫道。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⑷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⑸“来呀!
”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
⑹“我来了!
”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⑺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⑻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⑼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⑽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⑾“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⑿“再见!
”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⒀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⒁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9、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10、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1、这段文字中的哪些语句表现了我胆小怯弱的特点?
请列举出来。
12、第9自然段中的“蹲”字可否改成“站”、“靠”或其他的词?
为什么?
13、简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4、第13自然段写“杰利看来好象有点不放心”,请展开想象,用两三个句子描写他当时的表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换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心底。
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第②段“辉煌”一词什么意思?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它有什么作用?
5、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写出藤萝花的什么特点?
6、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7、第⑦段自然段画浪线句“流着流着”照应了前面的哪个词?
8、第⑨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9、第⑩段用“浅紫色”形容“芳香”是否搭配不当?
为什么?
10、从含义来看,这些选段缺少了什么内容?
这样写,有什么缺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题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1.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7.“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8.“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痴想”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9.“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一 单元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