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毛邓三复习.docx
- 文档编号:3877185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42KB
09毛邓三复习.docx
《09毛邓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毛邓三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毛邓三复习
同济大学2009年毛邓三复习资料
与之前网上的不同,部分题目进行了丰富和修正,9、17、29是新题
对于19、29这两道老师划整节的题目,我是在读过课本后摘取的比较重点的内容放出来,可能不够全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本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6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p19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①国际环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②实践基础),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和主要理论问题p26
内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
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的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p31
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6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p57
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62、67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论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性质、前途p65
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8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及其科学内涵p104
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才能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p121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30
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14.判断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p147
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48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62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因该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17.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p166
含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在公有制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他们共同的意志和需要。
主体地位体现: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的意义: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1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p183
内涵: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19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本质、核心要求)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治本政策。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206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到的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41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治国结果);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四者有机统一,三个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三个文明的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43
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和谐社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热敏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
25.“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264
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时间不变。
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的内容。
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几种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6.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290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互相自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7.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p291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p304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29.加强国防和现代化建设p3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基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打得赢、不变质,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如何建立巩固国防:
1按照革命化(第一位,决定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为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现代化(军队建设的中心)、正规化(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师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不断增强国防实力。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
“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第一,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第二,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建设;第三,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第四,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第五,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如何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第三,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第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30.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p323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因为我的课本是借的学长的课本,有学长标记的选择题目,一并放出来,但是我不保证这次考试也是这些题
单选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4.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7.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8.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9.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0.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1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课题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所依的法,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思形态的本质体现
17.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9.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多选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仍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
3.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5.毛泽东指出:
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6.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1.公有制经济的范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5.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势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 毛邓三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