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理念.docx
- 文档编号:386809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3KB
学校管理理念.docx
《学校管理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理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理念
(2007-06-1817:
07:
54)
转载
学校管理理念
学习纲要:
●学校管理理念的概念与意义
●学校管理理念的演变
●学校管理理念的类型
●学校管理理念的变化与创新
一个学校的管理,有“道”与“法”。
“道”即思想、理论或理念,“法”即方法、技术与手段,“道”与“法”合则成就事业。
有道无法成事不足,有法无道则败事有余;没有理念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支撑的理念是空洞的。
学校管理者所拥有和掌握的管理理念,无论学校管理者是否明确意识到,都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具体管理实践中。
所以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必须辨证的理解和应用好理念,道法自然,才能达到学校管理的和谐与最佳效益。
一、理念及学校管理理念的概念阐释
ϖ 理念是首先从西方产生和传播出来的一个概念。
“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语(eidos),其原典涵义为“形相”、“形式”、“外观”、“通型”等。
ϖ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最早提出“理念”并对其进行了阐发。
他提出:
“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noema)”,“而所谓理念(eidos)正是思想想到的在一切情况下永远有着自身同一(toauto)的那个单一的东西”。
ϖ柏拉图(Plato)在苏格拉底对“理念”阐释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以理念为核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他认为,“理念”是永恒的精神实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个别事物只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陈的感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而“最普遍的理念是相通的”。
ϖ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ImmanuelKant)说:
“理念,我是指其对象不能在任何经验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必然的概念来说的”,“是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的‘纯粹理性的概念’”。
他指出:
“理念也包含在理性的性质中”,“理性在它本身里也含有理念的根据”,而且“它是理念的源泉”。
ϖ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是西方古代哲学史上对“理念”论述最集中、最详尽的哲学家。
他认为:
“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因此理念也就是真理,并且惟有理念才是真理。
”“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
”他进一步指出:
“理念自身就是辩证法,在这种辩证过程里,理念永远在那里区别并分离开同一与差别、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只有这样,理念才是永恒的创造、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精神。
”因此,“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
……理念的统一是思维、主观性和无限性。
”黑格尔反对“把理念仅仅看作一个理念,即意见中的观念或表象”,而主张视为一个“观念性的理念总体”。
ϖ中国最早运用“理念”一词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
他在其《史观》一文中写道:
“至于〔历史进展〕动因何在,则又言人人殊……或曰,在精神,如圣神、德化、理念是。
”
ϖ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使用“理念”一词的是著名散文家秦牧。
他在其《拓成功的新路开一代的诗风》一文中写道:
“形象思维,就是说对于要描绘的事物,脑子里有一系列具体鲜明的形象,而不是模糊的概念,更不是抽象的理念。
”
ϖ1999年版的《辞海》对“观念”的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第二种解释是观念“译自希腊语idea。
通常指思想。
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参见‘表象’)。
它在西方各派哲学中有不同的含义。
“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学校管理理念是哲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延伸和扩展,是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所谓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管理的权力分配、管理职能的配置、权力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总和。
高校管理理念,就是人们对高校管理中管理权力的分配和限制、权力资源的配置、不同权力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
(谢霞飞、郭小聪,高校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与变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我们的观点
●所谓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学校管理理念是对现实学校管理的客观反映的概括和综合,是立足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应然状态而作的一种整体把握,学校管理理念变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它反映了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者的理想追求,因此,学校管理理念又要超越“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
●学校管理理念形成的基础——学校管理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学校管理理念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等特征。
●建立在学校管理实践和学校管理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作为一种“远见卓识”,反映了学校管理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学校管理发展的思想,是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引导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理想和观念。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
人性问题始终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哲学基础。
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从对人性的一定假设或看法出发而提出来的。
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也来自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对人性的看法影响着他的管理观点和对管理行为的选择。
(一)几种人性假设
1.“工具人”假设。
这是前管理学阶段对人的基本看法。
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
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象机械一样去动作。
这种观点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
前者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后者是被动的、是按照管理者的指令操作以实现管理目的的生产工具。
2.“经济人”假设。
这是早期管理学阶段对人的基本看法。
认为人在生产劳动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机械,人的活动是由经济的动机驱使的。
被管理者和管理者都受经济动机的支配,因而他们的目标也就有共同之处:
工人追求的是高工资,资本家追求的是高利润。
管理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的经济需要。
3.“社会人”假设。
认为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处在人群关系之中,都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这种社会需要对人的作用比经济需要更大。
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社会心理满足,而不是经济上的满足。
所以,管理的重点不在于满足人的经济需要,而在于改善人群关系,满足人的社会心理需要。
4.“复杂人”假设。
这是现代管理理论对人的基本看法。
认为人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具有许多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因此,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和选用恰当的人,对不同需要和动机的人必须安排不同的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
5.“决策人”假设。
这也是现代管理学理论对人的基本看法。
认为人都是具有意志自由的能动的决策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意志,都有通过选择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人的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
因此,管理不仅在于尽力满足人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吸收员工参与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校管理理念应选择的人性假设
第一种假设违背了科学,注定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假设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反映了个人的经济要求和物质需要。
无疑人的这种需要是客观的、基本的,对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条件下,经济需要更是基本的需要。
因此,“经济人”假设,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一定的范围内有其适应性。
但将人性归结为经济性,显然是片面的,因而在实践中也是难以完全奏效的
第三种假设看到了人不仅具有物质的需要,而且具有更高级的安全的、社交的需要。
比之“经济人”假设,这种认识深入了一步。
因此这种观点对管理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人”的观点仅仅强调个人对群体的心理依赖,忽视了更高层次上的主体的创造性力量,因而这种观点在实践中也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前三种都不宜作为学校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
第四种假设提倡采取一种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随机制宜的权变方法,较之其他观点更接近于人的现实,更符合人的实际表现,因而也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种假设既承认经济需要、社会需要的作用,又承认个人是具有自主性和个性的决策者,它看到了人的自我实现这种更高层次的需要。
这种观点对管理实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只有第四、五种假设适宜作为学校管理理念的哲学基础。
三、学校管理理念的意义
没有理念指引的学校管理实践,是一种“盲”;而缺乏实践的学校管理理念,则是一种“空”。
如果没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目标必然是片面的,管理行为必然是盲目的,学校的发展是被动的缓慢的。
学校管理理念超越学校管理的实然状态而指向应然状态,会对学校管理行为产生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就会只局限于当时的条件或眼前的利益,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和摆布,使学校管理行为呈现出短期性、局部性、离散性。
若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实践就会因教育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而顾此失彼,从而导致学校管理活动出现偏颇或失误,进而影响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
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学校管理理念影响学校管理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管理效率。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由人、财、物和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人是最重要的,管理效率的取得,必须依靠人对这些管理要素的合理组合,而管理要素的合理组合又要求管理者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人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对于人的管理行为对组织管理资源的分配、管理要素的组合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管理效率的实现。
一般来说,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清晰、科学、合理,他对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对象就能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充分发挥管理对象的作用;如果人的管理理念不合理不科学,那么他对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对象的组合就难以达到合理、优化的状态,如果学校对管理活动认识不清,管理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决策就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学校目标的达成,浪费学校管理的资源,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
2、学校管理理念引导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管理者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总是在一定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发出的。
学校管理者所形成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主题主体对学校管理活动认识的客观反映,体现了管理者对管理资源,特别是人的属性的认识和对各种资源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程度的不同认识,这些不同认识将潜意识地指导管理者的具体管理实践行为。
在物本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重视物质资源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把人看成物质设备和制度的附属品,强调物质激励;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重视人的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尊重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校管理者必须以能本管理理念为指导,重视学校成员的能力提高和自我发展。
3、理念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回顾20年来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学校管理走过了一个经验治校-——理论治校——依法治校——理念治校的过程。
我国现在处于理论治校和依法治校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又是理念治校的初始阶段。
理念治校就是利用学校全体成员都认同的理念来引领学校的管理行为,提升学校整体文化素养,使学校管理向文化管理、柔性管理过渡,是对人本管理的升华。
学校管理理念是治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思想,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统一全体员工的学校管理理念可以为理念治校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提升学校管理的境界。
学校管理理念的演变
学校管理理念的演变是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西方管理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第二个阶段是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第三个阶段是是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这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学校管理理念也经过了这样一个由“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能本管理”的演变历程。
●物本管理
西方第一代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
“经济人”的概念最早由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人的全部需要在于经济利益。
人都是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存在。
因而从人事管理的角度讲,只要不断地给人以经济利益方面的刺激,就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经济人”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
它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
核心内容
(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
(2)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
(3)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需要高于一切;
(4)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
(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而工作,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工作。
任务型的管理方式
(1)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
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
(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
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
(3)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激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
(4)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基于这种认识,当时的管理注重实行物本管理。
这种管理的特点是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把人当做工具,当做物来管理;人被当做机器附属物,要人去适应机器;对人主要实行物质激励和金钱激励。
物本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缺乏人的气息,学校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学校中占据显著位置的是层级分明的管理体系、刚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齐全的管理设施以及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活动,人仅仅为物的作用的发挥提供支持和配合,人是机器和制度的附属品,对人的激励更多的是物质的激励,缺乏响应的文化激励和目标激励,领导者多是一种专制的管理方式,学校的所有活动都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功效为目标,学校内部是一种淡漠的人际氛围,个人更多地为满足生活而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中更多地强调教师为了学校和教育的实现应奉献自身的能量,而很少把学校视为教师生活与发展的地方,教师的人际需要和情感需要被物质奖赏所取代。
虽然这种管理方式能够维持学校正常的管理活动,达成学校管理目标,但就长远来说,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不利于组织成员的发展。
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理念必须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理念转变。
●人本管理
西方管理理论第二代,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理论有三种表现形式:
人群关系学、行为科学、以人为本理论。
梅奥创立的“人群关系学”揭开了现代人本管理的帷幕,他认为:
工人获得集体的承认和安全比物质刺激更重要,影响工人积极性的还有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其积极性、创造性就发挥不出来。
20世纪40年代,人群关系学导致“行为科学”的产生。
行为科学主张:
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发挥力量来达到组织目标。
它重视人的因素、人的外在关系行为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美、日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美、日比较管理研究热潮,从而人们认识到:
管理模式的背后是文化差异,文化对管理有重要作用,企业不仅仅是经济组织,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产和企业主体;据此,采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方式。
它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物的管理,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也称为社交人,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午,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
“社会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要素;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使工作丧失了许多的内在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里寻找回来;(3)跟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们更容易对同级同事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4)职工们对管理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其核心思想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在管理中注重调动员工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人本管理的思想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人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活动是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在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系统的主体。
离开了人,管理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第二,在诸多管理要素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重要。
管理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人、物与环境。
在这三大要素中,以人为中心,构成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物要靠人去使用,环境要靠人去适应和改变,没有人的要素作用,其他要素就活动不起来,管理系统就不能运作。
因此重视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推动管理工作发展的动力。
第三,现代管理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推动管理活动的关键力量。
这就决定了管理工作成效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人本管理的关键。
●能本管理
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兴趣趋淡,而对自身创造能力的关注程度则日益加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即按照自身的兴趣、能力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
面对人类为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人性和文化价值观上思考人的发展问题,期望通过“人的革命”来推动人的“自我实现”,以此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把人塑造成既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在自我实现中得以升华的“能力人”。
因此,是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这也将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代。
“能力人”假设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关注人的创造能力,强调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智力,挖掘人的潜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能力人”假设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以能力的充分发挥和不断提高为人的首要价值追求。
在其他价值追求与其发生冲突时,个人愿意牺牲其他价值追求来保证提高能力这一首要价值追求的实现,个人不惜牺牲其他利益来促进提高能力这一首要价值追求的实现。
(2)个人把为组织和为社会发挥能力作为其基本道德,个人有着为组织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强烈愿意,在发挥自身能力为组织和社会做贡献中获得满足。
(3)为个人提高能力和充分发挥能力创造条件,是对个人最主要的激励手段,这一激励手段对个人最具有激励作用。
由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立在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之上的人类管理理念理应相应变化。
这就是说,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类管理理念必须充分反映能力人假设的要求,必须充分体现能力在人类管理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这里的能力,按其内在结构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所构成的。
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力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力、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
这样,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最后到实践及创新能力,实际上呈现为一种由认识能力到改造能力、由底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
能本管理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1)把能力作为管理的首要对象。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为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这不同于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的人本管理。
(2)把以能力本位作为管理理念。
即把能力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看作是管理的决定性因素。
(3)把能力作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管理价值目标。
提高和发挥能力就能够成为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就能够成为评价管理绩效的最后指标。
(4)把提高和发挥能力作为主要激励手段。
改变传统管理的激励方式,主要依靠为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创造良好环境作为激励手段。
管理理念是支撑组织运作和发展的核心文化精神,是组织文化的深层价值观。
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
具体来说包括:
(1)它对文化价值观建设的要义是,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是建立在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要以能力价值观为主导来支撑和统摄其他价值观。
(2)它对组织和成员之间关系的要求是把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岗位技能的提高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使组织和成员形成一个责、权、利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其中都有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主体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
(3)它对组织的特征、形态和目标的要求是,积极营造一个“能力型组织”极其运行机制;努力消除维持型组织,创造一个创造型组织,逐步实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努力消除经验型组织,将组织改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还要逐步消除形式型组织,建立一个实效型组织,使组织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力图增强组织的实力和活力。
(4)它对组织成员的要求是,各尽其潜,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长,各尽其用,通过自觉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和发挥自己的能力,通过工作实绩来确证自己的能力。
学校能本管理的实施:
(1)建立“培能”机制。
①帮训管理:
请专家会诊开方子;搞对外展示搭台子;鼓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授,带弟子;把好苗子推上第一线,压担子。
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竞技环境,促进和谐竞争。
可以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业务创新、科研公关等竞赛活动,来激发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②成就管理。
鼓励教师建功立业,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
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发挥其典型引路作用。
③激励管理。
满足教师多方面的层次需要,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潜能。
(2)建立“用能”机制。
实施能本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要以岗定能,量能录用,不拘一格用能人;人尽其能,一人多岗精用人,能岗两宜;作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建立激能机制。
能本管理的出发点是让被管理者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此就必须建立符合能本管理原则的“潜能”机制。
让能者光荣。
对能力突出,实绩显著的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开展学典型的活动。
让能者有为。
学校要为能力突出的教师创造机会,提供舞台,让其一试身手,展示才华。
让能者有位。
学校对能力突出的教师,要放手使用,提供使用合适的位置、权力和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在心情舒畅、充满自信的心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让能者多酬。
通过校内市场机制对奖金分配的调节、结构工资的倾斜,让能者多劳多得。
学校管理理念的类型
随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
而学校管理理念在一般管理理念的变革之下,还与教育理念的变革紧密相连。
根据不同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的功能的价值的不同,我们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管理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