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385933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4.75K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练习题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某部电视剧的开篇序幕中说: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3.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其主要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和解B.发现和推荐人才
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边疆地区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
5.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6.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要接受最高学府的儒家教育,必须到( )
A.洛阳B.咸阳C.长安D.开封
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8.汉武帝统治期间,铸造的钱币是( )
A.贝B.五铢钱C.半两钱D.交子
9.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10.“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及其“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C.李冰修筑都江堰D.屈原创作《离骚》
11.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2.近年来,各地儒学学会的成立显示出儒学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为了汉室江山永固,曾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
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景帝时,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被诛。
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材料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电视剧《大汉天子》片头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出汉武帝在“守业”中解决了哪一困扰中央的重大问题。
从材料一中找出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
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3)“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结合所学知识,对汉武帝来说,“守业”还有哪一难处?
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时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下图人物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
2.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 )
A.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3.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国崛起,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
他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他是接受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卫青B.董仲舒C.张骞D.主父偃
4.徐州古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美誉。
它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初分封时属于楚国,势力曾大到一度威胁中央。
汉武帝通过下列哪项措施解决了这个棘手的大问题()
A.独尊儒术B.兴办太学C.实施“推恩令”D.废除丞相
5.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非常高明。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5.“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文景之治”
C.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政治上的大一统
6.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郡守
7.“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8.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
9.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由博土任教授,学生称为“博士弟子”。
太学初建时有50位学生,王莽时增至10000人。
如果你是那时的一名“博土弟子”,你将学习到()
A.儒家的经典B.法家治国之道C.墨家的学说D.天文算术之理
10.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11.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措施的有()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统一铸造五铢钱④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中国人喜欢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 )
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②都采用创新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③推行的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并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⑤都推崇儒学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
13.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时候B.汉文帝时候C.汉景帝时候D.汉武帝时候
1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5.某校七年级
(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措施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
汉初国策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 的宽松政策,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
第二组:
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2)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策略?
效果怎样?
第三组:
知识归纳
措施
内 容
作用
政治上
颁布“ ① ”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 ② ,独尊儒术”
文化上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 ③ ,在地方设官学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在政治、思想、文化上采取的相关措施。
活动总结:
(4)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15、
(1)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2)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效果:
封国被分割为若干小侯国,实力减弱,无力与中央抗衡。
(3)①推恩令②罢黜百家③太学
(4)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标要求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
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过程与方法
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初步掌握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应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介绍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常识》等有关通俗历史读物,了解有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编历史短剧:
(1)“推恩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
(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
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推出课题“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让学生就课件的背景展开讨论,领会老师选择此图片作为背景的用意。
讲授新课
一、“推恩令”的实施
(一)削弱王国势力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
(讲述西汉的建立。
时间约1分钟。
)
PPT课件展示:
公元前202年,在“四面楚歌”声中,西楚霸王项羽痛别虞姬,走上了不归路。
引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诗句,让学生去体味项羽的情绪。
然后老师点评。
PPT课件展示:
而项羽的对手——汉王刘邦却踩着庆祝胜利的鼓点,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
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句,让学生去体味刘邦的情绪。
问题落在最后一句上,刘邦的忧虑是什么?
(学生思考作答。
)
教师提问: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学生作答略。
(引导学生答出:
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
(讲述刘邦分封同姓王。
时间约30秒钟。
)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
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PPT课件展示:
“西汉金缕玉衣”插图。
教师:
此乃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
(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
)
事实是,汉朝自建国以来直至汉武帝时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刘姓诸侯王势力过大,不易控制的问题。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
(讲述七国之乱。
时间约1分钟。
)
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曾经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是吴、楚七国联合叛乱,叛乱各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使得晁错被诛,但叛乱的诸侯国并没有因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
最后,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武帝继位以后,因乃祖乃父的“文景之治”,使得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内心里总在盘算着如何彻底清除自高祖刘邦遗留下来的心腹大患。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小品。
某天。
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以下简称“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园议事。
主父偃(以下简称“偃”):
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帝:
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
为先帝削藩而死。
帝:
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
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上千里。
天下形势平稳时,他们就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帝:
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偃:
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很容易产生。
晁错正是实行的强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
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
偃:
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帝:
(做急不可待状)爱卿快讲!
偃:
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
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
正所谓: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帝:
(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
(剧终)
教师:
哪位同学能说出“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学生(从课本可找出):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自己的各个子弟,皇帝又加封这些弟子为诸侯。
新封的诸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进行管理。
教师:
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
(“削藩”政策遭到诸侯起兵反对,而“推恩令”不但没遭到诸侯的反对,却使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从此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又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
PPT课件展示:
汉武帝还颁布法令,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藩国这座火山熄灭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汉武帝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了吗?
如果各地有不服从命令的官员,汉武帝怎么知道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
(强化监察制度)
(二)强化监察制度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采取“福尔摩斯破案”的活动形式。
具体做法是,给学生2分钟时间,迅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然后利用PPT课件相继展示5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回答正确数量最多的学生被授予“福
尔摩斯”称号。
问题1: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
(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
问题2:
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
问题3:
教师:
秦朝有哪个职官与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
(御史大夫。
)
教师补充强调: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
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
问题4:
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力的呢?
(汉武帝起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亲信官吏,任命他们为侍中、常侍中,让他们参与商议军国大事,以削弱丞相的权力,从而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
问题5:
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
PPT课件展示:
让学生把地核、地幔、地壳与“王国势力”、“官员”、“民众”对应,并解释依据。
正如火山爆发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样,如地核的藩国,如地幔的官吏,都已被汉武帝牢固掌控,但遍布全国、数量众多且影响力极大的知识分子,仍象不稳定的地壳一样,随时可能引起火山的强烈喷发。
汉武帝的烦恼又来了,他该如何面对呢?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
汉朝初年,刚经历战争不久,国家贫穷,因此,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以适应休养生息政策需要。
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强盛,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治国策略是一百年不变?
还是要与时俱进呢?
于是,一场论战在我们的主人公面前上演了。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生预先编排好)请四个学生到讲台上,其中一个扮演汉武帝(简称帝),另三个分别扮演当时的法家(简称法)、道家(简称道)、儒家(董仲舒)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及理由。
某日,御书房。
帝:
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葆江山呢?
法:
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道:
陛下万岁!
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
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
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董):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
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
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
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教师:
小品先欣赏到这里,汉武帝该做出何种选择?
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通过投票来帮他做出判断。
预案:
如果学生未选择儒家,则进行引导。
(学生们考虑的只是个体的需要,而忽略了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的特殊背景。
)如果选择了儒家,则教师点评: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教师示意小品继续。
帝:
董爱卿言之有理,即刻拟诏,告示天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演员退场。
掌声鼓励。
)
教师:
谢谢这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学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
教师: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应怎样评价呢?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发表各自不同意见。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
(归纳总结)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黜”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
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为确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从此,研读儒学的风气一天一天兴盛起来。
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缺乏争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专制。
当然,这是后话。
三、盐铁专卖
本课小结
PPT课件展示:
请学生根据理解和记忆,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教师:
汉武帝正是通过这三大举措,解决了他的三大烦恼,他的汉室江山也迎来的空前的大一统格局。
(投影夏、商、春秋、战国、秦、西汉疆域图,要反映出不同时期疆域的变化,给学生造成强烈的震撼。
定格在西汉疆域图。
)
教师:
拥有如此大的家业,汉武帝还会有新的烦恼吗?
请大家睁大慧眼,认真观察地图,想想他老人家的烦恼又会从何而来?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出“匈奴”话题。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
正所谓田多差役多,官大忧愁大,身居高位的汉武帝永远都无法摆脱烦恼。
而他也正是在不断地消除烦恼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
今天就到这里,下回再说。
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有关汉武帝的资料,为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上 12 汉武帝 巩固 大一统 王朝 课后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