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3854708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6.81KB
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docx
《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传播的定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1909年传播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的集合。
(符号)——美国学者皮尔士《思想的法则》1911年传播三要素:
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学家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
——传播学家阿耶尔〈什么是传播〉
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徐耀魁1990
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
——李彬1993
总结: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话语-见
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
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
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玫瑰花与爱情)5、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一个系统。
(新闻)
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不但要分析传播过程,还要分析传播环境。
四、传播顺利进行的条件:
传播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在与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文化可能由于宗教类别、种族、群体、政治立场、社会阶级、性别、种族主义、年龄代沟等之不同,而产生差异。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其实是一步媒介演进史。
二、人类传播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300万年前)、文字传播时代(1500BC)、活字印刷传播时代(1450年)、电子传播时代
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费德里曼《世界是平的》将人类社会形态划分为:
全球化1.0社会、全球化2.0社会、全球化3.0社会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区分为:
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也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的)
四、信息社会的特点:
⒈社会经济的主体有制造业转向一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⒉劳动力主题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⒊交易结算不在主要依靠现金,二是主要依靠信用。
⒋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⒈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能指是形式,所指是意义。
能指于所指发生关系的三种机制:
表示或者症候、图像、象征。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过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而言,它不仅仅是任意的,恰恰相反,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它。
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
语音符号中语音是符号的形式,语义是符号的内容(在次语音是能指,语义是所指)。
文字符号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的统一(在此字形、字音是能指,字义是所指)。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非语言符号分为三种类型: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象征符号(如仪式、习惯、徽章、旗帜、服饰、音乐、美术、建筑、城市等)。
⒊符号的功能:
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二、意义:
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的意义(词不达意)2、受传者的意义(曲解)3、情境意义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过程和环节当中。
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那为什么又说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呢?
答案:
①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②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③人类整体驾驭符号的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④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有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人类的符号和意义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一、传播的基本过程研究传播的过程视角:
一种是历时性的考察,即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公时性的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
两者分属纵向和横向过程的研究。
传播过程的要素:
1、传播者。
又称信源。
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
又称信宿。
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
象。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互换。
3、讯息。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
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
指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⒈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优点:
(1)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传播活动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的构成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出发点。
(2)它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缺陷:
(1)传受双方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2)该模式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⒉香农--韦弗模式(1949年《传播的数学理论》)
优点:
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贡献在于发现了传播的负功能——噪音。
噪音对信号的干扰所造成的不稳定和所传信息与所收信息之间的差别。
指出了传播失败的原因在于传播者那一头不能认识到所传信息与接受的信息未必总是相同。
缺点:
香农——韦弗模式是一种直线单向模式,缺乏反馈环节,指适用于电子信息的传播过程,不能解释人类的社会传播行为。
㈡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控制论模式
⒈奥斯古德循环模式(1954年《传播是怎样运行》)
优点:
没有传播者、接收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主体,讯息处于你来我往之中。
该模式重点不在分析传播渠道的各种环节,而是解释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作为传播行为主体,这有积极意义。
缺点:
但把双方放在平等位置,与社会传播现实不相符合。
它适合于人际传播的分析,却不符合大众传播的过程分析。
相关解释:
1、所谓编码就是信息转化为一系列的符号。
2、译码就是接收者接收信息后,把一系列符号转化为信息。
3、释码就是把符号转变称信息后,再结合自己的固有知识、社会体验进一步进行解读。
相关理论:
霍尔在《编码/解码》一书中提出受众对于信息内容的解读有可能出现三个遐想的解码立场。
霍尔遐想的三种解码立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分别为:
1、优势解读:
接收者接收传播者传过来的信息后进行解读,解读出来的意思与传播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2、协商式解读:
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
3、对抗式解读:
完全不一致。
案例:
讨伐蒋雯丽母子之爱广告阶段一:
蒋雯丽母子之爱广告将广告的创意通过编码过程编码成符号的过程,是一个编码的过程。
阶段二:
受众看到广告后产生不同的意见并发表出来,这是一个释码过程。
而整个过程受众对这则广告都采取了对抗式解读立场。
㈢传播的系统模式
⒈赖利夫妇系统模式(1959年《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优点:
①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a、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c、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
群体传播;②从这个模式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
③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
1、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绝对相等的地位;2、未能体现出传、受者的区别;3、表达了子系统与子系统的包容关系,却难发现其互动关系。
⒉马莱兹克系统模式(《1963年大众传播心理学》)在这个模式中,马莱茨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3、影响和
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优点:
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的时候,都不能简单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者过程的各种因素和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缺点:
该模式虽然列举了各种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者影响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析。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一)形式:
1.人内传播的正常形式:
1)感觉。
2)知觉。
3)记忆。
4)思维。
5)想象。
6)情绪和感情。
2.人内传播的异常形式。
1)睡眠状态和做梦。
2)酒精中毒与毒品服务。
3)催眠。
(二)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
米德最早的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提出的“自我”概念是符号互动论的核心。
作为区别于“身体”的“自我”,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主我”(I)和“客我”(Me)。
他认为,完整的自我,既是“主我”又是“客我”,两者都包括在“自我”中,并在特定情景中互相支持。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是从传播心理和“社会交流”层面,来描述和论述主我与客我的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的。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
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1969年《象征互动论》)这一理论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中不但包括外界和他人,也包括自身。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认识并拥有自己的观念,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再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内省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另一种是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态度等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二、人际传播概念: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
动机:
(1)人际传播的首要目的是获得信息。
(2)人际传播可以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3)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功能。
(4)满足情感沟通需求,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限制:
(1)发出的信息往往只在瞬间起作用。
(2)覆盖面小,复制信息的能力不强。
(3)适应面不及大众传播媒体广。
功能:
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
三、人际传播与符号互动库利—镜中我: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它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
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是通过个人知识结构来实现的。
因此,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可理解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知识结构,它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群体的定义:
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的社会功能:
充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与自我实现的场所。
二、群体的内部传播机制
1、群体的成立、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a)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b)成员之间协作的意愿。
(c)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2、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德国内尔·纽曼)群体压力:
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个人意见或者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学生考试后对答案)趋同心理:
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人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的概念:
指在某种条件的刺激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产生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2、特殊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
是指通过间接的示意而非直接的说服来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说服技巧。
群体感染:
是指某种观点、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的过程。
(传销)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
是关于集合行为中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
模仿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提出的,在1890年出
版的《模仿的法则》一书中,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泰坦尼克号,众人逃生)
匿名性:
在集合行为中,使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与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中,这种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的冲动行为。
(群殴,网络言论)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信息运动方式是“循环反应”。
集合行为中主要的信息形式是流言。
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奥尔波特指出了流言发生的两个特点:
第一,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第二,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流言的特点是:
(1)信息快速增殖。
常态下的流言是在私下的人际渠道中传播的,其流传速度较慢。
(2)信息奇异回
流。
(3)伴有大量谣言。
(《还珠格格》叫魂,买码,SARS)
第七章大众传播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定义:
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一般人,非特定)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⑴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了解)、社会协调功能(沟通)、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
⑵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提示行动)、社会化功能(规范教育)、提供娱乐。
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知名度)、社会规范强制功能(舆论)、作为负功能的“麻醉作用”。
(4)施拉姆: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递)、经济功能(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等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它们;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驶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二、大众传播与信息环境
1、信息环境:
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2、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实现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柏拉图的“洞中人”,孤岛上的和谐,1938火星人入侵地球。
李普曼的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1968年藤竹晓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媒介概念:
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是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
施拉姆:
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于扩大并延续信息传递的工具。
媒介分类: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户外媒介;大众媒介
媒介的优缺点:
报纸:
优点: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关
心度较高的产品)(3)易保存,可重复(4)阅读主动性(5)权威性。
缺点:
(1)注意度不高
(2)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杂志:
优点: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目标受众群,专业广告)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保存率高(3)
杂志媒介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4)重复性。
缺点:
时效性差(企业开张广告,文娱广告,促销广告)。
广播:
优点: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发布展销会,订货会,折价销售)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4)
受众层次的多样性(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6)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缺点:
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
电视:
优点:
(1)直观性强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缺点:
(1)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2)
瞬间传达,被动接受(3)费用较高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地球村:
电视媒介的普及,人与人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办成一个新的地球村。
他是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一)、媒介即讯息:
(1)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2)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媒介是社会
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传播中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创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二)、媒介:
人的延伸:
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评价: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四板型的推论。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
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冷媒介:
作用于多种感官和需要丰富的联想和参与,例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麦克卢汉媒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重点 内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