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84039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2.34KB
完整升级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完整升级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升级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升级版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神奇的世界”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都属于说明文,有的介绍了现代社会千奇百怪的机器人,有的介绍了我国古代享誉世界的历史奇迹,有的介绍了闻名携遐迩的荷兰风车。
《神奇的机器人》中的各种新型机器人以在历史的舞台闪亮登场,并能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走进《秦兵马俑》中的古代帝国,走进那藏在地下的百万雄兵、千乘马车,你一定会被“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雄伟壮观所折服,为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而自豪;走进《荷兰风车》,目睹那近万座风车的风采,你大概没想到,它竟是荷兰这个发达国家发展生产的最大功臣,而且,荷兰人已经把风车当作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学习本单元,要指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领略机器人的神通广大,感受秦兵马俑的宏大精美,了解荷兰风车的巨大作用及其文化意义,最终领悟到: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古诗《浪淘沙》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和大胆新奇的想象,表现了黄河奔涌咆哮的磅礴气势。
在语文乐园“我来试试”这一板块中,要让学生了解三字、四字的趣味成语,积累成语;抄写并背诵古人名句;阅读趣味故事,体会杨修解迷的妙趣。
在“探究与发现”中,要让学生了解、认识引号的作用,探究不同语言环境中引号的作用及其不同用法。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谁去更合适”,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地意思、说清自己的理由,合理、巧妙、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本单元习作“好吃的水果”,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自由习作题。
习作以写清楚自己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想到的为目的,通过具体的范例,引导学生逐步开展观察、记录、实践体验等活动,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习作;在相互交流、互相修改地过程中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共同提高习作的水平。
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明确说明文也要上出语文味,要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重视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引导学生对说明事物特点的典型的、精美的语言现象进行揣摩,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且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
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和练笔活动,并组织交流,以发展其语文能力,拓展其阅读视野。
要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限神奇的,以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科学创造精神。
本单元共计16课时。
13、神奇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文中四字新词,并用“日新月异”和“大显身手”写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机器人的神奇,同时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1从机器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机器人的神奇。
2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新词“日新月异”、“大显身手”等词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机器人的相关资料搜集、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2加强朗读,重点学习机器人在工作方面的神奇。
3认识到“举例子”是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让机器人闪亮登场。
1、师导入:
上天入地、神通广大、千变万化、本领神奇,比孙悟空的本领还要高强。
他是谁呢?
生会答:
机器人。
板书:
机器人
2、课件出示机器人图片
3、师:
从机器人千奇百怪的形状中,从同学们观看时的惊叹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机器人的“神奇”特点。
板书:
神奇的
二、初读课文。
1、机器人的闪亮登场,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和机器人打打招呼吧!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课后词语以及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3、检查生字词:
注意:
“窄”、“炸”“捕”“帕”的读音。
4、讨论交流:
你一路上跟哪些机器人打过招呼?
(追捕罪犯的机器人、进行脑手术的机器人、宠物机器人、音乐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仿真机器人)
三、同机器人做朋友。
1、师:
机器人本领高超,如果能同他们交朋友,一定能成为我们的益友。
他们有什么本领呢?
他们能在工作上大显身手吗?
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吗?
2、工作中,机器人显身手。
A、学习机器人“大显身手”。
出示词语:
“大显身手”。
读一读,找找它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什么是“大显身手”?
(理解词语表面含义)
机器人在哪些方面大显身手?
(1)出示相关语句:
“摩天大厦墙面和窗户的清洗、深井采掘、扑灭大火、控制毒气泄露、排除炸弹、追捕亡命之徒,这些危险的事,机器人都能大显身手。
”
(2)读句子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感受:
越来越多的方面大显身手;危险的事大显身手。
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机器人大显身手?
读文中相关句段。
从“能发现目标、善于奔跑和追逐、能攀爬墙壁,一旦……就……直到……才……”体会大显身手,感受神奇。
运用“大显身手”说话。
B、学习机器人“得心应手”。
出示词语:
“得心应手”。
读一读,找找它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什么是“得心应手”?
(理解词语表面含义)
机器人在哪些方面得心应手?
(人们做不了的事情)
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机器人得心应手?
下万米海底打捞
钻狭窄洞穴探险
飞遥远火星拍照
在绿豆小孔手术
3、回读课文第2、3段,体会机器人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神奇。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举例子”是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a)书写生字。
注意:
“竞”、“貌”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重点学习机器人在生活方面的神奇。
2、回归整体,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让机器人高兴高兴。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机器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能用上“大显身手”和“得心应手”来夸夸它?
让机器人也高兴高兴。
学生综合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跟机器人亲密接触。
1、师:
除了你们所夸的以外,机器人还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和“机器人”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
2自由读5—8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什么机器人?
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你喜欢的机器人的神奇之处。
4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随机体会“惟妙惟肖”、“以佳乱真”、“同样……同样……”
1为机器人家族服务。
1师:
机器人家族尽管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机器人,但人口还不算多。
为了机器人家族的兴旺发达,你们还想发明什么机器人呢?
2、学生在纸上涂抹。
3、学生交流。
②让机器人上功劳簿。
1回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机器人的神奇。
2联系第一自然段,体会机器人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理解“日新月异”,用它造句。
三小结本课的表达方法。
结构方面:
总起句、过渡句。
说明方法方面:
举例子、作比较
四课外延伸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机器人资料与同学交流。
2.请同学介绍
板书设计
13神奇的机器人
日新月异工作生活
追捕罪犯的机器人大显身手无穷的乐趣
进行脑手术的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事情)永远陪伴
宠物机器人得心应手惟妙惟肖
音乐机器人像模像样貌若天仙
足球比赛机器人(做不了的事
仿真机器人
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
第三课时(课堂作业)
一、快乐积累。
千()百()千()百()千()百()
大()身手日()月()亡命之()
轻而()举惟()惟()()若天仙
二、造句
日新月异
大显身手
三、问答
你喜欢哪种机器人?
说说它的神奇之处。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相关资料,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兵马俑。
3、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无穷。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2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用自己的话介绍兵马俑。
教学难点
理解第8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鼓励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朗读,读准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利用生字表和查字表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①读两个字组成的词:
临潼、发掘、俑坑、鸟瞰、魁梧、鶡冠、铠甲、战靴、缰绳、健壮、端详、模拟、气概
②读四个字组成的词: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昂首挺胸、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搏斗、颔首低眉、战车千乘、惟妙惟肖、身着战袍、目光炯炯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
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2、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写了秦兵马俑出土的地方和它的价值。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
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九自然段):
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四、学一、四段,感知兵马俑价值。
1、自由读第一、第四段,画出表现秦兵马俑价值的词语。
2、“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
3、指导朗读,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五、学第二段,感受规模宏大。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从作者在大厅鸟瞰和想象中深入体会规模宏大。
相机理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所向披靡:
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
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
3、指导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了解列举数据的说明方法。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课文中哪些介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说明理由。
(第二自然段为总分结构。
分写部分由面到点,先写三个佣坑,接着具体写一号坑。
说明方法主要有列举数据、做比较等。
)
7、小结与朗读指导:
课文第二自然段,字里行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边读边把课文中的文字想象成画面,读着读着,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恢弘气派的兵马俑形象。
8、学生感情朗读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相关资料,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无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自然段。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过渡句明目标。
1、你从课文的哪些方面感受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2、课文讲“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那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
它们又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二、学第三段,感受类型、个性。
(一)学习4—7自然段。
1、读一读,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用笔在文中画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哪一类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3、导一导,相机出示兵马俑图片,引导进行集体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he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重任在肩”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兵器中,体会武士俑“威武雄健”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勇猛善战的特点。
(4)从“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中体会马佣呼之欲出的特点。
(说到马俑,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
“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
”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
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
)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读议自由穿插。
(二)学习第8自然段。
1、师:
以上众多类型的兵马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每个兵马俑都是艺术品,都是艺术珍品,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让我们走近一尊尊兵马俑,去仔细端详吧,你将会有更多的感受。
2、指名读第8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神态的不同,力求熟读成诵。
4、指名同学上台演一演你感兴趣的神态,其余同学尽量用书中的句子描述同学所演的神态。
4、出示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有的……好像……”来描述。
5、师:
近八千个兵马俑呀,个个神态不同,个个生动传神,个个引人遐想,这哪里是艺术品,这哪里是雕塑品,这分明是待命出征的秦军将士,这分明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盔甲之寒、肌肤之温的活生生的人!
不信,你走近它们的身旁——
生: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三、回归整体,感受中华历史文化。
1、师:
可是,它分明又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沉睡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呀!
2快速回读全文,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自由感悟与交流。
预设:
生:
我觉得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实在是太了不起了,雕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兵马俑。
生: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生:
秦兵马俑是几千年前造的,能保存到现在,这也是一大奇迹。
生:
秦兵马俑的雕塑真是精妙极了。
生:
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的瑰宝。
……
4、小结:
一句句话语、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片、一尊尊兵马俑,把我们带进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场景,带进了气吞六国、威震四海的秦军阵营,怎不让人心潮澎湃,怎不让前法国总统希拉克感慨: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出示,学生齐读)
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充盈的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难以平静的激情,朗读课文的首尾两段吧,读了它们,你会热血沸腾——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首尾两段。
四、课堂巩固,跃出文外练习。
1、师:
刚才同学们仿佛置身于语言文字之中,充分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这一世界伟大的奇迹。
2、现在请你们跃出文外,尽可能用“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等课后词语来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介绍秦兵马俑这艺术瑰宝。
3、学生练习说话,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14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第三课时(课堂作业)
一、抄写词语。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昂首挺胸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拼搏
二、多音字组词。
着()()乘()()
()()()()
三、仿写。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15荷兰风车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风车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品读重点词语,感受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句子,体会风车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最忠实的朋友”、“家庭的一分子”。
教学准备
查找风车的有关资料,做相关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提起黄鹤楼,人们就会想到武汉;提起武汉,人们就会想到黄鹤楼,黄鹤楼成了武汉的标志性的建筑。
那么,提起风车呢?
人们自然会想到哪个国家呢?
(荷兰)风车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志。
板书课题:
荷兰风车
风车为什么会成为荷兰的标志?
读了课文,就会解开我们心头的迷雾。
二、自学课文,读懂读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2出示生词,检查读音。
填海偷懒威胁琐事
海湾肥沃笼罩锯木减退歌颂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提示思考:
风车能成为荷兰的标志,那么它到底在荷兰人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文章中有一个过渡句能够很快地帮助我们有个大概的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句“风车不只关心国家大事,它对家庭琐事也很感兴趣,乐意帮忙。
”
4、利用过渡句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1):
主要写风车成为荷兰的标志。
第二部分(2--3):
主要写风车能排水,是荷兰人的功臣。
第三部分(4)主要写风车与家庭的密切关系,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
第四部分(5)写荷兰人爱风车,把它当作家庭的一分子。
四、学习第二部分品读词句,感悟“功臣”。
1、自由朗读2-3自然段:
风车在荷兰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全班交流,品读关键的句子:
“因此,虽然荷兰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大海的威胁,但是有了风车,仍然能够不断发展生产,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
”
3、大海怎样威胁荷兰的?
了解荷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适当补充资料:
荷兰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
“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
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l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实的“尼德兰”。
很多很多的土地是在海平面6米以下。
例如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就位于低于北海海平面以下约4米处。
)
4、风车是怎样帮助荷兰人发展生产的?
勾画句子,讲议交流,指导朗读,体会风车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品格,感受作者对风车的喜爱与告状赞美之情。
讨论、小结,了解拟人化写法的妙处。
5、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1)默读,看看本自然段写了什么?
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风车最大的用处是排水。
)(总分结构、拟人化写法)
(2)风车是怎样排水的?
扣“不管……还是……总是……”朗读。
(3)、品读“虽然……,但是……,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发达国家。
”
(补充:
荷兰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
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
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
6、小结:
风车对荷兰国家所做的贡献可真大呀,难怪荷兰人这样赞美风车——
有感情齐读:
“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1、4—5自然段,体会风车是“最忠实的朋友”、是“家庭的一分子”。
,感受荷兰人对风车的喜爱。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提问:
为什么荷兰人认为“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引入:
风车对荷兰人发挥的作用仅仅只是关心国家大事,通过排水解除大海的威胁吗?
它还发挥了什么作用?
二、关注琐事,感悟“朋友”。
1、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画出在家庭琐事方面给予人们的帮助。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帮人锯木、帮人磨麦、小孩玩伴、传达信息
4想象:
风车会表达什么不同的语言呢?
5师生合作朗读传达信息部分:
师:
要传达信息吗?
生:
那风车就派上大用场了。
师:
荷兰人发明的一套风车语言:
生:
把……或者把……
6指名读本自然段最后一句,联系上文说说对“风车可以说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的理解。
三、体验喜爱,体会“一分子”。
1、师:
文章用拟人化的方法来介绍风车,实际上荷兰人把风车也当作了与自己有着深厚感情的人。
2、默读第四部分,画出荷兰人把风车也当作了与自己有着深厚感情的人的有关句子。
即:
“看来荷兰人把风车当作自己家庭的一分子了。
”
3、齐读上面的句子,想想从文章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i.虽然……但是……歌颂装饰得漂漂亮亮重大节日挂国旗,套花环。
补充:
虽然荷兰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令人惊奇的是它并未失去它的古老传统,象征荷兰民族文化的风车,仍然忠实地在荷兰的各个角落运转。
在这个“风车之国”,数百年前的全盛时期,风车有近万个,但是其它动力机械的问世,如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把这些风车都给淘汰了,现在还剩下近千个。
荷兰人感念风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因而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
四、角色扮演,感情朗读。
五、假如你是荷兰人,有外地游客来到荷兰,问你风车有什么作用?
你该怎样回答?
学生抓住文章要点,练习说话。
六假如你是风车,让你以自述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你怎样改编着读?
学生将文中的风车变成第一人称来读。
七小结全文,课外延伸。
1师:
文章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风车在荷兰人的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是荷兰最大的功臣,是荷兰人最忠实的朋友。
同时荷兰人对风车无比喜爱,把风车当作了家庭的一分子。
风车与荷兰已经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风车自然成为了荷兰的标志。
2回读课文第1自然段,提升学生对“标志”的深刻认识。
3课外练习:
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一些很特别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荷兰风车
标志
最大的功臣
最忠实的朋友
家庭的一分子
第三课时(课堂作业)
一、在括号里添上恰当的词语
()的花纹()的朋友()的节日
()的风车()的颜色()的砖石
二、读句做题
不管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黑暗笼罩的夜晚,风车从不偷懒,总是不停地把低地的积水抽到运河或人工湖里去。
1、不管……还是……总是……
2、这个句子把()当作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写,再从课文中摘抄两个这样的句子。
三、风车在荷兰人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样的做用?
古诗诵读
浪淘沙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诗中的“簸”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浪淘沙》,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注释、展开想象,了解《浪淘沙》大意,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感受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升级 第八 第五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