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83635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9
- 大小:689.55KB
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轻钢房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详尽工艺方案)
一、施工部署
1、指导思想
我公司施工部署的指导思想是:
品质优良,清洁施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为轴心,严格按照ISO9001:
2000、ISO14001-1996和GB/T28001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地完成本项施工任务,创造顾客满意的高品质优质工程。
2、实施目标
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科学组织各工种间的交叉作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要求,确保完成以下目标:
(1)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
(2)工期目标保证在双方约定工期内竣工,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发包方要求完成本次施工任务。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死亡,重大伤亡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危险废固物由交同环保部门处理率100%,注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率,顾客及相关方环境方面投诉率为零。
(5)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文明施工,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以安全为中心,以质量为轴心,严格按照ISO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选派高素质项目经理、工程师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选择最优秀的施工作业人员组成项目施工部,实施项目管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完成本次施工任务,创造业主满意的工程。
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优势,科学组织各工种的交叉作业,合理配置项目资源,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要求,确保完成以下目标:
为了提供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形成责任制和信息沟通体系,特制定如下的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部:
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一名,负责组织领导工作。
工程部:
负责现场技术、进度计划、组织协调、生产要素、文件资料、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总结编审的具体管理工作
质保部: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达标投产、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监督、工序交接、配合监理、工程移交以及竣工资料整理的具体管理工作;
安监部:
负责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现场安全监察,保卫、消防,防洪、防汛,以及文明施工等具体管理工作。
经营部:
负责物资审批、成本控制、劳资、财务、计预、合同、决算等具体管理工作
物资部:
负责成本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的具体管理工作。
办公室:
负责外来文件管理,办公事务,后勤,通讯等具体工作;经营部负责物资审批、成本控制、劳资、财务、计预、合同、决算等具体管理工作;
3、组织准备
3.1.1管理人员配备
我公司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且在施工管理层人员组织上更是有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我们将配备齐项目班子,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拟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器材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在生产组织上,施工管理部设综合工长和各专业工长,由他们具体组织施工实施。
此模式具有职责分明、指令畅通、管理高效的特点。
3.1.2、主要岗位及部室职责
3.1.2.1项目经理
a.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实施,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HSE负领导责任。
b.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成。
c.组织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及HSE培训。
d.组织制定项目经济责任制及其它制度,并确保其实施。
e.组织调动各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
f.组织协调和业主、监理、地方及其他施工单位的关系。
3.1.2.2项目副经理
a.负责项目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并协助项目经理主管日常的生产协调、技术、质量、HSE、计划、文控、材料供应及征地工作。
b.参与项目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c.组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d.按项目实施计划组织现场施工,组织解决现场施工问题。
e.组织协调各部施工,合理调配施工力量,组织平衡、调整施工计划。
f.参与组织竣工检查、验收,组织编制保投产计划,并且组织实施。
3.1.2.3技术管理
a.参与组织有关施工准备工作。
b.组织内部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
c.检查和监督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
d.按公司制度进行技术管理,并检查所属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
e.办理设计变更,处理现场技术问题,参与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f.检查、监督所属施工单位的原始技术资料填写及现场签证情况。
g.组织竣工资料的整理、汇编。
h.参与竣工验交。
3.1.2.4QHSE管理组
a.组织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及项目HSE管理网络。
b.按公司的方针和目标进行质量管理及HSE管理。
c.参与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及HSE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各机组召开质量、HSE
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有关质量、HSE方面的问题。
d.检查、监督所属施工单位质量、HSE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e.组织医护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医疗就诊,并定期巡查。
f.负责施工营地的卫生监督检查。
g.参与组织质量及HSE检查,组织对有关事故的分析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h.处理解决现场质量及HSE方面的问题。
i.制定质量及HSE管理奖惩政策,并负责实施。
j.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定期上报,并负责对项目工地质量及HSE监督管理。
K.QHSE部应定期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后一周内向监理总部报告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整改措施。
3.1.2.5材料管理
a.编制项目物资管理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b.严格按公司物资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与发放。
c.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种工程用料要按计划发放。
d.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材料的保管及使用情况。
e.组织物资的统计与核销,并及时上报。
f.当承包商物资部收到业主仓库的发货时。
应检查和验收业主提供的所有原材料。
3.1.2.6计划管理
a.执行国家、主管部门及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
b.按公司劳动工资管理规定,进行日常劳资管理。
c.负责工程的预决算编制及管理。
d.负责各工程合同的起草、签订及管理工作。
e.指导和检查现场签证事实情况。
二、施工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依据
1.1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及建筑物施工平面图。
1.2业主或国家正式测绘部门提供的厂区建筑方格网或国家高级控制网点。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7-87)
2、使用仪器
3、平面和高程控制
3.1根据厂房库特点,平面控制宜布设成矩形方格网,在厂区建筑方格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以厂区建筑方格网为定位、定向和起算依据进行联测。
边长相对中误差小于1/3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5″。
3.2高程控制网以国家高级控制点或业主指定的相对控制点为起算依据,沿工程所需的区域布设水准网点,同高级水准点形成闭合水准环线或附合水准线路,各水准点布设在地质坚实,不宜碰动,便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使用徕卡精密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局部加密可按四等水准加密,各点高程需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后得出。
4、控制网制作
4.1粗测:
将RTK基准站设置在厂区建筑方格网或国家高级控制网点,使用RTK流动站施测控制网各点,并在实地钉上木桩。
4.2换桩:
将控制网各点木桩全部换成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桩及埋设要求如图。
(见附图)
测量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4.3精测:
首先根据厂区建筑方格网测设建筑物控制网的长轴线,长轴线原则上与设计工艺长轴线相一致,其定位点等于、大于3个,长轴为东西方向,以A坐标6200为长轴主轴线,然后检测长轴线的直线度,将长轴线上各点调整到一条直线上。
4.4以长轴测设短轴线,以南北方向B坐标为短轴线,在十字轴线交点检测长轴线与短轴线的正交度,当正交度与90°差超过±5″,调整短轴线端点。
4.5根据测定的十字轴线测设出矩形的四边,并沿着矩形的四边丈量距离,埋设距离指标桩,距离指标桩一般选在建筑物行列线上或主要设备中心线上。
4.6在矩形网各点测角、测边,在外业工作完成后,按“田”字形导线网进行分别平差,求出各点的平差值,并实地进行调整、归化、改正。
4.7随着建筑物结构的陆续施工,为了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点长久保存,以便继续控制施工放线以及为工程扩建提供依据,还要将距离指标桩的方向线及时补测至建筑物桩侧向固定标志上。
4.8控制网的主要标桩埋设混凝土标桩,设有护栏,并标有明显标记。
5、施工测量方法
5.1平面位置放线、定位采用直角坐标法、轴线交会法、极坐标法等。
5.2距离测量采用两端测定后的内分法。
5.3高程测量采用仪器高法。
5.4高程垂直传递采用挂尺法,如高程精度要求10mm左右时,可采用RTK直接测得高程。
6、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的测设
6.1标定柱列轴线
测设时,依据柱列中心线与厂房控制网的位置关系,根据厂房控制网各边上的距离指示桩,采用内分法按设计尺寸将柱列中心线逐一测设在厂房控制网的边线上,以轴线控制桩标定。
6.2柱基定位放线
在两条相应的纵、横柱列轴线控制桩上分别安置全站仪(经纬仪),沿轴线方向以方向线交会法逐个标定每个柱基的位置,在距柱基基坑边线以外0.5~1.0m处钉四个柱基定位桩,作为修坑和立模的依据.同时,按基础施工图放出柱基挖土边线,并撒灰线标明。
6.3基坑抄平
当基坑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按测设已知高程法用水准仪抄平。
在坑壁四周距坑底设计标高0.5m处测设几个水平桩,作为基坑修坑和清底的标高依据。
当基坑清底完成后,在坑底边缘与中间测设垫层标高桩。
6.4基坑支模时的测量
垫层浇筑好后,根据坑边定位桩,用顺小线吊垂球的方法将柱基定位线引测至垫层上,用墨斗弹出墨线,作为柱基支模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支模时,将模板底线对准垫层上的定位线,用悬挂线锤检查模板位置是否正确。
然后,将基础面设计标高测设于模板内壁。
支模时使杯口底部比设计标高低3~5mm,作为下一步修平坑底的调整余量。
6.5地脚螺栓中心线投点与抄平
拆模后,在轴线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沿轴线方向在基础顶面上测设出柱轴线,以油漆标明,供吊装柱子时使用。
然后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用水准仪抄平,在地脚螺栓杆部测设设计标高为整分米数的标高线,作为柱脚垫板安装标高的依据。
7、钢结构构件安装测量
7.1柱子吊装测量
对柱子吊装的要求是柱中心线应对准柱列轴线,柱身垂直,牛腿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7.1.1准备工作
首先,复核检测基础轴线、轴线间距、基础面和杯底标高。
然后在柱身的三个侧面用墨斗弹出柱中心线,在每条线的上、中、下用红油漆画出标记,使竖边处于中心线位置,作为垂直度校正时照准标志。
最后按轴线位置对每根柱子进行编号,用钢尺从牛腿顶面起沿柱边向柱底面方向测量,标定±0.00m标高的位置,再从±0.00m标高线向下测量出柱脚长度,柱子的四条线得到的四个数值,其与设计值之差为杯底相应位置的修正值。
施工人员根据已测设的杯口内壁标高线对杯底进行修整,高的地方凿除,低的地方用水泥砂浆找平,使杯底正好与柱子底面吻合。
7.1.2垂直度校正
在将柱子吊起插入杯口时,应使柱子三个侧面的中心线与杯口中心线对齐,用楔块临时固定,容许偏差不得大于±5mm。
然后在离柱子距离约1.5倍柱高的纵横轴线上分别安置经纬仪。
由两台经纬仪按方向交会法校正柱子的垂直度。
校正时,用经纬仪十字丝的纵丝照准柱脚中心线,使望远镜渐渐地仰视,观察柱身中心线红油漆标记偏离纵丝的方向,指挥安装人员调节缆风绳,直到由两台经纬仪观察柱身中心线自下而上与纵丝重合,随即在柱脚与杯口的缝隙中浇筑细石混凝土将其固定。
为避免日照影响精度,宜在阴天或清晨校正垂直度。
7.1.3调整牛腿面标高
在校正柱子垂直度后,应检查柱身下部±0.00m标记的标高,其差值作为修平牛腿面或加垫块的依据。
7.2吊车梁安装测量
对吊车梁安装的要求是使梁的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梁的上、下中心线与吊车轨道的设计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7.2.1在柱子牛腿上标定吊车梁中心线
先根据厂房中心线或柱列轴线,按设计数据在地面上标定吊车梁中心线的两端控制桩。
以一端控制桩为测站安置经纬仪,以另一端控制桩定向,使望远镜仰视,将吊车梁中心线投影至每根柱子牛腿面边上,并予以标定。
若投测时与柱子牛腿不通视,则可借助从牛腿面向下悬挂锤球线解决。
7.2.2吊车梁就位
吊车梁吊装就位时,使梁端中心线与牛腿上的中心线对齐。
第一根吊车梁就位时,可以用经纬仪校正其竖直,亦可以用悬挂锤球线的方法使梁的上、下中心线在同一竖直面内。
以后各根吊车梁就位时,可根据前一根梁的中心线按直接对齐法进行校正。
7.2.3修整吊车梁顶面标高
吊车梁安装就位后,可将水准仪直接放在吊车梁上检查梁面标高。
每隔3m测一点,以实测结果与设计数据之差为修正依据,在梁下垫铁板调整梁面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为此采用水准仪和钢尺,从临近的水准点将高程传递至吊车梁顶面上,并设置固定的水准点标志,作为检测轨顶标高和生产运营期间检修校正的依据。
7.3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7.3.1轨道中心线在屋面结构安装后测设。
首先根据地面上柱子中心线控制点或厂房控制点,测出吊车梁(吊车轨道)中心线点。
然后根据此点用经纬仪在厂房两端的吊车梁面上各投一点,两条吊车梁共投四点。
投点容许误差为±2mm。
再用钢尺丈量两端所投中心线点的跨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超差,则以实量长度为准予以调整。
最后将经纬仪安置于吊车梁一端中线点上,在梁面上进行中线投点加密,每隔18~24m加密一点。
吊车梁轨道中线点在梁面上测定以后,用墨斗弹出中心线,以便安放轨道垫板。
7.3.2吊车梁安装时的标高测量
在安装轨道垫板时,根据柱子上端测设的标高点,测出垫板标高,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便安装吊车轨道。
梁面垫板标高的测量容许偏差±2mm。
7.3.3吊车轨道检查测量
1)轨道中心线的检查:
置经纬仪于吊车梁上,照准预先在屋架上引测的中心线两端点,用正倒镜法将仪器中心移至轨道中心线上,而后每隔18m投测一点,检查轨道的中心是否在一直线上,容许偏差为±2mm,否则,应重新调整轨道。
2)跨距检查:
在两条轨道对称点上,用钢尺精密丈量其跨距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不得超过3~5mm,否则予以调整。
轨道安装中心线经调整后,保证轨道安装中心线与吊车梁实际中心线的偏差小于±10mm。
3)轨顶标高检查:
吊车轨道安装好后,必须根据在柱子上端测设的标高点(水准点)检查轨顶标高。
在两轨接头处各测一点,中间每隔6m测一点,容许偏差为±2mm。
7.4钢结构框架安装测量
7.4.1框架安装由框架柱及钢平台组成,在安装之前应根据土建竣工交接的测量资料,依据中心主轴线检测柱基础的平面位置及预埋螺栓的平立面位置。
7.4.2框架柱吊装,对与之相连的各层平台在进行柱子垂直度校正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并对其位移偏差及接头处对口错边差进行检测。
7.4.3当柱安装完后,测量人员及时在柱身上垂直量距测设标高,以便安装平台时使用。
7.4.4钢结构框架平面安装控制,首先将主控线测设在一层地板上,并制作长期控制点,然后以上逐层钢平台安装时,每层钢平台在各控制点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预留孔,使用光电准直仪架设在一层地板的控制点,将准确的平面位置通过预留孔测设至各层钢平台上,作为上一层钢柱和钢平台安装的依据。
8、设备基础测量
开挖前,首先依据控制网或十字控制线放出开口线,当开挖至基础底设计标高时,要进行标高测量、垫层纵横中心线投点、地脚螺栓固定架准确位置施测,螺栓标高和模板标高施测,浇注混凝土时要随时监测,及时检查校正。
基础拆模后进行纵横中心线施测并弹上墨线。
9、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测量
9.1高程控制
决定采用DSZ2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以高程控制点作闭合水准路线。
在全场设水准基点,并埋永久桩。
待埋桩稳定后将桩点高程测出,经平差改正,作为施工时标高引测的依据,也作为沉降观测的基点,并且在土方开挖及施工过程中随时校验,确保工程质量。
9.2平面控制
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点经确认后,将施工总平面图的各建筑物定位角点的测量坐标系换成施工坐标中的坐标,从结构等方面推算无误后作为建筑物测量定位的依据。
在各建筑物四周建立矩形施工测量方格网,在矩形控制网交点埋设钢筋混凝土控制桩,控制桩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控制桩断面尺寸为250×250,桩长为1.5m,桩顶埋200×200×10钢板埋件,将测量控制点投到钢板埋件上,并在控制桩四周立钢筋拦杆给以保护提醒,矩形方格网测设完毕后请甲方复检,合格后可进行主控轴线引测及定位。
9.3细部放样
在标高控制上结合具体施工工艺和不同的结构部位可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尺等进行标高传递测量,在每层弹出500线作为放样的基准线。
基础以下平面尺寸的细部放样可依建筑物测量的控制网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等将轴线投到施工平面上,作为垫层、基础底板等细部尺寸放样依据。
主体楼层的细部放样在用激光铅垂仪投测点位后,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联测内控点恢复主轴线,作为预留、预埋、门窗、设备等测量放样的依据。
二、管桩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会审设计图纸,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了解现场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1.2根据甲方的控制点,按照设计图纸定测桩位,设置标志。
经甲方、监理及质监站复查验签,并于整理资料记录。
1.3临时设施如工地办公室、工棚、临时电箱等按要求合理布置。
临电电源处安装漏电断路保护器,临时便道平整,临时排水畅通等。
1.4筹组现场管理机构及人员,安排施工班组人力物力和作业计划。
1.5机械设备进场组装与检修,并检查桩机资质证书及员工操作证或上岗证件等。
1.6依照设计要求并结合实况采购建筑材料。
对进场的管桩全数目检查,核查其出厂合格证和制桩试验报告,并抽检焊条合格证。
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使用。
1.7工程项目负责人向施工人员做施工安全与质量技术交底,组织学习工地各项管理条例和要求。
1.8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体系与管理制度。
2、桩机的选择与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2.1桩机的选择
根据桩径、单桩承载力及桩端持力层的情况,选用YZY-700静压桩机,桩机的最大压桩力为7000KN,压桩速度≥1.5m/min,压桩行程≥1.5m,履靴每次回转角度≥10°。
桩基施工采用4台打桩机,A1、A2、A3、A4四跨同时施工以确保工程节点顺利完成。
2.2施工工艺流程
2.3施工顺序
施工的顺序按从毗邻已建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凡桩距等于或小于2.5D的,应用跳打方法施工。
2.4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
2.4.1桩身的质量要求
2.4.2测量定位及复核桩点:
首先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测量基准线,引出桩基轴线,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应设置在不受压桩影响的地方,并要妥善保护。
压桩过程中要经常复核,然后按图纸将桩位独一编号,依桩号所应的轴线要求放桩位,桩点采用Φ8钢筋或小木桩打入地下30-40cm左右,并涂上红漆油使标志明显,并绑扎扁丝露出地面作为标志。
为在较软的场地施工,由于桩机的行走会挤走予定桩点,故当桩机大体就位后重新测定桩位,以保证桩位的准确性。
2.4.3桩的吊运与堆放
2.4.3.1桩出厂时厂方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相应的验收批号内容。
2.4.3.2桩的吊装、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保持平稳,避免碰撞;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桩的运输,宜用平板车,装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
2.4.3.3桩被运至现场后,应进行检查验收,除对桩的外观质量和桩身尺寸进行检验外,重点应对桩身在运输过程中是否产生裂缝及碰伤进行检查。
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严禁使用。
2.4.3.4桩的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按桩的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即用即送”的组织方法进行供桩,减少二次搬运及堆放;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位置分别在桩身两吊点处;管桩叠堆时,层与层之间可不设置垫木,但底层边缘处的管桩应用木塞塞紧或用拉条拉紧,防止管桩滚动。
2.4.4压桩
2.4.4.1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分的质量和性能,并进行试运转;按标准检查桩的质量并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沿桩身从下而上表明桩的长度,以便观测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该深度时的压力值。
2.4.4.2试桩:
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代表性;试压桩选
在地质勘探技术孔附近;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与工程桩一致;试压桩径24h休歇后需复压。
2.4.4.3将外观、外形尺寸及强度等级符合图纸要求的管桩吊位。
2.4.4.4将第一节桩尖吊进桩夹桩器中,并严格将桩尖对准桩位。
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1米左右停止压桩,调整桩的两个方面垂直度,然后将桩身夹住压下。
2.4.4.5垂直度控制:
垂直控制可在互成90°的两个方向各布置线锤,进行垂直现测,桩的垂直偏差应<0.5%,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
2.4.4.6压桩过程要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的终止压力值和入土桩长需经甲方现场监理人员核实认可,并在施工记录表上签字,才能生效,作为交工资料。
2.4.5压桩时的注意事项
2.4.5.1压桩机应按规定配足重量,满足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4.5.2压桩机机上吊机在进行吊桩、喂桩过程中,严禁行走和调整;
2.4.5.3喂桩时,管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应避开夹持机构中夹具的直接接触;
2.4.5.4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
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2.4.5.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2.4.5.6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2.4.5.7当一根桩压完后,若有露出地面的桩段必须在移机前截去,管桩应用锯桩机截割,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扳断的作业法。
2.4.5.8终压力值的控制可取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4.6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研究处理:
2.4.6.1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2.4.6.2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2.4.6.3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2.4.6.4桩入土深度不足10m;
2.4.6.5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2.4.6.6土中桩身出现硼裂声等异常现象;
2.4.6.7桩头混凝土剥落、破裂;
2.4.6.8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2.4.6.9夹持机构打滑;
2.4.6.10邻桩上浮或桩头位移;
2.4.6.11压桩机下陷
2.4.7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2.4.7.1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压、送作业应连续进行;
2.4.7.2送桩应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得借施压用的工程桩作送桩器;
2.4.7.3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打入式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8m;
2.4.7.4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一般不宜超过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轻钢房 结构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