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学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83412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4.89KB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学习资料.docx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学习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学习资料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
A、屠能B、马克思
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7、在我国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
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
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
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
A、地区性B、唯一性
C、层次性D、适应性
五、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
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
()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
A、从经济实质上看
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
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
()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
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
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
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先调查、评价、规划
后开发利用
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
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
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
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
7、国有企业改革中
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
()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
D、授权经营E、租赁
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
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D、很难改变用途
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
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
A、所谓总量
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
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
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
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
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
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
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
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
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
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
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
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
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5、级差地租:
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
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
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
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
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
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
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
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
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
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
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
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14、土地计划利用:
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
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15、可持续发展:
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
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8、土地所有制: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19、土地使用制:
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
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产权:
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
21、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
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
22、土地使用权:
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
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
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
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
在不同模式下
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
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
并由其决定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
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
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
从历史上看
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
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
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
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错误
两者是有关系的
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
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
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正确
在某一土地市场
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
土地供给量增加
需求减少
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
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
土地需求增加
供给减少
出现短缺
土地价格就会上升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
收益减少
错误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
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错误
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
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
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
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
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
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错误
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
不同的区位
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
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
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
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错误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
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
其转让主体无限制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A)
A、屠能B、马克思
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7、在我国
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
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
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
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B)
A、地区性B、唯一性
C、层次性D、适应性
五、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
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
(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
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
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
(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
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
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
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
后开发利用
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
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
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
(ACDE)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
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
7、国有企业改革中
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
(ABCDE)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
D、授权经营E、租赁
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
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D、很难改变用途
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
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有:
(BCD)
A、所谓总量
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
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
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
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
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
正确的有:
(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
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
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
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
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
人口增长
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
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
总之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
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
其中基本的因素有:
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
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
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
(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
(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
市场配置无能为力;
(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
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
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
这就是市场机制
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
同时
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
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
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在这种市场中
政府不做任何干预
(2)所谓计划机制
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通过各种计划方式
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进行规范、调节和控制
这种机制以国家的宏观目标为依据
从而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但缺乏市场机制所有的灵敏性
在市场中
计划机制主要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
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5、实现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经济学 土地 经济学 期末考试 试题库 答案 学习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