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13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825829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48KB
五语下13单元教案.docx
《五语下13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下13单元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语下13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导读
【结构分析】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单元目标】
1.通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和主题。
2.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
3.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感悟和体会。
4.激发学生对祖国西部的了解,从而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单元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2.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口动手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民族风情以及大自然引人的神奇魅力。
3.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资源分析】
1.为增强语感,积累语言,重视语言内化,建议教师加强学生朗读训练,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所需要的课文,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2.本单元学习,可以让学生事先收集有关祖国西部的文化知识,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为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资源。
【信息技术呈现形式】
1.音频视频超链接使用:
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所需要的课文,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规范朗读,纠正平翘舌音,带领学生整体感知。
在播放音频、图片的过程中加上文本信息,让学生读中悟。
2.课件利用:
“金星教育小学网”《草原》的背景资料拓展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3.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实现识字教与学的互动教学。
特别是利用网络中的王秀娅老师的《字理小屋》及字理教学群中的资源进行字理教学,真正将汉字教学赋予生命。
4.微课使用:
教师整理学生所收集的自己在课外了解的有关西部的知识。
5.同步测试:
进入“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点击“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草原》等课的同步测试,完成课堂检测。
【探究性学习】
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走进西部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你们看,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其实,西部的美丽风景,人文奇观、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远远不止这些,你能把你知道的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交流关于西部的资料)课前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
1、草原
主备:
王文珍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资源分析】
1.为增强语感,积累语言,重视语言内化,建议教师加强学生朗读训练,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草原》,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2.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为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资源。
【信息技术呈现形式】
1.音频视频超链接使用:
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草原》,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规范朗读,纠正平翘舌音,带领学生整体感知。
2.课件利用:
“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有《草原》课文的课件及图片,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修改,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
3.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实现识字教与学的互动教学。
特别是利用白板中生字笔顺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掌握“襟”“涩”等难字的正确书写。
4.微课使用:
教师制作草原的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5.同步测试:
进入“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点击“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草原》的同步测试,完成课堂检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师:
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
(生:
有!
)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蒙古包(měng)好客(hào)襟(jīn)
2、齐读易错字巩固。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
师:
课文大家读得很棒,现在请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4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学,师巡视。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
(1)写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
(2)写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
第三段:
(3)写在蒙古包外主客相见的情景。
第四段:
(4)写在蒙古包内主人的盛情款待。
第五段:
(5)写主客联欢和话别。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写字)
师:
课文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比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
1、请大家自由记生字,3分钟后提写词语。
2、师提写,指两名后进生上台写。
3、生对改、订正。
【作业设计】
一、选字填空。
驰弛奔()()名松()()缓
骏俊峻()马()杰()秀()峭严()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
2、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3、用线条画出轮廓。
()
4、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板书设计】
草原:
景美
人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示标),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为大家朗读一遍。
(指名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
自学指导
(一)
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是怎样的?
(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生开始自学,师巡视。
师:
时间到,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2、指名回答,不完整可补充。
自然景色:
“羊群……流入云际。
”
师:
你回答得很好,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草原的自然风景怎么样?
(很美),师板书:
风景美。
这么美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图片。
(出示课件)欣赏完草原的自然风光,相信你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2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
3、生自由练读。
4、师:
时间到,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5、(指名读,生评价)
师:
欣赏过草原的美景后,谁来说说那的民族风情又是怎样的?
(指名说,不完整可补充)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那的民族风情也很美,(板书人情美)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课文,思考问题)
自学指导
(二)
师:
美丽的草原不仅景美,风土人情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
(二)(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
1、生自学,师巡视。
2、师:
时间到,谁愿意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指名说)
3、师:
你们可真棒,说得都不错。
这句话就是——(出示课件,公布答案)
蒙汉人民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
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
草原美丽的地方太多了,清晰地空气,明朗的天空,碧绿的小丘,明镜似的小河……那里真是景美、人美、情也深啊!
让我们赶快把这美丽的地方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背诵第一自然段,5分钟后比谁背的流利。
1、生自由背诵
2、师检查背诵情况。
【作业设计】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空气()的天空()的绿毯
()的线条()的小诗()的乐趣
()的小鸟()的衣裳()的草原
()的主人()的帽子()的微笑
二、理解课文后填空。
《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板书设计】
1、草原
自然风情民族风情
蒙汉一家亲
2、丝绸之路
主备:
王文珍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贸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故事。
【教学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抓住主要的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资源分析】
1.为增强语感,积累语言,重视语言内化,建议教师加强学生朗读训练,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丝绸之路》,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2.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丝绸之路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为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资源。
【信息技术呈现形式】
1.音频视频超链接使用:
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丝绸之路》,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规范朗读,纠正平翘舌音,带领学生整体感知。
2.课件利用:
“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有《丝绸之路》的课件及图片,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修改,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
3.微课使用:
教师制作西部历史的微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的作用。
4.同步测试:
进入“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点击“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丝绸之路》的同步测试,完成课堂检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
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本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
(1):
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
第二段(2--13):
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第三段(14):
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以在旁边划一划、读一读,做出简单的批注。
)
(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
1、生自学,师巡视。
2、指名说,不足他人补充。
学习第1自然段:
(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2―13自然段: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
(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2)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
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3)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
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
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六、小练笔
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2、师小结: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作业设计】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精神( )满丰富多( )不( )其数( )( )如生
绫( )绸缎( )山( )岭五彩( )( )
二、选词填空
矗立 挺立 伫立
⑴ 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⑵ 爸爸久久地( )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⑶ 高高的白杨树( )在公路两旁。
【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白杨
主备:
王文珍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信息技术呈现形式】
1.音频视频超链接使用:
进入“老百晓在线”点击“搜索”输入《白杨》,即会出现课文朗读。
规范朗读,纠正平翘舌音,带领学生整体感知。
2.课件利用:
“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有《白杨》课文的课件及图片,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修改,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
3.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实现识字教与学的互动教学。
特别是利用白板中生字笔顺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掌握“疆”“陷”等难字的正确书写。
4.微课使用:
教师制作戈壁滩的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戈壁滩的荒凉。
5.同步测试:
进入“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点击“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白杨》的同步测试,完成课堂检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白杨》,请看本节课的目标。
(生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师:
怎么实现目标呢?
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
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
“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
”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
“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
2、指名读课文,生正音,师板书。
3、齐读出错字。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
师:
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
时间到,谁敢来读?
要求:
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
(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
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分段)
师:
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来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自学,师巡视。
2、共同交流。
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1--3):
概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第二段(4--11):
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借此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
第三段(12--15):
讲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
第四段(16):
写孩子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写词语)
师:
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写词语。
1、强调“陷”的笔顺、“疆”的偏旁是“弓”。
2、提写词语:
抽两名学生上黑板上写。
全班一起对改。
3、师评价。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xīgē bìrè qíngfǔ mōjiè shào
()()()()()
xīn jiānggāo dà tǐng xiùhún huáng yī tǐ
()()()
二、辩字组词。
僵( )晰( )辩( )
缰( )晳( )辨( )
疆( )淅( )辫(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咱们来学习3.白杨(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感悟白杨特点)
出示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然后背诵第12自然段。
(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
)
1、生自由读、背。
2、同桌互背。
3、检测(指名背)。
4、齐背。
师:
大家背得真好,下面看自学指导
(二)。
出示自学指导
(二):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
三、生自学,师巡视。
四、检测。
师:
时间到,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① 第一句:
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
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
)
师:
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②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
(比如:
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
)
师引导:
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
③ 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
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
4、齐读12自然段。
五、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
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
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3、师小结:
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
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
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
齐读。
六、“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
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七、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解句子)
出示自学指导
(二)
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读一读,再仔细体会体会。
(4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如:
句子①: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句子
②: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内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生谈体会,不足他人补充。
2、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八、总结升华,进行练笔
1、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新疆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
(播放幻灯片:
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
2、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
3、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4、小结: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作业设计】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 ) 严肃──( ) 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语下 13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