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docx
- 文档编号:3819779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98
- 大小:80.73KB
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docx
《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数据分类体系
(讨论稿)
(本稿最后更新日期:
2008年3月)
编号:
Q/GEODATA-SPECIFICATION08-2008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标准规范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数据分类体系
(试用版)
一、分类说明
1.本分类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数据分类,而不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分类。
虽然在分类过程中参考了有关的学科分类,但它与学科分类并不一样。
有些专门进行理论、方法或学科史研究的学科,由于没有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学科的特定数据,因此在数据的分类中不再出现这些学科的名字。
2.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科学为基础的。
本分类系统首先以地球为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
岩石圈、陆地表层、海洋、大气和外层空间5大子系统(表1),根据研究每个子系统的主要一级科学,又进一步划分为:
地质、地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地理、自然资源、环境、对地观测、海洋、大气、空间和天文13个学科(表2)。
根据每个学科的主要数据内容又细分为84个数据类别(表3)。
3.在依据地球圈层关系划分为5个子系统的基础上,时空分类将作为数据分类的辅助性分类。
4.对地观测(遥感)获取的主要是地球表层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属于某个特定学科的数据,因此把“对地观测数据”在陆地表层系统中单独列出。
5.本分类系统参考了有关的学科分类(国标(1992)学科分类、基金委学科分类)和数据分类(WDC有关学科中心的数据分类)材料。
6.本分类系统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草案,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
数据分类编码体系
采取3级分类体系,第一级的编码长度为一位,用阿拉伯数字(1,2,。
。
。
)表示,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的编码长度均为两位,用阿拉伯数字(01,02,03。
。
。
)表示。
表1数据分类(一级)及编码
编码
第一级分类
1
岩石圈子系统
2
陆地表层子系统
3
海洋子系统
4
大气子系统
5
外层空间子系统
表2数据分类(二级)及编码
101
地质科学主体数据库
102
地震科学主体数据库
103
地球物理主体数据库
104
地球化学主体数据库
105
大地测量主体数据库
201
地理科学主体数据库
202
资源科学主体数据库
203
环境科学主体数据库
204
对地观测主体数据库
301
海洋科学主体数据库
401
大气科学主体数据库
501
空间科学主体数据库
502
天文科学主体数据库
表3数据分类及编码
1
岩石圈子系统
101
地质科学主体数据库
10101
岩石数据
10102
矿物数据
10103
地层数据
10104
大地构造数据
10105
古生物数据
10106
地热数据
10107
地质环境数据
10108
地质灾害数据
10109
地质学科其它数据
102
地震科学主体数据库
10201
地震观测数据
10202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10203
地震的航空与空间观测数据
10204
地震的现场勘察数据
10205
地震实验数据
10206
地震灾害数据
10207
地震预测与预报数据
10208
地震减灾数据
10209
地震学科其它数据
103
地球物理主体数据库
10301
重力数据
10302
地磁数据
10303
地电数据
10304
地震波数据
10305
地球物理学科其它数据
104
地球化学主体数据库
10401
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
10402
微量元素数据
10403
岩石地球化学数据
10404
矿床地球化学数据
10405
环境地球化学数据
10406
生物地球化学数据
10407
地球化学学科其它数据
105
大地测量主体数据库
10501
常规大地测量数据
10502
GPS数据
2
陆地表层子系统
201
地理科学主体数据库
20101
自然地理数据
20102
人文地理数据
20103
古地理环境数据
20104
地理学科其它数据
202
资源科学主体数据库
20201
水资源数据
20202
土地资源数据
20203
气候资源数据
20204
生物资源数据
20205
矿产资源数据
20206
能源数据
20207
旅游资源数据
20208
海洋资源数据
20209
资源学科其它数据
203
环境科学主体数据库
20301
自然灾害数据
20302
环境破坏数据
20303
环境污染数据
20304
环境治理数据
20305
环境保护数据
20306
三废利用数据
20307
环境学科其它数据
204
对地观测主体数据库
20401
航空遥感数据
20402
航天遥感数据
20403
其它对地观测数据
3
海洋子系统
301
海洋科学主体数据库
30101
海洋资源数据
30102
海洋经济数据
30103
海洋环境数据
30104
海洋基础地理数据
30105
海洋科学其它数据
4
大气子系统
401
大气科学主体数据库
40101
天气数据
40102
气候数据
40103
农业气象数据
40104
大气物理数据
40105
大气化学数据
40106
应用气象数据
40107
大气科学其它数据
5
外层空间子系统
501
空间科学主体数据库
50101
太阳活动数据
50102
行星际数据
50103
磁层数据
50104
电离层数据
50105
中高层大气
50106
地磁数据
50107
空间碎片与微流星数据
50108
空间环境效应数据
50109
卫星故障数据
50110
空间科学其它数据
502
天文科学主体数据库
50201
天体物理数据
50202
天体力学数据
50203
天体测量数据
50204
天文观测资料
50205
日地数据
50206
天文文献资料
50207
天文科普资料
三、辅助分类--时空尺分类
(一)时间尺度分类
按时间尺度,划分成4种时期。
1、地史前时期:
距今大约在46亿年前
2、地质年代时期
(1)太古代:
距今46~25亿年前,共约21亿年
(2)元古代震旦纪:
距今25~57亿年前,共约19.3亿年
(3)古生代震武纪:
距今5.7~5亿年前,共约7千万年
(4)古生代奥陶纪:
距今5~4.4亿年前,共约6千万年
(5)古生代志留纪:
距今4.4~4亿年前,共约4千万年
(6)古生代泥盆纪:
距今4~3.5亿年前,共约5千万年
(7)古生代石炭纪:
距今3.5~2.85亿年前,6千5百万年
(8)古生代二叠纪:
距今2.85~2.3亿年前,5千5百万年
(9)中生代三叠纪:
距今2.3~1.95亿年前,3千5百万年
(10)中生代侏罗纪:
距今1.95~1.37亿年前,5千8百万年
(11)中生代白堊纪:
距今1.37~0.65亿年前,7千2百万年
(12)新生代第三纪:
距今6.5~0.25千万年前,6千2百50万年
(13)新生代第四纪:
距今250~1万年前,249万年
3、历史考古时期
(1)旧石器时代:
距今300~200万年前(可延至到11万年前),约100万年以上
(2)中石器时代:
距今1.5~1万年前(延至到8千年前),共约5000年左右
(3)新石器时代:
距今8000~4000年前(相当夏朝时期),共约4000年左右
(4)青铜器时代:
距今4000~3000年前(相当商朝时期),共约1000年左右
(5)铁器时代:
距今3000~2000年前(相当春秋战国),共约1000年左右
4、历史纪年时期
(1)夏朝: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约500年
(2)商朝:
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约600年
(3)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770年,约250年(公元前841年即周共和元年我国开始有确切纪年)
(4)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75年,共295年(即周平王宜臼元年东周开始——周敬王44年)
(5)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共255年(即周元王仁元年战国开始——泰王政25年)
(6)秦朝:
公元年221年——前206年,共15年(即秦始皇赢政26年——秦子婴元年)
(7)西汉:
公元年206年——公元24年,共230年(即汉高祖刘邦元年——新莽地皇5年,公元元年是汉平帝刘衔元始元年)
(8)东汉:
公元25年——220年,共196年(即汉光武刘秀建武元年——汉献帝建安25年)
(9)三国:
公元220年——265年,共46年(魏、蜀、吴)(即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晋武帝司炎秦始元年)
(10)晋朝:
公元265年——420年,共156年(即晋武帝司马炎秦始元年——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
(11)南北朝:
公元420年——581年,共162年(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即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
(12)隋朝:
公元581年——618年,共38年(即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隋炀帝大业14年)
(13)唐朝:
公元618年—907年;共290年(即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
(14)五代:
公元907—960年,共53年(梁、唐、晋、汉、周)(即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宋太祖赵匡赢建隆元年)
(15)北宋:
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即宋太祖赵匡赢建隆元年——宋高宗赵杨建炎元年)
(16)南宋:
公元1127年—1271年,共145年(含辽、西夏、金)(即宋高宗赵杨建炎元年——元世祖至元8年)
(17)元朝:
公元1271年—1368年,共98年(即元世祖至元8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18)明朝:
公元1368年—1644年,共277年(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明毅宗崇祯17年)
(19)清朝:
公元1644—1911年,共368年(即清世祖顺治2年——清溥仪宣统3年)
(20)中华民国:
公元1912年—1949年,共38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37年)
(21)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
二、空间尺度分类
按照空间尺度划分成大、中、小比例尺序列。
1、大比例尺系列
该系列适合于城市或局部小区域,按经纬度分幅。
(1)1:
500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城市数据)
(2)1:
1000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城市数据)
(3)1:
2000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城市数据)
(4)1:
5000比例尺
(5)1:
1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城市与区域数据)
(6)1:
2.5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城市与区域数据)
2、中比例尺系列
该系列适合于于中等区域,按经纬度分幅。
(1)1:
5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区域数据)
(2)1:
10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区域数据)
(3)1:
25万(或1:
20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全国范围数据)
(4)1:
50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部分图幅数据)
(5)1:
100万比例尺(已有基础数据标准和全国范围数据)
3、小比例尺系列
该系列适合于较大区域,按维修开幅大小分幅
(1)1:
250万比例尺(九全开)
(2)1:
320万比例尺(四全开)
(3)1:
400万比例尺(双全开)(已有部分数据标准和全国数据)
(4)1:
600万比例尺(一全开)
(5)1:
800万比例尺(对开)
(6)1:
1200万比例尺(四开)
四、底层数据组织分类
参照GCMD的DIF标准中的科学关键词层次结构体系修改编制。
顶层: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第二层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大气圈(Atmosphere)
(2)生物圈(Biomasphere)
(3)土壤圈(Pedosphere)
(4)陆地水圈(TerrestrialHydrosphere)
(5)海洋(Oceans)
(6)固体地球(SolidEarth)
(7)天文与日地空间(Astronomyandsun-Earthinteractions)
(8)人文领域(HumanDimensions)
(9)古气候(Paleoclimate)
(10)基础数据[遥感数据与遥感产品(RemotesensingDataandproduct),专题地图系列(矢量/栅格)(ThemeMaps),野外台站观测数据(Fieldstationobservation)]
数据体编码=本体系编码(6位)+数据体顺序号(6位)+区域编码(6位)
1.大气圈(Atmosphere)
1.1气溶胶(Aerosols)
1.1.1气溶胶后向散射(Aerosolsbackscatter)
1.1.2气溶胶消光(Aerosolsextinction)
1.1.3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sopticaldepth/thickness)
1.1.3.1埃指数(Angstromexponent)
1.1.4气溶胶颗粒特性(Aerosolsparticleproperties)
1.1.5气溶胶辐射(Aerosolsradiance)
1.1.6碳质气溶胶(CarbonaceousAerosols)
1.1.7云凝结核(Cloudcondensationnuclei)
1.1.8沙尘/灰/烟尘(Dust/ash/smoke)
1.1.9硝酸盐颗粒(Nitrateparticles)
1.1.10有机物颗粒(Organicparticles)
1.1.11颗粒物质(Particulatematter)
1.1.12硫酸盐颗粒(Sulfateparticles)
1.2空气质量(Airquality)
1.2.1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
1.2.2发射(Emissions)
1.2.3铅含量(Lead)
1.2.4氧化氮(Nitrogenoxides)
1.2.5颗粒物(particulates)
1.2.6烟雾(Smog)
1.2.7氧化硫(Sulfateoxides)
1.2.8对流层臭氧(Troposphericozone)
1.2.9混浊度(Turbidity)
1.2.10能见度(Visibility)
1.2.1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1.3高度(Altitude)
1.3.1气压高度(BarometricAltitude)
1.3.2位势高度(Geopotentialheight)
1.3.3中间层顶(Mesopause)
1.3.4行星边界层高度(Planetaryboundarylayerheight)
1.3.5台站高度(Stationheight)
1.3.6平流层顶(Stratopause)
1.3.7对流顶层(Tropopause)
1.4大气化学(AtmosphericChemistry)
1.4.1碳和碳氢化合物混合物(Carbonandhydrocarboncompounds)
1.4.1.1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1.4.1.2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
1.4.1.3氯代烃类(Chlorinatedhydrocarbons)
1.4.1.4甲醛(Formaldehyde)
1.4.1.5氰化氢(HydrogenCyanide)
1.4.1.6一氧化次氯酸(HypochlorousMonoxide)
1.4.1.7甲烷(Methane)
1.4.1.8甲基氰(Methylcyanide)
1.4.1.9非甲烷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s)
1.4.2卤烃和卤素(Halocarbonsandhalogens)
1.4.2.1一氧化溴(Brominemonoxide)
1.4.2.2四氯化物(Carbontetrachloride)
1.4.2.3二氧化氯(Chlorinedioxide)
1.4.2.4一氧化氯(Chlorinemonoxide)
1.4.2.5硝酸氯(Chlorinenitrate)
1.4.2.6碳氟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
1.4.2.7卤烃(Halocarbons)
1.4.2.8(Halons)
1.4.2.9氯氟化碳氢(Hydrochlorofluorocarbons)
1.4.2.10碳氢氟化物(Hydrofluorocarbons)
1.4.2.11氯化氢(Hydrogenchloride)
1.4.2.12氟化氢(Hydrogenfluoride)
1.4.2.13次氯酸(Hypochlorousacid)
1.4.2.14甲基溴(MethylBromide)
1.4.2.15氯甲烷(Methylchloride)
1.4.3氢化合物(Hydrogencompounds)
1.4.3.1过氧化氢(Hydroperoxy)
1.4.3.2氢氧基(Hydroxyl)
1.4.3.3氢分子(MolecularHydrogen)
1.4.4氮化合物(Nitrogencompounds)
1.4.4.1氨水(Ammonia)
1.4.4.2五氧化二氮(Dinitrogenpentoxide)
1.4.4.3分子氮(Molecularnitrogen)
1.4.4.4硝酸(NitricAcid)
1.4.4.5氧化一氮(Nitricoxide)
1.4.4.6二氧化氮(NitrogenDioxide)
1.4.4.7氧化氮(Nitrogenoxides)
1.4.4.8一氧化二氮(Nitrousoxide)
1.4.5氧化合物(Oxygencompounds)
1.4.5.1氧分子(Molecularoxygen)
1.4.5.2臭氧(Ozone)
1.4.6光化学(Photochemistry)
1.4.6.1光分解率(Photolysisrates)
1.4.7硫化合物(Sulfurcompounds)
1.4.7.1羰基硫化物(Carbonylsulfide)
1.4.7.2二甲基硫化物(Dimethylsulfide)
1.4.7.3硫酸盐(Sulfate)
1.4.7.4二氧化硫(Sulfurdioxide)
1.4.7.5氧化硫(SulfurOxides)
1.4.8痕量元素(TraceElements/TraceMetals)
1.4.9示踪气体(TraceGases/traceSpecies)
1.5大气电学(AtmosphericElectricity)
2.1.1大气传导率(AtmosphericConductivity)
2.1.2电场(ElectricField)
2.1.3闪电(Lighting)
2.1.4总电容(TotalElectronContent)
1.6大气现象(AtmosphericPhenomena)
1.6.1气旋(Cyclones)
1.6.2干旱(Drought)
1.6.3雾(Fog)
1.6.4积冰(Freeze)
1.6.5霜冻(Frost)
1.6.6飓风(Hurricanes)
1.6.7闪电(Lighting)
1.6.8季风(Monsoons)
1.6.9暴风雨/雪(Storms)
1.6.10龙卷风(Tornadoes)
1.6.11台风(Typhoons)
1.7大气压力(AtmosphericPressure)
1.7.1反气旋/气旋(Anticyclones/Cyclones)
1.7.2大气压力测量(AtmosphericPressureMeasurements)
1.7.3分压(DifferentialPressure)
1.7.4重力波(Gravitywave)
1.7.5流体静压(HydrostaticPressure)
1.7.6振动(Oscillations)
1.7.7行星边界层高(Planetaryboundarylayerheight)
1.7.8行星大气长波/罗斯比波(Planetary/Rossbywaves)
1.7.9压力异常(PressureAnomalies)
1.7.10气压趋势(PressureTendency)
1.7.11气压厚度(PressureThickness)
1.7.12海面气压(Sealevelpressure)
1.7.13静压(StaticPressure)
1.7.14表面压力(SurfacePressure)
1.7.15地形波(Topographicwaves)
1.8大气辐射(AtmosphericRadiation)
1.8.1吸收(Absorption)
1.8.2气辉(Airglow)
1.8.3反照率(Albedo)
1.8.4各向异性(Anisotropy)
1.8.5大气出射辐射(Atmosphericemittedradiation)
1.8.6大气加热(Atmosphericheating)
1.8.7发射率(Emissivity)
1.8.8热通量(HeatFlux)
1.8.9入射辐射(Incomingsolarradiation)
1.8.10长波辐射(longwaveradiation)
1.8.11净辐射(netradiation)
1.8.12光学厚度(OpticalDepth/Thickness)
1.8.13出射长波辐射(Outgoinglongwaveradiation)
1.8.14辐射通量(Radiativeflux)
1.8.15辐射压迫(Radiativeforcing)
1.8.16反射比(Reflectance)
1.8.17散射(Scattering)
1.8.18短波辐射(Shortwaveradiation)
1.8.19太阳辐照(Solarirradiance)
1.8.20太阳辐射(SolarRadiation)
1.8.21阳光(Sunshine)
1.8.22透射(Transmittance)
1.8.23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Radiation)
1.9大气温度(Atmospherictemperature)
1.9.1气温(Airtemperature)
1.9.2大气稳定性(AtmosphericStability)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矢量 数据库 数据 采集 国家 科技 基础 条件 平台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