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x
- 文档编号:381472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47KB
范文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x
《范文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文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
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40年。
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因此,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贡献的总结高屋建瓴,充分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开头先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概括地指出马克思的逝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造成的巨大损失。
用两个“对于”,从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一句,极言损失之大。
的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这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首先,马克思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
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一切深刻地证明了马克思在思想领域的伟大贡献。
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
作者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而且,马克思还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句,充分表现了他的气度,而“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一句则充分展现了他的胸怀。
因此,对于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
最后一句总结全文,简洁而有力。
二、问题研究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
第一层的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叙述、描写基础上进行的。
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方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极富有感染力。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功绩的高度概括,高屋建瓴而又充满感情。
体现在语言上,用词准确,生动凝练,内涵丰富。
如开头一句,“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有关练习
一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物?
你对他又有哪些了解?
试结合课文,并搜集有关资料,为马克思写篇小传。
设题意图:
从另一个角度把握的主要内容,结合平时的学习和阅读,加深对马克思的了解。
参考答案: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思想家,他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其意义与达尔文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一样伟大。
其次,马克思还是一个革命家,他积极从事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为无产阶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马克思还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
学生可能在政治课上或通过其他途径对马克思有所了解,尽量让他们畅所欲言。
二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注意其中的关键语句,揣摩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2.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3.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4.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5.而我敢大胆地说: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理解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揣摩关键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浓郁的感情色彩。
参考答案: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2.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3.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4.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5.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
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三下面的是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的,联系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想一想,马克思是否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理想?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与同学交流一下。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树立高远的理想。
参考答案:
(略)。
教学建议
一、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把握主旨。
二、这篇有一定的难度,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思考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分析结构,理解内容,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有关资料
一、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市。
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
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
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
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
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
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
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
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二、“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
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
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死亡的来临是意外。
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
她随即同恩格斯又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地长眠了。
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
三、谈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两个问题
.关于第1段的思想感情
感情深沉、含蓄,是这篇悼词的显著特色之一。
这在第一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许多同志正确地指出,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死者的深切悼念;但是,为什么叙述的口吻又如此平静呢?
让我们先看一看3月15日,即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作者写给弗•阿•左尔格的信。
这封信叙述了马克思逝世前两年之中被各种严重疾病折磨的过程,特别是比较细腻地描述了不久前他病危时的情形:
“……六个星期以来,每天早晨当我走到拐角的地方的时候,我总是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看看窗帘是不是放下来了。
”所以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的打击多么沉重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们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
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
他的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浓缩在“──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半句话里。
这半句话不仅仅唤起人们的痛悼,而且启发人们思考:
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①,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做?
恩格斯并没有从个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
因此,悼词开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对马克思的悼念和评价融为一体,显得更有分量,更令人感奋。
另一方面,也许是更值得说明的一个方面,就是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思想感情还不单纯是痛苦,它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这一点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
譬如说,为什么要把马克思的逝世写做“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呢?
有的同志认为这是说马克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工作,而作者正是因为没有料到他会这样突然逝世,思想感情才发生剧变,产生了极大的悲痛。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从上面引述的信的内容可知,马克思临逝世的一段时间内几乎一直处于病危,已经失掉了工作能力,所以作者每天都“怀着极度恐惧的心情”去探望他。
“3月14日中午,恩格斯来的时候……马克思正似睡非睡。
”②两分钟后,他就坐在安乐椅上长眠不醒了。
可见悼词中对马克思逝世情景的记叙虽然很简单,却是上述实际情况的如实反映。
当然也不是纯客观的记叙,问题是怎样准确地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主观因素。
我们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固然无比沉重,但同时他也感到有某种安慰,悼词中强调的也是这后一种感受,就是说,不管怎样,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毫无痛苦的。
正像作者在那封信中继续写的那样:
“医术或许还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
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到的唐达鲁士式①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地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
……不能眼看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像废人一样勉强活着,去给医学增光,去受他健壮时经常予以痛击的庸人们的嘲笑……”这段话生动地体现了恩格斯的革命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他对自己亲密战友马克思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活着就要工作和战斗,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活着,他的精神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恩格斯深知他这种极其宝贵的性格,所以虽然马克思的逝世对生者说来是可怕的不幸,但为死者着想,作者认为马克思安详地死要比无能为力地活着好得多。
①恩格斯致左尔格的信,见《恩格斯论马克思》。
②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三联书店1978年12月第1版,第345页。
把这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有助于了解马克思的为人和思想性格,也会加深体味作者对马克思所怀有的极其深切动人的阶级感情。
2.关于第6段在全文结构中的地位
这篇悼词的层次划分是很不一致的,但依据第2段提出的全篇内容的纲,我们觉得除开头的总起和结尾的悼念语外,中间分成评述作为科学巨匠的马克思和评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两部分,是比较合适的。
主要分歧是这两部分的界限在哪里,这就牵涉到对第6段在结构中的地位的看法了。
有些同志认为从第6段开始已正式转入评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贡献,这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
第一,应当承认这段具有过渡性质。
但是它的特点是含有两层过渡:
一是从评述马克思的科学发现过渡到讲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二是从评述科学巨匠马克思过渡到评述革命家马克思。
第一层过渡属于同一部分内的联系,是本段内容的重点,因此说第6段属上比较稳妥。
这需要从悼词的思想内容出发作一些具体分析。
应看到,作者在评述科学巨匠马克思的时候,并未限于单纯地介绍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是进一步说明了他所以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②十分了解他这种观点的恩格斯在悼词中也指出: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这些话表明了马克思对科学事业的总看法即他的革命的科学观。
马克思在一生中所以能排除任何困难、险阻,不知疲倦地攀登科学高峰,就是因为他早就牢固地树立了这种正确的科学观,具有崇高的目的和强大的动力。
只有明确地揭示这一点,才会使人们看清一个完全新型的“科学巨匠”的全貌。
马克思不是远离革命实践的书房里的学者,而是一位同实际革命斗争血肉相连的生气勃勃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创始人。
恩格斯写第6段的意图也就在于此。
当然,从第二层过渡看,这样写也使得科学家马克思和革命家马克思衔接起来,这虽是两个部分之间的过渡,但也仅仅是过渡,不能说已经正式转入写马克思对革命实践的贡献。
其次,怎样理解第6段头一句话也关系到对这段在全篇结构中的地位的认识。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乍一看,这句很像是对3、4、5段的总结,那么下面的文字自然也就是开启了另一部分内容的论述,但细一推敲则不然。
3、4段具体写两大发现。
5段笼统提到其他发现,同时也概括了马克思所有发现的共同特点,──这实际已经起到了总结马克思科研成就的作用了。
而这句话的“这样”两字,是直承第5段说的,指的是马克思所有科学发现的共同特点:
“独到”“很多”“不是浅尝辄止”等,而不是对于整个前一部分的总结。
与这句相关联的第二句: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也同样不能理解为马克思对科学事业的贡献远不如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
如果这样理解,就意味着把科学巨匠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对立起来,并且认为后者优于前者。
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马克思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尽管可以相对分为创立革命理论和从事革命实践两个方面,但它们是统一在一起的。
第7段所列举的马克思革命事迹也可作为证明。
何况,在一定意义上讲,为革命运动提供理论武器──即后文所说的“某种方式”,恐怕更足以说明马克思的特点。
①《恩格斯论马克思》原注23:
唐达鲁士是古希腊神话中吕底亚王,因侮弄诸神被罚沉沦地狱,永世受苦。
他身立水中,头上悬挂着果子,每当他想掬水解渴或摘果充饥的时候,水和果子就消失不见。
②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2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由此联想到应该如何认识整篇悼词结构的问题。
悼词的整个结构显然十分严谨,各部分之间,每层意思之间充满内在联系:
革命家马克思和科学家马克思的统一;作为科学巨匠,他的两大发现之间的统一,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他对科学事业的看法的统一;作为革命家,他的斗争事迹和斗争风格的统一,在斗争中他的爱与憎的联系;等等。
这恰恰证明马克思身上各种优秀品质及特征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恩格斯在结构时,正是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
另外,作者也善于运用适当的结构手段来显示和加强这种内在联系。
这两个因素,促使悼词的结构呈现出前后连贯、相互为用、步步深入等特点,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
大约这也是我们分析结构时不易取得一致意见的一个原因吧。
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
政论文,特别是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语言富于逻辑性。
为了做到条理严密,气势畅达,描述复杂的事物,表达精密的思想和阐明深奥的道理,有时用到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
句子中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较多。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种句子的思想内容,我们必须对它的语言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才可能做到政治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相结合。
我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就曾做过这样的尝试。
现举教学该课中一个180多字的长句为例做一个说明。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形式来理解它的思想内容的:
去枝叶,找主干。
由于这一复杂长句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枝繁叶茂,粗略一看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我就启发学生用简缩的方法,去枝叶,找主干。
同学们经过分析找到了这个句子的主干: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起修饰和说明作用的。
找到了这个主干,我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
全文的中心是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文中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实践上的光辉业绩。
理论上写了三个方面的“发现”,而这一长句则是理论上的第一个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样,抓住了这一长句的主干,就帮助学生理清了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认识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
抓主干,理枝叶。
去枝叶,是为了鲜明地突出主干。
抓住主干以后,又须回过头来清理枝叶。
繁茂的枝叶是为了更准确、更丰满、更生动地表现主干的思想内容的。
我启发学生弄清“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比喻是修饰主干中“发现”一词的状语,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
状语的提前,则对意义的伟大更进一步起了强调作用。
这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大飞跃,开辟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无限广阔的前景。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说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补充说明。
而冒号以后的文字,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突出了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内容上的具体阐述。
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关键词语挖掘思想内容。
在插说中,恩格斯用“繁芜丛杂”“掩盖”等词语,深刻地揭露了唯心史观的反动本质。
为什么说历来的意识形态“繁芜丛杂”呢?
它们为什么要“掩盖”这一简单事实呢?
我引导学生理解“繁芜丛杂”是形容历来唯心史观的谎言邪说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掩盖”是揭露唯心史观故意歪曲事物真相以适应剥削阶级需要的卑劣行径。
这里用反动意识形态为剥削散布重重迷雾来反衬马克思从简单事实中揭示真理所经历的复杂斗争和所具有的伟大意义。
“繁芜丛杂”和“掩盖”中的比拟用得十分生动。
“经济发展阶段”之前,一连贯之以“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三个定语,限制非常严密,语言非常准确。
这明确地阐述了“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关系。
通过分析关联词语看逻辑推理过程这句话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
①物质决定精神;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第一层,使用了由关联词语“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所构成的条件关系复句来表达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观点。
第二层,使用了“从而”来揭示“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因果关系。
第三层,则用“……而……”这一表示对比的联合复句来阐述如何解释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述三层意思之间也有个严密的推理过程。
这三层意思不是平行的。
分号以前的第一层意思是分号以后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意思的推理的总的出发点,因果推理的语言标记是“所以”。
分号以后这个推论本身又是一个推理。
第二层意思既是第一层意思的推论,又是第三层意思的依据,这个因果推理的语言标记是“因而”。
在世界著名演讲中,恩格斯的这篇演讲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乍一看,通篇语言都极其寻常;细一读,感到在普通的词语之中,有着高超的艺术形式,以及由这一形式所表现出的炽烈情感、伟大思想。
在此,我们仅从修辞艺术的角度,对这篇演讲进行一些分析。
拈连。
演讲一开始就说道: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此段文字中有两处用了拈连手法。
前者是“思想家停止思想”,以主、宾语的同词同意拈连,委婉地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后者是“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先用两个“安”字同意拈连,接着又用“睡着了”进行同词转意。
此处的修辞手法既为下文做了铺垫,又准确地反映了期望马克思永远活着的心情。
借代。
恩格斯说: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此处用视觉上的“空白”,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伟大一生的结束,对伟大事业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使语句顿生活意。
在讲到无产者对自己伟大导师逝世的哀思时,演讲者又用沙俄流放革命者的“西伯利亚矿井”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发区“加利福尼亚”来借代世界各地,生动地表现了广大地区的千百万战友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比喻。
演讲者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比做黑暗之后猛见光明的“豁然开朗”,而先前人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就把发现这一理论的划时代意义准确而又生动地告诉了人们。
说到各国政府和一切资产者争先恐后地诽谤马克思时,恩格斯指出,这位无产阶级的巨人对此“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样一个恰当的比喻,便将马克思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递进。
通篇演讲使用递进手法之处甚多,且处处恰到好处。
历数马克思的重大发现时,演讲者说: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一进一退,十分自然地突出了马克思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总结马克思一生的实际革命活动时,演讲者又说:
“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这里明退实进,再次点明了马克思功盖天下的地位和作用。
演讲结束时,恩格斯以十分委婉的语气断言: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文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范文 13 马克思 墓前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