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证治汇编歌诀.docx
- 文档编号:381169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7.31KB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docx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方证治汇编歌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醫方證治匯編歌訣》:
通治方(雖云通治,亦當細切病情,不得籠統施用也。
)六味地黃(丸錢仲陽因仲景腎氣丸,減去桂、附,以治小兒,今通治大小証。
)平補劑,(六味不寒不熱,為平補足三陰之劑。
)酸苦甘辛咸淡比,(六味之名以此。
曰“地黃”者,重補腎也。
)地黃(八兩味苦)萸(山萸四兩味酸)藥(山藥四兩味甘)苓(茯苓三兩味淡)瀉(澤瀉三兩味咸)丹,(丹皮三兩味辛)肝腎陰虧洵堪倚。
(治肝腎陰虧火浮諸証)腰膝酸疼仲(杜仲)膝(牛膝)添,(名六味加杜仲牛膝丸)溲數去瀉(澤瀉)加益智。
(名六味去澤瀉加益智丸,治小便頻數。
)崔氏八味(丸)加附(子)桂(肉桂),陽虛益火消陰翳。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尺脈弱者宜之。
)又有知(母)柏(黃柏)八味丸,壯水制陽功克濟。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尺脈旺者宜之。
)明目地黃(丸)多菊(花)杞(子),(補腎明目)左慈(丸)磁(石)牡(蠣)柴胡寄。
(治腎虛目昏耳聾)八仙長壽(丸)麥(冬)味(五味子)參,除冬(麥冬)名為都氣丸。
(二方均治虛熱勞嗽)此皆六味加減方,出入變化當參匯。
六味(丸)原從腎氣(丸)裁,腎氣(丸)即是熱八味。
《金匱》腎氣(丸)治轉胞,婦人轉胞系了戾。
(“了戾”與“繚戾”同,胞中之氣不順也。
)飲食如故不得眠,煩熱倚息溺不利。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云:
“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
腎氣丸主之。
”)又治消渴飲水多,飲一溲一病之諦。
(《金匱要略﹒消渴篇》云: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
”《素問﹒氣厥論》云: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此飲一溲一,故猶可救。
喻嘉言《醫門法律》曰:
“腎水下趨則消,腎水不上騰則渴,舍腎氣丸安從治哉。
”旭高按:
消渴本為火病,宜清之﹔此因小便反多,知其腎中陽虛,邪水反勝,故用腎氣丸蒸動腎陽,以驅水邪。
)少腹不仁腳氣沖,(腳氣即陰氣,少腹不仁即沖心之漸,用腎氣丸以逐陰邪也。
)虛勞腰痛均同例。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篇》云: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腎氣丸主之。
”徐靈胎《蘭台規范》曰:
“腎氣丸專利小便,水去而陰不傷,扶陽而火不升,制方之妙,固非一端。
但近人以此一方治天下之病,則又大失此方之義也。
”)《濟生》腎氣(丸嚴用和《濟生方》)加膝(牛膝)車(前),(于《金匱》腎氣丸中加牛膝、車前。
)陽虛蠱脹功堪詣。
小便不利大便溏,(水反侮土)喘滿痰鳴(水泛為痰)脈沉細。
(陽衰水盛)或君附子或茯苓,嘉言有論還須記。
(喻嘉言《醫門法律》曰:
“按此方《濟生》以附子為君,薛新甫以茯苓為君。
然腎之關門不開,必以附子回陽,蒸動腎氣,其關始開,胃中積水始下,以陽主開故也。
關開即不用茯苓、牛膝、車前,而水亦下。
關閉即茯苓、車前用至無算,亦莫如之何矣。
用方者,將君附子乎?
抑君茯苓乎?
”)七寶美髯(丹)補精血,首烏(赤白各一斤,去皮切,黑豆拌蒸晒。
)當歸(酒洗)茯(苓乳拌)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杞(子酒浸蒸)故紙(黑脂麻拌炒)蜜為丸,(各半斤。
一方破故紙用四兩。
)血宜潤澤精宜澀。
(此補肝腎血虛之主方。
)黑地黃丸(治脾腎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色青黃。
此補腎健脾之劑也。
)朮(蒼朮泔浸一兩六錢,炒黑。
熟地一兩六錢,炒黑存性。
)味(五味子八錢)薑,(淡乾薑炒,春七分,夏五分,秋七分,冬一錢。
)燥脾滋腎并臻長。
(經言“脾寒則濕,腎熱則燥”,故治脾惡潤劑,治腎惡燥劑。
許學士云“用朮則有礙于腎,用地則有礙于脾”,今以二者炒黑,乃去其味留其氣,庶可兩擅其長。
)上咳下利稱良劑,(治上咳下利,脈至細數者,頗有效。
)脫血脾寒真聖方。
(汪庵《醫方集解》引張潔古云:
“此血虛久痔之聖藥。
”徐靈胎《蘭台規范》曰:
“此脫血脾寒之聖方也。
”)還少丹方出楊氏,脾腎虛寒功頗著。
地黃(二兩)山藥肉蓯蓉,仲(杜仲)膝(牛膝)杞(枸杞)萸(山萸)復遠志,小茴(香)巴戟(天)五味子,楮實茯苓(各一兩)石菖蒲(五錢)。
一加續斷苓易神,(茯苓換茯神)方名打老兒丸是。
丹溪滋陰大補丸,還少丹中除去楮(實),或云此劑交心腎,水火平調不偏倚。
(汪庵《醫方集解》曰:
“此陰陽平補之劑。
”)虎潛丸治筋骨痿,(治腎陰不足,筋骨痿弱,不能步履,及骨蒸勞熱。
)知(母)柏(黃柏)地黃(各三兩)虎骨(炙一兩)龜,(龜板酥炙四兩)鎖陽(酒潤)歸(當歸各一兩)膝(牛膝三兩半)陳皮(七錢半)芍,(芍藥一兩半)羊肉為丸味補之。
(羯羊肉煮爛搗丸。
冬月加乾薑五錢。
羊肉味厚補精。
)痿多因臟熱起,潛陽壯水此方推。
(《素問﹒痿論》曰:
“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
”王晉三《古方選注》曰:
“臟陰不藏,內熱生痿者,就本臟分理,以伏藏其陰。
”旭高按:
此方治臟熱生痿,最為合度。
蓋痿証皆屬于熱,經有明文,後人以溫補治痿,則相反矣。
然痿証又有屬痰濕風寒外邪者,此方又非所宜。
)龍虎濟陰丹即此,惟加龍骨泄精司。
(加龍骨固澀精竅)補益丸亦治痿弱,虎潛(方中)再加混沌皮,(即紫河車)苓(茯苓)朮(白朮)薑(乾薑)甘(草)菟(絲子)五味(子),陰虛濕熱痿相宜。
(按:
補益丸丹溪所加者,陰虛濕熱生痿,可取法焉,故錄之。
)三才丹用天(冬二兩)地(黃二兩)人,(人參一兩)能補三焦精氣神。
封髓丹中砂(仁一兩半)柏(黃柏三兩)草,(甘草炙七錢半)遺精火旺妙無倫。
(方中砂仁甚妙,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也。
黃柏得砂仁,清相火更捷。
)三才封髓(丹)二方合,降火益水滋陰精。
(滋陰養血,潤而不燥。
喻嘉言《醫門法律》曰:
“于三才丹中,加黃柏入腎滋陰,砂仁入脾行滯,甘草以少變天冬、黃柏之苦,俾人參建立中氣,以伸參兩之權。
”)大造丸方吳球造,晉三加減尤臻奧,上滋金水下腎肝,潛陽固陰頗周到。
(王晉三《古方選注》曰:
“吳球宗丹溪之旨,創立大造丸,世咸遵之,第藥品配合,未臻玄奧,余即參丹溪潛陽之法而為損益焉。
上能金水相生,下可肝腎同治,潛陽固陰,功倍原方。
夫是謂之大造,庶得曰可。
”)生熟地黃(熟地用砂仁、茯苓拌,酒煮晒乾二兩。
生地一兩半。
)肉蓯蓉,(漂淡去甲七錢)天冬(七錢)五味(七錢)黃柏炒,(七錢鹽水炒)杞(子一兩半)歸(身七錢)鎖(陽七錢)膝(牛膝七錢)杜仲生,(生研一兩)為丸煮爛河車搗。
(河車一具,用米泔浸一夜,再用清水洗極淨,入川椒湯內一過,以鉛罐封固,隔湯煮爛,和上藥搗丸。
)丹溪補天丸意同,配合不及此方好。
(補天丸亦治虛勞,方用河車、黃柏、龜板、杜仲、牛膝、陳皮,冬加乾薑,夏加五味。
附吳球原方:
河車、龜板、黃柏、杜仲、牛膝、天冬、麥冬、人參、熟地旭高按:
吳球因丹溪之法而加減,王晉三又從丹溪與吳球之法化裁,畢竟青出于藍,後來居上。
故取王而棄朱、吳,仍附其方,以見作者之大范,不沒其功也。
)人參固本(丸)治虛勞,肺腎陰虧火熱燎,二地二冬丸以密,或加介屬或阿膠。
《道藏》天王補心丹《其方有四,惟此《道藏》者通。
)補心之用神自安,(補心者,補心之用也。
心藏神,而神之所用者,魂魄意智精志也。
補其用而心能任物矣。
)靜寧補魄味(五味子)天(冬)麥,(麥冬各一兩)流動補魂歸(當歸一兩)柏(子仁一兩)丹,(丹參五錢)參(人參五錢)茯(苓神五錢)調中補意餒,地(生地四兩)玄(參五錢)填下補精殘,遠(志肉五錢)桔(梗五錢)補志棗(仁一兩)補智,補心之義如斯觀,(此補心之主方)怔忡(思慮過度,心血不足。
)盜汗(汗為心液,心虛有火,故多盜汗。
)宜常服,(多服常服見效)便秘時溏一例看。
(心血虛而有火,故大便燥秘﹔或時溏者,心火乘脾,熱迫下泄也。
)或益菖蒲(一方有菖蒲,通竅豁痰。
)或連(川連)草(甘草),(一方有上二味,瀉心火。
)証兼痰火可加餐。
(蜜丸,朱砂為衣,臨臥燈心湯下。
)孔聖枕中(丹)治善忘,龍骨龜板遠(志)菖蒲。
(各等分)鎮肝(龍骨)補腎(龜板)通心竅,(菖蒲遠志)久服聰明記憶強。
(借二物之陰陽,以補吾身之陰陽,假二物之靈氣,以助吾身之靈氣,佐遠志通腎交心,菖蒲利竅除痰,則聰明開而記憶強矣。
)大補陰丸知(母鹽水炒四兩)柏(黃柏鹽水炒四兩)地,(熟地酒蒸六兩)敗龜板(六兩酥炙)與豬脊髓,(和蜜丸)水虧勞熱火炎宜,(治腎虛勞熱,水虧火炎,脈洪大者。
)直折龍雷(相火也)暫調濟。
(知柏苦寒,直折相火,暫時調濟之法。
)腎肝虛呃用此丸,參朮湯吞崇胃氣。
(朱震亨《丹溪心法》曰:
“呃逆屬于肝腎之虛者,其氣必從臍下直沖,上出于口,而作聲也。
”第肝腎之氣,在下相凌,左腎屬水,不能自逆,而右腎為相火所寓,相火炎上,挾其沖氣,乃能上逆為呃,經言“逆氣而里急,沖脈為病”也。
用此丸直折相火,以滋化源,伏藏沖任之氣,則呃自止。
以參朮湯下之者,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損傷,則木挾相火,直沖清道而上,此土敗于相火之賊,當崇土以制龍雷之火也。
旭高按:
此丸治虛火呃逆甚為至當,若氣呃、寒呃,又大非所宜。
)世謂丹溪善補陰,立法不無偏執弊,苦寒久服反傷陰,後人因此多訾議。
(丹溪謂“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故立此丸。
孰知苦寒久服,反傷陰氣。
景岳書中,諄諄訾議丹溪之偏,不為過也。
)通關丸(又名滋腎丸)著東垣氏,為治關陰因制此。
(關陰者,不得小便也。
)下焦熱壅腎膀虛,口不渴而小便秘。
(熱在下焦血分,故不渴而便秘。
)陰火上沖為格陽,(陰火者,沖任相火也。
格陽者,吐逆也。
)呃喘咽痛皆堪餌。
足心如烙脛股疼,熱伏陰中亦足理。
(葉天士每用此搜陰中伏熱,甚為有見。
)知(母酒炒一兩)柏(黃柏酒炒二兩)味厚大苦寒,寒因熱用桂(肉桂一錢)為使。
無陰則陽無以生,此方獨竊軒岐秘。
若是陽虛不化陰,又當腎氣丸為治。
(李東垣《蘭室秘藏》曰:
“關則不得小便。
”小便者膀胱所主,而肺為水之上源,若肺有伏熱,口渴而小便不通者,宜用氣薄淡滲之藥,瀉火而清肺,滋水之化源也。
若熱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是塞其流也,須用氣味俱厚,陰中之陰藥治之。
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堅如石,腿裂出水,夜不得眠,不能飲食。
請余診治。
因思《素問》云:
“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也。
又:
“上為嘔噦”,內關外格之証悉具,死在旦夕矣。
遂處此方與服,須臾前陰如刀刺火燒,溺如瀑泉,腫脹遂消。
此証一在上焦氣分而渴,一在下焦血分而不渴,二者治各不同,不可不辨。
”汪庵曰:
“若膀胱陽虛,陰無以化,又當用腎氣丸治之。
”)斑龍(丸)鹿角膠(八兩)霜(鹿角霜八兩)柏,(柏子仁八兩)熟地(八兩)菟(絲子八兩)苓(茯苓四兩)兼補骨。
(補骨脂四兩)搬運精髓填骨空,歸就腎膀通督脈。
(凡入房竭精,耗散其真,形神俱去,雖溫之以氣,補之以味,不能復也。
故以有情之品,專走督脈﹔復以少陰、太陽之藥,治其合,乃能搬運精髓,填于骨空,大會于督脈之囟會,而髓海充盈﹔使以茯苓,性上行而功下降,用以接引諸藥,歸就少陰、太陽,達于督脈,上朝髓海,而成搬運封固之功。
)青囊原方無茯苓,(茯苓王晉三加入,其義頗通,當遵之。
)澹寮方有陽起石,鹿茸附子肉蓯蓉,歸(當歸)(黃耆)酸棗(仁)辰砂入。
(亦名斑龍丸)龜鹿二仙(膏)治精極,(五勞之外,又有六極,謂氣極、血極、精極、筋極、骨極、肌極六者也。
)虛羸少氣夢遺泄。
(皆精氣兩虛)人參(一斤)枸杞(二斤)共熬膏,(先將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桑柴火熬膠,再將參杞膏和服。
)氣血精神交補益。
(李時珍《本草綱目》曰:
“龜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脈,故取其甲,以補心補腎補血以養陰也。
鹿首常返向尾,能通督脈,故取其角,以補命補精補氣以養陽也。
”同用可以補神者,精氣足則神自旺也。
)青娥丸治虛腰痛(《素問﹒脈要精微論》曰: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故紙(十兩酒蒸)胡桃(二十兩去皮研)蒜(四兩)薑(四兩)仲。
(杜仲一斤)虛寒喘嗽鄭相(國)方,(肺腎虛寒,為喘為嗽。
)除蒜薑仲(除去三味)加蜜送。
(破故與胡桃同用,補養氣血,有水火相生之妙。
氣足則肺不虛寒,血足則腎不枯燥,久服利益甚多,不獨上療喘嗽,下強腰腳已也。
古云“黃柏無知母,破故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
”按:
水母,海也。
)又有觀音夢授散,人參(三錢)胡桃(紫衣胡桃一兩,連皮、鬲。
)連皮用。
乳子痰喘一服效,(溧陽洪輯幼子,病痰喘將危,凡五日不乳食,此方一服即愈,蓋以乳汁凝于膈間也。
)食酸苦咳還堪供。
(王晉三《古方選注》曰:
“《日華子本草》云:
“食酸齒,細嚼胡桃即解。
病有多食梅子,斂痰飲于膈,酸寒之性,搏激于肺,令人苦咳聲啞,惟胡桃可解膈內之痰飲,膈間痰化而嗽止聲清。
連皮能收肺經耗散之氣,連鬲能通命門之火。
”若去皮、鬲,但潤燥養血而已。
)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強陰補腎烏須好。
扶桑丸(一名桑麻丸)即桑葉(一斤)麻,(黑脂麻四兩)澤血疏風顏不老。
(煉蜜丸。
除風濕,又能明目養血。
)資生丸取坤元義(《易》曰: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四君(人參三兩,茯苓二兩,云朮三兩,甘草一兩。
)扁(豆一兩半)藥(山藥二兩)芡(實一兩半)連(黃連四錢)苡,(薏苡仁一兩半)蔻(仁八錢)砂(仁一兩半)藿(香一兩)麴(神麴二兩)桔(梗一兩)楂(肉一兩半)陳,(陳皮二兩)蓮子(去心二兩)麥芽(二兩)蜜丸餌。
(彈子大,每服二丸,米飲下。
)妊娠氣阻或滑胎,兼消兼補和脾胃。
(此方治婦人妊娠氣阻嘔惡,或胎滑不固,亦系脾虛氣滯,用兼消兼補法,意亦可取。
)外科牙漏(牙漏由胃中濕熱而成,加苦參服效。
)幼科疳,(疳積多由脾虛積滯,故此方亦治之。
)易飢易飽俱堪使。
(飢能使飽,飽能使飢,神妙難述。
徐靈胎《蘭台規范》曰:
“今人不論何因,為總治脾胃之藥,則失制方之義矣。
藥味太雜,全無法度,姑存之以備一格。
”旭高按:
三焦五臟生生之氣,全資脾胃而輸化。
此方補脾胃而仍分理三焦,以之治脾虛氣滯者頗宜,正未可輕譏之也。
)無比山藥(丸孫思邈《千金要方》)攝腎氣,(此收攝腎氣之方,最為穩妥。
)都氣丸中重五味,(五味子六兩,熟地、茯苓、山萸、澤瀉各三兩,山藥二兩。
)減去丹皮(都氣丸去丹皮)加石脂,(赤石脂三兩)蓯蓉(四兩)菟(絲子三兩)仲(杜仲三兩)膝(牛膝三兩)巴(戟肉三兩)匯。
駐顏健體響音聲,(諸藥煉蜜丸,服一錢,加至錢半,溫酒下。
服後令人身健體潤,面光音響為驗也。
)久虛百損勞傷慰。
(孫思邈《千金要方》云:
“丈夫久虛百損,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支厥,或煩熱,或脾疼,腰不隨,飲食不生肌肉,或少食而脹滿,體無膏澤,陽氣衰絕,陰氣不行,無比山藥丸主之。
”)此藥通中入腦門,腦鼻酸疼慎勿畏。
羊腎(丸)地(熟地)(黃耆)仲(杜仲)膝(牛膝)絲(菟絲),斛(石斛)斷山藥五加皮,沉香肉桂(醋淬)磁石,(各一兩,為末,用雄羊腎兩對,以蔥、椒、酒煮爛杵丸。
)降納腎氣(此降納腎氣之方)腎勞宜。
(男子面色黑,腰脊痛,夢驚悸,小便不利而短氣者,名腎勞也。
)元精丹專補腎血(諸品皆色黑,專補腎血。
)首烏(同黑豆拌蒸九次一斤)血余(四兩)生熟地,(二地同煮八兩)破故(紙四兩)胡桃(肉二兩研膏)旱(蓮草熬膏四兩)女貞,(女貞子四兩)脂麻(蒸晒淨八兩)桑(椹子取汁熬膏四兩)棗(研膏二兩)槐角實。
(入牛膽內百日,四兩。
以藥末和諸膏,加煉蜜丸,酒下。
北方黑色,入通于腎,開竅于二陰,其味咸,其類水,其藏精,其病在骨,元精丹主之。
此治便後脫血之良方也。
)益血潤腸(丸)麻(仁)杏仁,(各三兩均搗膏)蓯蓉(一兩半)枳殼(二兩)地(熟地六兩搗爛)歸(當歸二兩半)陳,(陳皮去白二兩半)阿膠(一兩半烊)蘇子(一兩)兼荊芥,(一兩,共為末,煉蜜丸。
)老弱津枯便秘珍。
(治津液亡、大便秘,老人虛人皆可服,并祛風養血。
此脾約丸之變法。
)玉霜(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龍骨(一斤,水飛,用黑豆蒸一伏時,晒乾。
)肉蓯蓉(二兩),牡蠣(三兩)磁(石)朱(砂)斛(石斛各二兩)鹿茸,(半兩浸酒中炙)牛膝(二兩)菟絲(三兩)兼澤瀉(二兩),茴香(一兩)韭子(炒五兩)與天雄,(十兩,酒浸七日,掘一地坑,以炭燒赤,速去火,以醋二升沃于坑,候乾,乘便投天雄在內,以盆合土擁之,經宿取出,去皮臍。
)肉桂(一兩)紫梢(花,如無,以九香蟲代之,三兩。
)巴戟肉(二兩),澀精納氣壯陽功。
(此藥澀精納氣,腎中陽虛者最宜,亦丹方也。
)腎損骨痿(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云:
“腎損骨痿,不能起于床者,宜益精。
”)金剛丸,萆蓯蓉杜仲(等分)摶。
煨腎丸(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云:
“腎肝損及脾,損穀不化,宜益精緩中消穀。
腰痛不起者,甚效。
”)中加菟(絲子)膝(牛膝),防風白蒺(藜)桂枝攢,蘆巴(胡蘆巴)故紙(破故紙)豬腰子,(煮熟,和藥搗丸)。
脾損腎痿均可安。
叔微(普濟本事方》)杜仲續斷丸,羌(活)防(風)萆()薏(仁)仲(杜仲)膝(牛膝)斷(川斷),五加(皮)生地木瓜膏,(木瓜煎膏,杵丸)。
風濕腳氣痛能緩,小便余瀝腰脊疼,肝腎風虛同例纘。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曰:
本方“治肝腎風虛氣弱,腳膝不可踐地,腰脊疼痛,風毒流疰下行,行止艱難,小便余瀝”。
下焦風濕腳氣亦主之。
)羌活補髓(丸孫思邈《千金要方》)牛(髓)羊髓,(各一升)酥(一升)及芎(川芎三兩)歸(當歸三兩)桂心(二兩)詣,人參(四兩)棗肉(一斤研脂)大麻仁,(二升研脂)腦痛膽寒均克濟。
(孫思邈《千金要方》云:
“髓虛腦痛不安,膽腑中寒者,羌活補髓丸主之。
亦治虛勞。
”)蓯蓉鹿茸韭子丸(一名家韭子丸)地(熟地二兩)桂(心一兩)歸(當歸二兩)薑(乾薑一兩)仲(杜仲一兩)膝(牛膝二兩)摶,石斛(一兩)菟絲(子一兩半)巴戟肉(兩半),助陽固腎暖胞寒,陽衰白濁遺精妙,老幼遺尿一樣看。
(此方治老人遺溺,及陽氣衰敗,白濁遺精。
小兒遺尿者,多因胞寒,亦陽氣不足也。
)威喜(丸)黃蠟(四兩溶化)白茯苓,(四兩,以豬苓四錢拌煮二十余沸,去豬苓,晒乾用,即以蠟丸彈子大,空心細嚼,口生津咽下。
)本治斫喪遺濁証。
後人借此治痰火,久嗽肺虛頗得令。
(抱朴子云:
“茯苓千歲,上生小木,狀如蓮花,名威喜芝。
”今以茯苓之年深質結者,制以豬苓,導出前陰,黃蠟性味緩澀,有續絕補髓之功,專調斫喪之陽分,理潰亂之精,故治元陽虛憊而為遺濁帶下者。
若治肺虛痰火久嗽,茯苓不必結,豬苓亦可不用。
)松石劉子豬肚丸苦參(三兩)白朮(四兩)牡蠣(四兩用豬肚一具洗淨,煮爛丸。
)摶。
瘦勞濕熱遺精者,(劉松石云:
“不但治遺,即勞瘦者亦能肥也。
”厚胃泄濕堅陰安。
(此治肥人濕熱遺精之方也,即《三因》黃連豬肚丸之義。
蓋肥人嗜鮮美,飲醇醪,久之脾胃釀成濕熱,留伏陰中,夜為夢泄。
治以水畜之肚,為水中之土,能厚胃泄水﹔以白朮健脾勝濕,截其病之所從來﹔苦參泄脾濕而堅腎陰﹔佐以牡蠣咸寒勝熱,固澀止遺。
又先于其濕之所往也,泄其邪,固其正,則雖有夢而不遺矣。
夫遺滑變証雖多,不越乎有夢、無夢、濕熱三者之范圍。
從此推之,可如庖丁之導矣。
瘦勞善食而瘦,亦因胃中濕熱,故能治之。
)固精丸治無夢遺(治無夢之滑精)鹿茸(一具)鹿角霜(分兩同茸)陽起,(陽起石五錢)茯苓(五錢)巴戟(肉五錢)肉蓯蓉(一兩),韭子(一兩)附子(炮五錢)五味子(五錢),青花龍骨()赤石脂,(各五錢)提陽固氣堵精髓。
(夫房勞過度則精竭陽虛,陽虛則無氣以制其精,故寐則陽陷而精道不禁,隨觸隨泄,不必夢而遺也,與走陽不甚相遠。
治之必須提陽固氣,乃克有濟,獨用補澀無益也。
并治陽痿。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和義,參(人參)朮(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比。
脾氣虛衰百病生,(脾為中土,貫四臟而統六腑,脾虛則百病叢生。
張璐曰:
“病久不愈,惟有補脾、益腎兩途。
”此要訣也。
旭高按:
久病虛羸,胸無痞滿者,宜補腎﹔胸有痞滿者,宜補脾,亦要訣也。
許叔微曰“補脾不如補腎”,孫思邈曰“補腎不如補脾”,皆是也,但未說出要訣爾。
)脈來細軟須當視。
(脈來細軟者,脾氣虛也,宜此湯。
若細數者,脾血虛也,宜歸脾湯。
)益以夏(半夏)陳(陳皮)名六君(子湯),祛痰補氣陽虛餌。
(二陳除痰,四君補氣,脾弱陽虛有痰者宜之。
)除夏(半夏)名為異功散,(錢乙《小兒藥証直訣》調理脾胃。
)或加香(木香)砂(仁)胃寒使。
(名香砂六君子湯,治虛寒胃痛。
)四君(加)酸棗生薑湯,(汪庵《醫方集解》引胡洽方)振悸不眠服之美。
(水停心下則悸,故加生薑行水﹔虛煩則不得眠,故加棗仁安神。
)六君(加)薑汁竹瀝湯,(朱震亨《丹溪心法》)半身不遂痰厥主。
(右半身不遂屬氣虛,宜此湯﹔左半身不遂屬血虛,宜四物湯。
然亦不可拘泥。
若陡然暴死,喉中痰鳴,名痰厥証。
又有氣厥中風中惡,與此相同,各有治法。
)參苓白朮(散)扁豆陳(皮),山藥甘(草)蓮(心)砂(仁)薏仁,(諸味補脾利氣)桔梗上浮(戴藥上浮)兼保肺,(恐燥藥上僭)棗湯調服益脾神。
(治脾胃者,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其氣而已,此方得之。
)十味人參(散)用六君,(參、苓、朮、草、半夏、陳皮)。
更加柴(胡)葛(根)芍(藥)黃芩。
脾虛倦怠時潮熱,(治虛熱潮熱,身體倦怠。
)補氣升陽復益陰。
(六君子湯補氣除痰,柴、葛升陽,黃芩退熱,白芍益陰。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全,(參、苓、朮、草。
)藿香乾葛木香添。
補脾(四君之功)化濁(二香之功)生津液,(參、朮、乾葛皆能生津。
)酒積(酒積嘔噦大效)脾虛瀉渴煎。
(治脾虛泄瀉作渴效)三白(湯)虛煩渴瀉餌,(白朮、白芍、白茯苓,故名“三白”。
)朮(白朮)芍(白芍)茯苓甘草使。
又有參(人參)胡(前胡)三白湯,內傷外感均堪倚。
(為調理內傷外感之奇方)四順湯治脾虛冷,四君(子湯)除茯(苓)乾薑進。
(加乾薑)腹中疼痛怕光明,脈沉無熱為陰証。
(王肯堂《証治准繩》云:
“陰証脈沉無熱,不欲見光,腹痛不和,四順湯治之。
”又曰:
“如陰陽未辨,姑與服之。
若陽厥便熱,陰証則無熱。
”)幼科又有六神散(治小兒表熱去後,又發熱者。
)表熱去後續熱飲。
足知四君(子湯)功用深,虛寒虛熱咸堪任。
(四順湯治虛寒,六神散治虛熱,皆從四君加減。
)六神散即四君(子湯)增,山藥扁豆粳米訂。
(四君加山藥、扁豆、粳米,生薑、大棗煎。
)和其胃氣熱自除,醫家當此宜知省。
(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証方論》曰:
“小兒熱止復熱,世醫到此,盡不能曉。
或再用涼藥,或再解表,或謂不治。
此表里俱虛,氣不歸元,而陽浮于外,所以再發熱,非熱証也。
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則收陽氣歸內而身涼矣。
”方內粳米不可少。
)六神(散內)再加銀(柴)胡芩(黃芩),銀白湯治續熱盛。
(熱甚者,加銀柴胡、黃芩,名銀白湯。
)健脾(丸)參(人參)朮(白朮)與陳皮,枳實山楂麥(即麥芽)隨。
麴糊作丸米飲下,消補兼行胃弱宜。
(參、朮土炒各二兩,陳皮、麥芽炒各一兩,山楂一兩半,枳實麩炒三兩。
)枳朮丸(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引張潔古方)亦消兼補,(白朮二兩,枳實麩炒一兩。
)荷葉燒飯上升奇。
(荷葉包陳米飯煨乾為丸,引胃氣及少陽甲膽之氣上升。
)但煎枳朮(丸)為湯飲,心下痞堅水飲施。
(《金匱﹒水氣篇》云: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枳實七枚,白朮二兩,煎湯溫服。
腹中,即當散也。
)補中益氣(湯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黃耆蜜炙一錢)朮(白朮土炒)陳,(陳皮留白)升(麻)柴(胡各三分)參(人參)草(甘草炙各五分)當歸身(三分)。
(加薑、棗煎。
汪庵《醫方集解》引李東垣曰:
“升、柴味薄性陽,引脾胃清氣行于陽道,以滋春氣之和,又引參、、甘草上行,充實腠理,使衛外為固。
凡補脾胃之氣,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
”)勞倦內傷功獨擅,(旭高按:
飢飽勞役,內傷脾胃之氣,則眾體無以稟氣而皆病矣。
其証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有似外感,而懶言氣短,肢體困倦,脈洪大而虛,此可辨也。
又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發熱,時熱時止。
外感則鼻息氣粗,內傷則鼻息氣微。
外感之頭痛惡寒,須表邪傳里方罷﹔內傷之頭痛惡寒,乍作乍止。
詳見東垣《內外傷辨》,宜細閱之。
)亦治陽虛外感因。
(汪庵《醫方集解》引李士材曰:
“虛人感冒,不任發散者,此方可以代之。
”或加辛散藥。
)惡食懶言肢體倦,(皆脾虛証)畏寒發熱(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汗溱溱。
(衛氣不固故多汗。
汪庵《醫方集解》曰:
“陽虛自汗,宜補中益氣湯加麻黃根、浮小麥,升、柴俱宜蜜水炒過,欲其引參、至表,故又不可缺。
”)心肝肺損俱堪治,腎脈衰微切莫循。
(按:
本方雖為勞倦傷脾之主劑,然心、肝、肺三經陽氣不舒亦可服,《難經》曰:
“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也。
”惟不宜于腎,柯韻伯曰:
“陰虛于下者不宜升,陽虛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陸麗京曰:
“倘人之兩尺虛微,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火衰微,若再一升提,則是大木將搖而拔其本也。
”)瘧痢(經久不愈)脫肛小便數,(小便頻數,氣虛下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方 汇编 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