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380552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02KB
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x
《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昆明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云发〔2009〕17号),结合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编制和实施全市卫生事业专项规划、各县(市)区卫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昆明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一)卫生事业发展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效果
“十一五”期间,随着昆明市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委、市政府对卫生事业特别是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越来越重视,全面推进全市卫生事业改革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卫生投入持续增加,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城市卫生资源不断整合优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不断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到2009年,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11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05年增加了1.2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58.33/10万下降到40.24/10万;婴儿死亡率从17.98‰下降到8.94‰。
1.政府投入加大,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
截止2009年,昆明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55个,其中:
医院201个(其中综合医院127个、中医医院11个、中西医结合医院4个、专科医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0个,卫生院113个,村卫生室1350个。
昆明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总人数为455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015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9人(市辖区为9.1人,县为2.8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6人(市辖区为4.0人,县为1.2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2人(市辖区为4.07人,县为1.25人)。
昆明地区总床位33443张,其中医院床位26887张占总床位数的80%。
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床位5.4张(市辖区为7.4张,县为3.4张),其中平均每千人中拥有医院床位4.3张。
截止2008年年末,政府办卫生机构总资产98.77亿元;医疗机构总收入74.82亿元,其中:
业务收入66亿元。
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93万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60.09亿元。
国有医疗机构拥有各类卫生装备6.7万台(件)。
2.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增强
2009年昆明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907.17万人次,其中:
门诊2714.35万人次,急诊147.88万人次。
全年收诊出院人数为90.67万人次,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为3.1。
住院手术24.72万人次,危重病人住院抢救17.84万人次,抢救成功率96.7%。
平均开放病床33607张,平均病床周转28.4次,病床使用率为84.5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降到了10.3天。
“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市级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向新建居民区的调整,基本建设项目增加投入22亿,新增床位3300张,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初步形成,中医基础内涵建设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3.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固定资产比“十五”期末增长205.78%,传染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比“十五”期间增加61.09%。
新建了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投入资金购置了监测检验设备,提升了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14县(市)区疾控中心均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加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建设。
全市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开展鼠疫、霍乱、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卫生应急体系得到加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和预案体系,组建了19支卫生应急队伍,成立了昆明市食物和职业中毒、化学和核放射污染、传染病三个医疗救治中心,建立了昆明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防治、死因监测、慢性病社区防治、重性精神病社区监管等项目。
稳步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创卫区域内健康教育工作覆盖率100%,建成区内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93.09%;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单位职工健康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
圆满完成历次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服务工作。
通过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监督执法取得阶段性成效。
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创卫申报条件已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经省级验收,已通过国家评审。
4.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卫生的意见,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昆明市被选为社区改革重点联系城市,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已建立了28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达到367万人,通过开展“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全市逐步形成,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解决。
5.农村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全面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三级网的巩固发展,“十一五”期间,利用中央国债和拉动内需项目,对10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装备基本医疗卫生设备;对达不到标准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县级医院、中医医院进行改造建设和设备补助,提升服务能力,完成了全市1383个无业务用房村卫生室的建设改造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项目。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断健全,乡村一体化管理不断巩固。
14个县(市)区均通过了市级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
继续加强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全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数267.0779万人,参加新农合人数为256.0783万人,参合率95.88%。
6.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明显。
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实现机构、人员、责任、经费、措施“五到位”及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年度考核、财政预算“三纳入”。
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实现全过程监管,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覆盖面达到100%。
制定了《昆明市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和《昆明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全市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两个规范”验收通过率达98%以上。
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药品监督网覆盖率为100%,设立药品供应网点为1305个,已有超过98%的行政村实现了药品配送到村。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提高显著。
7.实施科技、人才兴医战略,提高了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改善用人环境,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招聘引博士17名,硕士258名,超常规引进高层次人才数十名,填补了省市部分学科的空白。
医疗技术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心脏外科技术水平在西南地区领先,被省卫生厅授予云南心脏病医院,市一院成功开展了127例肝脏移植手术,其中包括亲体移植全国第11例、云南省首例连体婴儿成功分离手术;老年医学康复服务能力和规模不断扩大,精神医学、儿童医学、传染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卫生系统高级专家选拔培养体系,完成27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32名局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选拔考核,启动了“省内知名专家培养计划”,推选出19名中青年专家,每年投入190万元培养经费,培养一批省内知名专家。
成立了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卫生分中心和民营医院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对昆明地区卫生人才的整合和规范管理。
8.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医院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从规划、准入、监管、服务等方面,转变政府卫生行政职能。
加强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引导,合理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入研究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所涉及的人员编制、财政补助、国有卫生资产管理等问题,形成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探索“管办分开”的公立医院管制模式,成立了昆明市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创新卫生资产再融资模式。
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成立昆明市民营医院服务中心,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点布局中,对民营医院发展预留空间,增加优质民营医疗机构资产占全市医疗卫生总资产的比例。
已投入使用的民营医院111所,开设病床6800张,固定资产总额21.6亿元,从业人员8930人。
民营医院数量、床位、资产和人员比2008年增长16.8%、48.6%和63.5%。
9.卫生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卫生资源统计实现了从原来单一的医院工作统计转换为涵盖昆明地区卫生机构各类指标的统计和各种卫生管理方面的统计,同时完成了昆明地区卫生资源(从业人员平台)建设工作,市卫生信息中心已建立全市医师资格考试数据库、全市医护人员从业数据库、昆明地区卫生资源数据库、社区服务机构数据库和新型农村管理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从业人员单机版信息管理模式转为网络管理模式。
卫生行政机关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昆明卫生信息网正式成为卫生级行政部门的政府网站。
(二)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卫生事业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
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绝对值是较大的,但相对于卫生事业和居民医疗需求的急速增长,又明显不足。
未达到目标责任书中“卫生事业费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的要求。
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导致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社会公益性质功能淡化,医疗服务中经济导向行为突出,资金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农村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2.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
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用房面积、仪器装备水平及实验室检验能力尚未达到标准要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人员数量不足,能力不强。
疾病谱广、病种多,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传染病发病水平依然很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检验能力不强;居民的死因谱和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成人吸烟率达26.4%,成人饮酒率达20.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缺乏统一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技术支撑力量的不足阻碍了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
3.全市卫生资源总体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较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差距较大,城市卫生资源的配置和调整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城市不同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和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城市中心区域资源高度集中,功能重叠,新建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明显不足。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及规划设置滞后于区域内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4.卫生人才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十二 卫生事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