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docx
- 文档编号:3796768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32KB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docx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篇一:
第三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和内容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强化练习
【辨析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特点之一。
除此之外,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另外两个特点是:
由甄别走向发展,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
元化;③实现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解答题】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2.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选择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答案】A。
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填空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_________,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答案】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强化练习
【选择题】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答案】B。
解析:
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选择题】中学阶段的课程应符合()。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纲要》规定,初中课程与小学课程整体设置,因而它应该符合国家对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即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解答题】简述综合课程的特征。
【答案】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其缺点主要有两点:
一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是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
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答案】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
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篇二: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应该说,从17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起到今天的21世纪,我们仍然注重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将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反叛。
其逻辑起点是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被提到了空前突出的地位。
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三维目标”各维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应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那么,如何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比较积极而稳妥的做法是:
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诚然,新课程设计者没有明说“三维”之中哪一维最重要,只是强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或者说是前提条件。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
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其意义更加深远。
基础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要义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基础。
因此,必须反对那种离开“双基”而孤立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因为这两维内涵是依附于知识与技能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学生在探索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定的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当教师的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要有意识地将这一点变成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
篇三: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这是各种形态课程教学都必须把握的。
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是新课改的一个创新性标志。
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
因此,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认识理解三维目标,进行多元互动教学,必须掌握三维目标。
认识并掌握三维目标,表现在:
要弄清每个维度的内涵、层次结构及其水平要求;要弄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弄清三维目标是怎样通过互动整合达成素质的。
1、三维目标的内涵、层次结构及水平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是每个学科课程都要设定的预期教学指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一门课程,通过一定阶段过程,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能力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
要达到何种规格,要取得何种结果,这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具有的共性特征,所以,把知识与技能合在一起,又叫做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概括了“知识与技能”的本质特征。
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的结构可以由学懂、学会、会学三个台阶目标组成。
学懂,是第一个台阶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要能理解,新知中某些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转化成为基本技能。
学懂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代名词,学懂了,应该说就具有了基础性学习能力。
学会,是第二个台阶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学科或生活或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形成一定结构,使技能合成为能力。
学会,应该包括以下能力: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等。
会学,是笫三个台阶目标。
其基本要求是能够选择合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武,在学懂、学会过程中能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等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品质,以创造性发展自己的个性空间。
三个台阶目标的结构关系是,学懂是学会的基础,学会是学目标、懂的进一步发展;学懂、学会是会学的实践基础,会学能优化学能力目懂、学会的过程,能改善学懂、学会的行为。
会学是结果性目标中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取新知的周期性多元互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做法,又叫做程序性目标。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维度目标提出来,是为了突出“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是为了强调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改的一个创新性标志。
为什么要把“过程”与“方法”放在一起,合成为一个维度的目标呢?
过程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强调学习活动过程,不仅要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前、中、后相应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
注重学习方法,就要考虑,这一方法的功能效用在何程序才能有效发挥;哪种类型的学生在那一步应该采取何种方法,个体与整体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也就是说,脱离了具体过程讲方法,方法无所谓优劣,离开方法去讲过程,过程无所谓好坏。
所以我们不能
单一地笼统地去讲“过程”,去说“方法”,而应该把过程与方法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对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功能性要求。
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都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就是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优劣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对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达成有巨大的调控作用。
因此,把三者放在一起,称之为体验性目标。
情感,是人对所经历过事实的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消极的情感体验。
某科学习一二次没有考好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个学科的料,以为这个学科真难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属于消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的情感体验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态度则是人内在体验的外在流露。
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我们们倡导的科学态度。
马虎敷衍,狂傲浮躁,轻率粗暴,信口开河,前怕狼后怕虎等都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态度取决于情感,而情感态度是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制约因素。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战胜消极的情感,用科学的态度去克服消极的态度,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价值观,就是对价值的看法。
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知识、事物有用无用,有多大用处等认识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情感态度,而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如果师生认为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知识,这种知识价值观就决定了师生会积极参与各种类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认真探究、积极台作、乐于动手、勤于思考、主动去获取,并以活动探究为理趣,最后取得成功。
2.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功能性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素质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根本途径,体现了适应时代发展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整体要求。
把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完整的结构性目标,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创新标志。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领会新课程目标的实质,才能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才能逐步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将不会规范地去设计学习程序、不会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作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就不会提升体验的层次水平,其促进优化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滋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
没有“过程与方法”,学科素养的生成,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它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把体验性目标比成是加油站和催化剂,也还不足以表明它的价值。
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结构整体。
在三维目标的整合达成过程中,我们对不同阶段上三个维度相应的目标联系认识越深刻、越具体,学科素养生成效果就会越好。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
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8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
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
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
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
个别学生是老师 本册的教学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3)量的计量;(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③提出教学任务:
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
①总体目标:
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2学分。
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运动参与:
a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
b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c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
a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
b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c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
a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b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
c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
a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
b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c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
a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
b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1)课题研究:
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
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2)校本教研: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3)论文撰写:
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4)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
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改革 三维 目标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