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docx
- 文档编号:3793055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50.30KB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docx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国正在大气磅礴地走向世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正在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更重要的是古老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姿态和形式走向世界。
一、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是悠久的,又是崭新的。
传统中国既是一个政治、经济大国,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和博大精深文化的文明大国,古代中国不仅在国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而且更是以一个强大的文明国家的面貌影响了东亚、中亚和东南亚的政治文化版图。
文化是立国之根,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不仅在于它在全球文化政治版图中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恢复自信,也不仅在于它将继续维系中华民族的内在统一,而且在于它在参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所代表的国家软实力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贡献。
大国的崛起从最终意义上看是文化的崛起。
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不仅应体现为经济上的强大,更应体现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理念上的建构,中国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理念和文明形式的创新者,它的国家理念和文明形式要为其他国家所尊崇。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到了近代,中国
部分,一个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建的社会主义平等传统。
平等观念是现代国家最具革命性的思想力量。
这一思想力量,可以说一直贯穿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争国家和民族的主权独立、内争国家统一和人民共和国政体的建设的过程始终。
一个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文化传统。
这一新文化传统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由竞争和程序正义的个人权利意识。
所谓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其一是通过积极引入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理念,不断激发中国文化传统中活的因子,通过创造性转化形成新的中国文化传统;其次是通过对传统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从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复活传统文化中最具文明价值的思想因子。
所以我们现在谈到中华文化的时候,既要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向前推进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又要充分观照到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于今天的意义,不能因为重提传统文化而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我们带来了科学、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成果,在今天仍然是我们制度与精神的文明形态,而且它们恰恰是我们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
从世界文化发展史看来,真正优秀的文化都是人文性的、民族性的和人民性的。
儒家思想中真正的有活力的东西也是人文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创作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的主要原因。
所谓人文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颂》在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以人为本颂”。
我们要建立的现代的中国文化,既是民族的、大众的,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在确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平静而理性地面对西方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尊重和接受世界的优秀文化和普世价值观念。
中国已经不是那个隔绝于西方世界的古老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科学、民主、人权和法治等文化价值理念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文化现代价值意识的重建,一方面要大力吸收外来之各种学说,一方面又要不忘本民族文化之独立自主地位。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
要认识我们的文化传统及其演变,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既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
在国际关系的理论中有“文化中国圈”的地缘政治概念。
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她有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和通达的智慧。
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非常珍惜、发扬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在中国经济崛起、政治影响扩大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传统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中国现实的软实力,在进一步与全球普世价值的融合中,不断增进中国的文化认同,通过国家文化主权,逐渐扩展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价值体系的主导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儒家文化的历史命运与时代意义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要有我们中华文化自己的声音。
法国学者于连曾经向中国知识界发出呼吁,希望中国知识分子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世纪转折之际,中国知识界要做的应该是站在中西交汇的高度,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
如果不做这一工作,下一世纪中国思想传统将为西方概念所淹没,成为西方思想的附庸。
如果没有人的主动争取,这样一个阶段是不会自动到来的。
”中华文明决不是只能陈列于博物馆之中,它应该在新的时代,把它的价值和光辉,呈现在全人类的背景上面。
我们今天诠释儒家文化的历史命运和时代意义,并非回归儒学,而是从儒家文化的思想史中撷取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诠释即是理论上的构建。
于连提出的“在中西交汇的高度,用中国概念重新诠释中国思想传统”,这对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他首先要求我们理清通过现代化解决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思路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错误观念,即认为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就是越现代越好,现代化成了我们文化追求的唯一目的,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我们进行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
其次是,目前以西方概念来诠释中国传统思想的方法已经造成中国文化的深度西方化,即中国思想被束缚在西方的概念架构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部分。
要重新理解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处境的理解,要求我们在普遍意义上,在更高文明价值上把儒家文明的东西讲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摆脱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束缚,要从儒家文化的自身逻辑中寻求更高明的人生境界和政治理想。
这也就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它的精英阶层,必须有意愿和能力,在最高价值的层面上为自己文明的存在辩护,说明它的正当性,保持和增强它的理想色彩,在种种并存的、相互竞争的价值世界中,阐明自己的“存在必然性”,在关键时刻,有勇气肯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并担当起捍卫自己文明的责任。
正是在这个中国文明责任的历史高度上,笔者在《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书中指出,“民族政治意识的养成需要文化主权的锻造。
在这一场全球化新的文化价值秩序领导权的争夺中,如果我们不能从主权角度来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不能以文化主权来构造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形态,恐怕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就会落空。
文化主权的提出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文化战略理论的重要构想,而且关乎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命运。
”文化主权和文化权利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最高价值层面上进行辩护。
张岱年先生指出,“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在通常的情况下要对别人有同情心,这种古代的人道主义在反对暴政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义”的根本意义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包含尊重人们的所有权的意义,也包括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礼”的根本意义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应遵守一定的规矩;“智”的根本意义是肯定是非善恶的分别,代表了人的道德觉悟;“信”的意义是对别人应当遵守诺言,信与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的基本原则。
现代社会的本质是一个祛魅的过程,现代化的推动力量是工具理性。
这种以工具理性至上的现代观念,一度成为我们不少理论界和政府官员的主导性思想,这种思想目前已经产生了诸多问题。
反映在经济层面,是我们传统以资源消耗型的唯GDP增长模式。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拨乱反正;反映在社会层面,是原子式个人主义对家庭和社群的瓦解,传统中国的家庭伦理遭受了历史上未有的撞击;反映在文化层面,是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大面积侵蚀,以数量代替质量,传统文化几乎无招架之力,造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品质严重溃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时代意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主权政治理想对传统文化进行锻造,用我们的生命血液喂活中国古老的思想灵魂。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延绵不数千年,必有其精神支柱。
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无疑是核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对于中国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时,儒家文化也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方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包含的人生和社会常道,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来自儒家哲学,来自儒家所提倡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宽厚重德的思想态度。
儒家推崇“天人合一”的境界,讲究“以德配天”。
《易传》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使得中华文化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自觉性,把主体精神提升到和宇宙本体一样的高远境界,强调人的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天地自然按一定的规律运动,人也遵照天地规律去认识和改造自身。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矢志不渝、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理念深深印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凝成我们的民族精神。
汤一介先生指出,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儒学自孔子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育、成长的根。
如果我们把这个根子斩断了,那么,我们中华文明复兴的希望也就没有可能了。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断发展变化,命运跌宕起伏。
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
在我们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儒学呢?
汤一介先生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考察,一个是政统的儒学;一个是道统的儒学;一个是学统的儒学。
他认为,儒学曾长期与中国历代政治结合,它的“三纲六纪”无疑对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
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化,容易把道德教化作用夸大,使中国重“人治”轻“法治”,使政治道德化;另一方面又使道德政治化,道德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总的来说,政统的儒学在历史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作为道统的儒学呢?
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有儒、释、道,三家都有其传统,其中儒家以传承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对其他的学派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实就是儒学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儒家思想在历史过程中遭遇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中进行文化更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新阶段。
作为学术思想的儒家,包括它的世界观、思维方法以及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应当说到现在仍然给我们理解和建立一个美好的生活世界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回到希腊去!
这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们喊出的振聋发聩的口号。
十四五世纪,通过重新发现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人的研究,构成这一时期哲学活动的背景。
欧洲的文艺复兴,高喊回到古希腊去。
从神权到人权,从君权至上到人权至上,欧洲从千年的文化停滞中苏醒过来。
回到先秦去!
回到人的本身,回到人的价值的肯定上去,同样是我们在寻找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为迎接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打出的口号。
冯友兰先生指出: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哲学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人学’。
”我们今天也有必要拂开历史的尘埃,从先秦儒家的源头去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根基是什么?
是大写的人!
这个人是丰满的、充满血气的、整全的人。
在这点上,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创建者,跟古希腊哲人们一样,思想的着力点都在对人的思想和尊严的阐发。
被称为西方第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格拉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宣告人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
儒家思想,历朝历代都在谈,我们认为人是儒学的原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的自觉。
仁义礼智信就是儒家提倡的人的核心价值。
儒家以人为本位,必然有人的自觉。
先秦儒家孔子、孟子等都尊崇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肯定人的独立人格,重视人的尊严,肯定人人具有内在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最高的人生追求,就是要成为一个具有“仁”这种道德品质的“圣人”,儒家高度赞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志士仁人,这对形成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儒家高扬人的主体意识,强调道德人格的养成,关注人的自觉、自立,人格的成长、发展。
这是儒家学说关注的重点。
儒家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有修己和治人两个层面,但不管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家都以“君子的理想”作为枢纽观念。
修己就是要成为“君子”,而治人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成为“君子”,故儒学也被称为“君子之学”。
余英时先生考证指出,在早期的先秦历史文献中,“君子”并没有道德概念,而是贵族身份的专称,下层庶民即使有道德也不配成为“君子”,因为他们另有“小人”的专名。
《左传》襄公九年十月条知武子曰: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这里的君子和小人讲的是社会地位和阶级身份。
余英时先生认为,“君子”逐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质的内涵是一个长期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开始,但却是在孔子手中完成的。
“君子”和“小人”不再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区分,而是一个人有没有道德的划分。
“君子”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道德理想,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什么?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里的“文”是指文化教养,“质”是指人的朴实的本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教养,就会流于粗野,反之,一个人由于文化雕琢而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就又会流于浮华。
所以,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是在“文”和“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儒家的君子强调有人的情感、理智、信义,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才是真正的君子。
《周易》蛊卦之上九云: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这种不事王侯、高尚其志的人正是坚持独立意志的人。
而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更多提倡的是人对社会的责任、对群体的责任这种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那个时代,君臣、父子、夫妻的“三纲”,那是儒家应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的问题所发展出来的一套治理秩序,它只不过是儒家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外化形式依赖于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随现实问题的改变而改变。
这些决不是孔子核心的思想。
先秦儒家的思想重心是“君子”理想,君子的本质是“仁”。
孔子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在这里,孔子已经基本上把儒家的“君子”所应当具备的道德德目给全面揭示出来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强调的人应当具有丰富而刚毅的人格。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和中国以后的统治,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表现在,儒学在取得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反过来也为帝国统治提供文化合法性论证。
一方面,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经过文化特别是政治,达到了咨政、咨事的目的,对国家的政权稳定、发展,对东方的文明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这个过程中,它对政权的发展是不断地促进,但同时也让学者对这个思想进行阐述的时候,也更多是从国家制度,从有利于统治,从统治者的学问这个角度去阐述得更多,而对孔子当时提倡的很多人文性的东西的阐述,这几千年以来,不能说没有,但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变迁,这方面被忽视了,需要在今天再重新深入发掘。
儒家文化最闪光的东西,恰恰就是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尊严、人的智慧、人格的尊重。
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肯定道德的价值,为了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中国古代儒家对人的观念的肯定和发掘,使得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人的真正自觉。
无疑,儒家关于人的思想和学说,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三、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 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基本共识。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其《古代宗教与伦理》一书中指出,周代的文化与周公的思想在型塑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把西周政治文化概括为“崇德贵民”,把西周的宗教文化在类型上归结为“天民合一”,那么后来的中国文化历程中体现的道德人文主义的精神气质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以承继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的儒家来说,道德人文主义精神气质自然是它最鲜明的特征。
儒家传统重视“人文”,儒家文化倾心于人的问题,具有极浓的人文关怀意蕴。
“人文”的内涵很复杂,涉及到对“人文”“人文主义”以及“人文精神”理解。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诉求,但是中西方文化在表述上是不同的,对“人文”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
“人文”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与“天文”相对应。
《周易·贲·彖》指出: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哲学中的“人文”,即是指“以文明之道(伦理道德)来教化天下”。
在西方哲学中,“人文”相对应的英文则是“humanism”,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兴起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潮,主张思想启蒙,倡导自由和个性解放,以“人道”“人本”来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神本”的神学主义思想相抗衡,“人道”相对“神道”,“人本”相对“神本”,“人权”相对“君权”。
现在通行的“人文”一词,正是现代意义上“人文”涵义,即来自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思潮虽然滥觞于14、15及16世纪,但要至19世纪初,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一名词才最后成立,它由德国教育家F.尼特哈麦(F.Niethammer)于1808年所创。
人文主义者所要教育的乃是完整的人。
此外,人文主义还是一种重新研究西方古典思想的学说,意在通过对古典学问的批判来继承复活古典思想。
人文主义是以人,尤其是以个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意义作为出发点的一种哲学理论和价值观。
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既是形而上的思考,也是形而下的活动。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正是在“人文主义”理念的指引下,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呼吁“自由”“平等”“博爱”,张扬个性,倡导人权,推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看来,儒家文化中的“人文”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可以说是大异其趣,论域不同,涵义也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分别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理念。
但是,儒家因其对人的关切,其人文内涵和意蕴非常深厚。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这是儒家的特点,因为儒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特点。
西方近代有所谓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有些学者也用这些名词称述中国的儒学,有人则不以为然。
无论如何,如果说儒学以人为本位,还是应该承认的。
所谓以人为本位即是说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问题出发,又以人的问题为归宿。
”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董仲舒说:
“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这个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二是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说的就是五种人伦关系:
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但要尽职、尽责,而且要尽伦。
这与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是个人主义的,中国哲学是整体主义的,西方哲学张扬的是个性自由,中国哲学着眼的是人伦和谐。
正是因为儒家把人纳入到伦理关系当中,倡导人伦义务,并按照规定的义务进行伦理教化,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变成了伦理学,充满了人气,充满了中国特色的人文气息。
三是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人格,“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都是对人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的明确表达。
将内在的善端扩充,使之变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就能以“大丈夫”气概立于天地之间。
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四是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
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左传·昭公四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真可谓“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
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人文情怀的典型表达。
五是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是儒家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在个人生活中,儒家以道德完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社会生活中,以道德完善为理想社会,将仁义(社会的合理性)原则放在首位。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者,正也。
”孔子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归根到底,是期望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期望体现一个社会对个体的关怀。
以仁心行仁政,将人性善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仁心带来仁政,这种精神气质是对个体的人性要求,也是对社会理想的人性要求。
“小康”是先秦儒家理想中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儒家伦理政治的更高社会形态是“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的理念,既显示了仁人的高尚道德境界,又显示了理想的社会政治境界,这正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所向往的社会理想境界和美好精神家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伟大 复兴 就是 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