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练习一试题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378990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04.63KB
古代史练习一试题及解析.docx
《古代史练习一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史练习一试题及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史练习一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
?
?
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周代大封同姓,“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而生民之困亦以少衰”。
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材料大意是,周代以大半天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使各地逐渐出现了合一的局势;后世在郡县设一长官,也是源于西周分封制,使天下逐渐统一,风气文教日渐统一。
由此可知周代的分封制不仅在周代而且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认同,A正确。
中央集权体制在秦朝确立,B错误。
周代的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造成了诸侯的割据混战,C错误。
分封制和郡县制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D错误。
2.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
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
B.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C.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
D.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说明王都实力强大,不用担心外来进攻,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故答案为C项。
A项,商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是在秦朝,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
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
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
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选C。
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西周初期肯定是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的,无所谓“强化”之说,A不符合史实,排除;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在政治上无权废立各国的国君,无权干涉各国内政,在经济上只能收取各诸侯国的职贡,但无权对各国征收税赋,各国税赋均归各国,周天子的财政来自于直接统治和治理的王畿,以及诸侯及四方的纳贡,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B不符合史实,排除;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所以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
本题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汉这一历史长时段来考查,既要发现它与商代时期政治(如内外服制)的异同,也要发现它是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的政治(如郡县制)。
4.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社会功能逐浙增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宗族制度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秦唐宋元的大宗族大门阀逐渐向地方绅士富豪势力转变。
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演变可知,伴随着我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宗族呈现出政治势力减弱、社会功能增强,主体平民化的特点,故A正确;政治功能彻底消逝说法绝对,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主体呈现平民化趋势,不是呈现官僚化趋势,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的信息,D错误。
5.梁启超说: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梁启超认为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信息“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说明了梁启超认为宗法制度影响至今,故B项正确;宗法制度在周代以前就有起源,故A项错误;家族不是政权组织,故C项错误;“家齐而后国治”指出了家族的重要性,但是国家比家族更为重要,故D项错误。
6.“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B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A;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家国同构”,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7.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
这反映国人会议( )
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可知体现的是国人会议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C项符合题意。
国人会议不能保障民众参政的权力,材料强调的是对周代贵族权力的制约,A选项排除。
分封制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体制的局限性导致的,B选项排除。
周朝属于奴隶制社会,D选项排除。
8.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
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34.78%、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为34.78%、65.22%。
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
这说明了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夏朝,与材料中“商周公卿”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而非界限分明,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不符,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相符,故D项正确。
9.据记载:
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
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
这反映出
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
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
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领兵作战的……都是临时派遣”、“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反映了军权的重要性,必须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故选A项;秦朝没有太尉其人,所以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太尉并不是临时官员,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排除D项。
10.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
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B不符合题意。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D不符合题意。
11.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
据下表可知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反映的节度使的出身多由科举到由强藩霸臣推荐、所在由一直在中央到几乎全部在藩镇,以及从结果上来看由代天子巡边到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方面可以看出,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故答案为B项。
藩镇割据前使相制度即已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战争不断是藩镇割据的结果,不是使相制度的结果,排除D项。
【点睛】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增设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
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
12.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
这反映了宋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宋太祖时期逐渐解除武将军权。
依据材料中“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宋太宗重用文臣,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宋朝形成了崇文抑武的局面,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宋朝边患问题一直存在,并未得到解决;B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强化不是材料主旨;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的发展情况。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行省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才实行的一个制度,而不是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材料中的“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也能反映出这一点,所以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只能是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另外,行省不仅仅是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蒙古人也不可能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
1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
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
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这激起群臣愤慨,说:
“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这从本质上说明
A.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B.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C.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D.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皇帝时时下手条……激起群臣愤慨……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不经过中书而直接下诏令,被视为乱政,这说明中书的地位仍然受到重视,宋代中书是宰相,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群臣对皇帝不经过中书而直接下诏令的不满,不是对即将亡国的不满,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反映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学生应该正确理解中书指宰相,这说明相权地位仍然受重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注意区分现象与本质的问题。
1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从材料看,中书省掌民政即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是分权,A项不正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B项不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官制,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项。
17.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析】
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18.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威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A.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
B.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这说明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察举制的弊端,故D项排除。
19.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
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
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九品中正制……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
”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以官家品评取代私人品评,有利于削弱地方大族的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都是民众不得参与,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弊端并未得到克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九品中正制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并未体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21.(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
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
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
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22.宋代为防止“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规定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从所属县,经州、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御史台、登闻鼓院,甚至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直诉至皇帝。
这反映出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司法实践严谨慎刑
D.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反映了宋代司法为了冤假错案,规定了逐级申诉制度,说明其司法实践严谨慎刑,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宋代官僚机构日益臃肿,故A排除;逐级申诉制度也不能说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无法体现专制主义不断强化,故D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逐级申诉制度体现司法严谨性的方面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史 练习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