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378588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94.04KB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春天
春天里,春风暖暖拂大地,草芽染新绿,柳叶弯如眉;春天里,春雨细细落大地,远山蒙水汽,大泽蓄春潮;春天里,春花朵朵竞吐艳,梨花白胜雪,桃花抹胭脂;春天里,春鸣声声唱春光,麻雀叽喳叫,燕子啁啾吟……。
春天,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人不禁迈开双脚,张开双臂,用满怀热情去拥抱她。
走进本单元,我们挽臂共赏春之美景:
二月仲春时节,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散学归来放纸鸢;柳条轻垂,春风似剪,裁出细叶妆饰高树;奔向田野,寻找春天,万物焕生机,春情满大地……。
看完春景,我们还可以听听春的故事:
鼹鼠先生无意间漏掉花籽,来年小路上开满鲜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美好;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挖坑、选苗、填土,亲力亲为毫不含糊……
本单元既有经典古诗、写景散文,还有童话故事、名人故事,风格或典雅庄重,或活泼生动,或朴实无华,朗读时要注意语气和重音。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古诗二首
课文安排了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背诵古诗。
2课时
找春天
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通过对“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课时
开满鲜花的小路
课文叙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被鼹鼠弄破了,以至于里面的颗粒状物品都漏撒在去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鼹鼠很沮丧,第二年春天那条路上开满了鲜花,原来,长颈鹿大叔寄来的是一袋花籽。
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2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文叙述了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事情。
朗读课文;默读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2课时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通过引导语和两组句子的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懂得不同的语气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恰当的语气能使沟通顺畅、愉快。
与人交流时,能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借助公园导览图,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识记10个生字。
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2课时
字词句运用
一是补充合适的词语,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二是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书写提示
会写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
日积月累
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我爱阅读
阅读散文《笋芽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快乐读书吧
读读儿童故事
包括内容导读目录和推荐书目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乐于和大家分享阅读成果。
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
1课时
1古诗二首
文本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仲春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有乐趣的事,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
咏柳,即歌咏柳树。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情感与意境。
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联系生活,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村居》。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师看图引说。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季节?
图片上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用你喜欢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吧。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最想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2.引出诗题。
过渡:
春天来了,我们脱掉厚厚的棉衣,迎着和暖的春风,和小伙伴们在原野上奔跑,在小河边折下柳条编花环……。
多么快乐呀!
古时候,春天来时,小孩子又会干些什么呢?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景物、人物,并说说自己看图后的感受。
(2)教师引说:
清朝诗人高鼎也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于是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村居》
(3)简介诗人。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清代后期诗人。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主要作品有《拙吾诗稿》。
(4)教师板书诗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村居”是什么意思?
(“村居”就是在乡村居住之意。
)
二、识记生字,把握节奏
过渡:
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欣赏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美景,乘着和煦的春风,去和乡间的小伙伴一起放飞纸鸢吧。
1.学生观看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看一边听。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带拼音的生字,读通诗句;然后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读,教师正音。
“莺”是后鼻音;“堤”的声母是“d”,不要读成“提”;“醉”是平舌音。
“柳”的声母是“l”不是“n”,注意“柳——牛”的读音区别。
教师借助图片解释“纸鸢”就是风筝。
4.教师指导识记字形。
(1)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①猜字谜识记:
◇草下鸟戴帽——莺。
②加一加识记:
◇扌+弗=拂◇土+是=堤
◇木+卯=柳◇酉+卒=醉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的含义。
•醉“醉”是一个会意字,左边“酉”表示酒,右边“卒”表示极点、极端,指喝酒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是怎样“拂”着堤岸的?
学生通过想象,再结合插图中柳条与堤岸的状态,感知“拂”的意思,即轻轻擦过。
5.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朗读音频)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古诗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意:
教师范读时,发音饱满,轻重分明,速度较慢,每句有较明显的停顿,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
(2)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时圈出句末韵母是“ɑn”的字,注意把这些字读得响亮些,防止唱读。
(3)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注意教师朗读的节奏。
(4)男女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诗、村、童”的生字卡,指名读并用该生字口头组词。
诗:
古诗、诗歌、诗人、诗词
村:
山村、村庄、村口、农村
童:
儿童、童话、童年、童心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学生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笔顺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桌相互说。
(2)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讠”短提写得小一些,为旁边的“寺”让出空间;右边“寺”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字。
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为“寸”,要注意木字旁的点和“寸”字的点相互避让。
上扁、宽,下长;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反馈评价:
使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作品,出示问题范例,予以纠正。
(5)学生将自己写得不规范的生字在田字格里重写一遍。
四、想象画面,感悟美好
过渡:
同学们彼此合作,扫清了字词障碍,读出了古诗的节奏,接下来可以和诗人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啦!
1.学习第一、二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进行描写?
(2)同桌相互交流。
(草、莺、杨柳、春烟。
)
(3)指导观察插图,启发想象:
诗句中的小草长什么样?
黄莺在干什么?
杨柳长什么样?
杨柳的状态是怎样的?
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受?
①学生自由发言。
生1:
小草都长出来了,绿绿的。
黄莺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生2:
柳枝长长的、绿绿的,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②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下列词语。
【草长莺飞】指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掸去,轻轻擦过。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醉】沉迷,过分地爱好。
(4)师生合作读古诗,老师读前4个字,学生读后3个字,多读几遍。
(5)教师朗读诗句,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境?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画面,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景物与细节,如燕子、鲜花、天空等。
(7)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仲春二月,小草的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
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雾气里醉得直摇晃。
(8)重点探究。
①“拂”“醉”二字有何表达效果?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和神韵。
)
②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春天所见之景。
)
2.学习第三、四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过渡:
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小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
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情景,四人一组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指导。
①字词释义。
【散学】放学。
【东风】春风。
②提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或春天里喜欢参加的其他活动,想一想“忙趁东风放纸鸢”会是怎样的情景,然后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画面,如放风筝的场地,小孩子放风筝的动作、欢声笑语及心情。
③【诗意】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3)重点探究。
①“忙”字表现了儿童怎样的心情?
(迫不及待放纸鸢的心情。
)
②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
(春风所见之人。
)
③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诗句由物及人,将明媚醉人的春景与生动活泼的孩童相互渲染,相互映衬,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春天尽现眼前。
)
五、朗读成诵,巩固练习
1.朗读展示,升华情感。
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
“忙趁东风放纸鸢”要读得欢快活泼,突出儿童的生活情趣。
还可以提醒学生带上一定的表情、动作,如“飞、拂、放纸鸢”;教师也可以用手势引导诗句的起伏、节奏,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指导背诵。
(1)师生互动:
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认真倾听,说出对应诗句;让学生来描述画面,教师说出对应诗句。
(2)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
①草长莺飞__________,拂堤杨柳__________。
儿童散学__________,忙趁东风__________。
②草长__________,拂堤__________。
儿童__________,忙趁__________。
(3)去掉文字,边看图边背古诗。
(4)练习背诵:
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
六、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拓展延伸。
(1)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
(2)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诗句,全班交流。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并能背诵积累。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醉春烟春风拂面草长莺飞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几个来描述插图呈现的景象。
3.教师谈话,引出课题,理解课题。
导语:
看到柳树,你们就不由自主地赞美起来。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
我们上节课学的古诗《村居》中就有描写“柳”的诗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专门赞美“柳”的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
(1)学习生字“咏”:
“咏”是后鼻音;偏旁是口字旁,意为用口吟诵;引导学生联系古诗《咏鹅》,明白“咏”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2)交流:
“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梅”“咏蝉”“咏荷”又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过渡:
真聪明,“咏柳”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1.(课件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学生边看边听,感受古诗的朗读节奏。
听时注意示范朗读的停顿、重音,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古诗呈现的画面。
2.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想办法记准字形。
(3)想一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懂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1)指名读,教师正音:
“妆”既是后鼻音,也是翘舌音;“丝、裁”均为平舌音;“剪”为前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比一比:
咏—泳妆—装裁—栽剪—煎绦—条
◆联系生活组词:
丝(丝线)(蚕丝)(丝带)
妆(化妆)(梳妆打扮)
剪(剪刀)(裁剪)
4.再读古诗。
(可参见《村居》的指导方法)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碧、妆、绿、丝、剪”五个生字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由“王、白、石”三个字组合而成。
“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字相平衡。
左边为点、提、竖,写在竖中线左侧,为右边的“女”让出空间;“女”写在竖中线偏右处。
左边为绞丝旁,第二笔“”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
上长下宽。
四个“”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上宽、长,下扁、短。
上部分“”“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进行书空练习;随后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问题。
4.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师生共同交流评议。
四、想象画面,感悟美好
1.学习第一、二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通过看图、联想,理解诗意。
①(课件出示碧玉图片)学生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光泽。
②(课件出示柳树新叶图片)学生观察柳树新叶,想一想:
它和碧玉有哪些相似之处?
③思考:
诗中的碧玉指什么?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写出了柳叶颜色翠绿、光泽均匀的特点。
④(课件播放嫩绿柳条随风舞动的动画)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柳条具有哪些特点?
⑤(课件出示绿色的丝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告诉学生:
“丝绦”就是衣裙上长长的丝带。
⑥思考:
“丝绦”和柳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绿丝绦”指的是什么?
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绿丝绦”指的就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诗人觉得,那些低垂的柳条就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随风舞动,十分漂亮。
(3)理解诗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4)重点探究。
①“一树”是什么意思?
(满树。
)
②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碧玉”比喻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用“绿丝绦”比喻垂下来、长满叶子的柳条。
)
(5)指导朗读。
①眼睛看着柳树的图片,头脑中想象着柳树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前两句诗。
②配乐朗读: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学习第三、四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过渡:
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柳叶,你们知道是谁裁出来的吗?
(1)指名读、同桌互读,先想一想:
这两句诗写得好不好?
再同桌互说。
(2)全班交流汇报。
①诗意:
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
是仲春二月的风,它犹如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丝带随风裁剪。
②把春风比喻成剪刀,会裁剪柳叶,写出了春天的动态美。
③拓展交流:
春风是美的创造者,裁剪出了细细的柳叶,它还能裁出什么呢?
(3)指导朗读。
师:
这两句描绘柳叶,一问一答,既赞美了柳叶,又歌颂带来绿色的春风,用语自然流畅,加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十分贴切,使这两句诗成为名句。
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①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②教师指几名同学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
3.整体感受:
读完古诗,你觉得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诗人连用三个比喻句,将新生的嫩叶比作碧玉,将无数垂下的柳枝比作柔软轻盈的丝带,将二月的春风比作裁剪柳叶的剪刀,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美丽而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诗中还巧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碧玉”来形容柳树,一是与它们的颜色有关,二是古代“碧玉”还指少女,如成语“小家碧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而然地把柳树与俏皮可爱的少女联系起来了,故而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摆的枝叶就是她身上绿色的丝带。
接下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背诵古诗,作业设计
1.教师配乐,学生有感情地熟读古诗,多形式反复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品读诗句,体会诗情(教学重点)
师:
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应该怎么理解呢?
(各个小组都提出这个问题)
师:
大家看“妆”字里有个“女”字,女子最喜欢什么呢?
生1:
我妈妈爱描眉、涂口红,还爱穿花裙子。
生2:
我知道了。
“妆”是“打扮,化妆”的意思。
师:
你们说得真好。
这句诗是说春天里柳叶把柳树打扮得很美。
这句诗中,哪个词描写了柳叶的美呢?
生:
碧玉。
师:
对。
谁愿意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
像用碧玉做成的柳叶,把高高的一棵柳树打扮得很美。
师:
(问其他同学)你们也是这样理解的吗?
生:
我觉得春天里不是一棵柳树发芽,应该有好多棵柳树呢!
师:
对!
这里的“一”指的不是数量“一”,同学们看这里(边用手指着自己边说)今天老师穿了一身漂亮的衣服。
谁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一身”换个说法?
生:
今天老师全身的衣服都很漂亮。
师:
好极了。
谁再来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
像用碧玉做成的柳叶,把柳树打扮得很美。
师:
你说得真棒!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中哪句诗写得美?
生1:
我认为“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得美。
冬天的柳树光秃秃的,可是春天的柳树就不一样了,千千万万根柳条变绿了,就像一条条绿色丝带,又像长满了绿绿的长头发。
生2:
我喜欢“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多美呀,整棵柳树像用碧玉装点起来的,岂不是更美吗?
生3:
最后两句把春风写得多神呀!
春风一吹,就给光秃秃的柳条上剪裁出了细小的柳叶。
师: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感受春光里柳树的优美:
(配乐朗诵)在河边,在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柳条,一阵阵温暖的春风断续地吹来,千万根柳条长满了细小的叶子,随风摇曳。
(学生紧闭着眼睛,小脸上露出欣赏、陶醉的神情)
赏析:
儿童的认知世界里有许多生动的生活情境。
在《咏柳》这首古诗中,第一、二两句不太好理解。
教学中,教师善于捕捉语言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来理解诗句,进而展现了语言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中,教师还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的语句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在这两首古诗中都出现了“柳”,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感受韵味、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几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领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
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春天的美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 古诗二首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 统编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古诗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