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中期检查申请报告书.docx
- 文档编号:378424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41MB
大创中期检查申请报告书.docx
《大创中期检查申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创中期检查申请报告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创中期检查申请报告书
项目编号:
暨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期检查表
项目名称当代大学生情绪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
院系专业
入学年份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14-10-24
暨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公室制
填表说明
一、《暨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表》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并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项目负责人填写完中期检查表后,必须请指导教师审核,并填写意见和签名。
三、《暨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表》将作为项目结题和评优的主要材料之一。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情绪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研究
起止时间
2014年4月20日至2015年4月20日
负责人
学号
姓名
入学年份
院系专业
联系电话
参加成员
导师(第一导师)
姓名
学院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一、项目研究进展情况(研究内容、方法、进度等)
研究内容
1、大学生社交媒体基本使用情况:
包括社交媒介使用平台偏好、使用时长、频率等基本情况;
2、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和发布内容的分析;
3、大学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情绪表达的因素和特点;
4、社交媒介的使用对大学生个人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包括个人使用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影响、社交媒体上其他人情绪表达对自己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社会性情绪的影响等;
7、大学生社交媒介使用上的开放程度及对社交媒体情绪表达的看法;
8、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与个人性格、人际生活、亲友亲密程度的关系;
9、社交媒介在大学生情绪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10、大学生情绪问题与情绪表达渠道的变化;
11、大学生社交媒介情绪的引导策略、大学生社交媒体心理健康的传媒机制,以及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合理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采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论文。
前期阶段小组4人共深入阅读80篇中文文献和40篇英文文献,完成文献综述。
暑假期间,课题小组成员每人深入阅读了20篇中文文献资料和10篇英文文献资料,并先后完成了8篇中文论文观点整理、读后感以及8篇英文论文观点整理,并最终整合成文献综述。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广泛阅读和数据的大量筛选以及对论文的观点整理,使得我们对与课题有关的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大学生情绪表达与社交媒介关系的研究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机制有了更具体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为深入探究提供方向和基础。
我们还提供文献研究成果和初步的个案研究资料数据,结合我们研究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咨询了传播学老师,获得了在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方面一些经验性的意见,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课题所遇到的研究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社会调查和访谈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2、问卷调查:
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有代表性的大样本,针对大学生情绪表达和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估计总体大学生群体的特征。
设计好调查问卷以后,我们首先选取不同专业、性别的10个样本进行了预调查,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对我们问卷设置不合理和不全面的地方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
我们主要以广东省三所高校:
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以及在校内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向每个学校各随机发放了100份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93份,其中:
暨南大学88份,华南理工大学80份,中山大学90份,其他高校35份。
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都为偏文科类的综合性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传统理工类高校,三所大学分别选取样本较为全面、有代表性。
问卷内容主要旨在了解大学生使用何种社交媒介,使用社交媒介的时间和频率,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情景、表达的内容,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因素和源起,社交媒介对个人情绪的影响方面,如何看待社交媒介对个人的情绪影响和社会情绪的反响等等。
结合spss问卷数据分析软件和深度访谈,我们完成了《关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
3、深度访谈:
采用深度访谈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大学任课教师、心理研究学者、从事传媒业的相关人士等进行深入采访了解。
同时辅以观察法,接触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内心世界的媒介反映是如何产生的,产生过程有哪些影响因素,产生之后的结果有哪些影响,是否有合适的媒介机制来对大学生情绪进行调节等等,并对其周围人群的态度及可能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综合调查。
我们分别设计了三份深度访谈提纲,分别针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和传媒研究学者进行深度采访并进行现场录音。
对于深度采访的在校大学生,我们也辅以观察法对其日常生活、社交媒介使用状况进行研究,并整理其社交媒体发布的状态进行后期分类研究与分析,以期望通过对典型对象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做过的问卷调查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入性。
研究进度:
根据之前的项目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已经进入项目实施后期阶段和项目完成阶段。
我们已经完成了探索性研究(文献研究、案例假设、专家咨询)、描述性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部分解释性研究(问卷分析、调查报告),符合项目前期和中期计划的进度。
进入项目后期,我们将加深对深度访谈的研究和对典型研究对象的跟踪访谈和观察,并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访谈过程进行拍摄;将结合前期文献研究成果、问卷调查成果完成项目论文等。
二、项目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收获(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前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探索性研究(文献研究、案例假设、专家咨询)、描述性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部分解释性研究(问卷分析、调查报告)。
目前,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收获主要有:
1.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广泛阅读和数据的大量筛选以及对论文的观点整理,初步完成资料整合准备。
2.设计并结合预调查修改完善了调查问卷,并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后期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3.设计了三份深度访谈提纲,分别针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和传媒研究学者进行深度采访并进行现场录音,录音稿已整理完毕。
4.结合spss问卷数据分析软件和深度访谈,已完成《关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
文献综述、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等证明材料见尾页附录。
附录一:
《关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调查问卷附其中)
附录二:
深度采访录音稿
三、项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思路与措施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思路与措施如下:
1.目前项目研究还未进行对专家和同学的深度采访,导致项目目前的研究成果单方面来源于前期所做的调查报告,只有量性的分析,而没有描述性的研究。
同时,由于我们自身存在局限性,无法查出项目在进行过程全部的不足或者遗漏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之后对心理学专家、传播学专家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做深度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研究。
我们还将对目前项目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咨询专家意见,即使进行修正和弥补。
2.在完成调查报告的发放以及回收之后,我们目前对调查报告的数据整理是初步的,还不够精细和深入。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行更加深入的数据研究,需要的话,还将引入数学模型,便于我们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同时,目前由于小组成员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未能将这些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用,下一阶段,我们会考虑咨询一些数据专家的意见,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
3.在对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调查结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调查,但这些问题我们在初期的调查问卷并未体现,比如对于大学高年级同学更少地通过社交媒介表达情绪的原因,或者是对于那些不关注他人情绪表达也不期待与他人进行情绪互动的人,他们的正负面情绪是如何得到有效疏导和发泄的。
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们分析完初期调查问卷后所产生的,在之后的调查中,我们还将通过与大学高年级同学、不进行情绪互动的同学进行深度访谈而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情绪疏导方法等。
4.目前对一些同学的QQ空间、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进行时间不长,这使得我们未能非常近距离地观察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上的情绪表达情况,使得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下一步,我们将对一些同学的各种社交媒介进行跟踪记录,希望能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并结合我们已经得出的调查结果得到更准确、详细的结论。
四、项目研究下阶段主要任务及时间进程安排
项目研究下阶段主要任务为完成大学生社交媒介使用跟踪调查及论文撰写。
具体时间进程安排:
时间
阶段
分工
2014年9月1日-2014年11月30日
项目实施阶段2
按5:
1的调查比例,加一部分学生常用的QQ、微信、新浪微博这三个社交媒体进行跟踪调查,记录他们情绪表达特征与规律。
许晓丽、曾紫薇:
跟踪调查微信;
冉维佳:
跟踪调查微博;
叶佳雯:
跟踪调查qq
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15日
项目收尾阶段
1.访谈视频后期制作
2.根据访谈情况和调查报告,以此为基础结合跟踪调查的记录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撰写论文或综合研究报告
许晓丽冉维佳:
访谈视频后期制作
许晓丽冉维佳曾紫薇叶佳雯:
论文撰写
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说明购置实验材料、试剂、药品、加工测试、资料、复印、调研、交通等已开支经费数额)
1、差旅费用:
主要用于深度访谈、三所高所的调查,1500元。
2、文献费:
前期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打印费200元
专业书籍和论文的购买300元
3、流量费与上网费:
用于长期跟踪调查社交媒体呈现情况300元
4、设备费:
录音笔(2支)前期实地调研记录350元
存储卡(2张)一张16G的存储卡125元,250元
4.访谈费用:
对接受调查人员的礼物开销费用300元
5.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及专家咨询费费:
后期利用SPSS和SAS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调研数据的分析归类时的上机费,实验室使用费,正版软件使用费;整个调研过程中(包括问卷设计、抽样分布、数据分析和最后结论得出)向专家咨询的费用500元
合计:
3700元
六、指导教师意见(从研究内容和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加以评价)
签名:
年月日
七、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八、所在学院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
九、学校意见
签名盖章:
年月日
附录一:
《关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大批新型社交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引起了学界对于社交媒体功能应用和影响的广泛关注。
社交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人们在微博、博客、论坛、网络社区等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讨论事件、撰写评论、表达观点,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是社交媒体使用最为活跃、最为广泛的群体,大学生习惯用社交媒介获得信息、分享心情并进行人际交往,社交媒体的应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反映着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情绪的波动变化。
基于社交媒体情绪表达的特殊功能,同时大学生作为与社交网络密切相关的一个群体,对于社交媒体广泛使用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呈现及引导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本小组透过社交媒介所呈现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以及所经历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等方面,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同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文献研究法与观察法、专家咨询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大数据分析法、跟踪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大学生情绪表达与社交媒介呈现及引导策略的研究。
二、调查目的
1.扩充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情绪表达与社交媒体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目前学界关于社交媒介的市场营销、危机管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颇为深入,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因素和其他社会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关系也有详细研究,而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需求、以及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正成为热点。
而深入研究社交媒体普及背景下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呈现与引导策略,顺应了发展趋势,能够扩充和丰富此类研究内容。
2.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传媒机制
研究当代大学生情绪表达的社交媒体使用规律,通过细致考察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情绪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情绪表达所反映出的生活状态,探索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在关注何种问题、有何思想动向、心理状况如何。
通过细致考察日常生活中促使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因素和后续影响,探索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情绪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情绪输导的积极作用。
了解社交媒介的广泛使背景下的大学生的情绪表达、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社交媒介情绪调节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
三、调查对象
广州在校大学生(以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主)
调查方式
1、文献调查法
本组成员在研究的第一阶段广泛查阅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对大学生情绪表达和社交媒介的机制有关现象和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国内外相关方面的已有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对我们大学生情绪表达的媒介机制有一个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后续的深入探究提供方向和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采用有代表性的大样本,针对大学生情绪表达和社交媒体使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估计总体大学生群体的特征。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大学生使用何种社交媒介,使用社交媒介的时间和频率,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情景、表达的内容,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因素和源起,社交媒介对个人情绪的影响方面,如何看待社交媒介对个人的情绪影响和社会情绪的反响等等。
首先在小部分样本中进行了预调查,再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所反映的问题对我们的问卷设置进行了进一步修改补充。
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发放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共293份。
3、深度访谈调查法与观察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大学任课教师、心理研究学者等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
同时辅以观察法,接触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度直接地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内心世界的媒介反映是如何产生的,产生过程有哪些影响因素,产生之后的结果有哪些影响,是否有合适的媒介机制来对大学生情绪进行调节等等,并对其周围人群的态度及可能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综合调查。
四、调查内容及分析
1、大学生群体对社交媒体基本使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图1),广州高校大学生群体最常使用的前三名社交媒介依次为微信、QQ、新浪微博。
受访者中使用微信的人所占比例高达95.56%,使用QQ的人所占比例也达到90.1%。
使用率排名第三的新浪微博所占比例为56.66%,但与微信、QQ使用所占比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1)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介柱状图
由图2可见,接近一半(47.1%)的人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0-2小时,32.08%的受访者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3-4小时,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5-6小时及6小时以上的受访者较少。
(图2)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介时长饼状图
而在使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的平均频率上,频率为一周一次或更少的所占比例最大,为44.37%;频率为2~3天一次的所占比例为21.83%;频率为4~5天一次的和1天一次及以上的所占比例接近(详见图3)。
可见超四成的人不常使用社交媒体发布状态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
而男女生在使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的平均频率也不同,以性别为自变量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由图4可见,女生使用社交媒体上发布状态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想法的平均频率稍高于高于男生的平均频率。
(图3)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上发布状态表达情绪频率柱状图
(图4)性别变量与情绪表达频率交叉分析柱状图
2、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主要动机调查
(1)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介主要动机所占比例最大的为社会联系综合需求,随后几项依次为个人综合需求(包含其他需求44.03%)、认知需求(30.72%)、情感需求(27.99%)、逃避释放压力和消遣需求(26.62%)。
大部分的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介的主要动机为情感需求和逃避释放压力和消遣等情绪宣泄的需要。
而如果将性别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主要动机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由此图6数据分析可得,在使用社交媒体主要动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对比的结果与
(1)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男生与女生使用媒介的最主要动机是社会联系综合需求,其次为个人综合需求和认知需求。
在以学校为变量和以年级为变量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也与以上趋于一致。
(图5)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主要动机柱状图
(图6)性别与使用媒介主要动机交叉分析柱状图
3、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类型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图7)显示,仅有12.63%的受访者一般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达个人情绪。
这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会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情绪表达,这与使用媒提主要动机调查中的结论相一致。
发布内容类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记录生活类(53.24%),其后依次为生活感悟类(50.85%)、日常吐槽类(50.17%)、分享链接类(46.42%)、与朋友互动类(26.96%)、热门时事类(22.53%)、转发抽奖类(8.87%)。
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使用过社交媒介公开表达个人情绪,且内容多为自身日常生活的纪录、感悟等。
将年级作为自变量,将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从图8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受访者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以性别为变量和以年级为变量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也与以上趋于一致。
(图7)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类型条形图
(图8)大学生年级与使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类型条形图
4、社交媒体情绪表达的情绪与情景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学生在正向情感(愉快)和负向情感(伤心、无聊)的情况下都会通过社交媒介表达情绪。
其中大学生在感到愉快的情形下,更加易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情绪,此外,在伤心、无聊的情形下,大学生也较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情绪。
图9显示,在受访者中,有高达68.26%的部分通常会在感到愉快的时候进行情绪表达,有38.91和%34.81%的大学生分别会在无聊和伤心的时候进行情绪表达。
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17.14%)一般不会在社交媒介上进行情绪表达。
(图9)大学生情绪表达情形饼状图
(2)对性别变量与社交媒体情绪表达性交叉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图10):
在社交媒体正、负向情感,情绪表达性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对比的结果与
(1)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男生与女生都在感到愉快的情况下更偏向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情绪表达,其次为伤心和无聊的情绪。
在(图11)以学校为变量和(图12)以年级为变量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也与以上趋于一致。
但在感到愉快和伤心这两个维度上,女生总的比例要显著高于男生。
研究生在伤心、生气、愤怒、无聊以及其他情形上分布较为平均。
(图10)性别变量与情绪表达情景交叉分析柱状图
(图11)学校变量与情绪表达情景交叉分析柱状图
(图12)年级变量与情绪表达情景交叉分析柱状图
5、大学生社交媒体情绪表达的因素调查
本问卷中涉及社交媒介情绪表达因素的题目为第十题,原文如下:
10.您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因素是
A.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获得认同/支持
B.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获得关心/安慰
C.完全是个人情绪的表达、宣泄,不在乎别人看法
D.为了进行自我心情的记录,并与他人互动
调查结果如下:
(图13)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介进行情绪表达的因素分布饼状图
超过一半的人(52.22%)认为他通过社交媒介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为了进行自我心情的记录,并与他人互动。
超过30%的人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从中获得关心或者支持。
也就是说有83.37%的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介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希望与外界产生联系、引起他人的注意,不论他们是希望与他人进行互动还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安慰和支持,都可以总结为,他们的情绪通过社交媒介得到了释放,并且这种释放是有反馈的。
通过这种反馈,他们愉悦、自豪的情绪可以得到加强,焦虑、愤懑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悲伤、抑郁的情绪可以得到安慰。
总之,他们的情绪因为与他人有所交流而会发生变化,并且,由于社交媒介中的评论者、回复者大多与情绪表达者存在一种友好的关系,因此他们对情绪表达者的状态回复大多是正面的,可以使情绪表达者的正面情绪得到加强,负面情绪有所减弱。
可以说,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一种较为健康的方式,也是一种可以使情绪表达者的情绪得到有效疏通的方式。
上文中所说“社交媒介中的评论者、回复者大多与情绪表达者存在一种友好的关系”是有依据的,可以从问卷的14题中看出。
14题原文如下:
您一般对他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情绪表达的内容有何看法?
A.基本都会关注
B.会关注,但仅限于关系较好的人、较感兴趣的事件
C.对于发牢骚/表达与其他人的亲密关系等内容不理会,甚至反感
D.与自己无关,基本不关注
调查结果如下:
(图14)大学生对他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法分布表格
从图14中可以看出,57.34%的人会关注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也就是说,虽然有些情绪表达者在微信中添加了一些关系普通甚至完全不熟悉的人为朋友,但是大部分人关注的仍是与他们处于一种友好关系的朋友所表达的情绪。
从中我们基本可以排除有人通过社交媒介的评论功能恶意加强情绪表达者的负面情绪或者恶意削弱正面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通过社交媒介进行了情绪表达,并期待和愿意与他们进行互动和交流,那么这将对他的情绪起到积极意义。
不过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第十题中有16.72%的人完全将社交媒介视为自己个人情绪宣泄的管道,并不在乎别人看法,没有与他人交流自己情绪的想法(为方便起见,由于这类人选择了第十题中的C选项,后文将这类人简称为“C类人”)而如果将第十题中选择ABCD四个选项的人群作为自变量,将第十四题中“与自己无关,基本不关注”的选项作为应变量(如图15),我们会发现,相比与那些期待在社交媒介与朋友进行情绪互动的人群,仅仅将社交媒介视为自己个人情绪宣泄的容器并不期待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人群也是在第十四题中选择“不关注”他人情绪表达选项最多的人群。
也就是说,有一类人,他们并不关心他人在社交媒介里的情绪表达,同样,他们也不期待他人对自己在社交媒介中的情绪表达有所反应。
可以说,这类人的情绪是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外界很难通过社交媒介与之进行有效的情绪交流。
这样的话,这类人的情绪也很难因为在社交媒介上的表达就有所改变。
因为他们将社交媒介视为一个密闭的容器来装载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情绪,而不是将媒介视为一个可以进行有双向流通的管道。
那么,这类人的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都很难得到有效的释放,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类人是最有可能因为情绪得不到积极的释放而产生一些情绪及心理上的问题。
具体来说,他们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因为没有旁人正确的疏导而变得更加消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期 检查 申请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