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x
- 文档编号:378088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5.40KB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x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华东交通大学
学年论文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学生:
学院:
班级:
指导老师: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一、绪论2
1.1研究背景及意义2
1.1.1研究背景2
1.1.2研究意义2
1.3理论基础3
1.4文献综述4
1.5研究内容4
1.6研究方法5
1.7研究步骤5
1.8创新点与不足5
二、现行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
2.1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6
2.2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7
三、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8
3.1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8
3.2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8
四、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9
五、结论10
六、参考文献10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进程的加快与经济的稳步增长,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反观现今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却远远不能与社会需求对接。
本文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得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理念与培养实际操作存在严重偏差的结论,并以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法与对比分析法加以佐证,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师资队伍、教学考评方式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999年,我国首次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的本科生,自此之后,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现已有百余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近些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却尴尬的变成了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至今该专业的教学规范尚未完成,设立该专业的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的分歧。
该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的更是少之又少。
1.1.2研究意义
(1)、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文将填补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模式探究中的江西地区院校的研究空白,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原理,检验现行课程模式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性,进而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方向性参考。
(2)、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本文将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建议,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行,引导高校本科师生转变观念,努力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为公共事业领域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1.2概念界定
1.2.1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文件中,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明确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再结合俞信、李志义、王晓辉的界定,可将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概括为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评价方式。
1.2.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它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
1.2.3高校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依据培养人次的类型对高等院校进行划分,“5”开头的包括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6”开头的专指博士研究生。
其中“5”开头中又分“5A”注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大学和“5B”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基业院校。
在这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类型的院校,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承担为研究型大学输送人才的任务,数量较少;而后者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数量很多。
本文所指的高校是对应“5A2”的高等院校,即除去“211”、“985”、重点大学以外的本科院校。
这些高校的普遍特点就是,
(1)大多数为地方高等院校
(2)以本科为主,也能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个别可以授予博士学位(3)能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但总体上以教学为主。
1.3理论基础
1.3.1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也同时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客观的反作用,并由此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作用。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要求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关系及其作用的综合,即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它制约教育的全部过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另一方面要接受社会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黄钻也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契合社会的需要,同时,尊重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促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要素间更加协调,提高人才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1.3.2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徒弟、货币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而在现代经济的环境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理资本投资作用。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教育投资收益率远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
人口资本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教育和知识都是人力资本中的要素,因此,提高教育水平,增加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非常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人次培养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水平,对于人力资本更好的获取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3.3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是指分流主体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由分流机构对分流对象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差别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次的活动。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对象的分流、高等教育任务的分流、高等教育资源的分流。
放之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则是指学校教育系统依据学生个人的条件和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把完成一定阶段教育的学生,有计划、分层次的分为若干流向,分别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活动,高等教育分流不仅负担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任务,还具有培养多样化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多方面需求的功能。
1.4文献综述
1994年,原国家教育部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自此,各大高校也陆续开展了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上也取得了大批的成果。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能找到11907条结果,综合各方,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模式(郑文范、孙萍)
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文科大门类中,打通二级学科壁垒,广泛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在条件允许下,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学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集相关的不同学科专业知识为一体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多维发展型培养模式(莫利拉,李燕凌)
多维发展型培养模式是指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根据社会需求,把专业知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的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应用型培养模式(王培章、陈燕玲、孙晓娟、赵红梅、张家智、孔繁荣)
应用型培养模式通过一定的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实现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
分层次定位法人才培养模式(夏建红)
分层次定位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不同的层次,而每一层次都会配置动态的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由两部分组成:
静态课程和动态课程,静态课程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四大平台课组成,而动态课程也即特色课程根据目标层次分类定向培养。
就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颜军,陈家长)
就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人才。
1.5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发现现行课人才培养模式所产生的问题,探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建议。
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首先拟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预期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培养结果现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现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所产生的问题
(2)拟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现状,以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行课堂模式的效果,并进行原因分析。
(3)拟探析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在校生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践的期许,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差异。
(4)拟根据调查分析出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对策,侧重不同的角度
(5)拟结合前文的综合论述,进行总结,同时重申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的展望。
1.6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检索不同的关键词,查阅研究文献30余篇,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了大量有益的信息和知识,了解了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现状,阅读有关教学论,课程论,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思路和基础
(2)调查研究法:
将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结合使用,结合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教师卷和学生卷的区分,根据不同的问卷及不同的评价指标,参照相关理论研究的意见,制定相适应的评价标准。
(3)比较分析法:
在论文中,将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行的培养模式与其他高等院校设置该专业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探寻更加适合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结合实地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各年级学生对于现行的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建议。
1.7研究步骤
2015.8.1——2015.9.1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确定实施方案进入,论文初步研究阶段
2015.9.2——2015.10.1形成论文的框架,初稿撰写,完成访谈提纲和问卷设计
2015.10.15——2015.11.15正式调研,对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生发放问卷,进行访谈,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015.11.16——2015.1.30整理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数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
2015.4.25——2015.5.15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2015.5.16——2015.6.8再次修改,定稿,答辩。
1.8创新点与不足
本文立足于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据调查分析的结论,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教学组织方式与效果,教学考评绩效,几个方面着手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寻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再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寻找对策,进一步找到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但是,本文单立足华东交通大学,课题的普遍性意义较小。
由于受本人目前的知识水平限制,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论层面的把握仍存在一些不足。
另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前人研究较多,创新空间有限。
二、现行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1.1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1998年,教育部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合并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以适应21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学习现代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政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起步晚,与此同时,目前已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是依托原有的行政管理或经济管理类师资力量为基础建立,或者是将原有的专业依据教育部改革要求改变专业名称而来,总体而言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
2.1.2专业设置模式
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设文教、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环保八个专业方向,但是现如今没有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开设了以上八个方向。
现行大多高校对该专业的方向设置为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尽可能的丰富方向。
在此情况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就演变成了,综合性大学力求更加综合,单科性大学力求更具特色的工具。
再从具体的专业方向来看,一些高校在本专业却设置有行政管理、政治学、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环境经济、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方向。
在以上方向中,行政管理是与公共事业管理并列的两个二级学科专业,而将前者作为后者的方向,实属误导。
再从政治学看,政治学是属于法学门类的学科,而并非是管理学。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管理更是属于工商管理的学科。
与此同时各高校办学的目的不同,本专业毕业生授予的学位也就更为复杂多样,有管理学、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专业学士学位。
2.1.3师资力量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大多是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半路出家”而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的,本身缺乏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实践与工作实践外,也很难摆脱其本来专业的思维方式,也一样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很好的满足该专业发展的需要。
2.1.4课程设置方式与教材
在课程体系上来看,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规定了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
但是,由于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多为综合性院校,各办学单位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可利用的条件有限,从而导致了高校在确定课程体系的时是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出发,而不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这也为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大打折扣。
现如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这一系列的教材较为系统和完整,其他的教材由于编写各自分散,系统性不强,受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影响较大,难以反映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特色。
现有教材本身也缺乏理论自身的有机性、实践性、操作性。
同时,在国内的公共事业发展不完善的环境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由此,学校可用的教材,则更为有限,因此,组织高水平的人员写出适应需求的系统完整的多样化教材,也是公共事业管理建设的重要任务。
2.2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2.2.1人才培养理念
华东交通大学于2004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已十余年。
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过程中,还将发挥学校交通学科的优势,适当为同学增强公共交通管理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既具有公共事业管理综合能力又具有公共交通管理特长,能在公共交通及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是采取了偏向公共交通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2.2师资队伍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十三人,且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七人,占53.8%。
就教师的职称结构而言,其中有教授三名,副教授四名。
此外,该专业专任教师在在国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二十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并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译著、教材数多部。
2.2.3课程设置
华东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和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各种主干课程。
同时也设立了两个专业方向,即社会保障方向和城市管理方向。
但是在课程设置中,本校并没有明显的学科偏重方向,更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就选修课而言,专业任选课数量极其有限,几乎是一个学年只有限定的两门可以选择,而且是强制选修。
而公共任选课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规定,对于本科生而言,存粹就是哪门好过选哪门,方向性模糊。
2.2.4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本校采取的方法和手段都较为单一,绝大部分课程仍采用中学阶段“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同样会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但是仍旧是以书本为核心,对现成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演绎,连一些案例的运用也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甚至形成了“原理-案例”的套路,缺乏从实际情景中进行提炼和归纳的锻炼,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实际的提高作用,致使课堂教学活动流于空洞的说教。
单从教学手段上来看,现如今,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了课堂形式,电子课件的运用的确有助于理论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灵活多样的展现,但是如果只是将授课的内容粘贴在多媒体课件中,那么无论课件多么华丽,内容的乏善可陈也依旧对知识的传授也很难有实际推动作用。
2.2.5教学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指标之一,但是本校采取的考核方式单一,基本上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平时出勤、作业、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最终的结果。
同时,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统一的试题、统一的标准答案,统一的结果就是无法体现出学生个体的特征,更就无法在之后的学习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了。
单从卷面情况来看,侧重对理论的记忆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如此,教学目标自然达不到,教师也难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日后的进一步的学习,更是百害而无一利,致使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重申基础知识,更是浪费了教学资源。
三、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主要表现有:
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
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
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
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3.2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专业课设置上,过多的注重基础理论的堆积,而忽视了专业管理的职业性,使得公共事业管理成为“万金油”,却又无一精通。
专业方向被忽视,主体课程不明显,专业特色弱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所学课程与岗位的对口了,这一点也使得本科生在毕业的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就选修课而言,单一的选修课程,模糊的选课方向,使得学生在选修时没有较为客观的标准,对专业培养计划陌生的学生,为了能够轻松获得好成绩和学分,大多会优先选择那些容易、“好过”的课程。
又何谈是否考虑适合自身的专业需要。
选修课的盲目使得选课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作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但在本校中,实践课程少之又少,仅剩的几门实践课程也都是在学期的最后一两周进行,而此时一般是高校的期末考核时期,时间上的不足,不免使得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并没有使课程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即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再从设定的培养目标来看,华东交通大学的培养目标中,是明显的偏向了公共交通领域的,但是实际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没有与培养目标进行契合。
3.2.2实践性教学不足
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的目标,就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高素质实践人才,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的地位被提高,比重在逐步增加。
但是,一张纸上的号召,并不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真正的作用。
在本校,实践教学只有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出于资金和安全的考虑,本校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没有机会进行那些需要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的实践课程,而这些实践课程只能变成老师课件里的案例讲解。
形同虚设的实践教学,自然难以培养出能与社会接轨的公共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2.3单向教学方法,学习被动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内容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而过多的纯理论教学,再加之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下难以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的就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这门学科在理论的解释上大多是枯燥乏味的,这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生参与度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相应的比较低。
而对于这些理论知识,没能在课堂上了解的学生们只能在课后利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知识点,孤立的掌握理论原理,这对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推广,也使得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在课堂上,只是面对课件,照本宣科,直接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更加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更有甚者,课件内容五六年没有变过,缺乏时效性,在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而课件内容的陈旧,更是使得学生抗拒。
3.2.4师资力量的缺乏
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在我国仍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我国整体而言,师资力量也是极度缺乏的,对于华东交通大学这一理科院校就更是如此了,本校公共事业管理的课程有近四十门,但是专任老师只有十余名,这使得本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兼任多门课程,这也大大的增加了教师负担,还可能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除此之外,还需在校内的其它学院“借”老师进行教学,而这些“借”来的教师,往往责任心较弱,上课的热情不高,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四、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本校公共事业管理目标,应与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结合本校的特色。
而课程的设置,与修正后培养目标相适应,从专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
注重层次性和整体性,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性。
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不同方向课程的差异性,同时注重公共事业管理各方向核心课程的建设。
在学生入校之初,教师协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根据职业规划,提出接下来的学习课程建议,防止在课程选择上的盲目现象。
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的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权,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理论实践相互配合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事业 管理 本科 高校 人才培养 模式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