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377286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03KB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说课稿
5、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优秀说课稿
1、说教材:
《七律•长征》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情激动地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标对高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诗句品读感悟,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2.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红军长征线路图
3、说教法与学法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红军长征时期,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学生要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文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朗读体会法”,即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受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另外,利用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4、说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总体上分五个环节:
了解背景,走进长征——放手阅读,感知长征——细读鉴赏,深入长征——回归全文,升华长征——拓展延伸,学习长征。
(1)了解背景,走进长征
教学伊始,我借助长征路线图,概括红军长征的艰难及《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紧接着,欣赏课文范读。
通过铺垫历史背景和激情范读,将学生引入情境。
【设计意图:
“万事贵乎始”。
课堂伊始,通过情境教学法,巧妙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激发学习兴趣,营造阅读期待。
】
(2)放手阅读,感知长征
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朗诵全诗,尽情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梳理、引导、点拨。
通过汇报、交流、更正,让“三军、更喜、等闲”这些词语在课堂上理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腾细浪、走泥丸、铁索寒”这些难理解的词语,把它们提出来作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待集体进一步的交流中解决。
通过放手让学生读通、读顺诗句,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3)细读鉴赏,深入长征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自悟,领略本诗的意境。
1、小组研究,互动感悟。
新课标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长征资料,对照诗文研读,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尝试互相解答对诗文的质疑。
教师热情鼓励,参与评议,然后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课堂是学生练习、纠错、发展的主渠道。
这里让学生先由自学再到生生交流,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钻研文本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间的交际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1.视频再现,拉近距离。
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我通过视频分别展示那些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这些视频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
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采用音乐渲染以及创设情境等手段,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
4、视频再现,拉近距离。
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我通过视频分别展示那些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这些视频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
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采用音乐渲染以及创设情境等手段,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
2.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七律•长征》仅有八行56个字,但它记录的时空内涵,却有着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沉重和深远。
如何让学生读“厚”——透过这八行56个字与伟人毛泽东一起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如何让学生读懂长征之难,领悟到红军藐视困难、克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我围绕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来展开,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以读悟情,以情激情。
以“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为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巧渡金沙江这场战斗,然后试着用一个词概括,学生说出了“险”“欢乐”,老师适时点拨:
正因为高兴,所以战士们看到金沙江的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心里暖洋洋的,读出他们的心情!
长征中,红军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每天都有战友的牺牲,可是巧渡金沙江之战却没费一枪一弹,读!
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高兴呀,再读!
我们的伙伴一个都没少,心里都乐开了花呀,读!
在老师动情的描述中,学生和诗人的情感落差缩小,情感间距拉近,他们在激情朗读中感同身受。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他们细细品读了每一句诗,并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
(4)回归全文,升华长征
《长征》这首诗不仅语言美、韵味美,节奏更美,在本课的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欣赏歌曲《长征》。
让学生汇报学习这首诗后的收获,帮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对长征精神的体会以及表达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
(5)拓展延伸,学习长征
最后,教师谈话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新的世纪有着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
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
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
】
5、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浓缩的教案”,在这份板书中,我将诗中关键词语列出,简洁明了,同时将远征之难同红军战士不怕难形成鲜明对比,对学生理解诗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万水 金沙江(巧渡) 大渡河(强渡)
千山 五岭(腾细浪) 乌蒙(走泥丸)
红军不怕(难) 只等闲 尽开颜
6、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狼牙山五壮士
1、说教材: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既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献身的教育。
还要注意本组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
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热爱人民,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2、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以生为主,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我的操作程序是:
课前预习→初读感知→再读感受→深读感悟→升华感染。
本设计具有辐射性、主体性、创新性等特点,它能充分体现语文是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3、说教学流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的。
第一课时读准字音,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第二课时,通过解释课题创设情境来感知、感受、感悟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与献身精神。
下面我介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环节:
(1)解读课题,初识“壮士”。
课伊始,我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提问:
1.《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2.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
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
3.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4、“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么?
谈谈自己的看法。
(2)整体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3)精读课文,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
1.分析本文的篇章结构。
2.强调第一段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3.逐段分析理解课文。
主要抓住描写五壮士的语句进行分析,体会五壮士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文体知识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但我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我认为“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内容和中心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从文本入手,抓住描写人物的句子,理解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如讲《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段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哪几句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
(学生回答有两句话:
一句写班长,一句写另四个战士)我提问:
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
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体会到班长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态度果断、毫不犹豫,决心牺牲自己,掩护人民)再问:
那四个战士怎么不一个一个写啊?
(学生回答:
因为他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接着问:
从哪儿可以看出四个战士与班长想法一致?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最后我又问:
为什么不用“跟”,而用“紧跟”?
(同学回答:
这说明他们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完全一样,决心为人民献身)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体会:
文章只用了一个“走”,一个“紧跟”就把五壮士那种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可见一字一词的运用都是经过作者认真思考才写上去的。
这样,不仅做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读学写,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
7、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优秀说课稿
开国大典
1、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
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
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3、说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是本课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说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5、说教法
开国大典距今年代已远,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
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7、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
播放课件歌曲《绣红旗》,然后讲解歌曲中革命先辈们在狱中绣红旗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情景,最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和开国大典这一事件。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
(课件)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讲了几部分内容?
并完成填空。
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件让学生亲近文本;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
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2.精读课文想象场面
体会情感“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
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
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什么?
(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话、朗读、思考、体会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一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一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一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然后,抓重点分析:
引读5-7自然段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随后:
让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阅兵”和“游行”两个环节。
在这两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
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
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
3.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布置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八、结语这节课我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只不过担任了引导者的角色而已。
我觉得一堂课下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立志在教学的道路上,做一个思想者,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为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努力。
8、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灯光》优秀说课稿
灯光
1、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珍惜、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本单元教学提示“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同时感受文中主人公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一心为他人、甘于奉献的美好精神,受到教育和熏陶。
”结合本课及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
倚、憧憬、千钧一发、围歼战、璀璨。
能力目标:
a、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b、学习本课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中的深意。
情感目标:
体会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2、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自由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其最佳方法之一便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特的见解。
结合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法进行教学。
3、说学法
1.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读读课后的“金钥匙”,借鉴其中的读书方法,圈圈写写,批批注注。
3.边读边思考:
读了这个故事,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4.小组交流、讨论,班级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4、说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
(1)直接导入,回顾旧知:
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回顾课文内容,进入主题)
(2)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1)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课文有五处写到灯光。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今天幸福生活的赞美)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从2、3句可以体会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4.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亮光,……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5.后来才知道,……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从4、5句可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
6.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可以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2)师小结:
课文五次写到灯光;课文的开头意在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照应。
这样的开头结尾,是为了告诉读者:
这样光明温暖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3)齐读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同时,通过在“读、悟、说、读”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
走近英雄,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4)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欣赏都市夜景图片)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得到了许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我设计下面的练习:
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写简单的感受)
(5)布置课外作业:
1.摘抄四字词,并选择一、二个造句。
2.课后读读作者的其他文章,比如《后记》。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读读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对本文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
5、说板书设计:
广场引起回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灯光往事献出生命(珍惜、创造)
(王愿坚)广场思念战友
板书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设计:
1.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
2.紧扣文章主要内容,突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