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知识.docx
- 文档编号:376929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60KB
早教知识.docx
《早教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教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教知识
早教知识宣教材料
婴儿期智力发育水平对照表
1个月
大运动:
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
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
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
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
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2个月
大运动:
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
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
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
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
逗引时有反应
3个月
大运动:
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
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
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
笑出声
社交行为:
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4个月
大运动:
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
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
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
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
认亲人
5个月
大运动:
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
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
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
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
见食物兴奋
6个月
大运动:
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
会撕纸、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
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
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
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的人的脸
7个月
大运动:
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
把弄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
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语言:
发da-da、ma-ma无所指
社交行为:
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8个月
大运动:
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
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
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正方形,边长2cm)
适应能力:
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
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
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9个月
大运动:
会爬、拉双手会走
精细动作:
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适应能力:
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
语言:
会欢迎、再见(手势)
社交行为:
表示不要
10个月
大运动:
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
精细动作:
拇指、食指动作熟练
适应能力:
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
语言:
模仿发语声
社交行为:
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11个月
大运动:
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
打开包积木的纸
适应能力:
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
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
社交行为:
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12个月
大运动:
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
精细动作:
试把小丸投入小瓶
适应能力:
盖瓶盖;
语言:
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
穿衣知配合
如何对婴儿进行情绪与社交能力的训练
2~4个月,学会笑:
在宝宝面前走过时,要轻轻抚摩或亲吻宝宝的鼻子或脸蛋并笑着对他说“宝宝笑一个”,也可用语言或带响的玩具引逗宝宝,或轻轻挠他(她)的肚皮.引起他(她)挥手蹬脚,甚至咿咿呀呀发声,或发出“咯咯”笑声。
4~6个月,抚摩妈妈脸:
妈妈要经常俯身面对宝宝,朝宝宝微笑.对宝宝说话.做各种面部表情。
与此同时,拉着宝宝的手摸你的耳朵,摸你的脸.边摸边告诉他“这是妈妈的脸”,然后发出“咩咩”好玩的声音。
6~8个月,挥手:
经常将宝宝得手举起,并不断挥动,让宝宝学习”再见”动作。
大人离家时要对宝宝挥手,并说”再见”,反复练习。
8~10个月,随声舞动:
经常给宝宝听节奏明快的宝宝音乐或给他念押韵的儿歌.让他随声点头。
拍手,也可用手扶着宝宝的两只胳膊,左右摇摆。
10~12个月,主动配合:
训练宝宝能配合大人的曰常生活,如吃东两前会伸手让人洗手,吃完后会配合擦手洗脸,收拾干净等。
情绪与社交能力训练可以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关爱,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宝宝是大家都喜欢的,这有利于促进宝宝社交能力发展。
0-1岁是儿童大脑发育黄金期
是环境决定大脑的发展还是一切与生俱来?
对儿童个性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在为期两天的“儿童早期发育科学国际研讨会上”,世界一批最著名的儿科和神经学科专家认为:
0到1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早期的经历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
所有儿童生来就具备多种感觉、就能够学习。
因此,对人体来说,早期的环境和培养十分重要。
最新的研究表明,经历体验激活基因和基因产物,决定大脑的形态和功能组织。
在出生直至一岁,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也是神经细胞的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这些“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而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
比如说,婴儿出生1至2天就有“认母”意识,早至6个月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
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功密切相关。
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周围环境色彩的微妙影响吗?
最近,国外有学者对300名婴儿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一个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反之,如果婴幼儿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等令人不快的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孩子显得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
另一位心理学家花了3年时间,研究色彩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
他让孩子们在漆成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
结果发现,在那些颜色“好看”(如淡蓝、黄、黄绿和橙色)的房间里,孩子们的智商比平时高出12点之多,孩子们变得机敏和富有创造性;而在颜色“难看”(如白、黑、褐色)的房间里,孩子们的智商却比平时低。
人也显得迟钝。
他的研究表明:
“好看”的颜色会使人的身体感到舒适,情绪得到均衡,行为变得灵活、协调。
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以,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左右人的情绪和行为。
一般来说,红、黄、橙等颜色能产生暖的感受,是暖色。
暖色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使人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活力增加。
面绿、蓝、青等颜色能产生冷的感觉,是冷色。
冷色则有安定情绪、平心静气的特殊作用。
所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合他身心发展的多彩世界非常重要。
对那些脾气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将他的房间布置为冷色,如绿色就能使孩子情绪稳定。
如果你的孩子不太活跃,那就把他的房间布置成暖色,以激发他的活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卧室灰以冷色为主,这样孩子容易安心入眠,而活动室和用餐间则应以暖色为主,这样可以增进孩子的活力和增加食欲。
孩子的学习环境的颜色最好不要太杂,过多的颜色容易使他分心。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应该多抱孩子到室外去“见见世面”,看看蔚蓝的天空,漂浮的彩云,让公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让孩子从小接触绚丽多彩的颜色,能给孩子产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使孩子更加聪明、机敏。
环境刺激不容忽视
曾经有一个女孩满3岁送幼儿园时,不会说话,也不和人交往,被怀疑为“孤独症”。
但是她出生时很健康。
原来是她出生4个月后父母均下海经商,就把她托付给农村来的一位老奶奶抚养,平时很少外出。
老奶奶又不爱说话,很少和宝宝对话。
入托时发现她存在上述问题。
为此她的母亲四处求医,教她说话和唱歌。
到6岁时,她已经能说话和唱歌了,但还是不如同龄儿。
实际上这完全是因缺乏语言和交流环境造成的。
还有一位2岁半的男孩,因走路不稳,不会跑也不会跳,被怀疑“脑瘫”来就医。
他出生时情况也很好,身体检查也没有“脑瘫”的神经症状。
经调查发现,孩子家中有父母、祖父母和保姆5人,共同照顾这个男孩。
他们对他保护过度,经常抱着他,深怕他摔着,很少让他下地自由活动,造成孩子的运动能力落后。
当我们看到上述因早期不良的育儿环境造成的智力发育落后儿童时,会感到非常可惜,因为这种情况本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那让我们来看看宝宝大脑发育的秘密吧!
婴儿从出生到3岁,各种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和大脑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
人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6个月脑重量增加一倍,2岁末脑重量为出生时3倍。
大脑约有1000亿神经细胞,出生时虽然基本上如数就位,但神经细胞像棵幼苗,从出生到2岁神经细胞“小树”发展迅速,变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在出生时很少,出生后通过突触形成数以亿万计的网络联系,在脑内有序地进行功能活动,这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在出生后所有这些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一半归功于遗传基因,另一半要归功于环境刺激。
那环境刺激对宝宝的发育有多大作用呢?
视觉发展和环境刺激
刚出生的婴儿是通过生后丰富的视觉刺激,逐渐形成复杂的视觉通路的。
这些视觉线路的畅通是亿万个神经细胞有序连接完成的。
这是人的遗传基因和环境刺激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打长途电话,遗传基因为城市间铺设好电话总干线,通过视觉的环境刺激逐渐接通每家每户的分机线路。
婴儿期如果没有丰富的视觉刺激,不但视觉通路无法形成,甚至会使大脑视觉潜能完全丧失。
由于视觉发育有关键期,小儿视觉异常如斜视和弱视等,都要尽可能早纠正。
生后头半年是视觉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视觉关键期长达4~5年。
语言发展和环境刺激
全世界的孩子只要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都能学会说话。
先说单字,后说双字词,然后说出整个句子。
这种语言发育的程序是人类脑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婴幼儿学习语言比成人快得多,因为这时期脑处在突触生长顶峰期,提供了语言传递选择的最佳机会,神经系统有高度可塑性。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他们必需被暴露在某种语言的声音、意义和语法连贯组合刺激之下,脑内的语言网络才能完成正确和持久的接线。
语言刺激经验应当在早期短暂的关键期内获得,愈早开始愈好。
人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在6~7岁以前,至青春期结束。
如果在关键期没有机会接触语言,孩子的语言能力完全被破坏且不可逆转。
所以创造科学的语言环境对婴幼儿语言发展非常重要。
其他能力和环境刺激
婴幼儿其他能力如听觉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等的培养均应从小开始,给予良好的环境,使大脑各种能力充分发挥。
与学习有关的脑区,脑细胞生长更快,突触联系更加广泛,促进更多的信息交流和处理。
相反,脑细胞不被利用,细胞就会凋亡,突触就会减少。
环境对智力发展,尤其在发育关键期内对智力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丰富的环境刺激与丰富的经验能促进宝宝大脑功能发育,反之,剥夺环境刺激会严重阻碍儿童脑发育。
脑的发育还要营养的支持和健壮的体格。
因此,为了使你的孩子更加聪明,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那就是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活在一个丰富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爱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之中。
父母逼幼儿学外语虽用心良苦却可能事与愿违
随着外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很多中国父母开始从小培养自己的孩子:
制定“零岁”学外语计划,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从孩子会喊“爸爸”、“妈妈”,就教他“Daddy”、“mummy”……总之,父母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创造学外语的环境,殊不知,他们的良苦用心却不一定对孩子有利。
美国幼儿园不教外语
据记者了解,美国幼儿园一般不教小孩子说外语,他们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学第二种语言是不可思议的。
新泽西州黑格斯顿市中心幼儿园的芭芭拉老师告诉记者,英语是幼儿园里的官方语言,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也都用英语来进行。
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幼儿园并不反对孩子回到家里说母语,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园只教英语,而且从字母开始。
芭芭拉表示,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个过程,幼儿的发音器官不成熟,发音尚处于较幼稚、未定型阶段,虽然他们模仿力强,容易接受新知识,但如果学的是纯正的外语还好,如果走了样,将来改都不好改,反而不利于以后的外语学习。
幼儿园里一名华裔儿童张多多的父母也说,美国儿童一般都是从十多岁起才正式开始学习外语。
美国父母对孩子没有中国人那种“望子成龙”的思想,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学外语的事情可以慢慢进行。
多语言环境可能让孩子变“哑巴”
此外,过早接触外语还容易让孩子患上失语症或自闭症。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目前美国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比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10倍,每3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上此病。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生活在多语言的文化环境中,因不适应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而患上自闭症。
家住曼哈顿的李女士是讲广东话的香港移民,请的保姆是讲方言的武汉人,先生是讲普通话的北方人,电视里的动画片则是纯正的美国英语。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到后来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终日低头玩自己的玩具,变得像哑巴一样。
本以为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好起来,谁想今年都6岁了仍是“金口难开”,并拒绝上学。
经医学专家诊断,在混乱的语言环境中,孩子无所适从,患了严重的儿童自闭症。
纽约州教育厅官员罗汉中近日表示,几乎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聪明的孩子,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在教育上也应考虑因人而异。
即使对在1—2岁间就具有较强表达能力的“资优儿”,父母也不要过早地强迫他们学外语。
幼儿学外语要有地道的双语环境语言学家指出,母语学习能力可以转移到第二、甚至第三种不同的语言上,只要引导得法,又有地道的语言环境,就不会有干扰的情况出现。
像美籍华裔一般可以流利地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与人交流,就是因为家庭提供了汉语环境,学校和社会提供了英语环境。
张多多的父母告诉记者,很多中国移民看重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黄香蕉”。
所以,他们在家里一直与多多说汉语,而多多在幼儿园接受的是英语教育。
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多多不仅英语流利,用汉语与父母沟通也没有问题。
看到多多有“双语”的本领,还能到台上表演背唐诗,幼儿园里其他孩子的父母非常羡慕。
一些意大利裔的父母后悔不已地说:
“早知我们也从小教孩子学意大利语了,现在孩子只能说英语,我们不迁就他,他就不与我们交流,想扭转也来不及了。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地道的双语环境,父母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让宝宝什么都“试一试”
当小婴儿从整日躺着吃奶、睡觉变成会咿呀学话、到处乱跑的幼儿时,年轻的父母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语言开始丰富,有时甚至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能讲许多语言。
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想探索个什么,什么事都想自己动手“插一杠子”,总会说“自己来”。
这都是由小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的阶段来决定的。
此期的小儿已不再是“看到妈妈喊妈妈”的简单的认识性记忆,他们已有回忆性记忆,对周围环境开始探索,充满好奇心。
但对外界环境的了解主要是动觉与视觉的联系,因此表现出喜欢爬高走险,躲在门后。
如何正确启蒙幼儿的好奇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很早教他们背唐诗、认字,以为这就是“早教”。
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早教”,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作用不大。
因为2~3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
长久的记忆还未发展,长大后都会遗忘。
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的什么事都想试一试感到不安,怕他们弄脏手、脸、衣服,怕他们发生意外,怕他们打破东西,总之是不放心、不理解。
这两种态度都不宜启发孩子的想名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我们不可小看3岁的宝宝,3岁以前的宝宝已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些经历将会成为他们教育的基础。
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求知欲、想象力、毅力、观察能力等等。
这些对一个人今后成就大小非常重要,而不在于会背几首唐诗。
如果父母能利用生活中的经历积极参加与引导,可帮助孩子在3岁以前就开始获得一种对问题的理解力。
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可鼓励孩子用各种不同容器盛水,比较装水的多少来体会容器的大小;也可让孩子比较小船、鸭子、装满了水的瓶子放在水中,有的可以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
从这些“试一试”的游戏中父母也可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思维。
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抹煞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珍贵的能力之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时步就是依靠人类的创造力。
如父母不会启发孩子的这种能力,是使人感到遗憾的“失误”。
何时开始看书最适宜
父母买书给孩子时,大都希望孩子能从书中获得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语言发展、建立道德观念,或是欣赏图画和书中情境等等。
而书中也的确有许多“宝藏”,可以让幼儿悠游徜徉于其中。
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买书给孩子,引导孩子进入书香世界呢?
大致说来,幼儿六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开始提供简单的图画书给孩子,虽然他不见得会看,但是透过您的声音,他会将图与名称结合在一起。
一岁左右,您就可以抱着他坐在膝上,一页页地念给他听。
一般说来,一至三岁的孩子,较能接受与生活事物相关的图画书,四至六岁的孩子,渐渐能够接受有相互关联或因果关系的图画书和故事书,这时,可以给他的书就更多了。
建立是非观,始于婴儿期
研究表明,两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喜欢看人的面容。
据观察,即使宝宝在生理上困倦或饥饿时,看见熟悉的面容也会微笑、手足挥动。
这说明宝宝不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有社会性需要。
但有的妈妈忽视了宝宝这种最初的反应,只是一味满足他生理需求,对宝宝的无理取闹也无条件地迁就忍让,长此以往,宝宝便养成了不正确的是非观以及许多不良习惯,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宝宝一生。
因此,爸爸妈妈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是非标准
在宝宝饮食、排便、睡眠、卫生、礼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严格执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识与行动的一致。
如果宝宝拒不执行“规章制度”,甚至以哭闹进行顽强“抵抗”,此时,无论谁都不要理会他,慢慢宝宝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
但是,宝宝还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只会用哭表示自己的感觉。
因此,父母要学会判断宝宝哭的真正原因,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评判宝宝的行为
利用表情动作、简单的语言对宝宝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
半岁以后的宝宝,逐渐对成人用表情和语言表示的称赞和责备有所反应。
如果宝宝表现出色,父母可以试着温柔地抚摸宝宝,奖励他最喜爱吃的或玩的东西,以此不断鼓励强化宝宝正确简单的是非观。
当宝宝表现差时,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装怒容。
值得注意的是:
评价宝宝的行为一定要客观,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去判别宝宝的是与非。
·丰富宝宝的生活
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给宝宝更多的锻炼机会。
宝宝几个月时,可以用音乐、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带宝宝多外出活动,与成人或小伙伴交往,教宝宝正确的礼貌行为。
如用动作表示“你好”、“再见”等;教小伙伴不抢玩具;到公园不攀折花木等。
在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也为他建立良好的人生是非观打下坚实基础。
0-3宝宝,情绪黑匣子
零至一岁
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
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避免出现恐惧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避免宝宝受到惊吓,例如在他身边大叫或突如其来的巨响,这会使他觉得无助,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情绪。
克服恐惧
如果宝宝出现恐惧的情绪,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身体的接触,如抚摸,紧抱等动作,令宝宝感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而逐渐安静下来。
另外,这时期的宝宝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带他外出,认识外面的事物,切勿过分地保护他,拖延他的学习进度。
一至二岁
这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
平息他哭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会。
分散注意力
宝宝用哭闹来要胁你,最佳的对策便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比方说,吃饭时你把正在学步的宝宝放进他的高脚凳里,他可能会拗在那里,并挥动双手尖叫着。
此时,你最好先让他下来,拿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
只要把他哄得团团转,让他忘记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这件事,之后,当你再把他放进高脚椅里,他很可能会乖乖合作。
无论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你可以发现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持续不久,这就是为何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立刻破涕为笑的原因。
自由发挥
但是,教导这个岁数的宝宝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讨你欢心的事。
举一个例子:
宝宝大都喜欢户外活动,他喜欢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认识新鲜有趣的事物;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在一旁观看,不要催促他。
如果不得不打断他时,不妨在他面前来回地走,或设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会很快往你这边过来。
可是,宝宝很可能会抗拒父母的触摸或搂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
管教宝宝时最好先放松后收紧。
总括而言,管教这个年纪的宝宝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许(但不评论)宝宝正常的情绪宣泄,这会带给宝宝莫大的支持与安慰,例如让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让他将心爱的毛毯带在身边,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二至三岁
宝宝到了两岁左右,就不需要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
但是到了两岁半时,进入了教养的黑暗期,令父母伤透脑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年纪的宝宝都非常相像,而且简单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
对付招数:
1、父母要擅于利用宝宝的习惯倾向。
为他规划良好的作息时间。
举例来说,如果能为两岁半的宝宝培养良好的就寝习惯,便可以解决每天叫他上床睡觉这个难题。
诸如此类的习惯还包括帮他脱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门口荡秋千、带他进浴室、上床、睡前为他讲故事、拥抱并亲吻道晚安,最后为他关上灯;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时间,尤其当你疲累不堪时。
但是一旦它们变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让宝宝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强硬地要他上床睡觉。
两岁的宝宝喜欢一成不变,他喜欢重复做同样的事,任何变化他都很难接受;因此,尽可能允许他将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来的地方,家具也要摆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
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适当的时间里放在适当的位置,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
总而言之,他喜欢凡事一成不变。
2、命令孩子时,要尽可能为他留面子。
不要硬绷绷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饭之前,你必须把所有的玩具捡起来"这类的说法,而应建议性地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玩具捡起来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坚持催他答应。
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尽量避免以强制强的情况。
当他不愿意,而你又执意要他服从命令时,最后的输家往往会是你。
遇到这种争执不下的情况时,你不妨转移他的注意力。
举例来说,假如宝宝不喜欢穿衣服,无论他愿不愿意让你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发生激烈冲突。
也许你可以把他摆到一个很高的地方,一边和他谈论未来将发生的事,一边很快地帮他把衣服穿好。
要转移两岁半的宝宝的注意力很简单,只要和他说话即可。
通常和一岁半宝宝的交谈,可能会让他听得满头雾水。
但是和两岁半的宝宝闲聊,即使他不完全听得懂,却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将他的注意力从先前的争执中转移开来。
3、要这个年纪的宝宝作决定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倘若你能为宝宝预作计划,告诉他将会发生什么事,有时对你会很有助益。
宝宝如果能依照顺序重新说一遍,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