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重点.docx
- 文档编号:376778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7.89KB
针灸治疗学重点.docx
《针灸治疗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重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治疗学重点
骨头分寸法: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寸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寸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骨剑联合中点(歧骨)--9寸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歧中—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寸
两乳头之间(男性)--8寸
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寸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寸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12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十二原穴:
肺经-太渊,大肠经-合谷,脾经-太白,胃经-冲阳
心经-神门,小肠经-腕骨,肾经-太溪,膀胱经-京骨
心包经-大陵,三焦经-阳池,肝经-太冲,胆经-丘墟
十五络穴:
肺经-列缺,大肠经-偏历,脾经-公孙,胃经-丰隆,任脉-鸠尾
心经-通里,小肠经-支正,肾经-大钟,膀胱经-飞扬,督脉-长强,心包经-内关,三焦经-外关,肝经-蠡沟,胆经-光明,脾大络-大包
十二募穴:
肺-中府,肝-期门,胆-日月
心包-膻中,心-巨阙,胃-中脘
脾-章门,肾-京门,大肠-天枢
三焦-石门,小肠-关元,膀胱-中极
十六郄穴:
肺经-孔最,大肠经-温溜,心包经-郄门,三焦经-会宗
心经-阴郄,小肠经-养老,脾经-地机,胃经-梁丘,
肝经-中都,胆经-外丘,肾经-水泉,膀胱经-金门,阴维脉-筑宾,阳维脉-阳交,阴跷脉-交信,阳跷脉-跗阳
下合穴:
小肠经-下巨虚,大肠经-上巨虚,三焦经-委阳,
膀胱经-委中,胃经-足三里,胆经-阳陵泉
八会穴:
脏会—章门(脾经,募穴)
腑会—中脘(胃经,募穴)
气会—膻中(心包经,募穴)
血会—膈俞(膀胱经穴)
筋会—阳陵泉(胆经,合穴)
脉会—太渊(肺经,输穴)
骨会—大杼(膀胱经穴)
髓会—绝骨(胆经穴)
八脉交会穴:
足太阴脾经--公孙--冲脉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阴维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阳维
足少阳胆经--足临泣--带脉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申脉--阳跷
手太阴肺经--列缺--任脉
足少阴肾经--照海--阴跷
第一章
针灸治疗的概念:
针灸治疗是针灸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以针刺和艾灸为主要手段,遵循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等规律,防治疾病,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的一门临床学科。
《灵枢·官针》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五脏有病,多取其背俞穴,六腑有病,多取其胸腹部募穴
针灸治疗作用:
1、疏通经络(治疗疾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针灸良好的镇痛作用是其疏通经络作用的具体体现。
2、扶正祛邪(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3、调和阴阳(针灸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
针灸治疗原则:
1、补虚与泻实(针灸施治的基本原则)2、清热与温寒(针灸治疗的重要原则)(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3、局部与整体:
局部治疗(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整体治疗(针对疾病的病因治疗),局部与整体同治,4、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6、三因治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针灸辨证论治纲要:
1、八纲证治:
表里证治:
表证(治宜疏表解邪,通经活络,取督脉、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腧穴为主,浅刺疾出)。
里证(治宜通调脏腑、行气活血,取与脏腑相联属的经脉腧穴为主,深刺久留)。
寒热证治:
寒证(治宜温通经络,助阳散寒,取任脉、手足三阴经腧穴为主,针灸并用)。
热证(治宜清邪退热,取督脉、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点刺出血)
虚实证治:
虚证(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取任脉和手足三阴经的腧穴为主,多灸少针,针补加灸)。
实证(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取督脉和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
阴阳证治:
亡阴(救阴固阳,取肾经腧穴)和亡阳(大艾炷灸,取任督二脉腧穴)
针灸的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2、远部选穴3、辩证对症选穴
配穴方法:
1、按部配穴(局部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左右配穴、三部配穴法)2、按经配穴(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同名经配穴、字母经配穴、交会经配穴法)
急症:
高热:
治则:
清热泻火
处方:
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十宣
中暑:
治则:
清泄暑热、解暑宁心
处方:
百会、大椎、合谷、内关、曲泽、水沟、十宣、委中(刺络放血)
痉证:
治则:
息风止痉
处方:
水沟、印堂、百会、合谷、太冲、阳陵泉(筋会)、大椎、筋缩
厥证:
治则:
苏厥醒神开窍
处方:
水沟、百会、内关
虚脱:
治则:
回阳固脱、苏厥救逆
处方:
素髎、水沟、内关、足三里
剧痛证:
1、心绞痛:
治则:
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处方:
内关、郄门、阴郄、巨阙、膻中、膈俞(血会)、足三里
2、胃肠绞痛:
治则:
消食化滞、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
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
3、胆绞痛:
治则: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处方:
肝俞、日月、胆俞、阳陵泉、胆囊穴、期门、中脘、太冲、阴陵泉
中风:
1、中脏腑:
治则: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2、中经络:
治则: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处方:
中脏腑:
内关、水沟
中经络: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面瘫:
治则:
活血通络、舒筋牵正
处方:
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四百、印堂、太阳
面肌痉挛:
治则:
舒筋通络、息风止搐
处方:
攒竹、太阳、颧髎、合谷、阿是穴、扳机点
面痛:
治则: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
四百、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阿是穴
头痛:
治则:
疏经通络、行气止痛
处方:
阳明头痛:
阿是穴、印堂、上星、阳白、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
阿是穴、太阳、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
阿是穴、天柱、风池、后溪、昆仑、申脉
厥阴头痛:
阿是穴、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
偏正头痛:
阿是穴、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足临泣
全头痛:
阿是穴、百会、印堂、太阳、头维、风池、合谷、外关
眩晕:
治则:
定旋止晕
处方:
百会、风池、头维、足三里、太冲(肝之原穴)、悬钟
不寐:
治则:
宁心安神
处方:
神门、心俞、三阴交、安眠穴、照海、申脉、印堂
胃痛:
治则:
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
中脘(募穴、腑会)、内关、足三里、公孙
呃逆:
治则:
和胃降逆、利嗝止呃
处方:
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天突、膻中
呕吐:
治则:
理脾和胃、降逆止呕
处方:
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便秘:
治则:
通调腑气、润肠通便
处方:
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中脘、阳陵泉、气海
感冒:
治则:
疏风解表
处方:
合谷、大椎、外关、列缺、风池、(配合走罐、刮痧)
哮病:
治则:
发作期冷哮宜温肺散寒,豁痰利窍;热哮期宜宣肺清热,化痰降逆;缓解期或补肺、健脾、益肾,培补正气,从本调治
处方:
发作期:
肺俞、合谷、天突、丰隆、中府
缓解期:
气海、肺俞、肾俞、膏肓、足三里、阴陵泉、太渊、太溪
痿证:
治则:
调理气血、滋养筋脉
处方:
上肢:
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颈胸夹脊
下肢:
髀关、伏兔、足三里、风市、阳陵泉、解溪、腰夹脊
痹症:
治则:
疏通经络、和营止痛
处方:
肩部:
阿是穴、肩髃、肩髎、臑俞
肘部:
阿是穴、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手五里
腕部:
阿是穴、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背脊:
阿是穴、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
阿是穴、环跳、居髎、悬钟
股部:
阿是穴、承扶、风市、阳陵泉、
膝部:
阿是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
阿是穴、照海、昆仑、丘墟、解溪
腰痛:
治则:
健腰止痛
处方:
肾俞、大肠俞、腰眼、委中、阿是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治疗学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