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3767730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3.63KB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
。
...。
。
.。
..。
。
。
.。
。
。
.。
。
..。
。
。
..1
(一)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2
(二)主要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4
(三)面临形势。
.。
..。
。
。
。
.。
.。
.。
。
。
.。
。
.。
.。
..。
.。
..。
.。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
....。
.。
。
..。
8
(一)指导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8
(二)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
.。
。
。
...8
(三)发展目标。
........。
。
。
。
....。
。
.。
..。
。
。
。
。
。
。
......。
.。
9
三、重点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
。
。
.。
。
.。
.。
.11
(二)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
。
。
。
。
。
.。
..。
.12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
...。
。
。
。
。
.13
(四)健全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
.。
。
.。
.。
。
.。
。
。
.17
(五)促进集聚发展,提高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水平。
。
..。
..。
18
四、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
.。
..。
...。
.。
...。
。
。
..。
。
...。
..。
。
19
(一)稻谷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19
(二)小麦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
。
20
(三)玉米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
。
。
..。
。
20
(四)薯类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21
(五)大豆食品加工业。
...。
。
。
..。
。
.。
..。
.。
.。
.。
。
.....。
.。
。
21
(六)杂粮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七)主食品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
.。
22
(八)饲料加工业。
。
。
.。
..。
..。
。
。
..。
.。
。
.。
。
.。
。
。
..。
。
..。
。
..23
(九)粮机装备制造业.....。
。
。
....。
.....。
...。
.。
....。
。
.23
五、重点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一)加工园区建设工程.。
...。
..。
。
。
..。
..。
.。
...。
.。
。
..。
.24
(二)技术改造工程..。
。
.。
..。
.。
...。
。
..。
.。
。
..。
。
。
...。
。
。
。
26
(三)粮食食品、饲料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程。
。
。
...。
。
.。
。
.30
(四)主食品工业化工程。
。
.。
..。
.。
。
.。
。
..。
。
.。
.。
.。
.。
.。
.。
。
31
(五)粮食应急加工与供应能力提升工程。
。
.。
.。
.....。
。
。
。
。
32
六、政策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33
(一)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加工调控机制。
。
.。
.。
。
。
.。
..。
。
..33
(二)加强产业政策指导。
..。
....。
。
。
。
。
.....。
。
..。
.。
。
。
.。
.34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
....。
。
。
.。
。
..。
.。
..。
....。
35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
.。
...。
..。
。
。
。
..。
.。
。
。
。
...36
(五)增加科技创新投入。
。
...。
...。
。
。
.。
..。
。
。
...。
。
。
。
.。
。
.36
(六)健全食品安全和诚信体系....。
.。
.。
。
。
....。
。
.。
。
。
.。
。
37
(七)完善信息监测预警制度。
.。
。
.。
。
。
.。
。
..。
.。
.。
.。
。
.。
.。
。
37
(八)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
.。
.。
。
。
.。
。
。
。
。
。
.。
。
。
。
。
.。
38
(九)倡导节粮和健康消费。
.。
.。
.。
..。
.。
。
。
。
.。
。
。
.。
..。
。
。
.。
38
(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
。
.。
.。
。
..。
.。
..。
...。
。
.。
。
.。
.39
附录:
名词解释
1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
接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现
代粮食流通和食品工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加快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为完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粮
食加工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
—2020年)》(简称《纲要》)要求,特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
划(2011—2020年)》.
规划所指粮食加工业包括稻谷加工业、小麦加工业、玉米
加工业、薯类加工业、大豆食品加工业、杂粮加工业、传统主
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以及粮机装备制造业。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
和企业实力明显提高,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和安全
水平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和花色品种基本满足了消费需求.2010
年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83万个,工业总产值2。
6万亿元(占
食品工业总产值近40%),销售收入2.3万亿元,利税总额
2895.9亿元,年末从业人员300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0%、
264%、232%、290%和60%.
2
(一)发展现状
1.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得到优化
粮食加工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加,有效保障了国内消费需求,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规模以上加工企
业的大米、小麦粉、玉米淀粉、饲料产量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
150%、116%、48%、38%,年均增长分别为20.1%、16。
6%、8。
2%、6。
7%。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专用粉、专用米产量不断增加。
优质米和
一级大米产量5838万吨,占大米总产量的80%;小麦特制一等粉、
特制二等粉和专用粉产量5968万吨,占小麦粉总产量的79%;配
合饲料产量1。
3亿吨,占饲料饲料总量的80%.
2.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加工主体多元化格局呈现
产业布局向主产区集中。
2010年,东北3省(辽宁、吉林、
黑龙江)和长江中下游6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和四川)大米加工产能和实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2%和80%;黄
淮海6省(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小麦粉产
能和实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3%;辽宁、吉林、黑龙江、
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8个省区的玉米加工产能
和实际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9。
7%和88%。
2010年,东部、中部、
西部地区配合饲料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2%、30%和18%。
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加工主体多元化格局呈现。
2010年,
民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
3
售收入分别占总量的66%、25%和9%;大米产量分别占总量的
87%、1%和12%,小麦粉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7%、5%和8%,玉米
加工产量分别占总量的66%、26%和8%。
3.加工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2010年,日处理稻谷200吨以上的大米企业达1129家,是
2005年的3。
9倍;日处理小麦400吨以上的小麦粉加工企业达
427家,是2005年的3。
1倍;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504
家,是2005年的2。
6倍.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玉
米加工业前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38%,饲料加工业前
10强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21%,其中,最大的饲
料生产企业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进入世界饲料行业十强。
4.食品安全管理加强,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到“十一五"末,制修
订粮食加工标准400余项,2003年以前的标准全部得到更新。
全面实行食品质量安全(QS)生产许可证制度,大型企业基本
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认证。
食品和饲料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建立了905家中央和地方各级粮食质量检验机构、200家国家粮
食质量监测站(中心)、30家省部级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全
面开展食品、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力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一
4
定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5.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攻克了一批
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深加工关键技术,稻壳、米糠、玉
米胚和小麦胚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
大型粮食加
工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提升较快,日处理稻谷150吨、小麦1000
吨和年处理玉米30万吨、饲料20万吨等成套设备与工艺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二)主要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仍较粗放
粮食加工业总体上仍处于依赖资源投入的数量扩张阶段,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经营方式粗
放,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日处理能力在100吨以下的稻谷加工
企业占65。
2%,200吨以下的小麦加工企业占90。
4%。
布局分散,
区域发展不平衡,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稻谷、小麦加工行业
产能利用率只有43%和60%左右。
产品仍以初加工为主,专用型、
功能性产品偏少,综合效益低,2010年糙米、留胚米、营养强
化米产量仅占全国大米产量的3%,专用小麦粉、全麦粉产量仅
占总量的11%;部分大米、小麦粉产品过度加工,造成粮食资源
浪费和营养成分流失.
2.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食品安全有待加强
5
粮食加工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要求偏低,部分
产品缺乏统一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薄弱,从原料到产
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
部分企业法制和诚信意识淡薄,
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依然存在,
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3.科技研发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粮食加工科技研发重视不够,投入不足.2010年,粮食加
工业科技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
2%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
3%的平均水平。
基础研究薄弱,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
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数量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创
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足,关键技术装备的开发大多处于仿
制阶段,科技成果储备少、转化慢,产品技术含量低,高品质
产品少,制约粮食加工产业升级。
4.加工产业链条较短,综合利用水平偏低
稻壳、米糠、麸皮等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较低,产
业链不完整,缺乏深度开发利用,产品附加值低。
稻壳用于发
电和直接填烧锅炉的比例仅30%左右;米糠用于制取食用植物油
的比例不足10%,杂粮、大豆等加工副产物的有效利用率低。
5.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加工调控机制尚不完善
粮食加工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指导,支持粮食加工
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够,粮食加工调节粮食供求的市场化机制
6
尚不完善。
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于粮食生产,粮食加工引导生
产、促进流通和消费、调节供求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局
部区域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凸显,粮食加工终端产品
调控能力不强。
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应急加工、物
流、供应等环节不够完善,难以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对粮
食应急供应的要求。
(三)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
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在总量上将继续保持刚
性增长的趋势。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对粮食的需
求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粮食消费进一步多样化,居民
粮食消费趋向安全、优质、营养、方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粮食加工业发展空间较大。
(2)粮食供给稳步提高。
随着国家实施《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到2020年我国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增加1000亿斤,总量达到11000亿斤以上。
同时,各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推进粮食生
产核心区基地建设,粮食加工业的原料供给更加丰富,为粮食
加工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有利条件。
(3)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随着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粮
7
食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粮食加工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增强.不
仅可保证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便,降低生产成本,而且
凸显节能降耗和环保优势,为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提供强有力
的科技支撑。
(4)宏观环境继续改善。
随着国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
力度,粮食加工业日益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自2004
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快发展包括粮食加工业
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
2008年农产品初加工税收目录调整后,
降低了粮食加工企业的税负。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粮食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给予重点
支持.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逐渐改善。
2.面临挑战
(1)非食用加工需求增长较快。
受生物燃料过度开发、金
融投机行为等因素影响,粮食加工转化的需求增长过快,使粮
食供求矛盾加剧。
同时,气候变化等因素加剧了粮食产量波动,
原料稳定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强.
(2)生产成本压力增大。
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价格
上涨,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进一步缩
小。
同时,国际金融、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内粮食价格波动更加频繁,增加了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经营
风险。
8
(3)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资金和管理机制向国内粮食加工等领域转移,有利于推动我国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
同时,大型跨国粮食加工企业依靠资本、
技术、管理以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加快进入我国
小麦、稻谷加工等领域,国内粮食加工领域竞争加剧,内资粮
食加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挑战。
(4)节能环保任务艰巨。
部分粮食加工行业单位产品的能
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加快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
主线,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优化
产业布局和结构,强化质量安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增
强供给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完善现代粮
食加工体系.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性作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机制。
加强政府规划指导,
9
加大对粮食加工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投入
力度,合理引导和控制粮食的非食用加工转化。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产能增加与质量提高、产
业集中度提升与结构优化、原料供应与产能需求的关系,严格
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粮食加工业有序、健康
和协调发展。
安全卫生,营养健康。
以“安全、优质、营养、健康”为
宗旨。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倡导适度加工,合
理控制加工精度,提高出品率。
创新驱动,节能减排。
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
推进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化、产业化。
加快技术改造,淘汰技
术水平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品
能耗、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综合利用,绿色环保。
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粮食资
源综合加工及转化利用水平。
推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
加工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广低碳技术,推进清洁生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安全营养、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布局合
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产业发展水平
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供应
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其中,稻谷、小麦加工业接近或达
10
到世界先进水平,饲料加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到2015年,粮食加工业总产值达
到3。
9万亿元,2020年达到6。
9万亿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年
均增长12%,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一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
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建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知
名品牌。
——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满足粮食消费需求,确保2015年
和2020年口粮供给不低于5150亿斤和5050亿斤,饲料用粮不低
于4000亿斤和4550亿斤,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占玉米消费总量
的比例。
健全粮食应急加工体系及高效供应网络,到2015年大
中城市及重点地区的应急加工及供应覆盖面稳步提高,到2020
年形成覆盖全国的粮食应急加工及供应体系。
-—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粮食加工业标准体系日趋完
善,到2020年制(修)订粮食加工业标准1000项以上。
加工企
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到2015年和2020年大米、小麦粉总体合格
率分别达98%和99。
5%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3%和95%
以上.
——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自主化研
发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到2015年和2020年,粮食加工业技术进
步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45%,加工关键设备自主化率达到60%以
11
上和80%;分别建成6个和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20个和30个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明显提高,到2020年,米糠综合利用率达到35%左右。
粮食加工
业单位产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降低30%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
放比2010年降低20%以上。
专栏1: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注:
发展目标以前五或十年的平均增长率为参考值。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大力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按照确
保口粮、饲料粮供给,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要求,从严
类别指标2015年2020年
行业规模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212
供给保障
口粮供应(公斤/人)
饲料用粮(公斤/人)
>187
〉145
〉178
〉161
质量安全
制修订标准(个)
饲料产品合格率(%)
280
>93
1000
>95
科技进步
技术进步贡献率(%)
关键设备自主化率(%)
40
60
45
80
节能减排
米糠综合利用率(%)
单位产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
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
20
>10
15
>10
35
〉20
30
>20
12
控制玉米非食用深加工的盲目发展,严格控制以粮食为原料的
生物质能源加工业发展,促进粮食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和深加
工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粮食加工引导生产、满足消费、调节
供求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建立高效便
捷的现代成品粮供应体系,加强大中城市及重点地区供应渠道
网点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和“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积
极开拓农村市场,在农村推广连锁经营和优质服务,保障城乡
居民食用安全.
健全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体系。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
海、成渝等地区的特大城市、省会城市,以及其他重点地区,
依托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各级粮食储备库和现代粮食加工物流
园区,加强小包装成品粮地方储备、加工企业商业储存相结合
的粮食应急加工、供应和储运体系建设,确定一批大中型粮食
加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指定企业,合理布局应急供应网点,加
快建设粮食安全应急预警信息系统,确保调得出、用得上。
(二)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理引导企
业兼并重组,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
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改造提升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形
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区域性、专业型企业为支柱,中小型企
业为基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13
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上下游产业
的联合和一体化发展.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
推行系列化、优质化、方便化
粮食食品,着力发展专用米、专用粉、全麦粉等新型营养健康
产品,加快推动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及主食品工业现代化和产
业化,积极发展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方便食
品、休闲食品.加快研发新产品,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优、新、
特产品的比例。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强化卫生、环保、
安全、能耗的约束作用,建立产业退出机制,逐步淘汰一批工
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物耗高
的落后产能。
到2020年,分别淘汰稻谷加工落后产能3000万
吨、小麦加工产能1500万吨,玉米淀粉加工产能300万吨,饲
料加工落后产能1500万吨.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应用现代技术,加强粮食资
源深度开发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主食品工业现代化、健康谷物
食品加工与绿色储藏、饲料资源开发和现代饲料加工等关键共
性技术研发,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提升粮食加工业
整体技术水平。
14
专栏2:
粮食加工业重点推广的先进实用技术
加快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先
进实用技术装备,采用新型清洁生产技术,实施节能减排。
推
1。
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工艺及新设备
强化物料分级与磨撞均衡出粉技术、小麦剥皮制粉等工艺,面粉配粉及散运
技术;推广面粉品质改良技术和营养强化技术.
2.高效节能稻谷加工新工艺和设备
稻谷低温干燥、产地脱壳、糙米调质、低温升碾米(出机米粒温度升高低于
常规碾米机)等先进实用技术。
3。
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及设备
推广馒头、挂面、油条、风干方便面、速冻水饺等主食工业化生产技术;推
广米饭、米粉、米糕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4.玉米、杂粮、薯类加工新技术新设备
玉米干法加工技术、方便食品非油炸技术,开发多种早餐和休闲食品。
杂粮、杂豆精选技术;绿豆粉丝、红豆沙、马铃薯全粉、红薯粉条等生产新
工艺与装备。
5。
大豆食品及深加工技术
先进实用的豆制品加工工艺和设备,传统豆制品和新兴豆制品工业化生产技
术与设备,大豆蛋白功能性产品改性技术。
6。
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稻壳发电及热能利用等技术装备;棉籽壳、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食用菌新技
术,玉米芯残渣生产纤维乙醇新技术;麸皮、米糠、豆渣加工膳食纤维新技术;
玉米胚芽、米糠、小麦胚芽生产保健食用油等加工新技术;玉米皮、玉米蛋白、
玉米胚芽提取回收低聚糖、植物甾醇、玉米黄素、叶黄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食 加工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