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764707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98.11KB
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开学检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朝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
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①”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
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
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
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
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
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
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大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
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
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任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
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任,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
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
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
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
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
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
俸是俸钱,禄是禄米。
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
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
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处牒②,所在地支付。
唐德宗时期。
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
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
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员也在其列。
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
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
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延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委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
也许,这是致任官们更重视的规制。
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
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
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悬车: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②牒:
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唐朝,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
B.唐朝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致仕规定,四品、五品官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政仕。
C.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
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
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
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
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赐,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
例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
唐太宗时期把“战神”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
赏赐丰厚,还特意派人表达关怀。
D.唐朝时的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
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不能给人以特权的印象。
唐朝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
B.致仕官对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的重视程度比物质待遇高,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
C.唐朝对致仕官员的一种优待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此来提高相应的待遇。
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
D.唐代的政府官员通常都有致仕的保障制度,致仕官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需要有健康与稳定的制度保障。
【答案】1.B2.D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四品、五品官员”与文意不符,由原文可知,应为“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D项,原文为“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由所在地支付”,选项中少了“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这一条件。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C项,偷换概念,选项中的“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而原文为“给予现任官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员父祖授官,让他们因子孙而享受到致仕官员待遇”,“他们”指的是现任官员的父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长凳
周海亮
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大,我这样认为。
逢夏季,逢大雨,雨便把乡村浇得亮晃晃的,呈现一种模糊和扭曲的景致。
于是河水暴涨,黄浊,湍急,直冲而下,村人就跑出来,急匆匆的,却不是为了看景,村人没那个雅兴和时间,他们出来,是为了捞东西。
总会有可捞的东西。
河的上游连着很多村落。
河水里飘来垃圾、南瓜、巨木,甚至家具,当然,更多的时候,只会飘来一些碎草。
碎草被河边裸露的树根挡住,就有村妇拿了粪叉,捞半天,捆紧,带回家,晒干,可以煮五六碗的稀饭。
方言里,这叫“捞浮”,几乎每一个村人,都干过这事。
宝田与三麻同龄,论辈分,宝田管三麻叫“叔”,但从不叫,亲哥俩似的友谊。
那时三麻正跟一条鲢鱼搏斗,三斤多重的鲢鱼自己蹦上岸,三麻扑过去,手一滑,鲢鱼又蹦回到水里。
三麻骂,成心逗老子呢你。
这时他听到宝田的声音,凳子!
是长凳,放在堂屋,一次可以坐三四人的那种。
凳子从上游飘下来,被雨后的阳光照着,闪着木质的暗黄。
等凳子靠近,宝田便拿一根粪叉,看准了,猛地向岸边一划。
凳子在水中打一个旋儿,飘到叉子所不能及的地方。
宝田急了,凳子,飘了!
凳子,飘了!
他向着凳子喊,很无助的样子,却并不看三麻。
凳子飘出很远,颜色开始暗淡。
宝田向回跑,寻着更长的粪叉,或者棍子。
三麻正是这个时候,跳下水的。
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一个,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凳子救回。
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边哆嗦,一边拿手抚摸。
三麻说,多好的凳子啊!
三麻把凳子带回家,三个孩子争抢着坐。
一个孩子跛脚,很严重,吃饭时,几乎趴在地上。
三麻的女人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三麻说,好个屁,那是宝田的凳子。
女人便看着他,尽是不满。
宝田常来。
他对三麻说,这凳子,是我先看见的。
三麻说,是。
宝田说,我的叉子,没捅准。
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劲的跛脚儿子,说,是。
宝田就不再说话,有时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张地响。
有时三麻去找宝田。
三麻对宝田女人说,要是我不去捞那个凳子,凳子就冲远了。
宝田女人说,知道。
三麻对宝田女人说,家里孩子,腿不好。
宝田女人说,知道。
三麻对宝田女人说,下次再捞浮,如果有凳子,我拼了命也为你家捞一条。
宝田女人的嘴就撅起老高。
不会那么巧,她说,捞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你捞到凳子。
宝田火了,丢了手中的筷子,大骂他的女人。
女人就哭,数落着宝田的窝囊。
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
宝田来了,常常坐在上面。
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多好的凳子啊!
那年,没有为三麻和宝田再下一场大雨。
天热得很,三麻的承诺,被太阳烤焦了。
第二年夏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
好像所有的云彩都变成了雨,直接倒在了河里。
河水再一次暴涨,更浑浊,更湍急,河面变得更宽。
雨还没有停,三麻就叫上宝田,要去捞浮。
宝田说,等雨停了吧,会有凳子吗?
三麻说,现在去,会有。
还没到河边,两人就发现河面上飘着一只凳子。
尽管影影绰绰,看不确切。
三麻说,是凳子吗?
宝田说,像。
三麻就狂奔起来,奇快,宝田在后面喊,三麻!
三麻没有回答,依然狂奔。
他跳下了河。
三麻就这样被河水冲走了。
宝田还记得,三麻在河水中举起的那条“凳子”,不过是一个窄窄的硬木板。
尸体是在下游很远的地方发现的,三麻被泡得肿胀和惨白,像发过的笋。
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过去;众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过去;众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疯了。
她把跛脚儿子抓起来,扔到院子里。
然后抱着凳子,去找宝田。
她对宝田说,别再捞浮了,叫三麻回家吧。
宝田嘿嘿地笑,像哭。
她再说,三麻水性好,但水太凉,别让他下水。
宝田再嘿嘿地笑,更像哭。
她再说,三麻呢?
宝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泪说,对不住你,婶娘。
宝田头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婶娘,三麻女人感觉不是在叫她。
那以后,村人常常听到宝田在夜里,打她的女人。
女人的惨叫,传出很远。
后来我知道,三麻家中曾经失火,那条被宝田送回来的凳子,早已化为一把清灰。
小的时候,在雨后,我也常常和大我十几岁的堂哥,跑去捞浮。
我们捞到了碎草、葫芦、树枝、油桶、南瓜、竹篓、八仙桌。
我们捞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依然贫穷。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洪水暴发时,一对同龄而且很要好的亲兄弟三麻与宝田去捞浮,宝田先看到长凳,但最后是水性好的三麻跳到河里把长凳捞上来拿回了家。
B.逢夏季大雨,河上游的许多村落被暴雨冲垮受了灾,村里人们急匆匆地跑出来捞浮,凸显出故事背景时代特征,批判了当地村民的自私自利。
C.没有宝田女人和三麻女人的唠叨和自私自利,就不会有后面悲剧的发生,女性的偏狭是造成三麻悲剧的根源。
D.周海亮的小说《长凳》选材小,立意却以小见大,通过大量言行描写细腻生动地表现人物心理,使我们得以透视那个时代复杂的人性。
5.小说里的三麻是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小说中的标题是“长凳”,请结合全文赏析这个标题的妙处。
【答案】4.D5.①友爱、善良:
论辈分,三麻是宝田的叔叔,但他从不以辈分压人,两人好的似亲哥俩;捞到长凳后心存愧疚。
②爱孩子、水性好:
为跛脚儿子留下凳子忍受愧疚;没费劲就把长凳捞回。
③讲信用:
对朋友说到做到,拼了性命为宝田捞长凳。
6.①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围绕“长凳”展开,人物的命运随之发展变化,“长凳”是贯穿小说的线索;②有利于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面对“长凳”,宝田咄咄逼人,显得自私自利,而三麻谦让,但又为了孩子而留下长凳,体现了他对孩子的爱(为了替宝田再一次抓到长凳,他冒险而行,说明他讲信用)。
③有利于彰显了小说的主题,相亲相爱的人因为一个长凳而发生矛盾,甚至生死两隔,作者揭示了那个贫困时代里百姓卑微的生存状况,但也讴歌了传统的道德和人性美(三麻为了践行诺言而牺牲)。
○4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4.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的基本能力。
仔细阅读小说,读懂小说,比对与备选答案之间的差异。
A项错在“很要好的亲兄弟三麻与宝田”。
小说中介绍三麻与宝田是叔侄,不是兄弟。
B项错在“当地村民的自私自利”。
其实村民捞浮是因为家里很穷。
C项错在“女性的偏狭是造成三麻悲剧的根源”。
三麻悲剧的根源是村民的贫穷和在贫穷面前的麻木。
所以D项正确。
5.试题分析:
题干是“小说里的三麻是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小说情节,从文中找出有关三麻的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再结合侧面描写,然后概括分析三麻这一人物形象。
情节:
宝田与他叔侄关系,但从不叫他叔,两人好的似亲哥俩。
水性好没费劲就把长凳捞回。
捞到长凳后,为跛脚儿子留下凳子忍受愧疚。
拼了性命为宝田捞长凳。
这表明三麻是一个善良友爱,疼爱孩子,信守承诺的人。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此题从“善良友爱”、“疼爱孩子”、“信守承诺”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6.试题分析:
题干是“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做赏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作用的能力。
以“我”作为叙述的独特视角,其好处是:
1、便于抒发情感,进行心理描写。
2、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3、能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要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在结合文本的前提下理解和分析,在分析时,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揭露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阅读文章,了解到在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通常情况下即指作品中的“我”,这个“我”是故事中人,而不是置身故事之外的作者。
“我”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者和见证者,且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显得更真实亲切,便于抒发感情。
“我”也和三麻、宝田一样经历了那个贫穷的时代,经历了“捞浮”,是组成人物群像中的一个,更真切地反映小说的主题在悲悯之外又增反思。
以“我”的感悟,“我们捞到了很多东西,但我们依然贫穷”带出新的思考,我们透视了一个那个贫穷的时代,表现了人物在贫穷中的无奈和贫穷中的善良,上升到人性的高度。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8年1月5日,合肥火车站,一列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女子以等丈夫为由阻止列车关门发车。
1月9日上午,合肥火车站派出所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事发列车是G1747次开往广州南的列车,该趟列车属于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广州铁路公安局正在调查处理。
网络视频显示,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正在打电话,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让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老公。
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
材料二:
据安徽交通广播FM90.8最新消息,据了解,该女子为合肥人,当天该趟列车G1747因天气原因,进入合肥站时已晚点,计划在合肥站停站时间为15分钟,该女子的行为并未造成列车进一步晚点,在列车停车至第14分钟时,该事件得到处理,没有造成网传的导致列车延误4分钟。
目前,该女子已交由铁路警方进一步处理。
材料三:
安徽合肥一女子于近日强行阻碍高铁发车,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涉事女乘客还是一名教师。
1月9日下午,该涉事女子罗某的主管部门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公布了对其的处理结果。
新闻通气会上,合肥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通过网络了解到事情后,区教体局成立了事件调查处置小组,分别向合肥火车站和当事人了解了真实情况。
表示此举行为极坏、影响恶劣。
该负责人称,事件发生后,庐阳区教体局召开局党委会,对此事件作出如下处理:
一、责成当事人罗某立即停职检查;二、勒令罗某所在的小学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深刻检查,深入调查事件原因,依法依规依纪处置到位;三、区教体局举一反三,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学法守法及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严厉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材料四:
@安徽铁路公安在线1月10日消息,1月5日16时44分,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
公安机关对此开展了调查取证。
1月10日上午,罗某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铁路警方提醒:
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原题为《情况通报》)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涉事女子,强行阻止高铁关门发车,是为了等未及时检票上车的丈夫。
B.材料一,事发列车G1747次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是广州南站。
C.材料二,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该趟列车驶入合肥站时已经处于晚点状态。
涉事女子的行为没有造成列车的进一步晚点,说明网传消息部分不属实。
D.材料三,涉事女子是安徽省合肥市某小学教师,鉴于其行为影响恶劣,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对当事人给予撤职检查处理。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涉事女子以等丈夫为由阻止高铁关门发车,该行为极坏,影响恶劣,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
经多部门介入,目前已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
B.事件发生后,涉事女子工作单位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不仅对当事人进行处理,还举一反三,要求罗某所在小学的教师作出深刻检查,以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C.涉事女子阻止高铁关门发车,属于个人行为,且其教学工作并无过失。
教育主管部门处罚不当,属于反应过激。
D.涉事女子不仅是一名普通乘客,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
另外,作为母亲,在自己孩子面前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E.网络媒体的发达,是这次事件能广泛传播并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
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热点事件的看法。
9.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7.D8.AD
9.启示:
(1)出行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2)作为工职人员应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
如若犯错,当勇于承担责任,虚心接受批评。
(3)相关部门要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恶化。
(4)人们应文明上网,共同维护网络空间,谨慎面对网络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解析】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上级主管部门对涉事女子的处罚是“停职”而非“撤职”。
8.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要求罗某所在小学的教师作出深刻检查”错误,原文是“勒令罗某所在的小学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深刻检查”;C项,教育主管部门的处理并不过激,该女子的行为违反了师德规范。
E项,网络自由便捷,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发表看法。
9.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谈自己的观点,不要抛离原文。
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该事件得到处理,没有造成网传的导致列车延误4分钟”“该负责人称,事件发生后,庐阳区教体局召开局党委会,对此事件作出如下处理”“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从出行安全、工职人员的影响、相关部门的监督、文明上网的角度作答。
点睛:
新闻调查提建议、谈启示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崇文,字崇文。
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
开元中,再表其闾。
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
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累官金吾将军。
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
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
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
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
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
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明日,战万胜堆,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
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
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
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
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诏令刻石记功于鹿头山。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扞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
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
居邠三年,戎备整修。
卒,年六十四,赠司徒,谥曰威武。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B.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C.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D.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卯、辰。
属于十二地支。
地支和天干组合在一起可以用来纪年,地支又可以用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B.觐谒,即入觐,是古代政治礼节,指地方官员入朝朝见帝王。
后引申为下级拜见上级或朋友间的礼节。
C.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D.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如“闾巷、闾里”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崇文能征善战,屡受封赏。
高崇文率三千军马大破吐蕃侵略者,被封渤海郡王;平定刘辟叛乱,刻功东川。
B.高崇文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高崇文率军过兴元时,士兵中有人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他下令立即斩首示众。
C.高崇文爱护百姓,秋毫无犯。
高崇文率军进入成都时,为不惊扰百姓,让军队驻扎在偏远的郊区,对财物秋毫无犯。
D.高崇文不通文字,恃功而侈,高崇文自恃有功,洗劫蜀地国库且拥民自重,因此害怕朝廷猜忌,不敢入朝觐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2)衣冠胁污者诣牙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贵州省 铜仁 第一 中学 下学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