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docx
- 文档编号:376201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7.63KB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docx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第2标段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第2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第2标段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第2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第2标段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编制:
_
审核:
_
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第2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作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施工企业应尽的义务。
***************第2标段项目经理部将按照ISO14001:
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各施工队对应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
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科室分工管理、安全环保部监督指导、各施工队实施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目标
我们的管理目标是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施工(即同时设计和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入使用),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本合同段内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河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努力将第2标段建成53省道改建工程上最环保型路段。
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关系子孙后代,宁可增大工程成本,也要做好环保工作。
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原则及体系
环保、水保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向管理责任到底,横向管理责任到边”的管理体系。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及体系图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环水保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安全、质量科
负责人:
作业队环保、水保管理小组
队长负责
班组环水保小组
班组
班组环水保员
班组长
环水保监督小组
安全员
环水保专检小组
质检员
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制度
1)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1)施工准备阶段
①工程开工前,项目部与各施工队及劳务方签订合同,要有明确管理措施和环保目标的“环保责任书”。
②对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的建设要有详细的规划设计,报请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必须要留有原地貌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进行归档保存。
(2)施工期间
①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保措施贯彻于施工生产全过程中。
②作好环境保护实施记录(包括影像资料)及文档的管理,详细记载施工前、后的环境状况,各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③将有关原始地貌的影像资料底片及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一律输入计算机保存。
④工程完成后,配合监理对施工前后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并附上相关影像资料说明。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每个工程项目完工后,配合监理部对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队伍方可正式撤离现场。
2)环保、水保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组织本单位施工参建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省、部和业主指挥部、监理部下发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交底书。
(2)积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明确本单位环保要求,制定和落实本项目环保措施。
(3)加强日常检查和监控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废气、强光、水土保持的监控、检测、检查及管理,记录存档。
参加由业主指挥部、监理部组织的环保工作评定工作。
(4)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材料的消耗,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5) 清理施工中产生的水泥混凝土碴块,水泥混凝土碴块要尽可能再生利用到边坡护砌中。
(6)施工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
当施工工地距居民住宅区小于150m时,不得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55dB)的机械作业(夜间22:
00至次日6:
00停止施工)。
(7)项目部督促施工作业队对施工路段及便道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施工作业队应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经检验符合环保标准后,才能排放到河流或溪沟中。
(8)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混凝土搅拌站;不得堆放或倾倒任何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不得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取土、弃土,破坏土壤植被。
(9)作业队在施工时应保护农田灌溉系统,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以保证不影响或不中断农田的排灌作业。
临时设施应保证不影响当地农田的高峰排灌作业。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细则
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基本标准
(1)环保、水保作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考核施工队及有关人员工作成绩的依据。
(2)各施工方案中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
(3)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大小,建立相应有效的环保、水保自我保证体系和信息网络,并经常运转。
(4)施工现场有烟尘、噪声及环保、水保管理工作的自检记录。
(5)施工现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环保、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行考核检查,并做好记录。
(6)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8)临时施工道路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
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坚持洒水降尘。
(9)凡进行现场搅拌作业的,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出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10)现场存放油料,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11)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用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12)对施工噪声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培训教育
(1)做好环境知识的培训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环境知识,熟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掌握本岗位环境影响和环境因素,提高员工环保意识,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对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筹安排,由项目部安全环境监察部门管理。
(2)项目部安全环境监察部门根据年度施工生产需要,认真编制年度环境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员工培训教育计划,一并下达各施工作业队实施。
(3)侧重对环境保护工作骨干、关键岗位人员的强化培训教育。
(4)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侧重特种岗位作业、环境工作人员的送培。
(5)经理部根据本项目特点和生产需求,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培训教育工作。
(6)项目部履行用人单位职责,全面掌握本单位员工培训教育情况,安排员工培训教育,进行环境技术交底,履行“三级教育”中的施工队和班组级环境教育及员工转岗培训教育职责,满足培训教育内容。
(7)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由使用单位、开发设计制造单位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环境知识和环境影响评价知识技能的培训。
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文物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历史文物、古墓葬、古生物化石及矿藏等,应立即停工,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当地政府、文物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施工中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①路基开挖地段,应选择对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
边坡挖成后,要全面防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植被破坏。
②山地、台塬切坡时尽量采用机械作业,滑坡地区不准放炮,应筑好挡土墙后再切坡;禁止顺坡弃渣毁坏河道、农田和造成水土流失。
③路堑和高路堤边坡施工、开挖形成的裸露土地及集中弃土、渣的地区应及时种植草皮、树木,岩质边坡栽植蔓生植物。
④在沟壑地弃土、渣时,应按规范的有关要求,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涵管、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
处理借土、弃土区要平整或复耕或种草绿化。
⑤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事先的书面指令外,不得干扰或改变现有河流、水道、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自然水流状态。
(3)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饮用水源。
施工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隔油池、气浮设备和二级生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冲洗骨料水或施工废水,经过过滤沉淀或其他方法处理后方可排入河中。
②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将生活水源隔开,并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对清洗拌合设备及工具的水泥浆、油垢等在排放前,采取过滤、沉淀妥善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4)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①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定期检修,对施工道路进行维修,根据气候情况洒水防尘,防止施工引起灰尘对乡村和农作物的污染,防止对生产人员和其他人员造成危害。
②弃渣、土和砂石料、水泥在运输中采用篷布履盖严密,装料适中,不得超限,防止材料沿途洒落。
③对于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储存材料用彩条布履盖严密,避免因风吹而造成环境污染。
④干燥季节进行路堤和路面基层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洒水碾压,避免扬尘。
(5)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①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建立垃圾池,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的垃圾分别集中堆放,定期运至环保、水保部门指定地点倒弃。
②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挖除的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6)噪音控制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严禁鸣笛。
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距居民较近地段,严格控制噪音,不得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业;
4)施工具体细则
(1)路基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路基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冲刷边坡。
取土场、弃土场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产生的振动、噪声、扬尘应减小到最低限度。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环保、水保要点
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
地表清除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在清除表层淤泥、杂草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
对于古树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树根挖除深度以正好挖除为宜。
清除物中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尽快运至经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所确定的弃碴场,不得随意丢弃。
对于挖出的表土,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选择地形平坦的地点集中堆置,可用于将来沿线绿化和地表恢复,堆置期间应有防雨设施覆盖,以防止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可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的拆除,若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在拆除时,宜整体大部分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并对正常排水做出妥善安排。
拆除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路基开挖环保、水保要点
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a、土石方开挖
将开挖范围严格控制在施工范围内,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和土壤.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光缆、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
路基开挖,应有相应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尽可能利用。
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和超挖。
若发现实际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时,特别是土质较设计松散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保证坡面稳定。
施工过程中如修建平台后边坡仍然不能稳定或大雨后立即塌陷时,应考虑修建石砌护坡,在边坡上植草皮或做挡土墙。
在雨水充沛地区,应及时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避免产生边坡崩塌、滑坡。
剥离表层土予以保护和利用,若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转运至可供耕作的地块加以平整和利用;如果需用于本地生态恢复的,应在施工区域附近集中堆置,并设置相应的防雨和排水设施。
对于施工取土,需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同时要做到计划取土,及时还耕。
对于公路两侧取土,要做好规划,需有利于荒地改造。
部分地区可与修建养鱼、虾池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与路基保护一定的距离,杜绝随意取土,禁止在河渠、河堤取土。
挖、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免雨季施工,尽可能安排在11月~4月间,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
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并做到填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开挖回填时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在有地面径流汇集处开挖路基以及在临时土堆周围、还有其他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设置沉淀池,作用是雨水流经时流速减慢使泥沙下沉,防止水土流失。
泥土沉淀池沿线长度视需要确定,沉淀池可用挖掘机在路基旁开挖出0.5~1m深、20~30m²的凹地,并在沉淀池的出水一侧设置土工布围栏,使泥沙再次受到拦截。
当路基建成、排水涵管铺设完毕后,推平沉淀池。
b、弃方的处理
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堆方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等相关安排。
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和破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开挖中挖出的未被利用的剩余材料、清理场地的杂物和废料,以及不适合作路堤填料的材料,不得任意废弃,都应运送至图纸所示的地点(弃碴场)堆放。
沿溪及沿山坡和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必须严格在指定的弃方场弃方。
弃方运输过程中应有覆盖,并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将因运输造成的沿线土壤和植被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改河、改渠、改道开挖出的土石方除可利用外,应按弃方妥善处理。
c、石方爆破
凡不能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的石方,才可采用爆破法开挖,石方爆破作业应查明空中缆线、地下管线的位置,确定爆破作业的危险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
在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派人看守,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在风景名胜等受保护区域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应预先作爆破效果分析,包括飞石、地振波的影响范围,采取减振等保护措施,以免破坏保护对象。
如采用减弱松动爆破都无法保证安全时,可采用人工开凿、化学爆破或控制爆破。
石方开挖,应充分重视挖方边坡稳定。
在地形、地质、开挖断面适合时,应采取预裂、光面爆破技术开挖边坡,减少对山体的扰动,保持边坡稳定。
石方爆破作业应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减少爆破振动影响。
路堑开挖前先挖截水沟,挖至设计高程后及时砌筑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并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坡面崩塌造成的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需要爆破时,如附近有村庄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剂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
夜间禁止开山爆破。
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确需放炮作业的,应先检查被保护建筑是否属于危房,适当加固,并加以阻挡和防护,防止飞石,并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山地或森林等野生动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域,爆破前宜采用人工手段对爆破区内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进行驱赶,避免其因爆破造成意外死亡。
开山施工应特别注意避免对特殊地貌景观的破坏以及避免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边坡修整
边坡开挖后出露的块石及植物根系应尽量予以保留,以减少开挖面土壤的散落,开挖面的坡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以免造成坍塌或加剧水土流失.
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程序,分段施工,尽量减少工作面。
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开始护坡、挡土墙、路基边坡植草、铺砌排水沟等工程。
完成一段后再开始下一段工程。
及时开始边坡的护坡工程和绿化植草,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
这种综合治理的成功办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路堑边坡滑塌造成的水土流失,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好坡度。
拟设挡土墙的路堑,为及时防护,可采取纵向分段挖掘法,以便同时分段修筑挡土墙。
拟设防护工程的边坡,当防护工程不能紧跟开挖施工时,应暂时留下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或放缓坡度,待防护工程施工时再刷坡挖足。
e、噪声控制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路堤填筑环保、水保要点
路堤填筑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边坡冲刷,确保路基稳定。
施工机械引起的振动、噪声、扬尘,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在学校、疗养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应停止作业,若确需连续作业,应报环保有关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路基施工中,应保持通行道路湿度,避免过往车辆卷起扬尘,污染周边空气环境。
应严防施工机械跑、滴、漏油,以避免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
运料车辆应加盖蓬布,按照指定路线形驶,在已建成通行的道路上行使,应保持原有道路整洁畅通。
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开雨季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
在雨季来临之前安排将开挖回填土方的边坡的排水设施处理好,并防止路基施工中发生污染农田事件。
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并做到施工用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路堤填土后应立即平整顶面并压密实,保证适当的排水横坡,边坡铺砌前挖设临时急流槽并用塑料布铺底,雨季时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防止护坡面的水土流失。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要先做初步挡护再进行开挖或填土,防止土、石进入河流或谷地影响水质和泄洪,路基工程工序结束以后再重新按计划要求修建挡墙。
借方土料场使用前,应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置,配以防淤排水设施(同挖方的表土处理)。
填筑路基时,应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查压实度,并要求填土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只有分层控制填土的压实度,才能保证水土流失量。
对填石路段,采用冲击式压实机械,还应防止强烈振动对周边结构物产生的危害。
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临时坡面应做集中排水槽;暴露面及时压实、及时洒水,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并控制扬尘污染。
运输路线经过住宅区、学校等敏感地区时,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交通噪声干扰人民生活。
该阶段施工场地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特殊路基处理
a、软土地区路基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应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稳和路桥沉降差等问题。
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保持基地干燥。
淹水部分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
软土、沼泽地基应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条件、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超载预压、反压护道、渗水及灰土垫层、土工织物、碎石桩、轻质路堤、深层加固等措施。
为加强效果,各项措施可配合使用。
软土地区下层路堤,应采用渗水材料填筑;路堤沉陷到软土泥沼中部分,不得采用不渗水材料填筑,其中用于砂砾垫层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cm,含泥量不大于5%。
b、滑坡地段路基
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山坡的不稳定土(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带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
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山区公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勘察工作繁重,防治工作艰巨。
对大型滑坡应尽量绕避,当路线绕避困难,或经济上显著不合理而又必须通过滑坡时,应根据滑坡规模的大小,进行具体方案选择,采取综合治理,并力求根治。
未处治之前,禁止在滑坡体上施加荷载(如停放机械、堆放材料、弃土等)。
滑坡直接影响到公路路基稳定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都必须做好地表及地下水的处理。
对于滑坡顶面的地表水,应采取截水沟等措施处理,不让地表水流入滑动面内。
必须在滑动面以外修筑1~2条环形截水沟;对于滑坡体下部的地下水源应截断或排出。
对于挖方路基上边坡发生的滑坡,应修筑一条或数条环形水沟,但最近一条必须离滑动裂缝面最少5m以外,以截断流向滑动面的水流。
滑动上面出现裂缝须填土进行夯实,避免地表水继续渗入,或结合地形,修建树枝形及相互平行的渗水沟与支撑渗沟,将地表水及渗水迅速排走。
当挖方路基上边坡发生的滑坡不大时,可采用刷方(台阶)减重、打桩或修建挡土墙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路基边坡稳定,同时,宜修筑排水沟、暗沟(或渗沟)排出地下水。
滑坡较大时,可采用修建挡土墙、钢筋混凝土锚固桩或预拉应力锚索等方法处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其基础都必须置于滑动面以下的硬岩层上或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同时宜修筑深渗沟、排水涵洞(管)或集水井等排除地下水或修建地下截水墙截断地下水。
对于填方路堤发生的滑坡,可采用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等方法处理。
当滑坡较大时,或采用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钢筋混凝土锚固桩、预拉应力锚索等方法处理,修建构造物的基础必须置于滑动面以下的硬岩层上或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
对于沿河路基发生的滑坡,可采用修建河流调治构造物(如堤坝、丁坝、稳定河床等)、挡土墙等方法处理,其构造物的基础必须置于河流冲刷线以下设计要求的深度或硬岩上。
滑坡表面处治可采用整平夯实山坡、填筑积水坑、堵塞裂隙或进行山坡绿化方法固定表上。
c、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
崩塌一般是指岩崩与塌陷的总称。
在陡峭山岭地区修筑公路,由于地质历史与地质背景的不同,以及受当地地形、气候、岩性、地层构造等特点、地震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斜坡上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崩塌现象,崩塌对路基稳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在公路勘察中应对崩塌作出预测和稳定评价,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岩堆则是指陡峻山坡上,岩体崩塌物质经重力搬运,在山坡坡脚或平缓山坡上堆积的松散堆积体。
在岩堆地段修筑路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求稳定。
路基通过岩石容易崩塌地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治,都必须排除崩塌地段对路基造成损坏的潜在威胁或隐患。
同时,必须采取预防岩石坍塌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施工中的安全。
岩堆上部的挖方地段,如有塌落危险的危岩,用一般防护工程不能防止塌落时,应采用清除的办法处理(清除过程中,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安全施工)或采用修筑防止落石工程如岩石加固(或锚固)工程,落石防护棚、防护栅等进行防护。
设置封面或护面墙以阻止岩表面风化发展,防治零星碎落。
清除山坡或边坡坡面崩落的岩块,并放缓边坡。
在基岩破碎严重,落石经常发生的路段,采用拦石墙与落石槽等拦截构造物。
对在边坡上局部悬空的岩石,可视地形和岩层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或水泥砂浆片石支顶。
当边坡为软、硬岩层相间的地层,软岩部分风化严重形成凹壁时,可采用内部干砌片石,表面水泥砂浆砌片石嵌补。
对有软弱结构面易引起崩坍的高边坡,可采用锚杆喷射砼护坡,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和扩大。
当崩坍量大,发生频繁而设拦截构造物有困难时,可采用蝗洞、棚洞等遮挡构造物。
岩堆地段的路基处理宜在旱季施工,并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
岩堆地段的施工,应先做好临时排水系统。
对于地表水应予拦截引离,防止渗透;对于地下水应采取渗沟、盲沟及平孔等排水措施。
禁止在岩堆处盲目加载或减载,影响或破坏堆的稳定性。
d、泥石流地区路基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路线通过泥石流沟时,应对地貌特征、泥石流的规模、危害程度、流体性质、物质组成、发展趋势等沿沟进行实地调查,掌控泥石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环境保护 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