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理学词典.docx
- 文档编号:375600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60KB
农业地理学词典.docx
《农业地理学词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地理学词典.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地理学词典
农业地理学词典
●农业地理学
基本定义:
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其任务是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利于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业地理学的特点是:
①地域性,科学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②综合性,从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③边缘性,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的交接领域;④实践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属应用基础学科。
农业地理学发展历史较早。
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中,即分区评述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情况等。
在西方,该学科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才开始发展。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H.Thünen)著《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首次探讨了不同农业类型与集约化水平的分布规律,成为农业区位论的代表作。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已拓展到统计农业地理、生态农业地理、农业土地利用、农业景观地理、区域农业地理、农业地理学理论等,并出版了一些代表性著作。
如美国贝克尔(O.E.Baker)的《世界农业地理》、联邦德国奥特伦巴(E.O.Otremba)的《普通农业地理学和工业地理学》,英国西蒙斯(L.J.Sy-mons)的《农业地理学》,苏联拉基特尼科夫(A.N.Rakitinikov)的《农业地理学》等。
中国现代农业地理学兴起较晚。
20世纪30年代张心一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胡焕庸的《中国之农业区域》,金陵大学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等,是初期的农业地理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地理获得了较快发展,主要著作有《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全国综合农业区划》、《全国1:
100万土地利用图集》、《中国农业地图集》等。
(郭焕成邓静中)
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农业评价。
着重研究其对发展农业的可能性及有利与不利影响;②农业历史地理。
着重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特征及地域变化;③农业部门地理。
主要研究农业各部门或作物的地域分布特点、生产水平、增长潜力与发展途径;④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方式和途径;⑤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研究其形成、结构及地域特征;⑥农业区划。
着重研究农业区的形成条件、生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⑦农业地图。
编制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土地利用图、农作物分布图、农业类型图等。
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地图表示法,区域类型法,计量模式法,计算机与遥感信息利用法。
●农业布局
又称农业配置。
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合理的农业布局要求农业各部门和作物尽可能分布在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而每个地区内的农业各部门又保持着合理的比例,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
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常把“地”理解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统一,或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
如在农业生产中指从各地区的光、热、水、土、生物、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技术等具体条件、生产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的实际出发,根据市场和国民经济需要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以获得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姜德华)
●农业区位论
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H.Thünen)首先提出。
他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1826年出版《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即在中心城市周围,在自然、交通、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杜能称作“经济地租”)的大小。
纯收益成为市场距离的函数。
按这种方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的6个农业地带:
第一圈称自由农业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化程度逐渐降低的农耕带;第六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为未耕的荒野。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首次确立了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杜能以后百余年来,有大批农业经济学家先后多次论证、应用和修订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
如劳尔(E.Laur)应用杜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营地带,并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
由于杜能学说只考虑市场距离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现代农业区位论者除考虑这一因素外,还考虑自然、技术、社会、行为、政策因素。
同时,研究农业区位更多注意农业区域的优化组合,以便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郭焕成)
●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属地域生产综合体的一种类型。
是农业生产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代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辅助性生产部门或自给性生产部门所组成的综合农业地域系统。
其形成和发展是农业生产劳动地域分工高度发达的结果。
每一个完整的农业区都是一个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
其内容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多种设施和综合技术配套服务体系。
在组织形式上,由农户、专业户(组、村)、公司、服务社(队)等组织联合体。
按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来规划、组织农业生产,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地区农业生产专门化与协作的发展;有利于正确处理主导部门与辅助性生产部门的关系;有利于区域农业的综合技术配套与联合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村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和园田化;有利于组织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合理布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居民点和生产与经济中心。
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等。
一般粮食基地、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具备综合体的某些特点,可视为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初级形式;随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工业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步向农一工业生产综合体转化,可视为中级形式;在此基础上,因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形成农工商相结合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可视为高级形式。
如中国以顺德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在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的基础上,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创汇型农业,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商业、外贸、服务和旅游等一整套综合体系。
(姜德华)
●农业区划
按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农业区。
是研究农业地理布局的一种重要科学分类方法。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来划分农业区,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提供科学依据。
内划内容主要包括:
①农业自然条件区划。
着重分析不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与农业布局的关系;②农业部门区划。
着重研究农业各部门或农作物的生态适应范围、生产布局特点及其地域分布;③农业技术改革区划。
着重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技术改革的方向和途径;④综合农业区划。
在上述3个区划基础上,从综合观点出发,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划分各具特点的综合农业区。
以上4种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前3种是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而综合农业区划是全部农业区划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划分农业区的原则为:
①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类似性;②农业生产特征和发展方向的类似性;③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和关键措施的类似性;④保持一定的行政区界的完整性。
农业区划是多部门、多层次和多目标的,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
按横向体系,有为农业服务的各种自然区划、部门区划、技术改革区划、综合区划。
按纵向体系,有农业地带(或农业区)、农业亚地带(或农业亚区)、农业小地带(农业小区)等。
农业区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志和指标,大致分为比较单一的主导指标和综合的多指标。
前者以农业生境条件或农业本身特征为主,如气候、土壤、地貌条件,以及作物组合、经营方式、生产水平、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等。
后者用多种指标分区,如美国惠特尔西(D.Whittlesey)于1936年选用5个要素划分世界13个农业区,即:
①作物和牲畜组合;②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④农业机械化方式和水平;⑤建筑物形式及其他农用设施结构。
苏联学者拉基特尼科夫(A.N.Rakitnikov)1970年提出农业区划指标体系包括4类,即:
总的指标(如农业专门化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技术一组织指标(如部门及作物结构、经营方式及地域组织指标),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和评价农业生产条件的指标。
今后的趋势是运用多变量的数学分析方法来解决农业区划分的综合标志和指标问题。
(郭焕成)
●农业地带
面积比较广阔、且与生物气候带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地域。
地带内具有类似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水热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是反映大范围内农业生产分布规律的地域单元,并为农业生产地带性差异和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大范围的农业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农作物分布的变化规律是:
喜凉作物(如燕麦、黑麦)→中温作物(如玉米、高粱等)→喜温作物(如棉花、水稻等);农作物的熟制变化规律是:
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
农业地带因受自然因素和人类农业活动影响,其内容和界线划分与自然地带不同,它主要着眼于大范围的自然差异和农业生产特征,其划分方法有二:
一按集约化程度高低划分,称为自然农业地带;另一按专业化(专门化)程度高低划分,称为农业专门化地带。
前者如苏联学者拉基特尼科夫(A.N.Rakitnikov)根据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业商品产品构成指标,将全苏划分为25个农业地带,它们大致同按生物气候指标划分的自然地带相适应,故称作自然—农业地带。
自北而南大致有:
北方养鹿(驯鹿)—狩猎地带,欧洲北部与西伯利亚—农业地带,北方乳用养畜业地带,西北部亚麻、马铃薯、谷物及发达的乳用养畜业地带,西部甜菜、谷物及乳—肉用养畜业地带,西南部谷物、向日葵、其它经济作物及乳—肉用养畜业地带,西伯利亚谷物—乳品地带,南方植棉业地带,亚热带多年生作物地带等。
后者在商品性生产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反映人类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发展形成的农业地带,如美国划分为北部玉米带、小麦带、南部棉花带、东北部滨湖乳业带、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湾沿岸水果—蔬菜带。
农业地带包含若干农业区,内容复杂,属于大范围内的宏观农业布局研究,可为国家和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郭焕成)
●农业区
农业生产上具有类似的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定区域。
是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和地域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区际差异性和区内共同性的特点。
属经济区的类型之一。
农业区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不仅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其产生、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商品化程度及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要求相联系。
农业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性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
最早的农业区是农业自发的自然分区。
以后根据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特点的差别,因地制宜地划为各种农业区。
每个农业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农业结构。
农业区有一定的层次和等级,高层次农业区主要反映农业生产大的地域差异,范围较大,农业结构复杂,着重于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低层次农业区主要反映农业生产小的地域差异,范围较小,农业结构较简单,着重于作物结构。
高层次农业区包括若干低层次农业区。
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如全国农业区主要为指导全国农业生产、县级农业区主要为指导县级农业生产服务。
研究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变化,是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合理地域分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郭焕成)
●农业规划
全面的、长期的农业计划和部署。
是根据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现有生产基础以及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和进一步利用改造的潜力与可能性,拟定具有一定年限的、有科学根据的农业发展设想、轮廓指标、投资安排及主要实施措施等。
农业规划属于指导性计划,具有综合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特点。
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潜力的分析评价和前景预测;②农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区域布局;③农业部门结构、规模、速度及水平;④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战略措施与步骤。
农业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有:
正确贯彻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正确评价当地农业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量力而行,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以提高效益为前提,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农业规划和农业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者是制订计划的基础和依据,后者为农业规划近期实施的内容。
(郭焕成)
●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热带作物、蔬菜、木材、畜产品、水产品等。
其形成条件是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适宜,原有生产基础较好;资源量丰富、生产发展潜力大,在全国或地区商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商品量大,商品率高,交通运输较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大量地提供各种重要的商品性农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外贸出口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如商品粮基地有:
苏浙太湖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苏皖江淮地区、江西鄱阳湖平原、黑龙江和吉林中部松嫩平原及黑龙江三江平原共9大片。
棉花生产基地有:
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黄淮平原及南疆等5个片。
甘蔗生产基地有:
福建东南沿海、广东中部沿海、广东琼雷地区、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等6个片。
甜菜生产基地有:
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新疆马纳斯地区等4个片。
热作生产基地有: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闽东南、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等,分别建立橡胶、椰子、咖啡、胡椒、油棕、南药、热带香料和热带水果等生产基地。
木材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云贵高原南部、西藏高原东南部和江南丘陵山区。
这些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生产专门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使国家商品性农产品生产有了基本保障。
(姜德华)
●农业类型
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
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
同一类型具有类似的生产条件、结构特点、经营制度、土地利用方式、发展方向与途径。
农业类型是农业分类的概念,包含有系统的或分类的特征,着重农业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农业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空间分布上往往不连片,可重复出现。
农业地域类型可作为基层的农业区,是农业区划的基础;较高层次的农业区是若干农业类型的地域组合。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相同,前者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后者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即各农业部门在地域上的组合形式。
农业类型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①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与分布规律;②农业部门结构、生产特征及其相互联系;③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④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国际地理联合会于1964年成立农业类型委员会,组织世界各国开展农业类型研究,其中以波兰农业地理学家柯斯特罗维茨基(J.Kos-trowicki)的研究较多,他提出用4组特征(社会、管理技术、生产、结构)和27项指标,将全世界划分为61个农业类型。
中国农业类型研究较薄弱,只在少数典型地区开展,如广东省中山市、四川省甘孜阿坝地区、甘肃省河西走廊等。
科学地划分农业类型,为实现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郭焕成)
●集约农业
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
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
衡量集约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两类:
①单项指标。
如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平均占有的农具和机器的价值(或机器台数、机械马力数)、电费(或耗电量)、肥料费(或施肥量)、种子费(或种子量)、农药费(或施药量)乃人工费(或劳动量)等;②综合指标。
如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平均占用生产资金额、生产成本费、生产资料费等。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等地区均属集约农业。
(李柱臣)
●粗放农业
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这种农业主要依靠数量较多的土地和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来获得农产品与增加产量。
其农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来实现。
因粗放农业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很少,故产出很低。
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一般在地多人少、边远偏僻、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
如非洲的干旱和沙漠地区,中国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干旱或高寒地区和云南、贵州等边远山区均为粗放农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粗放农业将逐步向集约农业转化。
(李柱臣)
●混合农业
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同时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
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
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
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
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
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李柱臣)
●水田农业
在降雨和热量较丰富、灌溉水源较充足的地区,利用筑有田埂可经常蓄水的耕地,以种植水生作物为主的农业。
一般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水旱轮作方式。
不同地区的水田农业,随气候条件和熟制不同而异。
如中国湛江以南,雷州半岛、台湾和云南省南部地区,属热带气候(中热带、北热带),水稻可一年三熟;北纬34°以南,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中、北亚热带),水稻可一年两熟,冬季可种油菜和麦类等;北纬40°和长城以南,西到新疆南部地区,属南温带气候,作物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多为单季稻加冬小麦或两季旱作物;南温带以北到黑龙江北纬50°以南,内蒙古、甘肃北部,新疆的北疆大部地区,属中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作物一年一熟,只能栽培单季稻。
(蔡清泉)
●旱地农业
在中国又称旱作农业(简称“旱农”),在国外称“雨养农业”或“雨育农业”。
指在降水稀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和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技术措施,以发展旱生或抗旱、耐旱的农作物为主的农业。
旱地农业多集中于气候干旱,地多水少,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平原地区和地形起伏、地表破碎、远离水源的丘陵山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旱地农业发展历史最久的国家之一,旱地农业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次为南方丘陵山地区。
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积累了抗旱耕作、抗旱栽培、抗旱保墒、合理轮耕、精耕细作、用地养地、农牧结合等许多丰富经验。
(蔡清泉)
●立体农业
广义指根据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在同一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间,最大限度地实行种植、栽培、养殖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一种综合农业生产方式。
如水田、旱地、水体、基塘、菜园、花园、庭院的立体种养等;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等;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
以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等为典型,具有多层次、多级利用的特点。
狭义指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
如中国云南、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的立体农业均甚突出。
这里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有草地,林线之上为天然草场,具有规律性显著、层次分明的特点。
(张豪禧)
●石油农业
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agricul-ture)。
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
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
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得到更快发展,多实行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矛盾尖锐等问题,或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上均起过重要作用。
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
对此,必须给以足够重视。
(张豪禧)
●农田基本建设
为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对农田进行改造和建设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
主要包括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以及以防治水、旱、涝、渍、碱等农业自然灾害的农田水利建设措施和平整土地,建设畦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营造农田防护林等单项措施。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可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抗灾能力,挖掘自然生产潜力,扩大稳产高产农田面积,为农业生产机械化、园田化和集约化创造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
中国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如在华北平原实行以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为中心的排、灌、林、草综合配套;在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设“三地”(沟坝地、洪漫地和水平梯田),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南方丘陵平原地区实行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全国主要的低产土壤(包括盐碱土、沼泽土、红壤、冷浸田、咸酸田等)进行综合治理,均收到较好效果。
(姜德华)
●粮食作物
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
亦可称食用作物。
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杨柳)
●粮食商品率
出售的粮食(商品粮)数量与粮食总产量之比。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粮食商品率是衡量提供商品粮数量的指标,其高低取决于粮食商品量的大小,也是反映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世界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法国等。
中国因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现粮食生产仍以自给性为主,粮食商品率普遍较低。
除东北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成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地理学 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