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3 赵氏孤儿.docx
- 文档编号:374563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66.22KB
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3 赵氏孤儿.docx
《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3 赵氏孤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3 赵氏孤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训练落实提升3赵氏孤儿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诛:
诛灭
B.衣以文葆衣:
衣服
C.程婴乃辞诸大夫辞:
辞别
D.春秋祠之祠:
祭祀
【解析】 衣:
动词,穿,在这里指裹上。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其赵氏乎
其皆出于此乎
B.韩厥具以实告
处涸辙以犹欢
C.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于今无会因
D.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解析】 A项,“其”副词,表示推测语气;B项,“以”前一是介词“把”,后一是连词“却”;C项,“因”前一是介词“凭借”,后一是名词“机会”;D项,“故”前一是连词“因此”,后一是副词“特地”。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B.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C.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
D.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
【解析】 A项,“至于”,古义:
到;今义:
连词,表另提一事。
B项,“以致”,古义:
为两个词,译作“来引出”;今义:
连词,导致。
C项,“谋取”,古今义相同,译为“谋划取得”。
D项,“大业”,古义:
为建立功业;今义:
大的事业。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若幸而男,吾奉之
A.为之祭邑,春秋祠之
B.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C.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D.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解析】 例句与A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为:
生男孩、祭祀;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动词的为动用法;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此梦甚恶。
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B.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C.臣有大事但君不闻,是无君也
D.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解析】 B项为被动句。
A、C、D三项皆为判断句。
【答案】 B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
”程婴曰: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
“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
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
“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
”公孙杵臼曰:
“立孤与死孰难?
”程婴曰:
“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
“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
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
“小人哉程婴!
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
”抱儿呼曰:
“天乎!
天乎!
赵氏孤儿何罪?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
及赵武冠,为成人。
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
“昔下宫之难,皆能死。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
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
“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程婴曰:
“不可。
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
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遂自杀。
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原文有删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幸而男 幸:
幸运
B.吾为其易者,请先死请:
请允许自己做
C.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谬:
哄骗
D.为之祭邑,春秋祠之祠:
放到祠堂
【解析】 D项,祠:
祭祀。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副词,将要。
A项,①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
D项,①介词,跟、同;②介词,跟……(相比)。
【答案】 B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程婴能忍辱负重活、公孙杵臼愿慷慨悲壮死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C两项的第二句与公孙杵臼“愿死”无关,B项的第一句不能表明程婴能“活”。
【答案】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很多人为赵朔的死难过的时候,作为赵朔朋友的程婴却无所表现,公孙杵臼对此不满,曾当面责难他。
B.在“死易、立孤难”的现实面前,公孙杵臼选择了容易,而程婴选择了艰难。
在大义面前,程婴就比公孙杵臼更胜一筹。
C.程婴、公孙杵臼二人为救赵氏之后,精心策划了李代桃僵之计,在实施过程中,二人配合默契,骗过了诸将,使赵武脱离险境。
D.程婴的“立孤”和公孙杵臼的“死孤”都合乎“义”的标准,借用清末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来赞美二人是很恰当的。
【解析】 B项,“程婴就比公孙杵臼更胜一筹”的说法没有依据。
【答案】 B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
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赵氏宗族(要是该当)灭族,你就大哭;如果不该灭族,你就不要出声。
(2)于是二人想办法找到一个他人家的婴儿,把他抱走,用漂亮的襁褓(花被子)给他包上,(把他)藏(到)深山里。
(3)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之前死去。
如果我不去报知(他),这样(他)就会认为我的事没有做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
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内艰起复。
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
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
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
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
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
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
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
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
“明日来。
”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
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
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
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
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赈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
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
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
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
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B.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C.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D.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解析】 断句时,应结合语境来分析。
原文说盐司勾灶丁的弊端,所以“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都是针对“盐司勾灶丁”的后果。
所以应在“灶丁”“他户”后分别断开。
排除A、B两项。
“豫”为人名,“极论之”是动宾短语;“咸”为副词,都,应修饰后面动词“获”。
所以排除C项。
【答案】 D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居家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
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解析】 A项,内艰:
指遭逢母亲丧事。
【答案】 A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
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
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
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
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解析】 D项,“在他的影响下”错,原文说这时期有许多政绩优秀的知府。
【答案】 D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恣横”,恣意横行;“执”,逮捕;“尤”,最突出,最恶劣;“杖”,施以杖刑;“贴然”,服服帖帖。
)
(2)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
(补出全句主语;“去”,离开;“攀”,挽住,拉住;“识”,记住;“配享”,共享。
)
【参考译文】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
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赵豫以生员身份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
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
母死守丧,期满复职。
洪熙年间晋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九个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诏令上任。
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
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休养生息。
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
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
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跟赵豫商议。
等到清军御史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甚至牵连被征发者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达一千一百多人。
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
赵豫上书极力抨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救。
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二三。
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
松江百姓五千多人上书请求他留任,巡按御史将这事告诉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他回松江继续担任知府。
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
赵豫和宁国知府袁旭都入选,皇帝设宴款待并赐予他们成套衣服,让他们回去任职。
赵豫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府始终安定太平。
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
当赵豫刚到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
凡来诉讼者,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
“明日来。
”众人对此一笑,于是有“松江太守明日来”的歌谣。
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起诉了。
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
这时候,各郡的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
湖州知府祥符人赵登,任期届满应当升迁。
百姓到朝廷请求留任,朝廷提升他官级第二次任湖州知府,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任职十七年。
赵登的同乡岳璿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姓称他们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人彭远遭受诬陷应当罢免,百姓围住中官的船,请求替他们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让他留任。
正统六年被破格提拔为广东布政司。
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命他留任。
巩昌知府鄞县人戴浩擅自发放边防储备三百七十石赈济饥民,遭到弹劾而去请罪,景帝原谅了他。
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留任原职。
他先后在任十八年,提升到河南布政使。
只有袁旭在宁国被督学御史程富诬陷弹劾,被逮捕死在狱中。
但宁国人爱惜他,设立祠庙祭祀他。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20字左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属于语言运用中的现象评价题,即通过对材料中的某种社会现象发表观点来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发表“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的看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辩证分析,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示例)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
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
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6.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某报社一则启事片段,明确题目中“五处词语使用不当”的提示,注意从书面语的使用以及词语的搭配、得体、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
本则启事中,“参加者”与“重大事件”搭配不当,应将“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打探者”用语不庄重,应改为“知情者”;“关爱者”与“社会热点”搭配不当,应将“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与“线索”搭配不当,应将“征询”改为“征集”;“等着”用语口语化,应改为“期待”或“等待”。
【答案】 示例:
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
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
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
④“征询”改为“征集”;
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读 1920同步鲁人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训练落实提升 赵氏孤儿 1920 同步 人语 文选 修史 训练 落实 提升 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