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docx
- 文档编号:3738053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68KB
如东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docx
《如东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东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东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
江苏省如东县2008-200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命题人:
张旭鸿胡恩泉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第一~第五题,共90分)和写作(第六题,共70分)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证号相应的数字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光栅/栅栏偏裨/大有裨益脊椎/椎心泣血解元/浑身解数
B.拱券/胜券粮囤/囤积居奇经幢/灯影幢幢模块/装模作样
C.攫取/鼎镬昏眩/泫然泪下田塍/妃嫔媵嫱蚊蚋/生性木讷
D.踉跄/伧俗击柝/天崩地坼稗官/俾众周知狙击/补苴罅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联袂表演的小品《不差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两块面包》的结尾如蜻蜓点水,轻轻道出真相,创造了一落千丈的心理感受,体现了作者的幽默、机智与高超的驾驭短篇的技巧。
D.土地是财富之母,从法律的角度抑制一些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做法已迫在眉睫,执法部门必须从长计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那么多人倘若在数千年的时光里努力地发现、触摸、命名、理解一个有着无数维度的难以捉摸的现实,那么好奇心一定是一种强大的激情。
B.《三国志平话》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在文人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润色、改正与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
C.周世官制的特点,在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在继承权位之前必须经过国学的教育。
D.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4.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要求:
①句式基本一致;②语意前后连贯。
(4分)
娇妍无比的唐宋诗词,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中的朦胧美意。
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
(1)▲;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枝芙蓉,
(2)▲。
5.请筛选、整合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给“泥石流”下一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5字。
(5分)
在面状流失和沟状流失发展严重的地区,常发生这种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洪流。
它是受重力和流水冲力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动能很大,危害也大。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需要三个条件:
①发展迅速而强大的地表径流;②地表径流经过地区有大量的土沙石砾;③大量土沙石砾变成固体径流,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
泥石流▲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疲困)行成于思,毁于随(随便)
修尝考其山川,按(查索)其图记邠人偷(偷薄,不庄重)嗜贪婪暴恶者
B.抵排异端,攘(排除)斥佛老上规(效法)姚、姒,浑浑无涯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怪罪)之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缺憾)焉
C.辟(抨击)邪说,难(责难)壬人道远言略,犹未能究(推寻,探求)知其状
其俗以男女质(抵押)钱穷居(住在隐僻之处)而野处,升高而望远
D.盘庚之迁,胥(相互)怨者民也王子晞为尚书,领(统领)行营节度使
清声而便(轻盈)体,秀外而惠中理(治理,管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C.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D.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
先是,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
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
“且熟,归我半。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谌曰:
“我知入数而己,不知旱也。
”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谌盛怒,召农者曰:
“我畏段某耶?
何敢言我!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
“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大骂曰:
“汝诚人耶?
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谌虽暴抗②,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
“吾终不可以见段公!
”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
“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
至都,太尉怒曰:
“果不用吾言!
”晤谢曰:
“处贱无以拒也。
”太尉曰:
“然终不以在吾第。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公。
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人)人。
朱泚叛唐称帝时,召议事。
秀实突起夺取象笏奋击朱泚,中额,溅血满地,泚狼狈而逃,秀实遇害。
②暴抗:
暴戾、强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督责益急责:
要求,索要
B.垂死,舆来庭中舆:
“抬”或“用车送”
C.一夕,自恨死恨:
不满,愤怒
D.其故封识具存识:
标志,记号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太尉“仁信廉洁”的一组是(3分)
①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②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
③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④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
⑤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⑥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被打成重伤的农民,段太尉痛苦自责,并为他洗血、裹疮、注药、哺食、卖马、偿谷。
段太尉的悯农之举与焦令谌的虐农暴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泾大将焦令谌强占民田,重租盘剥农民的残暴行为激起了淮西寓军帅尹少荣的义愤,他入营见谌,怒斥焦令谌不敬、不耻、不愧的行为,侧面烘托了段太尉。
C.段太尉有知人之明。
在离泾赴任司农卿前,他就洞察了朱泚叛唐称帝的狼子野心,在女婿韦晤不得已接受了朱泚贿礼的情况下,他把贿礼送到了司农治事堂。
D.选文叙述了段太尉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两件逸事,从两个侧面分别表现了段太尉仁厚爱民、清廉耿介的美好品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0分)
(1)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3分)(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
(2)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4分)(韩愈《进学解》)
▲
(3)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3分)(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
三、古诗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赵诗二、三两联和范词上片都侧重写景,但写法却不尽相同。
请简要说明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5分)
▲
(2)赵诗中“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并请简要列举理由。
(5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卫风·氓》)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3)▲,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4)▲,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5)欲为圣朝除弊事,▲。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6)▲,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
(7)想佳人、▲,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8)▲,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20分)
怀想水稻
林白
这个夜晚我无端陷入了对于水稻的怀想之中。
南方稻田的万顷绿波高低起伏,如同故乡的丘陵地带那样绵延千里,宽阔无边。
我常常身在高处看到这无边的稻田,水稻在它的秧苗时期清新而柔软,像一群小姑娘紧紧挨在一起,站立在一汪南方的水中。
绿波上翻起涟漪,它们一圈圈扩大,只有南方的风才能使南方的稻田有如此从容娴雅而又生机勃勃的涌动。
水稻生长的姿势也令我无限怀想。
它们在我的视野中扬花抽穗,乳白色的花粉在阳光下闪烁、飘扬和芬芳。
在我远离南方多年之后,这一片绿色的万顷绿波降临在我睡眠和遐想的日子里。
在这个闷热难耐的罕见的夏天,水稻的意象使我感到了双足的清凉。
赤足站在水田里的感觉被我遗忘多年,那种切肤的裸露之感被我成年累月的鞋袜所覆盖,多年来我完全忘记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赤足时代了,那时候我每年有半年打赤脚,我看见自己每天光着脚沿着河岸踩着细沙去上学,这种情形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生长期。
我脚型的形成得益于这种长期的放纵,成长得天然、舒展,与所有生长在城市的从零岁开始就包裹着双脚、除了游泳和洗澡外从不赤足的孩子截然不同,是真正的天足,健康而自然。
我看到自己在久远的年代举起一只沾着沙子的脚,那上面的石英质在南方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它的形状使我想到的是野性的初始时期。
这样的双脚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
长久以来,只剩下与游泳池坚硬冰冷的建筑物质相对接的赤足感觉,与水田里泥土接触的快感已经成了久远的概念。
裸足失去的感觉是我们文明的代价之一。
让我在这个闷热的北方的夏天重新追回多年前裸足在水田里的记忆。
田塍柔软而湿润,它将水汪汪空白的稻田分割成块状。
我光脚走在上面,草尖神秘地碰触到脚窝,于是我举起一只脚在草蓬中来回掠动,密集的草叶顷刻充满了整个脚窝,有一种辉煌的酥麻从脚底传遍了全身。
惊喜过后,脚面一片冰凉,草叶上的露水尽落到了脚面上。
这时候,双脚与田塍已融为一体,刚下脚时的那种陌生、警惕、小心翼翼的感觉消失了,代之以一种融融于心的亲和力,这种力改变了我们走路的姿势,使我们坦荡而稳健。
我放下脚,碰到了另一种冰凉,它猝不及防,跟田塍浅表的湿润毫不相同,这种冰凉以它滑腻、黏稠的泥质一下贴住了我,这是一种由简单的感官刺激导致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情感,我对它的记忆绵延至今。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才真正发现了“切肤”这个词的丰满含义。
这时我站在水田中,近处和远处的水亮令我眼花缭乱。
秧苗递送到我高挽着的手臂上,我托着它们,把它们一兜兜插入水田里,碧绿、俊逸、苗条的秧苗一兜兜地挺立在水中,它们均匀地漫布在水田里。
它们渐渐在我的眼前伸延,这时候时间变成了水稻。
(选自《前世的黄金》,有改动)
14.散文开篇第一句话在文中除了具有点题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
(5分)
▲
15.作者笔下的南方水稻以及稻田有哪些特点?
(3分)
▲
16.请你说说加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水稻的意象使我感到了双足的清凉。
▲
(2)这时候时间变成了水稻。
▲
17.散文题为“怀想水稻”,作者所怀想的仅仅是水稻吗?
请结合文本探究这篇散文的主旨。
(6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2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宗白华
①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荃》里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②这段话说出了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这种方法和中国舞台艺术的表演方式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
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
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集中精神灵活地运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以免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的所谓逼真。
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
③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
而舞蹈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根基。
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例如“趟马”这个动作,可以使人看出有一匹马在跑,同时又能叫人觉得是人骑在马上,是在什么情境下骑着的。
——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
④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
大至建筑,小至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诗经·斯干》里赞美周宣王的宫室时就是拿舞的姿式来形容建筑,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选自《美学散步》,有改动)
1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绘画、音乐、书法、印章以及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
B.中国的舞台动作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风格,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来反映生活的真实。
C.《诗经•斯干》中用舞的姿式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中那种飞舞生动的气韵,是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的具体体现。
D.中国艺术与西洋艺术在空间感和空间表现上的差异,是形成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
19.文章开头引用笪重光画论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论述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有何特点?
请简析之。
(5分)
▲
20.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4分)
(1)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身上。
▲
(2)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的所谓逼真。
▲
六、写作(70分)
21.王蒙在《人生三境》中说:
“庸俗不庸俗主要还是一个境界问题,一个文化素养、趣味问题。
”
请以“拒绝庸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如东县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附加题)命题人:
张旭鸿胡恩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3题。
(10分)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越州赵公救灾记》)
2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6处)。
(6分)
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
23.
(1)《越州赵公救灾记》作者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请写出“唐宋八大家”中除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外其余四大家的姓名。
(2分)
▲▲▲▲
(2)从选文看,作者写作这篇“记”的意图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火攻是《三国演义》中最常见的攻略手段之一。
官渡之战,曹操一把大火,让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化为灰烬;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一把大火,把曹操的80万大军几乎烧得片甲不留;夷陵之战,陆逊一把大火,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蜀军。
B.探春是大观园中既有政治家风度又有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奇女子。
最早看出并预言四大家族无可挽回的必然败落的命运的是她,“醉卧芍药裀”的也是她。
C.《白光》中的陈士成是一个与孔乙己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物,封建教育毒化了他的每个细胞,发了疯的他,在求贵不成、求富不得的境况下,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可笑又可悲的一生。
D.《哈姆雷特》第三幕生动展现了王子哈姆雷特从装疯、试探、训母、杀相,进而被流放的曲折过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哈姆雷特深谋远虑,洞察现实,善于思考,勇于斗争的性格特征。
E.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
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的欧也妮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
25.简答题(10分)
(1)爱情故事是《家》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品中写了哪几对青年男女间的爱情?
▲
(2)小说《边城》中的傩送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请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加以评述。
▲
三、材料概括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
作家有三种死法。
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曰快乐的死。
自然的死就是心脏停止跳动;痛苦的死是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这主要是由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造成的。
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
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也很难受。
快乐的死则不然,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
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
……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我不害怕自然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无可避免。
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
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
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
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
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
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四处找酒喝。
呜呼,快乐地死去!
一九八五年四月五日(选文有删改)
26.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
(5分)
▲
27.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
28.作者以“呜呼,快乐地死去!
”煞尾,有何作用?
(4分)
▲
如东县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A(shān/zhàpí/bìzhuī/chuíjiè/xièB.xuàn/quàndùn/túnchuángmó/múC.jué/huòxuànchéng/yìngruì/nèD.qiàng/cāngtuò/chèbài/bǐjū)(3分)
2.C(蜻蜓点水:
指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用尾部轻轻接触水面又迅速离开。
比喻手法轻巧灵活。
现比喻工作、学习不深入,太肤浅。
此处取其本意。
A.付诸东流:
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江水。
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
不能用于消除“烦恼、忧愁”。
B.不绝如缕:
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
D.从长计议:
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
语义前后矛盾。
)(3分)
3.C(A.语序不当。
应将“倘若”一词移至“有那么多人”前面。
B.照应不周且搭配不当。
“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得到了润色、改正与丰富,从而取得了……成就。
”D.句式杂糅。
“这种……只属于……才会有”。
)(3分)
4.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月夜里凄然而至的一叶孤舟。
(4分。
扣住“唐诗宋词”“朦胧美意”2分,句式2分。
)
5.泥石流是在面状流失和沟状流失发展严重的地区/常发生的大量土沙石砾/受重力和流水冲力的综合作用(或:
受发展迅速而强大的地表径流冲击)/而形成的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洪流。
(5分)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6.B(A.随:
因循随俗C.究:
详尽,完全D.领:
兼任理:
政治清明安定)(2分)
7.C(以:
介词,用。
A.因:
趁/按照,根据。
B.而:
表递进,并且,而且。
/表假设,那么。
D.所以:
表凭借,可译成“用来……的”。
/表原因,可译成“……的原因”。
)(2分)
8.C(恨:
遗憾,后悔)(2分)
9.D(①侧重表现的是泾大将焦令谌的贪暴而不顾百姓死活,侧面表现的是百姓对段太尉的信任;④反映的是太尉职位的变迁。
)(3分)
10.C(“他就洞察了朱泚叛唐称帝的狼子野心”,这个说法于文无据,有拔高之嫌。
段太尉离泾赴任司农卿前洞察的是朱泚的行贿拉拢之心。
)(3分)
11.(10分)
(1)路过歧州,朱泚可能送给物品和钱币,(你们)千万不要接受。
(1句1分,共3分。
)
(2)荀卿信守正道,才弘扬了博大的学说(或:
博大的学说才得以弘扬),为了躲避谗言逃到楚国,最终被废(削夺、罢免)了官职,死在兰陵。
(1句1分,共4分。
)
(3)太尉凭借着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国家有所依靠因而用不着担忧(或:
国家因有所依靠而没有忧患),四方夷人因有所惧怕而不敢侵犯。
(1句1分,共3分。
)
三、古诗鉴赏(10分)
12.
(1)相同之处:
①都融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朦胧凄清、萧瑟冷落的景物烘托抒情主人公落寞惆怅的羁旅情思;②都在俯仰之间从视觉形象的角度来写景;③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同之处:
①赵诗除了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外,还从听觉形象的角度来写景;②赵诗写景采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范词以“芳草无情”来反衬人的有情、多情;③范词所写均为静景,赵诗写景动静结合。
(每点1分,答对其中5点即可得满分——5分。
)
(2)寄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东 学年 第二 学期 期末 调研 考试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