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735522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73.45KB
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docx
《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
2012年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
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已于4月21日-22日进行。
本次联考改变以往方式,变纸质为电子版使信息交流更便捷,变收取成本费为免费共享,使其成为基地学校(合作单位)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
本次共有92所学校(101965人)参加,其中基地学校50所(80693人,占总人数79.1%)、非基地学校42所(21272人,占总人数19.9%),参与学校分布于陕西省10个地市,遍布县区和乡镇,覆盖面较广。
在前两年全省联考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省高中学校实际情况,本着突出双基、注重能力的命题特点,试题尽可能与近两年新高考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上接近,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备考工作给以引领和指导。
本次联考结束后,我们对联考学校提交的反馈信息做了统计和分析,从试题分析、答卷分析、复习建议等三个方面分学科进行客观评价,形成2012年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语文学科
一、试题分析
2012年陕西省高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按照《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新课标)的指导意见和精神,参照2011年多套全国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命制而成,与高考难易程度保持一致。
本套试题共有六道大题,18道小题,试题考查的语文内容在语言知识和运用方面有成语使用、语病辨析、句子衔接、句式变化、仿句等五个知识点;在古诗文阅读中有文言实词、信息筛选、内容分析和概括、翻译、诗人思想情感的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名句默写等七个知识点;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有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信息筛选和推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及分析、人物形象的鉴赏等共六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本有论述类文本的古代文化类文章,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以及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报道;在写作方面,考查了材料作文。
二、答卷分析
从试卷抽样调查情况来看,答卷情况如下:
1.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题目难度较易,学生得分较高;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相比于论述类的文本,丢分较多,特别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第
(2)小题,学生对于题目的意思没有透彻理解,因此得分率不高。
另外,对于其中的主观题仍存在书写潦草、答题不规范、缺少写明得分点的意识和能力、阅读文本不足等问题。
2.在古诗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理解的题目得分率一般,反映出学生在文言实词积累方面的薄弱;诗词鉴赏中的第9小题部分学生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对题意没有充分理解,未搞清楚此题主要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并且所写答案也不够全面。
名句名篇默写中的第(3)、第(5)小题得分率较低,此处知识点还需进一步的巩固、夯实。
3.在作文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书写和语言方面。
部分学生存在着书写不清楚、不工整、不美观的问题;语言上不够通顺、准确,且存在较多语病;文章内容缺少文化含量和思想份量;文章的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作文的评分方面,存在缺少区分度的问题,好文章分数不敢打到56分以上;太差的文章分数又压不下去,不忍打40分以下。
致使作文最后得分过于集中在中间区域,与高考实际情况不太一致。
其余的情况尚可。
三、复习建议
为了切实提高高考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师生如若共同努力,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师
(1)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复习指导计划。
宏观整体的复习计划包括有:
准确全面理解新课标下《考试大纲》的精神和内容;全面了解自己所带学生的现状,包括学生在语文总体知识体系中已经掌握的、未曾掌握的、需要加强的部分,以及学生的分类及所需,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有详细时间和内容安排的复习计划,严格按照此计划实施。
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才能不仅做到心中不乱,稳扎稳打,还不会脱离实际,限制思维。
需要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进行细致研究。
各位语文一线教师最好亲自做题,然后逐个分析试题中的答案,寻找试题与《考试大纲》间的关联,准确理解每一道题的命题意图、考试内容、考查对象等。
如果对试题有了这样一番细致研究,教师在给学生讲评试题时,就会具有深度和更好的指导意义。
2.学生
(1)要对自己的语文情况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了解,尤其是在最后这一冲刺阶段,更需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语文存在哪些得分空间和不足之处,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那些平时有搜集、整理错题习惯的学生,应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研究曾经写错的题目,搞清楚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2)学生除了紧跟老师的复习计划外,一定要认真复习语文课本,即做到“回归课本”。
高考试题题目虽未曾见过,但所有知识点均出自课本,因此对课本的复习需作为冲刺阶段的重点。
尤其是课本中的名句默写、文言实词和虚词、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等内容,在最后阶段加强记忆,可取得很好的提分效果。
对于文言文阅读,建议重点复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劝学》、《过秦论》、《师说》、《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等,以完成文言知识的全面覆盖。
(3)作文备考要加强审题立意和问题规范训练。
在立意积累方面,要关注自然、社会、他人、自我及规划人生。
对新材料作文,要进行重点训练,保证基础等级得分,扩展发展等级的得分空间,力争做到“深刻”、“丰富”、“有文采”、“能创新”等。
同时,还应留心、搜集一些写作素材,特别是文学大家的励志故事、名言警句等,力争素材丰富、新颖,这样才能做到考场上有话可说,且使文章不失“语文味”。
(4)按照高考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答题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学生在平时答题时可分别计算出写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题的时间,再根据考试时间对其调整,使自己在考场上能更快进入答题状态,从容完成试题,发挥出应有的语文水平。
数学学科
一、试题分析
本次联考数学试题遵循《2012年数学考试大纲》和《数学考试说明》,试题在风格上传承了陕西卷的特点——稳定、平和,符合2012年数学试题变化的新特点,既有创新,又承上启下,区分度明显。
试题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覆盖面广,考查较为全面。
同时,注重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交汇处设计问题,结合实际,强化应用,突出新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
从学生答卷问题反馈及试卷统计来看,试题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较为明显,学生层次分明,能够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1.结构特点
试卷题型、结构以及分值均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数学科考试说明(文、理科·课程标准实验)”一致。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具体试卷结构如下:
题型
题数
分值
考试内容
说明
第Ⅰ卷
选择
10
50
必考内容
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
第Ⅱ卷
填空题
5
25
4道为必考内容,
1道为选考内容
只需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具体解答过程
解答题
6
75
必考内容
含计算题、证明题等,须写出具体解答过程
注:
选考内容从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中各命制1道题,考生只能从中选择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给分.
2.试题知识点分布一览表
知识点
题号
难度
得分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集合
1
1
易
易
5
5
排列,组合,二项式
11
11
易
易
5
5
不等式
9
9
易
中
5
5
函数与导数及应用
19
21
中
难
12
14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3、16
3、16
易、易
易、易
5、12
5、12
平面向量
14
14
难
难
5
5
数列
5、20
19
易、中
易
5、13
12
解析几何
8、10、21
7、10、20
易、易、难
易、易、中
5、5、14
5、5、13
三视图、立体几何
4、17
4、17
中、易
中、易
5、12
5、12
统计与概率
12、18
12、18
易、中
易、难
5、12
5、12
复数,逻辑用语,算法初步
2、6、13
2、5、13
易、中、中
易、中、中
5、5、5
5、5、5
线性回归
7
6
选修(难)
选修(难)
5
5
不等式、参数方程、几何证明选作
15
15
易
易
5
5
数列与函数结合
8
难
5
3.试题特点
试卷整体难度适当,难度控制理想,符合大纲要求,难度分布呈直线型渐进式上升,其特点是“起点低,坡度缓,落点较高”的特点.这一特点与新课程和新课程的高考要求吻合,对我们的新课程高考数学复习,具有指导意义。
(1)试卷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主干知识地位突出,内容分布比例恰当,符合考纲与考试说明的要求。
(2)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是试卷中的亮点,但不是难点。
(3)立足双基,突出主干,加强对数学基础的考察。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在平淡中考查知识,在常规中考查能力。
六道解答题立足基础,入手容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梯度明显。
许多题目都可在教材中见到其原型或背景,属常见常练的题目,与高考数学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吻合,也足以体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在考察内容中,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向量、概率统计这些主干知识仍是支撑全卷的骨架,重点知识突出.同时,考察内容更加丰富,试题更切近新课程。
试题的分值主要集中在圆锥曲线部分,立体几何部分,函数与导数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数列部分,复数、推理、算法初步部分,三角与向量部分,符合新课程中各模块的内容与比重。
同时也进一步的学习提出要求:
关注各大模块内容,强化各模块内的重组、整合,重视陕西卷的传统与创新特点。
(4)能力立意,突出思维,加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
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的表达能力等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体现,对能力的考察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
二、答卷分析
从反馈的数据来看,评分科学、合理,阅卷过程规范,评分标准把握得当,扣分、给分公平。
1.卷面问题
从抽样卷看,考生答卷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主要是答题不规范,叙述文字少,表达不完善。
演算过程祥、略把握不当。
知识、方法运用不到位,促成错误。
建议后期复习,从严要求学生答卷的表达和推理,遗憾不留到高考。
2.评分问题
从抽样卷看,评分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从高考阅卷工作的经验看,评分主要是看点给分,不是写得多就得分多。
同时,在模拟评卷中,最好能将学生的得分点用横线标记出来,以利于学生反思。
3.问题汇总
(1)从考生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填空题存在的问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准;涉及三角、向量的运算出错多,基础不扎实;立体几何中对线面关系推理出错多,很多考生可能只会用空间向量计算,表现出空间想象能力弱的特点;函数与导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其知识、方法应熟练自如,但实际上没落实到位;数列部分,随着考试题型的调整,难度上有所降低,后期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落实知识点和方法,突出等差、等比数列和简单的递推方法,立足有收获;解析几何题解题步骤不规范,问题解决缺乏严谨,基本方法运用不熟练,有关化简运算能力差,做题速度慢;如:
期望与方差的求解答题不规范,数学符号书写不规范,写向量不加箭头,立体几何证明条件不全、应用题不写结论等。
(2)从各校平均基本得分看,试题难度系数达到0.5,属偏难,其中文科试题难度明显高于理科试题。
从各题得分看,选择题、填空题失分较多。
选择题中4题、5题较难,其中4题主要考察三视图及立体几何,失分的学生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熟悉圆台的体积公式;5题失分主要原因是对逻辑用语理解存在不足,充分体现出学生运算推理能力的不足。
填空题难度稍偏大。
对比选择题,填空的12题、14题难度稍偏大,都考到了学生的难点。
解答题第16题、17题、18题、19题难度适中,运算量适中,各个知识要点考察到位,学生易上手,符合高考要求.从题目及人大看,18题对中位数概念的理解个别学生还存在问题,19题对错位相减法的最后整合还有待提高。
20题(文科21题)解析几何第一问,考察椭圆方程的求法。
第二问是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中垂直平分线问题。
体现了数学的理性思维特征,有一定的思维转换要求。
题型学生比较熟悉,但由于学生运算能力不足,本题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
21题是少见的函数与导数方面的好题,体现复合函数导数的求法,极值和单调性的逆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题型设置好,有一定的难度和思维要求,符合高考压轴题目要求。
三、复习建议
1.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所以,后期的复课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训练,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功夫,“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在“熟练”上下功夫.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勤动笔,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平时训练中,淡化解题技巧.要学生掌握通性、通法,一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重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素养和能力,要配合新课改,采取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就是平时教学中以课本和考纲、考试说明为本,以新课程高考题为资料,弄清高考要考什么,要教给学生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教好的问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教学中要有反思,同时要求学生也要有反思,他们要有自己的“总结”、“评注”.让他们在反思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3.重视数学应用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数学应用”,这一点在已率先实行新课程高考的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已有所体现,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要重视“实际测量问题——解三角形”和“统计与概率和实际问题的结合”,因为,只有将统计和概率结合起来,才使得统计变得更加有意义。
4.重视回归教材
“教材是高考试题的生长点”,我们相信这一点已经成为各位的共识,因此,在考前应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中来。
5.重视心理辅导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大考,面对高考,学生的情绪难免出现一些变化,而且这种现象越是离高考越近,表现的越突出,作为老师应重视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以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对高考的影响。
英语学科
一、试题分析
1.命题意图:
命题主要是以2012年高考英语试卷(陕西卷)考试说明为依据,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2.命题原则
(1)语言知识题的命题原则:
突出重点和难点,扩大覆盖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和交际情景中使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2)语言运用题的命题原则:
①英语语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②英语语言与交际情景相结合
③英语语言与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④英语语言能力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3.该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覆盖面较广,试卷容量较大;
(2)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
(3)阅读理解E篇任务型阅读新题型,导向明确,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难度系数:
试卷总体难度稍大,其中完形填空、阅读和单词拼写为最大失分点。
二、答卷分析
主要题型分析:
1.语音知识:
该题型考查学生的语音知识。
部分学生对单词中字母组合ea
的发音不清楚,因而在此题失分。
2.情景对话:
该题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难度不大,学生普遍做的较好。
3.语法和词汇:
语法和词汇部分较好地照顾了考查的广度。
涉及多个语法项目,比如:
冠词、介词、代词、动词、非谓语动词、从句、时态等等。
考查的知识点属于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该题的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部分句型结构不熟悉。
4.完形填空题:
该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的总结、推理和判断的综合能力。
命题注重短文本身的教育意义,通过记叙具有特殊品质的人物故事,给人以启迪或鼓舞,实现了新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不过由于许多学生不了解follow-up、checkinto和checkout的意思,导致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许多学生此题失分很多。
5.阅读理解:
该题型依然是本试卷的重头。
所占分值也最重。
所选文章内容思想健康,可读性较强,难度适中,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体难度虽不大,但得分不易,尤其是B篇。
由于阅读材料所选的主人公不为学生所熟悉,再加上学生对政治词汇并不了解,造成了许多学生没能理解材料所传达的信息。
6.单词拼写:
除了73和75题外,全卷还是常规词汇考查。
考题有名词2个、动词4个、形容词2个、副词1个,介词1个,体现以实词为考点的命题风格。
尽管是常规词汇考查,学生拼写不太理想,说明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扎实。
7.短文改错:
考点分布基本均衡,难度适中 。
但是最后一个改错属于合成词的改错,这种形式的错误设置,是否会在高考中出现,值得商榷。
8.书面表达:
命题形式是半开放式作文。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实用性和交际性,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写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书写不规范,词汇贫乏,句子结构简单;语法错误较多错和大小写不分等。
许多学生从头到尾全是简单句,句与句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词。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没有谓语动词,或者将介词作为谓语动词使用等。
可见,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有待大幅提高。
三、复习建议
1.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对2012年高考英语题的命题原则、难易程度、难点的设置、基础题的比例、知识覆盖、知识范围进行预测,并以课改实验区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及试题分析为指导,研究高考的要求、范围、重点、难点及题型结构,分析确定高考热点和常考点,并以此作为复习的突破口。
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效益。
2.根据新题型的特点,对新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特别是音标知识,在平时训练中除了注意拼读规则外,还应注重收集含特殊发音的单词。
3.加强词汇的复习教学,培养词汇应用能力加强词汇教学,务必将词汇记忆、词汇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
词组背诵后,必须设计练习及时让学生在句中或篇中用,平时训练少用选择题型,多用主观题型,真正立足能力提高,建议采用改写句子、选词填空、笔头翻译等形式。
4.语法专项训练必须坚持先练后提炼、总结、拓展和反思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淡化了语法规则的考查,但我们不能轻视语法教学。
尤其是要重视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许多学生的写作表明,其语法基础知识并不扎实。
教师要结合近两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规律的总结,注重语法在具体的语境中的应用,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5.加强读和写专项训练
(1)完形填空题
侧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全面整体接收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主题思想与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利用已知信息和英语阅读语感,合理推导,准确判断的能力;英语词汇意义的辨析能力;少数词语的固定搭配知识运用的能力;情感态度等。
(2)阅读理解题
老师在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时,要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把握,要让学生加强细节与深层次的理解及前后关系的照应,不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在二轮复习时,要加大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训练,尤其是限时训练,并适时地给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
此外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除常规训练外,高三学生必须要拓宽知识面,包括信息和语言知识两个方面。
6.书面表达:
坚持写的训练,可以说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建议:
(1)坚持每天写100词左右的短小日记,写现在身边的事情,也可写过去发生在学校或家里的值得回忆的小事及自己的感受。
这样做有利于开放作文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2)在自己熟悉的句型、词组、短语的基础上,再多记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短语、句型,并用它们造句。
(3)多背一些不同文体的范文。
物理学科
一、试题分析
理综试题物理部分依据《2012年国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试题的结构参照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课标卷的结构模式,立足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突出主干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梯度明显,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
物理试题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物理部分在理综试题总分300分中占110分,包括第8个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4个非选选择题(2个实验题2道计算大题)共47分、2个选考题共15分(3-3、3-4、3-5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试题特点:
1.试题以力学、电学为主体。
本次命题的考点覆盖情况看,仍为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从试题考核的内容来看,考查了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2.试题贴近生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本次命题突出联系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关注科技应用带来的社会热点。
从考题的内容上看,联系到热点、新背景和生活题有:
我国1000kV特高压输电(第19题)、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第20题)等。
3.对人文思想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更加注重,体现对新课改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在试题形式、体现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如第14题考查人文物理知识和物理科学思维、如第18题、第20题、第24题等更加注重通过过程分析综合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4.加强对提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知识点分布情况:
题号
分值
答案
考查的知识范围
要求
难度
14
6分
C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
Ⅰ
简单
15
6分
C
力与圆周运动
Ⅱ
中等难度
16
6分
D
相互作用圆周运动
Ⅱ
中等难度
17
6分
C
电场强度电势
Ⅱ
中等难度
18
6分
ABD
能量及守恒、力和运动
Ⅱ
稍难
19
6分
C
电功率
Ⅰ
简单
20
6分
AD
相互作用及牛顿运动定律
Ⅱ
中等难度
21
6分
C
功能关系电磁感应
Ⅱ
稍难
实验题
22分
5分
纸带求加速度实验
Ⅰ
简单
计算解答
(必做)
23分
10分
求电压表内阻
Ⅱ
较难
24
13分
力和运动
Ⅱ
中等难度
25
19分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Ⅱ
稍难
选做
33
15分
理想气体气体实验定律
Ⅰ
中等难度
34
15分
简谐机械波
光的折射
Ⅰ
Ⅱ
简单
稍难
35
15分
光电效应
动量守恒及其应用
Ⅰ
Ⅱ
中等难度
二、答卷分析
从反馈的答卷情况看,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为模糊,线索不清,系统性不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定理、公式的理解与把握有欠缺,掌握得不牢、运用得不好。
可能平时做题过程中忽视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
平时重视引导学生对高难题的练习,却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基本能力的训练,从而造成高难题得分较少或没得分,低、中档题又失分较多甚至留空的问题。
第二、基本能力欠缺。
1.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高,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差,对知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高考 模拟 联考 试题